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式空调室内机出风导流片结构.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66282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4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53608.5

申请日:

2008.06.23

公开号:

CN101614438A

公开日:

2009.12.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4F 13/10公开日:20091230|||公开

IPC分类号:

F24F13/10

主分类号:

F24F13/10

申请人: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 瑱; 陈 晓

地址:

300402天津市北辰区兴淀公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晓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出风导流片结构,导流片由导流片电机带动旋转的细长的旋转轴和固定在旋转轴上的多个导流支片组成,多个导流支片与旋转轴呈不垂直的角度。导流支片与旋转轴呈45度,每两个导流支片之间夹角为90度。导流支片为圆形或椭圆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出风方向靠圆形导流支片调节,通过控制电机旋转角度(0°~360°)及旋转速度可以实现自然风的效果。由于此圆形导流组合作用,可以实现自然风的出风效果,增加顾客使用时的舒适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出风导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导流片(8)由导流片电机(88a)带动旋转的细长的旋转轴(7)和固定在旋转轴(7)上的多个导流支片(6)组成,多个导流支片(6)与旋转轴(7)呈不垂直的角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出风导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流支片(6)分为两组,每每相间隔一个导流片的一组导流支片(6)与旋转轴(7)呈相同的夹角。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出风导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支片(6)与旋转轴(7)呈45度,每两个导流支片之间夹角为90度。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出风导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支片(6)为圆形。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出风导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支片(6)为椭圆形。

说明书

柜式空调室内机出风导流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尤其是柜式空调室内机出风导流片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是为了给用户提供舒适的环境,利用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部件、蒸发器构成的制冷循环,在室内进行制冷或者制暖以及净化室内空气的机器。
现有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如图1至4所示,包括构成外观的本体50。本体50的下部形成了吸入室内空气的空气吸入口51,52。
空气吸入口51,52包括设置在本体50的下部左侧面的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和设置在本体50的下部右侧面的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
本体50的下部前面还设置了前面空气吸入口53。本体50在左右侧上设置了空气输出口54,55。空气输出口54,55的设置位置不受限制,可以设置在本体50的上部前面左右侧上,也可以设置在本体50的上部左侧面和右侧面上,下面以设置在本体50的上部左、右侧面进行说明。
本体50的上面还设置了上面空气输出口56。本体50的前面两侧57,58相对于前面中央倾斜设置。本体50的前面两侧57,58的倾斜角在20°以内。前面左侧空气输出口54在本体50的前面左侧倾斜部57上下倾斜设置。前面右侧空气输出口55在本体50的前面右侧倾斜部58上下倾斜设置。
本体50包括前面开放的后方腔体60和设置在后方腔体60前方的前方腔体70构成。后方腔体60上下设置的较长,其前面和上面以及下面开放。
后方腔体60包括:背面部61;在背面部61的左侧端向前垂直或者倾斜设置在左侧面部62;在背面部61的右侧端向前垂直或者倾斜设置的右侧面部63构成。
本体50包括设置后方腔体60的底盘110构成。在底盘110上设置了前面空气吸入口53。前面空气吸入口53在底盘110的前面到上面开口,并成弧形。腔体60的下端在设置在底盘110上面之后利用螺丝等安装部件安装,上下垂直设置在底盘110上侧。
空调机身50包括设置在腔体60上侧封堵腔体60的开放的上面结构的上面板120构成。前面板70在下部的两侧面设置了左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1,52,在上部的前面两侧设置了前面左右空气输出口54,55。
前面板70包括形成前面板70上部的上部面板72和设置在上部面板72下部的下部吸入面板90,100构成。
上部面板72如图4所示,包括:形成了前面左侧倾斜部57和前面右侧倾斜部58的前面部73;在前面左侧倾斜部57的左侧端向后垂直相交或者倾斜形成的左侧面部74;在右侧倾斜部58的右侧端向后垂直相交或者倾斜形成的右侧面部75;设置在前面部73和左侧面部74以及右侧面部75上端的上面部76构成。
上面部76上设置了左右较长的空气输出口56。
在上部面板72的前面设置了可以滑动的开闭前面左侧空气输出口54的前面左侧门77和开闭前面右侧空气输出口55的前面右侧门78。
在上部面板72的前面设置了使前面左侧门77顺着上部面板72的前面左右滑动,开闭前面左侧空气输出口54,并使前面右侧门78顺着上部面板72的前面左右滑动,开闭前面右侧空气输出口55的门驱动机构80。
在上部面板72的前方设置了覆盖上部面板72的前方并保护门驱动机构80的前面盖85;在上部面板72上面部76上设置了可以转动的开闭上面空气输出口56的上面输出口门86。在上部面板72的上面部76下侧设置了用于转动上面门86的上面门用电机86a。在上部面板72的左侧设置了通过前面左侧空气输出口54输出的风向的左侧输出导流片87同时设置了转动左侧输出导流片87的左侧输出导流片电机87a。左侧输出导流片87为了调整前面左侧空气输出口54的出风方向,上下设置的较长的同时,可以左右转动。
在上部面板72的右侧设置了调整前面右侧输出口55的出风方向的右侧输出导流片88的同时设置了转动右侧输出导流片88的右侧输出导流片电机88a。右侧输出导流片88为了调整前面右侧空气输出口55的出风方向,上下设置的较长的同时,可以左右转动。
下部吸入面板90,100为:设置在上部面板72的左侧面部74和底盘110的上面之间的左侧吸入面板90;设置在上部面板72的右侧面部75和底盘110上面之间的右侧吸入面板100。
左侧吸入面板90包括:上部面板72的左侧面部74和底盘110上面之间的左侧面部91;上部面板72的前面左侧倾斜部57和底盘110上面之间布置的前面部92构成。
左侧吸入面板90的左侧面部91上设置了上下较长的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
在左侧下部面板90上设置了开闭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的同时引导通过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吸入的室内空气的左侧吸入导流片93,并设置了驱动左侧吸入导流片的左侧吸入导流片驱动电机93a。
左侧吸入面板90的前面部92与上部面板72的前面左侧倾斜部57相同,倾斜了一定的角度。
在左侧吸入面板90上设置了清除通过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吸入的空气中的异物的左侧过滤器94。
为了在左侧吸入面板90上设置左侧过滤器94,在左侧吸入面板90的后方设置了过滤器壳95。左侧过滤器壳95的平面结构形成‘’形结构,与同样采用‘’形结构的左侧吸入面板90的平面结合成矩形结构。
在左侧吸入面板90和过滤器壳95之间形成了可以插入左侧过滤器94的入口90a。
右侧吸入面板100包括:上部面板72的右侧面部75和底盘110上面之间的右侧面部101;上部面板72的前面右侧倾斜部58和底盘110上面之间布置的前面部102构成。
右侧吸入面板100的右侧面部101上设置了上下较长的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
在右侧吸入面板100上设置了开闭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的同时引导通过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吸入的室内空气的右侧吸入导流片103,并设置了驱动右侧吸入导流片的右侧吸入导流片驱动电机103a。
右侧吸入面板100的前面部102与前面内侧面板72的前面右侧倾斜部58一起,倾斜了一定的角度。
在右侧吸入面板100上设置了清除通过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吸入的空气中的异物的右侧过滤器104。
右侧过滤器104设置在与左侧过滤器壳95结构相同的右侧过滤器壳上,其后方设置了安全网。
右侧过滤器壳、安全网等结构与前述的左侧过滤器壳95和安全网98结构相同,因此使用相同的符号并不再重复说明。
在本体50包括设置在前方腔体70的前面中央的前面门130。前面门130在前方腔体70的前面中央转动,并开闭内部。前面门130的下端可以转动的设置在底盘110上,上端与上部面板72的上面可转动的连接。
热交换器160在上部面板72的下部和腔体60上部之间倾斜布置。
如图4所示,在空调室内机上设置了内置于本体50内部的送风机150以及热交换器160和空气净化装置174。
送风机150包括:设置在腔体60背面部前方的送风电机;设置在送风电机转轴上的蜗轮风扇;包围蜗轮风扇,前面形成了开口孔,上面形成了输出孔154的风扇罩155;位于开口孔的设置在风扇罩155前面的孔板156构成。
在送风机150前面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174,空气净化装置174设置在孔板156前方,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装置174通过套在空气净化装置174下部的空气净化支架171固定在孔板156上,这种简单的空气净化支架171只能固定一种空气净化装置174,通常空气净化装置174为电气集尘器,通过高压静电吸附空气中的大颗粒,对于空气中的异味、螨虫等不能净化。
如图4所示,现有技术的导流片88为片状结构,导流片88由导流片电机88a控制,在某角度范围(如-45°~+45°)内往复摆动,以达到控制出风方向的作用。这样的出风方式单一,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风的流向比较固定,容易使人产生风吹感,不能满足用户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自然风的出风效果,增加顾客使用时的舒适度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出风导流片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出风导流片结构,导流片由导流片电机带动旋转的细长的旋转轴和固定在旋转轴上的多个导流支片组成,多个导流支片与旋转轴呈不垂直的角度。
所述多个导流支片分为两组,每每相间隔一个导流片的一组导流支片与旋转轴呈相同的夹角。
所述导流支片与旋转轴呈45度,每两个导流支片之间夹角为90度。
所述导流支片为圆形或椭圆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出风方向靠圆形导流支片调节,通过控制电机旋转角度(0°~360°)及旋转速度可以实现自然风的效果。由于此圆形导流组合作用,可以实现自然风的出风效果,增加顾客使用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柜式空调运转进行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柜式空调运转停止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柜式空调的正面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柜式空调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出风导流片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柜式空调的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是相同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所以不再叙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不同点是柜式空调室内机出风导流片结构不同,下面进行详细的说明,与现有技术相同的部分沿用现有技术的标号,并参见现有技术的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出风导流片8由导流片电机88a带动旋转的细长的旋转轴7和固定在旋转轴7上的多个导流支片6组成,多个导流支片6与旋转轴7呈不垂直的角度。所述多个导流支片6分为两组,每每相间隔一个导流片的一组导流支片6与旋转轴7呈相同的夹角。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支片6与旋转轴7呈45度,每两个导流支片之间夹角为90度。所述导流支片6为圆形。当然导流支片6也可为椭圆形。旋转轴7的一端与位于出风口上端的定位孔配合,另一端由导流片电机88a控制,控制旋转角度和速度,空调在运行时电机工作,可以以不同的速度控制轴0~360°的旋转,从而实现对出风方向的控制。
如上构成的本发明的动作过程如下:
首先,空调运转时,室内空气通过本体50的左右侧面或者前面下侧进入本体50的内部,进行冷却/加热或者净化后,通过本体50的前面、左右或者上面向本体50的前方输出。
下面,对于室内空气的吸入过程进行说明如下:
空调在进行制冷/制暖运转时,如图1所示,左侧吸入导流片驱动电机93a,启动为左侧吸入口开放模式,使左侧吸入导流片93开放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右侧吸入导流片驱动电机103a启动为吸入口开放模式,使右侧吸入导流片103开放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
前面左侧输出口门77插入于上部面板72的前面中央和前面盖85之间,开放前面左侧空气输出口54。
前面右侧输出口门78插入于上部面板72的前面中央和前面盖85之间,开放前面左侧空气输出口54。
上面输出口门电机86a使上面空气输出口启动为开放模式,使上面输出口门86开放上面空气输出口56。
在这样的状态下送风用电机151启动时,室内空气通过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和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和前面空气吸入口53吸入到本体50的内部。
通过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吸入到内部的室内空气流经左侧过滤器94时,清除内部的灰尘等体积较大的异物,而通过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进入的空气流经右侧过滤器104时清除体积较大的异物。
通过前面空气吸入口53吸入的室内空气流经空气净化装置11、12、13时,清除灰尘等异物,清除细微的灰尘,流经纳米过滤器时清除空气中的气味粒子和细菌。    
移动至风扇罩155上侧的空气流经热交换器160时,与制冷剂进行换热,被冷却或者被加热。
被冷却或者加热的室内空气中的一部分通过上面空气输出口56向本体50的上部前方流动,大部分空气通过前面左侧空气输出口54和前面右侧空气输出口55向本体50的前方流动。即,空调室内机在本体50的前面左右侧,将冷气或者热气送到前方,由此可以给室内机前方的用户迅速的提供冷气或者热气。
同时,在上述的冷气或者热气的供应当中,左侧导流片用电机87a启动时,通过前面左侧输出口54输出的空气的风向由左右输出导流片87向左右方向调整或者变更;右侧导流片用电机88a启动后,通过前面右侧输出口54输出的空气的风向在右侧输出导流片88的作用下,在左右方向上调整或者变更。
在空调进行清洁运转时,左侧导流片驱动电机93a启动为左侧吸入口封闭模式,使左侧吸入导流片93封闭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而右侧面导流片驱动电机103a启动为右侧吸入口封闭模式,使右侧吸入导流片103封闭右侧面吸入口52。
送风电机启动时,室内空气通过前面空气吸入口53流入本体50的内部。
通过前面空气吸入口53吸入的室内空气流经空气净化装置11、12、13时,清除灰尘等异物,清除细微的灰尘,流经纳米过滤器时清除空气中的气味粒子和细菌。
经过上述的过程净化的室内空气通过孔板156和风扇罩155从风扇罩155上侧输出。
通过风扇罩155上侧输出的空气,在流经热交换器160时,不进行热交换而直接通过,之后通过上面空气输出口56向本体50的上部前方集中输出。
空调在运转停止时,左侧吸入导流片驱动电机93a驱动为左侧吸入口封闭模式,使左侧吸入导流片93封闭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右侧导流片驱动用电机103a启动为封闭模式,使右侧吸入导流片103封闭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
门驱动机构80的电机81与空调进行空气清洁运转时相同地启动,使前面左侧输出口门77封闭前面左侧空气输出口54,使前面右侧输出口门78封闭前面右侧空气输出口55。
同时,上面输出口门用电机86a启动为上面空气输出口封闭模式,使上面输出口门86封闭上面空气输出口56。

柜式空调室内机出风导流片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柜式空调室内机出风导流片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柜式空调室内机出风导流片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柜式空调室内机出风导流片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柜式空调室内机出风导流片结构.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出风导流片结构,导流片由导流片电机带动旋转的细长的旋转轴和固定在旋转轴上的多个导流支片组成,多个导流支片与旋转轴呈不垂直的角度。导流支片与旋转轴呈45度,每两个导流支片之间夹角为90度。导流支片为圆形或椭圆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出风方向靠圆形导流支片调节,通过控制电机旋转角度(0360)及旋转速度可以实现自然风的效果。由于此圆形导流组合作用,可以实现自然风的出风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