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966225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45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20301876.X

申请日:

2008.08.20

公开号:

CN201250520Y

公开日:

2009.06.0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H 1/04申请日:20080820授权公告日:20090603终止日期:20110820|||授权

IPC分类号:

E04H1/04

主分类号:

E04H1/04

申请人:

杨 军; 范国华

发明人:

周宏坤; 李艳辉; 范国华; 杨 军

地址:

51301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石厦北泰美园1栋2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朱丽岩;叶民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包括核心筒和外围护结构,电梯井道、楼梯间布置在核心筒内,电梯井道门正对入户前室,各用户单元围绕核心筒布置,自电梯井道门和楼梯间门至各户门由入户前室连通,电梯井道内至少布置两部双向开门的电梯,每层的电梯井道在对称的方向上开有两个电梯井道门,每个方向的电梯井道门有独立的控制器,且各自对应一个入户前室,每个入户前室是电梯井道门到入户门之间的过渡空间,其中一面墙与室外空间通透,兼有通道和电梯前室的功能,且与该层的楼梯间、该层其中一个用户单元的户门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最少电梯和楼梯数量保证居民入户时一个电梯出口只对应一户居民的独门独户的私属感。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1】一种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包括核心筒和外围护结构,电梯井道(25)、楼梯间(26)布置在核心筒内,电梯井道门正对入户前室(27),各用户单元围绕核心筒布置,自电梯井道门和楼梯间门至各户门由入户前室(27)连通,其特征在于:电梯井道(25)内至少布置两部双向开门的电梯,每层的电梯井道在对称的方向上开有两个电梯井道门,每个方向的电梯井道门有独立的控制器,且各自对应一个入户前室(27),每个入户前室(27)是电梯井道门到入户门之间的过渡空间,其中一面墙与室外空间通透,兼有通道和电梯前室的功能,且与该层的楼梯间、该层其中一个用户单元的户门(23)连通。
【权利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其特征在于:上述用户单元为平层布局。
【权利要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其特征在于:上述用户单元为跃层布局,跃层用户单元使用同一电梯出口方向的户门(23)上下层交错设置,同层中,一户设户内下行楼梯(30)即户门设在上层的户内楼梯,另一户设户内上行楼梯(31)即户门设在下层的户内楼梯。
【权利要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围护结构(35)是框架填充墙、剪力墙、预制墙板或现浇混凝土墙体。
【权利要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其特征在于:上述楼梯是直跑楼梯(24)或剪刀楼梯(34)。
【权利要求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其特征在于:上述入户前室(27)的其中一面墙上有栏杆、镂空花墙或窗户。

说明书

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
背景技术
传统多、高层住宅居住密度较高,一般是一梯四户到一梯12户,整个平面布置呈蝶状,包括核心筒和外围护结构,各用户单元围绕核心筒布置,核心筒就是在建筑的中央部分,由电梯井道、楼梯、通风井、电缆井、部分设备间围护形成中央核心筒体。此种结构的优点是各种辅助服务性空间向核心筒集中,各主功能室具有良好的采光和视野效果,筒体结构具有极好的抗震性,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主流结构形式。其不足之处是公共的若干楼梯和电梯均位于住宅中心的核心筒内,楼中部的交通枢纽成为最繁忙的公共使用区域,每天要满足整楼的人员交通和疏散。各户居民的入户、出户路径均必经公共通道至入户前室,每层四至十二户居民入户前共用较长的入户通道,在入户、出户高峰时段难免拥挤在一起,此种出行方式缺乏私属感;而且,通道效用低、物业管理难度大;此外,公共通道人流多,也给不法人员增加了作案的可乘之机。目前,如何提高多高层住宅居民的出行质量和住宅的品质成为建筑师们尚未攻克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要解决传统多、高层住宅在入户方式缺乏私密性的技术问题;并解决传统多、高层住宅交通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包括核心筒和外围护结构,电梯井道、楼梯间布置在核心筒内,电梯井道门正对入户前室,各用户单元围绕核心筒布置,自电梯井道门和楼梯间门至各户门由入户前室连通,其特征在于:电梯井道内至少布置两部双向开门的电梯,每层的电梯井道在对称的方向上开有两个电梯井道门,每个方向的电梯井道门有独立的控制器,且各自对应一个入户前室,每个入户前室是电梯井道门到入户门之间的过渡空间,其中一面墙与室外空间通透,兼有通道和电梯前室的功能,且与该层的楼梯间、该层其中一个用户单元的户门连通。
上述用户单元可为平层布局。
上述用户单元也可为跃层布局,跃层用户单元使用同一电梯出口方向的户门上下层交错设置,户门设在下层的用户单元,户内设下行楼梯,户门设在上层的用户单元,户内设上行楼梯。
上述外围护结构是框架填充墙、剪力墙、预制墙板或现浇混凝土墙体。
上述楼梯是直跑楼梯或剪刀楼梯。
上述入户前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采用在传统式多高层住宅基础上改变住户单元格局、变动电梯、楼梯设置位置、使用对开门电梯以及增设入户前室等措施,使每层通往电梯的公共通道和该层电梯门实际上变成了只能由该层居民使用的私用设施,实现多高层式住宅居民独门独户入户的交通组织方案。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式多高层住宅入户私属感较差、公共通道人流繁杂的缺陷,每户居民入户和出户不需经过公共通道,自电梯出口至自家户门的交通要道实际上成为了私用空间,由此产生了独门独户入户的私属感,并且很容易识别犯罪分子,增加了住宅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住宅的品质。此外,还改善了传统住宅通道效用低、物业管理难度大等缺点,提供了一个核心筒满足2~8户人家户户居民独自入户的技术方案,用最少的楼梯及电梯数,保证每一个用户单元都能通过独自的通道、电梯门出行,该层电梯出口只对应该层一户居民,每户都拥有独享或独享感觉的电梯和入户前室的交通空间,巧妙解决了多高层式住宅缺乏私密性、交通通道利用率低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平层或跃层布局的多层、高层、超高层住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两梯两户平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另一种两梯两户平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两梯四户平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四梯四户平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六梯六户平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两梯四户跃层上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6两梯四户跃层下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7两梯四户跃层上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7两梯四户跃层下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8两梯八户跃层上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8两梯八户跃层下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9四梯八户跃层上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9四梯八户跃层下层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西侧户型、2—东侧户型、3—西北向户型、4—东北向户型、5—西南向户型、6—东南向户型、7—西北向户型上层、8—东北向户型上层、9—西南向户型下层、10—东南向户型下层、11—西北向户型下层、12—东北向户型下层、13—西南向户型上层、14—东南向户型上层、15—偏西北向户型上层、16—偏东北向户型上层、17—偏西南向户型上层、18—偏东南向户型上层、19—偏西北向户型下层、20—偏东北向户型下层、21—偏西南向户型下层、22—偏东南向户型下层、23—户门、24—直跑楼梯、25—电梯井道、26—楼梯间、27—入户前室、28—栏杆、29—通往楼梯间的通道、30—户内下行楼梯、31—户内上行楼梯、32—偏西南向户型、33—偏东南向户型、34—剪刀楼梯、35—外围护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所示,这种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为两梯两户平层布局,它包括核心筒和外围护结构35,电梯井道25、楼梯间26对称布置在核心筒内,电梯井道门正对入户前室27,由外围护结构35及核心筒的墙体围成两个户型,分别为西侧户型1和东侧户型2,其特征在于:电梯井道25内布置两部双向开门的电梯,每层的电梯井道在对称的方向上开有两个电梯井道门,每个方向的电梯井道门有独立的控制器,且各自对应一个入户前室27,每个入户前室27是电梯井道门到入户门之间的半封闭过渡空间,其中一面墙与室外空间通透,兼有通道和电梯前室的功能,且与该层的楼梯间、该层其中一个用户单元的户门23连通。入户前室27的其中一面墙上有栏杆、镂空花墙或窗户。
本实施例适用于低于十八层的住宅。利用两个入户前室27、两部对开门电梯和一部直跑楼梯24,实现两户平层住宅独门独户的生活理念。
实施例2参见图2所示,这种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为两梯两户平层布局,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采用的楼梯为剪刀楼梯34,适用于十八层以上的住宅。
实施例3参见图3所示,这种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为两梯四户平层布局,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由外围护结构35及核心筒的墙体围成四个户型,分别为西北户型3、东北户型4、西南户型5和东南户型6。
实施例4参见图4所示,这种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为四梯四户平层布局,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电梯井道25设两个,每个电梯井道内布置两部双向开门的电梯,楼梯为剪刀楼梯34,本实施例适用于高于十八层的住宅。
实施例5参见图5所示,这种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为六梯六户平层布局,包括核心筒和外围护结构35,电梯井道门正对入户前室27,由外围护结构35及核心筒的墙体围成六个户型,分别为西北向户型3、东北向户型4、西南向户型5、东南向户型6,偏西南向户型32、偏东南向户型33,楼梯间门至各户门由通往楼梯间的通道29连通,其特征在于:设三个电梯井道25,每个电梯井道25内布置两部双向开门的电梯,每层的电梯井道在对称的方向上开有两个电梯井道门,每个方向的电梯井道门互不连通,且对应一个入户前室27,与该层的楼梯间门和该层其中一个用户单元的户门连通。
此实施例适用于高于十八层的住宅。入户前室由楼梯间墙体、入户前室墙体以及用户单元墙体形成,入户前室27的其中一面墙上有栏杆、镂空花墙或窗户。利用六个入户前室27、六部对开门电梯和一部剪刀楼梯34,实现六户平层住宅独门独户的生活理念。
实施例6参见图6、图7所示,这种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为两梯四户跃层布局,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是跃层布局,跃层用户单元使用同一电梯出口方向的户门23上下层交错设置,户门设在下层的用户单元,户内设下行楼梯,户门设在上层的用户单元,户内设上行楼梯。
此实施例适用于低于十八的住宅。利用四个半封闭的入户前室27、两部对开门电梯和一部直跑楼梯24,实现四户跃层住宅独门独户的生活理念。
实施例7参见图8、图9所示,这种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为两梯四户跃层布局,与实施例6不同的是楼梯为剪刀楼梯34,本实施例适用于高于十八层的住宅。
实施例8参见图10、图11所示,这种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为两梯八户跃层布局,由外围护结构35及核心筒的墙体围成八个户型,即西南向户型、东南向户型、西北向户型、东北向户型、偏西北向户型、偏东北向户型、偏西南向户型、偏东南向户型,其中图10中包括西南向户型下层9、东南向户型下层10、西北向户型下层11、东北向户型下层12、偏西北向户型上层15、偏东北向户型上层16、偏西南向户型上层17、偏东南向户型上层18、图11中包括西北向户型上层7、东北向户型上层8、西南向户型上层13、东南向户型上层14、偏西北向户型下层19、偏东北向户型下层20、偏西南向户型下层21、偏东南向户型下层22。
本实施例适用于低于十八层的住宅。利用八个入户前室27、两部对开门电梯和一部直跑楼梯24,实现八户跃层住宅独门独户的生活理念。
实施例9参见图12、图13所示,这种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为四梯八户跃层布局,与实施例8不同的是电梯井道25为两个,每个电梯井道25内布置两部双向开门的电梯,楼梯为剪刀楼梯34。
本实施例适用于高于十八层的跃层住宅。利用八个入户前室27、四部对开门电梯和一部剪刀楼梯34,实现八户跃层住宅独门独户的生活理念。
以上是典型实施方案,适用于任何层数的多高层及超高层住宅,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可实现独门独户入户的多、高层住宅,包括核心筒和外围护结构,电梯井道、楼梯间布置在核心筒内,电梯井道门正对入户前室,各用户单元围绕核心筒布置,自电梯井道门和楼梯间门至各户门由入户前室连通,电梯井道内至少布置两部双向开门的电梯,每层的电梯井道在对称的方向上开有两个电梯井道门,每个方向的电梯井道门有独立的控制器,且各自对应一个入户前室,每个入户前室是电梯井道门到入户门之间的过渡空间,其中一面墙与室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