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笔记本电脑及其控制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一种具有热转电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业界对于能源技术的开发与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各种转换能源技术的应用上,由于热电元件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无运动部件、无噪音等特点,使得热电元件的开发也日趋活跃。
热电组件依功能可分成热电致冷(thermoelectric cooling mode)及温差发电(thermoelectric power generating mode)。热电致冷是以珀尔帖效应(Peltier effect)为基础,温差发电是以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为基础。所谓的塞贝克效应,是指相互连接的两金属在有温度差的情况下产生电动势的一种现象。换言之,应用塞贝克效应的热电元件就是一种温差发电元件。然而,如何运用温差发电元件,使产品更具有优势与竞争力,实乃业界致力研究的目标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及其控制方法,是利用热转电组件转换笔记本电脑的处理器于运作时所散发的热能成为可利用的电能。并且,运用由热转换的电能来点亮笔记本电脑的信号灯,以显示出处理器所散发的热能的程度。或者,在电力来源意外脱离正于运作状态下的笔记本电脑的情况,运用由热转换的电能使硬盘读写头归位至归零位置。又或者,在电力来源意外脱离正于运作状态下的笔记本电脑的情况,运用由热转换的电能使笔记本电脑自动储存未存盘的数据。更或者,运用由热转换的电能来对备份电池进行充电,并在电力来源意外脱离正于运作状态下的笔记本电脑的情况,运用备份电池储备的电能来维持笔记本电脑运作。
本发明提出一种笔记本电脑,其包括一处理器、一供电组件及一热转电组件。供电组件用以提供第一电能,以使笔记本电脑运作。处理器借助第一电能驱动。热转电组件是邻近于处理器的一外表面。当处理器运作时,热转电组件转换处理器发散的热能为第二电能。
本发明提出一种笔记本电脑的控制方法,其包括提供第一电能、借助第一电能驱动一处理器、以及转换处理器所发散的热能为第二电能。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将配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绘示一种笔记本电脑中的热转电组件与处理器的示意图。
图2绘示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的功能方块图。
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的功能方块图。
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的功能方块图。
图6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的信号灯点亮的示意图。
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的功能方块图。
图8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的功能方块图。
图9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的功能方块图。
图10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的功能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是运用热转电组件转换笔记本电脑地处理器于运作时所散发的废热成为可利用的电能。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运用的热转电组件较佳地是一种利用温差发电的热转电组件。另外,热转电组件较佳地包括一个或多个温差发电芯片(thermoelectric power generating chip)。
以下将搭配一示意图来举例说明依照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热转电组件于笔记本电脑中的配置,以作为熟悉此技术领域者据以实施的参考,然而本发明是不以此示意图所示的配置方式为限。
请参照图1,其绘示一种笔记本电脑中的热转电组件与处理器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笔记本电脑100包括主机板105、处理器110、散热鳍片113、固定销115、风扇117及热转电组件120。处理器110装设于主机板105上。散热鳍片113抵靠着处理器110的外表面110a。固定销115是用以将散热鳍片113固定于主机板105上。风扇117装设于散热鳍片113上。热转电组件120的第一面120a是邻近于处理器110的外表面110a,热转电组件120的第二面120b则是面向风扇117。据此,当处理器110运作而产生热能时,热转电组件120的第一面120a的温度会高于其第二面120b,从而产生一电动势即电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笔记本电脑及其控制方法。请参照图2及图3,图2绘示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的功能方块图,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笔记本电脑100包括处理器110、热转电组件120及供电组件130。首先,如步骤S1所示,由供电组件130提供第一电能E1。第一电能E1的电力来源例如为笔记本电脑的电池(二次性电池)或是连接于市电的电源线。接着,如步骤S2所示,借助第一电能E1来驱动处理器110。然后,如步骤S3所示,当处理器110运作而散发出热能T时,热转电组件120转换热能T成为可加以利用的第二电能E2。
以下则是针对本发明运用由热转换的第二电能E2的方式,提出数个实施例(第一至第六实施例)。然而,实施例中所提出的组件和步骤仅为举例说明之用,并非对本发明欲保护的范围做限缩。再者,实施例中的图标亦省略不必要的元件,以清楚显示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4,其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的功能方块图。在第一实施例中,笔记本电脑100还包括一信号灯140。信号灯140是借助第二电能E2点亮,而信号灯140较佳地是一种发光二极管组件。因此,在热转电组件120转换热能T成为第二电能E2之后,可以利用此第二电能E2来点亮信号灯140。
由于热转电组件120提供的第二电能E2会随着热能T增加而增加,而信号灯140的亮度亦会随着第二电能E2增加而增加。因此,将可以借助信号灯140的发亮程度,来显示出处理器110发散热能T的状态。简单来说,信号灯140的亮度越亮,则表示处理器110所发散的热能T越大。如此一来,使用者可以很快地知道处理器110是否处于过热的状态。
根据第一实施例,图3所示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下列步骤。
借助第二电能E2点亮信号灯140,以显示处理器110所发散的热能T的状态,且第二电能E2是随热能T增加而增加,而信号灯140的亮度是随第二电能E2增加而增加。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同样是运用第二电能E2来点亮信号灯140,以显示出处理器110所散发的热能T的程度。请参照图5及图6,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的功能方块图,图6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的信号灯点亮的示意图。
在第二实施例中,笔记本电脑100包括多个信号灯140及一信号灯控制电路142。信号灯控制电路142可为嵌入式控制器(EC,embedded controller)。信号灯控制电路142是借助第二电能E2驱动,并用以控制信号灯140点亮的数量。而信号灯140点亮的数量,则是随着第二电能E2增加而增加。简单来说,信号灯140点亮的数量越多,则表示处理器110所发散的热能T越大。举例来说,在图6中,只有二个点亮的信号灯140,其表示处理器110发散的热能T为中等程度,即处理器110并无过热的情形。此外,附图中的信号灯140的数量、形状与配置仅为举例说明之用,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根据第二实施例,图3所示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下列步骤。
借助第二电能E2通过信号灯控制电路142来驱动多个信号灯140,而信号灯140点亮的数量是随第二电能E2增加而增加。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7,其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的功能方块图。在第三实施例中,笔记本电脑100还包括一硬盘控制电路150及一硬盘152。硬盘152包括一读写头154。读写头154是借助第一电能E1驱动,以读写数据。硬盘控制电路150是借助第二电能E2驱动,并用以在第一电能E1无法提供且读写头154未归位(parking)至一归零位置时,比如在第一电能E1的电力来源(电池或电源线)意外脱离正于运作状态下的笔记本电脑100的情况,借助第二电能E2控制读写头154归位至归零位置。硬盘控制电路150可为嵌入式控制器。
举例来说,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第一电能E1的电力来源意外脱离正于运作状态下的笔记本电脑100,由第一电能E1驱动的读写头154会突然停止运转,而无法归位至归零位置。如此,将有可能造成硬盘损伤。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能E1的电力来源意外脱离后的一段时间内,处理器110仍维持于高温状态且持续地发散热能T。所以,在这段时间内,热转电组件120可以持续地转换热能T成为第二电能E2,来驱动硬盘控制电路150,以使读写头154归位至归零位置。
根据第三实施例,图3所示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下列步骤。
在第一电能E1无法提供且读写头154未归位至归零位置时,借助第二电能E2驱动硬盘控制电路150,以控制读写头154归位至归零位置。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8,其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的功能方块图。在第四实施例中,笔记本电脑100还包括一储存控制电路160。储存控制电路160可为嵌入式控制器。储存控制电路160是借助第二电能E2驱动,并用以在第一电能E1无法提供时,借助第二电能E2自动储存笔记本电脑100的数据。
举例来说,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第一电能E1的电力来源意外脱离正于运作状态下的笔记本电脑100,将会使得未存盘的数据流失。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处理器110在一段时间内仍会持续地发散热能T,使得热转电组件120可以持续地转换热能T为第二电能E2。借此,在这段时间内,就能运用第二电能E2来驱动储存控制电路160,以自动储存笔记本电脑100的数据。
储存控制电路160自动储存笔记本电脑100的数据,例如是利用笔记本电脑100的应用程序,来储存尚未存盘的数据。或者是,将笔记本电脑100的存储器中的数据,复制至一储存媒体,比如复制至一硬盘或复制至一闪存中储存。
根据第四实施例,图3所示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下列步骤。
在第一电能E1无法提供时,借助第二电能E2驱动储存控制电路160,以自动储存笔记本电脑100的数据。
<第五实施例>
第五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类似,同样是运用由热转换的第二电能E2来自动储存笔记本电脑100的数据。请参照图9,其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的功能方块图。相较于第四实施例,第五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100还包括一备份电池170。备份电池170是由第二电能E2充电。本实施例中的储存控制电路160是借助备份电池170储备的第二电能E2驱动,以自动储存该笔记本电脑100的数据。(图9中,备份电池170及储存控制电路160之间的箭头方向应相反)
根据第五实施例,图3所示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下列步骤。
借助第二电能E2充电一备份电池170,并在第一电能E1无法提供时,借助备份电池170储备的第二电能E2自动储存笔记本电脑100的数据。
<第六实施例>
请参照图10,其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的功能方块图。在第六实施例中,笔记本电脑100还包括一备份电池170及一警示控制电路180。备份电池170是由第二电能E2充电。警示控制电路180用以在第一电能E1无法提供时,发出一警示信号。警示控制电路180可为嵌入式控制器(EC,embeddedcontroller)。
举例来说,当第一电能E1的电力来源意外脱离正于运作状态下的笔记本电脑100时,供电组件130转为提供备份电池170储备的第二电能E2,以维持笔记本电脑100运作。其时,警示控制电路180则发出一警示信号,以告知使用者第一电能E1的电力来源已意外脱离笔记本电脑100。
根据第六实施例,图3所示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下列步骤。
借助第二电能E2充电一备份电池170,并在第一电能E1无法提供时,提供备份电池170储备的第二电能E2,以维持笔记本电脑100运作,且发出一警示信号。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笔记本电脑及其控制方法,是利用热转电组件将笔记本电脑的处理器于运作时所散发的热能转换成电能。借此,运用由热转换的电能来点亮信号灯,以显示出处理器所散发的热能的程度。或者,在电力来源意外脱离正于运作状态下的笔记本电脑的情况,运用由热转换的电能使硬盘读写头归位至归零位置。又或者,在电力来源意外脱离正于运作状态下的笔记本电脑的情况,运用由热转换的电能使笔记本电脑自动储存未存盘的数据。更或者,运用由热转换的电能来对备份电池进行充电,并在电力来源意外脱离正于运作状态下的笔记本电脑的情况,运用备份电池储备的电能来维持笔记本电脑运作。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等同的改变或替换。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本申请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