一种折叠旋转装置及侧盖可折叠旋转的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旋转装置及侧盖可折叠旋转的手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折叠旋转装置及侧盖可折叠旋转的手机。
背景技术
早期的电子设备,如手机,一般只具有折叠功能,随着电子设备功能化的增强,可折叠且可旋转的电子设备便应运而生。而现有的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折叠旋转装置,存在有占用空间大,结构复杂,装配麻烦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旋转装置及侧盖可折叠旋转的手机,其解决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缺点,且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装配简单。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折叠旋转装置,其包括:
一个第一枢轴和一个第二枢轴;
一个转动套筒,其上具有一个开于上表面的安装孔、一个开于上表面地让位通槽、分别开设于转动套筒两端面的一个第一枢孔和一个第二枢孔,第一枢孔与第一枢轴之间及第二枢孔与第二枢轴之间均为枢接联接,让位通槽连通第一枢孔和安装孔;
一个旋转轴,其下部固定安装于安装孔内;
一个固定部,其内开有一个套孔,套孔可转动但不可滑动地套接于旋转轴上部;
一个限转装置,其包括:一个不可转动联接于旋转轴上部的限转套,其外周面为非圆柱面;两根可滑动联接于固定部的滑动杆,其均具有一个接触端、一个限制端及一个介于接触端和限制端之间的定位轴肩,两个接触端均抵靠于限转套的外周面;两个均具有阻挡滑动杆远离限转套的外周面的弹力的弹性体。
弹性体套接一个滑动杆,且介于一个定位轴肩和固定部之间。
所述限转套的外周面相对于旋转轴的轴线对称设置;两根滑动杆及两个弹性体均相对于旋转轴的轴线对称设置;固定部相对于旋转轴的轴线对称设置;
限转套的外周面上具有最远外侧线及最近外侧线,最远外侧线为限转套的外周面上的所有外侧线中与旋转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最大的外侧线,最近外侧线为限转套的外周面上的所有外侧线中与旋转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最小的外侧线;
最远外侧线与旋转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与最近外侧线与旋转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的差小于滑动杆的可滑动距离。
所述限转套的外周面为圆滑过度的四角的梅花形或为开有四个缺口槽的圆柱面。
所述限转套位于套孔下方;
固定部的两端部分别固设有一个定位端头,其均具有一个凸伸于固定部下底面的限位块,每一限位块上均开有一个后滑动孔,两个滑动杆的限制端分别滑动于对应的后滑动孔内;
固定部的下表面还对称地固设有两个定位板,每一定位板上均开有一个前滑动通孔,两个滑动杆的接触端分别滑动穿过对应的前滑动通孔;
两个滑动杆的定位轴肩均位于相配合的前滑动孔和后滑动通孔之间;
两个弹性体均为压缩弹簧,其均位于滑动杆的定位轴肩和相配合的限位块之间。
所述安装孔为上小下大的阶梯通孔;所述旋转轴为上小下大的阶梯轴,旋转轴的上部穿过安装孔并凸露出于转动套筒上表面;另配有一个堵件,其抵靠于旋转轴下表面,并卡接固定于安装孔内;
旋转轴上部的侧面上开设有一个凹槽及凸设有一个定位凸环,限转套的内侧面上凸设有一个凸条,凸条与凹槽相配合,限转套的下侧面靠接于固定凸环的上表面;
旋转轴上端部外侧面开设有一个圆环卡槽,另匹配有一个弹性卡圈,卡圈卡接于圆环卡槽内,且卡圈的下表面贴靠于固定部上表面;
固定部具有一个套孔及两个分别位于套孔两侧的固定臂,两个固定臂的外端面均设有一个插接杆,其插接于定位端头上部,并另匹配一个螺钉锁紧插接杆和定位端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又一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侧盖可折叠旋转的手机,包括:
一个手机主体,其上表面具有两个长侧边和两个短侧边,其中一个长侧边上设有一个第一枢轴和一个第二枢轴;
一个转动套筒,其上具有一个开于上表面的安装孔、一个开于上表面的让位通槽、分别开设于转动套筒两端面的一个第一枢孔和一个第二枢孔,第一枢孔与第一枢轴之间及第二枢孔与第二枢轴之间均为枢接联接,让位通槽连通第一枢孔和安装孔;
一个旋转轴,其下部固定安装于安装孔内;
一个固定部,其内开有一个套孔,套孔可转动但不可滑动地套接于旋转轴上部;
一个侧盖,其下部固定联接固定部;
一个限转装置,其包括:一个不可转动联接于旋转轴上部的限转套,其外周面为非圆柱面;两根可滑动联接于固定部的滑动杆,其均具有一个接触端、一个限制端及一个介于接触端和限制端之间的定位轴肩,两个接触端均抵靠于限转套的外周面;两个均具有阻挡滑动杆远离限转套的外周面的弹力的弹性体;
一个FPC软板,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接于手机主体内的主板,第二端穿过第一枢孔、让位通槽及安装孔并连接于侧盖的电路板。
弹性体套接一个滑动杆,且介于一个定位轴肩和固定部之间。
所述限转套的外周面相对于旋转轴的轴线对称设置;两根滑动杆及两个弹性体均相对于旋转轴的轴线对称设置;固定部相对于旋转轴的轴线对称设置;
限转套的外周面上具有最远外侧线及最近外侧线,最远外侧线为限转套的外周面上的所有外侧线中与旋转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最大的外侧线,最近外侧线为限转套的外周面上的所有外侧线中与旋转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最小的外侧线;
最远外侧线与旋转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与最近外侧线与旋转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的差小于滑动杆的可滑动距离。
所述限转套的外周面为圆滑过度的四角的梅花形或为开有四个缺口槽的圆柱面。
所述限转套位于套孔下方;
固定部的两端部分别固设有一个定位端头,其均具有一个凸伸于固定部下底面的限位块,每一限位块上均开有一个后滑动孔,两个滑动杆的限制端分别滑动于对应的后滑动孔内;
固定部的下表面还对称地固设有两个定位板,每一定位板上均开有一个前滑动通孔,两个滑动杆的接触端分别滑动穿过对应的前滑动通孔;
两个滑动杆的定位轴肩均位于相配合的前滑动孔和后滑动通孔之间;
两个弹性体均为压缩弹簧,其均位于滑动杆的定位轴肩和相配合的限位块之间。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手机,其侧盖联接于手机主体的长侧边,则使用者在应用DV拍摄功能时,使用方便,设计人性化,且丰富了现有的折叠式手机的样式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手机解决了现有的折叠式手机所存在的技术问题:由于现有的所有折叠式手机的上盖都是联接于手机主体的短侧边,这就使得其具有了如下缺点:1、使用者在应用DV拍摄功能时或摄像头摄像功能时,不方便,设计不具有人性化;2、现有的折叠式手机样式结构过于单一;3、同时现有的折叠旋转装置具有占用空间大,结构复杂装配麻烦的缺点;
其二,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旋转装置具有限转装置,限转装置的限转套外周面为非圆柱面,可以根据旋转要求来设计运动曲线,其中运动曲线为非圆柱面的轮廓;
其三,通过设计出不同形状的非圆柱面,可使得侧盖具有不同的最大旋转角度,以适应不同的需求;不同形状的非圆柱面,可使得侧盖在各个旋转角度时的旋转力度及手感不同;不同形状的非圆柱面,可使得侧盖在不同的旋转角度时处于定位状态,或使得侧盖随转随停;设计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其四,调整弹性体的弹性系数或长度可调整旋转力度;
其五,最远外侧线与旋转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与最近外侧线与旋转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的差小于滑动杆的可滑动距离,外周面的轮廓可限制侧盖的最大旋转的角度,并防止侧盖旋转的最大角度超过360度;
其六,限转套的外周面为四角的梅花形,侧盖正反旋转的最大角度均为180度;配合不同的限转套可实现不同的旋转角度及旋转方式;
其七,本折叠旋转装置,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装配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盖可折叠旋转的手机处于折叠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盖可折叠旋转的手机处于翻盖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盖可折叠旋转的手机处于旋转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旋转装置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旋转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图4上的A-A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旋转装置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7上的B-B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侧盖可折叠旋转装置的限转套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侧盖可折叠旋转的手机,如图1、2、3、4、5、6、7、8所示,包括一个手机主体1、一个转动套筒2、一个旋转轴3、一个固定部4、一个侧盖5、一个FPC软板、一个限转装置6。
如图1、2、3所示,手机主体1上安装有主板、按键和控制键、摄像头等电子元件。侧盖5上设置有LCD显示屏等电子元件。手机主体1和侧盖5之间通过FPC软板进行信号连接。
手机主体1上表面具有两个长侧边和两个短侧边,其中一个长侧边上设有一个第一枢轴和一个第二枢轴。一个第一枢轴和一个第二枢轴设于一个长侧边的上部,使得不管是在侧盖折叠合上后的状态还是在翻盖旋转打开的状态,用户均能使用键盘。手机主体1上表面内设有一个凹设的配合槽11,侧盖5合上以后位于配合槽11内。
如图4、6、7、8所示,转动套筒2上具有一个开于上表面的安装孔21、一个开于上表面的让位通槽22、分别开设于转动套筒2两端面的一个第一枢孔23和一个第二枢孔24。安装孔21为上小下大的阶梯通孔。让位通槽22连通第一枢孔23和安装孔21。
第一枢孔23与第一枢轴之间及第二枢孔24与第二枢轴之间均为枢接联接。
旋转轴3为上小下大的阶梯轴。旋转轴3的上部穿过安装孔21并凸露出于转动套筒2上表面;另配有一个堵件25,其抵靠于旋转轴3下表面,并卡接固定于安装孔21内。旋转轴3上部的侧面上开设有一个凹槽31及凸设有一个定位凸环32。旋转轴3上端部外侧面还开设有一个圆环卡槽33。
固定部4具有一个套孔41、两个分别位于套孔41两侧的固定臂42及两个定位端头43。两个定位端头43分别固定于两个固定臂42的外端部。固定部4相对于旋转轴3的轴线对称设置。
两个固定臂42的外端面均设有一个插接杆421。套孔41可转动地套接于旋转轴3上部。固定部4的两个固定臂42下底面还均固设有一个定位板422,定位板422上均开有一个前滑动通孔4221。
定位端头43上开有上孔以及后滑动孔431。插接杆421插接于定位端头43上孔内,并另匹配一个螺钉432,其用于固定锁紧插接杆421和定位端头43。后滑动孔431开设于凸伸于固定部4下底面的限位块上。
如图4、6、7、8所示,一个限转装置5包括一个不可转动联接于旋转轴3上部的限转套61、两根可滑动联接于固定部4的滑动杆62、两个均具有阻挡滑动杆62远离限转套61的外周面的弹力的弹簧63。两根滑动杆62及两个弹簧63均相对于旋转轴3的轴线对称设置。
限转套61的外周面为非圆柱面,其相对于旋转轴3的轴线对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其为圆滑过度的四角梅花形。限转套61的外周面上具有最远外侧线及最近外侧线,最远外侧线为限转套61的外周面上的所有外侧线中与旋转轴6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最大的外侧线,最近外侧线为限转套61的外周面上的所有外侧线中与旋转轴6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最小的外侧线。限转套61的内侧面上凸设有一个凸条611。
限转套61的凸条611与旋转轴3的凹槽31相配合,限转套61的下侧面靠接于固定凸环32的上表面。
滑动杆62具有一个接触端621、一个限制端622及一个介于接触端621和限制端622之间的定位轴肩623,两个接触端621均抵靠于限转套622的外周面。定位轴肩623均位于前滑动孔4221和后滑动通孔431之间。滑动杆62的限制端622滑动于对应的后滑动孔431内;滑动杆62的接触端621滑动穿过对应的前滑动通孔422。
弹簧63套接一个滑动杆62,并介于一个定位轴肩623和定位端头43的限位块之间。
另匹配有一个弹性卡圈34,卡圈34卡接于圆环卡槽33内,且卡圈34的下表面贴靠于固定部41上表面。卡圈34用于限制上述可零部件的轴向移动。
侧盖5下部设有固定凹槽,将固定部4固设于固定凹槽内。
限转套61的外周面的最远外侧线与旋转轴3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与最近外侧线与旋转轴3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的差小于滑动杆62的可滑动距离。滑动杆62的可滑动距离小于或等于滑动杆62的限端与固定凹槽侧面之间的距离。
FPC软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接于手机主体1内的主板,第二端穿过第一枢孔23、让位通槽22及安装孔22并连接于侧盖5的电路板。在旋转时,FPC软板绕旋转轴3作0-180度之间的旋转,此时让位通槽22起到让位作用。同时为了减少第二端在旋转时的扭曲,则把第二端折为一台阶。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折叠装置的装配过程之一:
1、将旋转轴3的上部穿过安装孔21并使其凸露出于转动套筒2上表面;
2、将堵件25抵靠于旋转轴3下表面,并卡接固定于安装孔21内;
3、将旋转套61套接于旋转轴3;
4、将两滑动杆62及弹簧63安装于适合位置;
5、安装两个定位端头43,并使得滑动杆62的限制端位于定位端头43的后滑动孔431内,使得插接杆插接于上孔内,并通过螺钉432锁紧;
6、将固定部4套接于旋转轴3上,并使得滑动杆62的接触端靠于限旋套外周面;
7、最后,将卡圈34卡接圆环卡槽33内。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折叠装置的装配过程之二:
1、将旋转轴3的上部穿过安装孔21并使其凸露出于转动套筒2上表面;
2、将堵件25抵靠于旋转轴3下表面,并卡接固定于安装孔21内;
3、将旋转套61套接旋转轴3;
4、将固定部4套接于旋转轴3上;
5、将卡圈34卡接圆环卡槽33内;
6、将两滑动杆62及弹簧63安装于适合装置,并使得滑动杆62的接触端靠于限旋套外周面;
7、最后,安装两个定位端头43,并使得滑动杆62的限制端位于定位端头43的后滑动孔431内,使得插接杆插接于上孔内,并通过螺钉432锁紧。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旋转套61的外周面为圆滑过度的开有四个纵向缺口槽611的圆柱面。四个缺口槽均匀分布在圆柱面上。通过该旋转套61,此种装置的侧盖可在旋转的过程中停止于任何位置,使得侧盖可随转随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