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锁锁具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纹锁中的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指纹锁锁具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从所周知,人的指纹是全球唯一的,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尚未发现指纹完全相同的二个人,因此,长期以来,指纹作为识别特征被广泛地应用于公安、刑侦行业。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指纹识别为特征的指纹锁日趋完善,在安全、防盗领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它已作为一种高档锁具应用于金融、保险、文物保护、办公室以及家庭等广大领域。现有的指纹锁一般由指纹采集装置、中央处理电路、信号输出输入装置及锁具驱动机构四部分组成,中央处理电路、信号输出输入装置及锁具驱动机构均安装在锁壳中,指纹采集装置则安装在锁壳的表面,通过连接线与中央处理电路相连,此外,在锁壳上、指纹采集装置的附近一般还安装有控制用输入键及小显示屏等输入、输出盘键等辅助装置。其中锁具驱动机构是整个指纹锁的能否开启的关键,也是指纹锁的寿命和质量指标之一。现有的指纹锁的执行机构一般均由电机和蜗轮蜗杆驱动,结构复杂,安装困难。电机频繁的启停会影响其使用寿命,起动过程中产生的磁感应还会进一步影响整个控制系统,因而影响了指纹锁的性能,因此寻找一个电机加蜗轮蜗杆传动的锁具驱动机构的替代品就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地是提供一种利用电磁离合器的吸合动作作为驱动力的指纹锁锁具驱动机构,以替代目前的电机驱动结构的指纹锁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指纹锁锁具驱动机构,其特征是主要由电磁离合器1、从动盘2、滑块3、滑块弹簧4、主动盘5组成,电磁离合器1安装在壳体6中,主动盘5与开门把手7伸入壳体6中的一端相连,滑块3安装在主动盘5上的滑槽8中,滑块3的外端面与电磁离合器1的电磁爪相抵,滑块3的另一端安装有将滑块3推离主动盘5的滑块弹簧4,从动盘2罩盖在主动盘5上并位于盖板16上的台阶孔中,在从动盘2的盘壁上设有用于滑块3插入从而带动从动盘2在台阶孔中转动的槽口9,从动盘2连接有驱动锁舌的连杆;开门把手7中安装有应急锁芯10,应急锁芯10伸入壳体6的一端上设有偏心凸台11,偏心凸台11穿过主动盘5伸入滑块3底部的开锁槽12中;复位扭簧13安装在主动盘5与壳体6之间,用于双向复位,其二端分别与主动盘5上的复位凸边17相抵,在与复位凸边17相对应位置处的壳体内壁上设有用于阻挡复位扭簧13随主动盘5整体转动的定位凸台14。
在电磁离合器1的电磁爪与滑块3之间安装有过渡装置15,该过渡装置15由杠杆151、扭簧152、转动轴套153组成,转动轴套153套装在电磁离合器1附近壳体6上的柱状转轴上,杠杆151、扭簧152均套装在转动轴套153上,扭簧153的一端与电磁离合器1的电磁爪相抵,另一端与杠杆151相抵,杠杆151与滑块3的外端相抵。该过渡装置可改变电磁离合器1的常闭、常开状态,也可增加电磁离合器1安装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改变了目前指纹锁锁具驱动机构的驱动形式,使得控制更为简单可靠,有利于大大提高指纹锁的工作可靠性,填补了市场空白。
2、可缩小锁具驱动机构的整体尺寸,使得安装更为方便。
3、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所有零件均为常规形状的零件,利用常规设备即可加工制造,免除了蜗轮、蜗杆的高难度加工制造。
4、有利于指纹锁的全方向安装,左开门和右开门可使用同一把锁安装,无需更换锁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离合器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离合器工作时的主动盘逆时针旋转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离合器工作时的主动盘顺时针旋转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离合器不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离合器不工作时的主动盘逆时针旋转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离合器不工作时的主动盘顺时针旋转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动盘上的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从动盘及其与盖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11所示。
一种指纹锁锁具驱动机构,主要由电磁离合器1、从动盘2、滑块3、滑块弹簧4、主动盘5组成,如图1、2所示。电磁离合器1安装在壳体6中,主动盘5与开门把手7伸入壳体6中的一端相连,滑块3(其纵向剖视图如图10所示)安装在主动盘5上的滑槽8(其断面结构如图9所示)中,滑块3的外端面可直接与电磁离合器1的电磁爪相抵,也可与安装在电磁离合器1的电磁爪与滑块3之间的过渡装置15中的杠杆151相抵,过渡装置15由杠杆151、扭簧152、转动轴套153组成,转动轴套153套装在电磁离合器1附近壳体6上的柱状转轴上,杠杆151、扭簧152均套装在转动轴套153上,扭簧153的一端与电磁离合器1的电磁爪相抵,另一端与杠杆151相抵,杠杆151与滑块3的外端相抵。滑块3的另一端安装有将滑块3推离主动盘5的滑块弹簧4,滑块弹簧4的作用力与电磁离合器1的电磁爪的推力或杠杆151的推力相平衡,当滑块3外端的作用力消失(电磁离合器1吸合)时,滑块3在滑块弹簧4的作用下滑向从动盘2上的槽口9中,同时被盖板16上的圆柱壁挡住,从动盘2罩盖在主动盘5上并位于盖板16上的台阶孔(与从动盘2外形相配的台阶状孔)中,如图1、5、11所示,在从动盘2的盘壁上设有便于滑块3插入从而带动其在台阶孔中转动的槽口9,从动盘2连接有驱动锁舌的连杆;开门把手7中安装有应急锁芯10,应急锁芯10伸入壳体6的一端上设有的偏心凸台11,偏心凸台11穿过主动盘5伸入滑块3底部的开锁槽12中;复位扭簧13安装在主动盘5与壳体6之间,用于双向复位,其二端分别与主动盘5上的复位凸边17相抵,在与复位凸边17相对应位置处的壳体内壁上设有用于阻挡复位扭簧13随主动盘5整体转动的定位凸台14(如图3、4、7、8所示)。
过渡装置15由杠杆151、扭簧152、转动轴套153组成,转动轴套153套装在电磁离合器1附近壳体6上的柱状转轴上,杠杆151、扭簧152均套装在转动轴套153上,扭簧153的一端与电磁离合器1的电磁爪相抵,另一端与杠杆151相抵,杠杆151与滑块3的外端相抵。该过渡装置可改变电磁离合器1的常闭、常开状态,也可增加电磁离合器1安装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当指纹锁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如图5、6所示,也就是不需要开启状态时,电磁离合器1的电磁爪抵在滑块3的外端,此时如向逆时针转动开门把手7,则开门把手7带动主动盘5克服复位扭簧13的弹力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图7所示),此时复位扭簧13的一端与主动盘5上的复位凸边17相抵,另一端则抵在定位凸台14上,由于滑块3的外端被顶压在滑槽8中,其无法插入从动盘2上的槽口9中,因而无法带动从动盘2转动,从动盘2处于静止状态,门锁无法打开。开门把手7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8所示)时的工作过程与逆时针方向转动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复位扭簧13与定位凸台14及复位凸边17相抵的二端不同而已。
当合法使用者使用时,指纹采集系统判断后向电磁继电器1发出控制信号,电磁继电器1通电接通,其上的电磁爪吸合,如图2所示,此时,杠杆151与滑块3外端相抵的一端离开滑块3,滑块3在滑块弹簧4的作用下向外移动并插入从动盘2上的槽口9中,此时向逆时针(如图3)或向顺时针(如图4)转动开门把手7即可带动从动盘2一起转动,从动盘2则带动锁舌转动,实现开门动作。
在紧急情况如断电、忘记密码等需用钥匙开锁时,将钥匙插入安装在开门把手7中的应急锁芯10中,转动应急锁芯10,应急锁芯10则带动其顶端的偏心凸台11转动,偏心凸台11则从滑块3的底部带动滑块12移动一定的距离,并使滑块3的外端插入从动盘2上的槽口9中,转动开门把手7就可将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