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式推拉窗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挂式推拉窗。
背景技术
推拉窗因其结构简单,开启方便,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经常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推拉窗,大多采用下支撑式结构。下支撑结构的行走轮位于窗叶的下端通过下窗框中的轨道支撑并引导窗叶水平移动,实现窗户的开合。这种结构的缺点是:行走轮、轨道等与运动有关的部件都位于窗户的下端,容易染尘、染水,加速运动部件的损坏,缩短使用寿命。为此,市面上出现了悬挂式推拉窗。我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悬挂式推拉窗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号为02200971.X。上述专利所述的悬挂式推拉窗,包括固定的两侧和底边的窗框和固定具有滑轨的上梁,窗框和上梁间安装有推拉窗。窗框、上梁和推拉窗窗框都为型材。推拉窗上框具有上插口,带有上升支柱的插片插入插口中,支柱上安装有滑轮与滑轨滚动配合。上述推拉窗采用插片、插口配合安装滑轮,解决了推拉窗的密封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缺陷:
1、采用插片、插口配合安装滑轮。增加了上梁的结构复杂性。
2、上梁3面封闭,1面开口,使得安装窗叶的难度加大。
3、尚未有悬挂式推拉窗应用于弧形窗户的结构形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推拉窗,该悬挂式腿拉窗能运用于弧形窗户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如下设计的:
一种悬挂式推拉窗,包括窗叶,窗叶包括弧形玻璃,弧形玻璃地上边固定有上窗叶框,弧形玻璃的下边固定有下窗叶框;上下窗叶框通过卡槽与玻璃相配合,上窗框固定于窗口上沿的墙体上,上窗框上有凸台作为轨道,窗叶通过至少两个悬挂装置与上窗框的轨道滚动配合;悬挂装置包括连接块,连接块上固定有行走轮,连接块通过行走轮与上窗框中的轨道滑动配合,连接块的下部与上窗叶框连接,其特征在于:上窗框为两面敞开的弧形型材,上窗框、上窗叶框、下窗叶框均加工成与弧形玻璃弧度相配的弧形。
所述的一种悬挂式推拉窗,其特征在于:在行走装置的连接块中固定有止脱螺栓,止脱螺栓与轨道的下沿相配合。
所述的一种悬挂式推拉窗,其特征在于:同一轨道上运行的窗叶的玻璃相邻边分别通过卡条固定有磁条及柔性密封条。
所述的一种悬挂式推拉窗,其特征在于:不同轨道上运行的窗叶的玻璃相邻边分别通过侧伸卡条固定有柔性密封条。
所述的一种悬挂式推拉窗,其特征在于:在上窗框的轨道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与悬挂装置配合的陷位装置,限位装置与悬挂装置的接触边固定有缓冲块。
所述的一种悬挂式推拉窗,其特征在于:在窗台的下部,有与上窗框形状相配的弧形导轨,导轨固定于窗台上,导轨的位置至少突出窗台台面0.5-1cm;导轨与下窗叶框的卡槽相配合。
所述的一种悬挂式推拉窗,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窗叶的下窗叶框上的卡槽内固定有至少1个导轮,导轮与导轨滚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悬挂式推拉窗,具有以下优点:
1、上窗框为两面敞开的弧形型材,上窗框上有凸台作为轨道。悬挂装置的结构简单,窗叶的安装与拆卸非常方便。
2、有效地解决了弧形玻璃窗的相邻窗叶之间的密封问题。
3、在窗叶的下窗叶框上设置了导轮后。使窗叶运动更灵活,减少悬挂装置的负载,进一步防止窗叶的下端摆动,使窗叶运行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3的B放大图
图5为图3的C放大图
图中
1.走轮 2.连接块 3.止脱螺栓 4.上窗叶框
5.玻璃 6.下窗叶框 7.导轨 8.窗台
9.导轮 10.玻璃胶 11.轨道 12.上窗框
13.墙体 14.卡条 15.磁条 16.柔性密封条
17.侧伸卡条 18.陷位装置 19.缓冲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悬挂式推拉窗,其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窗叶。窗叶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结构,包括弧形玻璃5。弧形玻璃5的上边固定有上窗叶框4,弧形玻璃5的下边固定有下窗叶框6。上下窗叶框4通过卡槽与玻璃5相配合,再通过玻璃胶10与玻璃5连接。上窗框12为两面敞开的弧形型材,上窗框12上有凸台作为轨道12。窗叶通过悬挂装置与上窗框12的轨道滚动配合。上窗框12固定于窗口上沿的墙体13上。悬挂装置包括一个截面为“L”型的连接块2,连接块2上固定有行走轮1,连接块2通过行走轮1与上窗框12中的轨道滑动配合,连接块2的下部与上窗叶框4连接,这种连接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图1、2中描述了一种采用螺栓的连接装置。上窗框12、上窗叶框4、下窗叶框6均加工成与弧形玻璃5弧度相配的弧形。
每个窗叶至少通过两个悬挂于上窗框12上,悬挂装置的个数玻璃窗叶的具体重量尺寸定,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悬挂装置的数量为2个。
玻璃5与窗叶框4、6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本具体实施方式介绍的连接方式为:玻璃5以边缘插入卡槽的方式与窗叶框4、6相配合,在卡槽的边缘与玻璃5之间涂敷玻璃胶10。
为了防止从轨道11中脱出,在悬挂装置的连接块2中固定有止脱螺栓3,止脱螺栓3与轨道11的下沿相配合。旋出止脱螺栓3,解除止脱螺栓3对悬挂装置的限制,可以方便地将行走轮1从轨道11中移出。便于更换维修。
同一轨道上运行的窗叶的玻璃5相邻边之间的密封采用磁条15及柔性密封条16来实现,结构如图4所示。磁条15及柔性密封条16通过卡条14固定于玻璃5的密封边。当位于同一轨道的两窗叶相互靠近时,玻璃5相邻边之间的磁条15互相吸引,使柔性密封条16紧靠,达到密封的目的。
不同轨道上运行的窗叶的玻璃5相邻边之间的密封采用柔性密封条16来实现,结构如图5所示。柔性密封条16通过侧伸卡条17固定于玻璃5的密封边上。玻璃5相邻边之间的侧伸卡条17的相应侧伸出,该伸出端固定有柔性密封条16。当位于不同轨道上的两窗叶相互靠近时,玻璃5相邻边之间的柔性密封条16紧靠,达到密封的目的。
为了限制活动窗叶的活动范围,避免活动窗叶与墙体13或其他物体相撞,在上窗框12的轨道11上安装一陷位装置18,该陷位装置18通过螺栓固定于轨道上,陷位装置18通过与悬挂装置的配合、限制悬挂装置的移动来实现限位。限位装置18与悬挂装置的接触边固定有缓冲块19。
在窗台8上,有与上窗框12形状相配的导轨7,导轨7固定于窗台8上,导轨7的位置至少突出窗台8台面0.5-1cm。导轨7与下窗叶框6的卡槽相配合。导轨7起到引导窗叶运动的作用,防止窗叶的下端摆动,同时还能防止水从窗台8进入室内。
在每个窗叶的下窗叶框6上的卡槽内固定有至少1个导轮9。导轮9与导轨7滚动配合。导轨7的作用是:1、使窗叶运动更灵活,2、减少悬挂装置的负载,3、进一步防止窗叶的下端摆动,使窗叶运行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