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锯齿”型踏步构造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工程沿线高路堤段(或堤坝)设置的人工预制、安装构造物,方便人们上、下坡行走,满足工作需要。
二、背景资料
目前,在公路工程沿线高路堤段(或堤坝)设计、施工中,踏步构造采用浆砌片石而成。该设计、施工方法的缺点是:用料较多;机械化施工程度低,各工序采用人工操作较多,因而导致施工速度慢、施工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现场材料浪费较大,不经济。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组水泥混凝土预制构件,达到工厂化制作、节约材料、施工方便,提高施工速度和工作效率。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踏步构件(1)、矩形薄板构件(2)和基座构件(3)。其特征是:在高路堤段(5)(或堤坝)坡面处,踏步构件(1)为L形构件,通过螺栓(4)与矩形薄板构件(2)相联结;地基(6)坡脚处,踏步构件(1)、矩形薄板构件(2)位于基座构件(3)上,并通过螺栓(4)联结为一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工厂化制作、节约材料、施工方便,提高施工速度和工作效率。
四、附图说明
(一)、附图意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II-II剖面。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I-I剖面。
图4、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踏步构件(1)的III-III剖面和平面图。
图6、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矩形薄板构件(2)的IV-IV剖面和平面图。
图8、图9、图10: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基座构件(3)V-V剖面图、平面图和
侧面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螺栓(4)立面图。
(二)、附图中字符意义
1、2、3为构件代号,4为螺栓代号,5为高路堤(或堤坝)代号,6为地基代号。
H—路堤或堤坝高度;1:m—边坡坡度;
a1、b1、c1、L1—踏步构件(1)的结构尺寸;
a2、b2、c2—矩形薄板构件(2)的结构尺寸;
h2—安装就位后矩形薄板构件(2)顶面与坡面的高差;
a3、b3、c3、a31、a32、a33、b31、b32、b33—基座构件(3)地结构尺寸;
h3—埋设基座构件(3)顶面距地基(6)表面高差;
a4、a41、a42—螺栓(4)结构尺寸;
x11、y11、x12、y12、x21、y21、x22、y22、x3、y3—分别为预留孔D在踏步构件(1)、矩形薄板构件(2)、基座构件(3)上的位置尺寸。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示,某公路工程高路堤段(5)已施工完成。
①在地基(6)坡脚、高路堤段(5)的坡面处分别开挖基坑和沟槽台阶;
②在基坑内,埋设基座构件(3)。注意基座构件(3)埋置后,其顶面距地基(6)表面高差为h3;
③在基座构件(3)上,安放踏步构件(1);
④在踏步构件(1)的左右两侧,安放矩形薄板构件(2)。注意矩形薄板构件(2)就位后,其顶面与高路堤段(5)坡面的高差为h2;
⑤通过预留孔D贯穿螺栓(4),将踏步构件(1)、矩形薄板构件(2)和基座构件(3)联结为一整体。
⑥在已开挖好的高路堤段(5)坡面沟槽台阶上,按从下往上顺序,依次安放踏步构件(1)、矩形薄板构件(2),并通过预留孔D贯穿螺栓(4),将踏步构件(1)和矩形薄板构件(2)联结为一整体;
⑦重复⑥,直至安装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