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96574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26602.9

申请日:

2003.05.20

公开号:

CN1548662A

公开日:

2004.11.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2D 17/20申请日:20030520授权公告日:20071121终止日期:2013052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2D17/20; A01B79/02

主分类号:

E02D17/20; A01B79/02

申请人: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发明人:

卓慕宁; 朱立安; 李定强

地址:

510650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广汕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科粤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李继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目前比较大的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传统方法是,坡面完全由浆砌石拱架植草,主要以工程措施为基础,并且草种主要为地方杂草,工程造价高,水土保持效果差,难以起到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地域景观的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主要采用生物措施,辅助一定的工程措施,来达到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并且造价比较低,达到良好的改善生态环境效果和视觉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其特征在于采用生物措施与工 程措施相结合的保持生态恢复措施,利用香根草护坡并设计香根草 地种植方式,弃土场堆积边坡设计削坡开级为三级,每级坡高10m, 边坡平台宽4m,坡率:第一级1∶2.00,第二级1∶
2: 75,第三级1∶ 1.50; 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措施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形式具体 步骤包括: 1)、第一、二级边坡采用浆砌石拱架植草,坡底护裙、浆砌片石 边坡平台及其排水沟、坡面镶边设计施工;第三级边坡用香根 草护坡绿化技术。 2)、种植香根草技术,先平整坡面,在坡面上沿等高线方向大致 整成梯田式带状小平面,并让准备种植香根草的草带有一定疏 松的土壤,整地时,切忌沿等高线方向整成两端高、中间低; 3)、种植香根草,在坡面按1m垂直高距等高开挖深15cm的水平 种植沟,在沟内施有机肥,并加施磷肥,香根草种植后及时 浇定根水; 4)、养护,栽后及时维护管理,查苗补缺,当多数茎蘖进入孕穗 旺长期时,刈割留高20~30cm,一年刈割1~2次; 5)、在堆积平台面播种百喜草,利用其速生快长耐贫瘠的特性, 在短期内覆盖平台面,用种量20g/m 2 ; 6)、整个弃土场的排水系统按原工程设计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中3)所述的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施用的有机肥为鸡粪。 3、根据权利要求1中3)所述的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香根草种植规格为:丛距15cm,每丛3~4株,斜 插浅栽,覆土5cm,上下行植株错开。
3: 00,第二级1∶1.75,第三级1∶ 1.50; 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措施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形式具体 步骤包括: 1)、第一、二级边坡采用浆砌石拱架植草,坡底护裙、浆砌片石 边坡平台及其排水沟、坡面镶边设计施工;第三级边坡用香根 草护坡绿化技术。 2)、种植香根草技术,先平整坡面,在坡面上沿等高线方向大致 整成梯田式带状小平面,并让准备种植香根草的草带有一定疏 松的土壤,整地时,切忌沿等高线方向整成两端高、中间低; 3)、种植香根草,在坡面按1m垂直高距等高开挖深15cm的水平 种植沟,在沟内施有机肥,并加施磷肥,香根草种植后及时 浇定根水; 4)、养护,栽后及时维护管理,查苗补缺,当多数茎蘖进入孕穗 旺长期时,刈割留高20~30cm,一年刈割1~2次; 5)、在堆积平台面播种百喜草,利用其速生快长耐贫瘠的特性, 在短期内覆盖平台面,用种量20g/m 2 ; 6)、整个弃土场的排水系统按原工程设计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中3)所述的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施用的有机肥为鸡粪。 3、根据权利要求1中3)所述的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香根草种植规格为:丛距15cm,每丛3~4株,斜 插浅栽,覆土5cm,上下行植株错开。

说明书


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比较大的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中,传统方法中,坡面完全由浆砌石拱架植草,主要有工程措施为基础,并且草种主要为地方杂草,其工程造价高,水土保持效果差,难以起到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地域景观的目的。

    本发明提出的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主要采用生物措施,辅助一定的工程措施,来达到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并且造价比较低,达到良好的改善生态环境效果和视觉效果。

    本发明所设计的生态恢复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利用香根草的生物学特性,即其根系发达粗壮,抗逆性强,易于管理,结合一定的种植方式,来达到以上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方案设计包括如下:采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保持生态恢复措施,利用香根草护坡,并设计香根草的种植方式,弃土场堆积边坡设计削坡开级为三级,每级坡高10m,边坡平台宽4m,坡率:第一级1∶2.00,第二级1∶1.75,第三级1∶1.50。

    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措施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形式:

    1)第一、二级边坡采用浆砌石拱架植草,坡底护裙、浆砌片石边坡平台及其排水沟、坡面镶边亦按原工程设计施工;第三级边坡用香根草护坡绿化技术。

    2)种植香根草技术,先平整坡面,在坡面上沿等高线方向大致整成梯田式带状小平面,并让准备种植香根草的草带有一定的疏松的土壤,整地时,切忌沿等高线方向整成两端高、中间低。

    3)种植香根草,在坡面按1m垂直高距等高开挖深15cm的水平种植沟,在沟内施有机肥(鸡粪等),并加施磷肥,香根草种植规格:丛距15cm,每丛3~4株,斜插浅栽,覆土5cm,上下行植株错开。种植后及时浇定根水。

    4)养护,栽后及时维护管理,查苗补缺,当多数茎蘖进入孕穗旺长期时,刈割留高20~30cm,一般一年刈割1~2次。

    5)在堆积平台面播种百喜草,利用其速生快长耐贫瘠的特性,在短期内覆盖平台面,防止水土流失发生,并为以后该土地的复垦创造条件。用种量20g/m2。

    6)整个弃土场的排水系统按原工程设计方案。

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目前比较大的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传统方法是,坡面完全由浆砌石拱架植草,主要以工程措施为基础,并且草种主要为地方杂草,工程造价高,水土保持效果差,难以起到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地域景观的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主要采用生物措施,辅助一定的工程措施,来达到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并且造价比较低,达到良好的改善生态环境效果和视觉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