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移动立体停车库 1、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移动立体停车库属于机械领域。
2、背景技术:目前,城市泊车均为车辆静止停放地面或地下,由于单车占用空间位置大,故停车泊位日益紧张的问题已非常突出。
3、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同比可节约数倍地面面积,有效增加停车泊位的履带式移动立体停车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地下设置一长方体空腔库体,库体底面中心线两端部各建造一竖向的高出地表的立柱。在二立柱间近地面处装设有引导轮轴和引导轮,立柱顶端装设有驱动轮轴、齿牙驱动轮和轴制动装置,驱动轮轴由电动机通过减速机驱动。环绕该二轮装设有类似于坦克履带,在履带外侧面上等间距装设有垂直悬臂,两履带上对应的每一对悬臂外端部间均装设有车篮轴,该轴上活络连装有单体车篮。当驱动轮轴转动时,各悬臂随履带位移,从而使各单体车篮在水平状态下环驱动轮和引导轮外围,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周而复始地绕动。通过电气控制电路即可使任意一单体车篮转至与地面平齐时停止,从而开进或开出汽车。
由于本车库为立体结构,部分设置于地下,大部设置于空中,地表上、下均可任意延伸,故同比可节约数倍地面面积,其对地表绿化影响很小,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城市停车泊位短缺的问题。
4、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履带式移动立体停车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履带式移动立体停车库侧视示意图
图3是履带式移动立体停车库俯视示意图
图4是驱动轮轴制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履带结构示意图
图6是履带侧视示意图
图7是履带绕转时状态示意图
图8是车篮防自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是履带张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电气控制图
图11是电动机主电源回路图
5、具体实施方式:
图例:1、车篮2、悬臂3、车篮轴4、汽车5、履带6、立柱7、引导轮8、库体9、引导轮轴10、履带张紧装置11、车篮底板12、驱动轮13、驱动轮轴14、轴制动装置15、减速器16、电动机17、动力室18、车库门19、地坪20、制动外齿轮21、制动内齿轮22、弹簧23、转块24、曲柄拉杆25、电磁阀26、铰链27、履带连接销28、限位块29、悬臂座30、车篮架31、铁块32、防自转弹簧33、固定轴34、张紧簧支架35、张紧簧36、张紧轮37、张紧臂38、张紧臂固定轴
电子元器件:QC1-磁力启动器 C1--磁力启动器QC1的常闭触点 C1-磁力启动器QC1的常开触点 QA1~QAn-启动按钮 TA1~TAn-常闭式行程开关 TA9-开门阀J9的行程开关 MK-门控开关 TA10-关门阀J10的行程开关 J1~Jn-控制继电器 J9-开门阀 J10-关门阀 J11-电磁阀中间继电器
实施例:如图1-3、5-9所示,在地下设置一长方体空腔库体1,库体底面中心线两端部各建造一竖向的高出地表的钢筋混凝土立柱6。在二立柱6间近地面处水平装设有引导轮轴9和引导轮7,立柱近上端部水平装设有驱动轮轴13、驱动轮12和轴制动装置14,驱动轮轴13由电动机16通过减速机15驱动。驱动轮12和引导轮7上分别装设有齿牙,环绕该二轮装设有类似于坦克履带5,在履带连接销27一侧的履带板上焊连有长方形履带限位块28的一端,该块的另一端则搭在履带连接销27另一侧的履带板上。限位块28的作用在于履带5绕驱动轮12和引导轮7位移时,限制其向外的最大张角在180°内。在履带5外侧面上通过悬臂座29等间距装设有垂直悬臂2,两履带5上对应的每一对悬臂2外端部间均装设有车篮轴3,该轴上活络连装有单体车篮1,可保证单体车篮1在任意位置处始终与地面垂直。当驱动轮轴13转动时,各悬臂2随履带5位移,从而各单体车篮1在水平状态下环驱动轮和引导轮外围,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周而复始地绕动。在库体1外的地坪19上装设有车库门18,其上装设有门控开关MK。如图1、9所示,为防止两履带5内侧由于受车篮1、悬臂2和汽车4地向下的重力影响而相向靠近,影响履带5的整体运行,在立柱6的近中部装设有履带张紧装置10,其由装设在立柱6上的张紧臂固定轴38、两张紧簧支架34,与张紧臂固定轴38活络连接的张紧臂37、装设在臂两端的张紧轮36、两端分别与张紧簧支架34和张紧臂37两端部相连的张紧簧35组成。张紧臂37为非水平位置装设,两张紧簧支架34均垂直于立柱6装设。如图10-11所示,每一个车篮1对应着一组控制回路,常闭式行程开关TA1~TAn由相应的车篮1来控制。启动按钮QA1~QAn用于任意选择车篮号。如图4所示,由于本车库的车篮1是可以任意调用的,因此可能会出现车库一侧满篮而另一侧空篮时的不平衡情况。同时由于本车库工作时的运转速度很慢,大约1转/分,为此,在驱动轮轴13上装设有刚性轴制动装置14。该装置主要由套装在驱动轮轴13上的制动内齿轮21和包在制动内齿轮21外的钳形制动外齿轮20组成。在二立柱6内侧面上固定装设有铰链26,其与制动外齿轮20连接。制动外齿轮20的钳形口两外壁上装设有复位弹簧22,钳形口内装设有菱形状转块23,其通过曲柄拉杆24与电磁阀25连接。平时,制动外齿轮20和制动内齿轮21在弹簧22的作用下紧密啮合,使驱动轮轴13处于制动状态,从而解决了车库一侧满篮而另一侧空篮时的不平衡问题。
运行时,当按下启动按钮QA,电磁阀中间继电器J11得电,电磁阀25吸合,拉动曲柄拉杆24,使转块23转过一个角度,以长方向顶开制动外齿轮20的钳形口,使该齿轮与制动内齿轮21脱离接触,从而解除对驱动轮轴13的制动,该轴即可恢复转动。驱动轮轴13停转后,电磁阀中间继电器J11失电,电磁阀25亦失电释放,反向拉动曲柄拉杆24,使转块23又回转一个角度,制动内、外齿轮13、12在弹簧22的作用下再次紧密啮合,对驱动轮轴13再次进行制动。如图8所示,当车篮1到达进、出口位置后,驾驶员将下车或上车,此时,由于驾驶员的进出,车篮1可能会发生小幅度的自转,为保证车辆进出的安全平稳,特在地坪19与车篮地板11的四角相应位置处分别设置了固定轴32,轴上装设有防自转弹簧33并活络连接一防自转铁块31,该铁块可绕轴小幅转动。防自转弹簧33一端压在防自转铁块31上。平时,防自转铁块31在防自转弹簧33的作用下处于水平状态,并支撑住车篮底板11的四个角,使车篮1不能发生自转。当车篮1随着驱动轮轴13转到进、出口位置时,车篮底板11的两端将防自转铁块31挂起约10cm后释放。此时,防自转铁块31在防自转弹簧33的作用下,压回到水平状态,支撑住车篮底板11的四个角,从而防止了车篮1的自转。
车辆进、出车篮1时,手动按下启动按钮QA9,开门阀J9得电,车库门18开启,整个控制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当车库门18关闭时,门控开关MK接通,整个控制回路处于工作状态。此时,只要按下所需的与车篮号对应的任一启动按钮QA,整个车库即开始旋转,直至所需的车篮1到达进、出车位置,即车篮底板11与地坪19平齐位置。与此同时,车篮底板11碰触行程开关TA,断开控制电路,电动机16失电停转。在感应装置的作用下,自动打开车库门18。当车辆进、出车库完毕后,按动关门阀J10的启动按钮QA10,关闭车库门18,进入下一工作循环。例如,需用3号车篮时,关闭车库门18后,按下启动按钮QA3,控制继电器J3得电并自锁,此时,磁力继电器QC1得电后将其常闭触点C-打开,使其余各控制回路均不能进入工作状态,而常开触点C1闭合。与此同时,电磁阀中间继电器J11得电,电磁阀17得电后吸合,通过曲柄拉杆24、转块23的作用,使内、外齿轮21、20脱离啮合,解除对驱动轮轴13的制动,电动机16得电运转,直到底板11与地坪19平齐后,车篮底板11碰触行程开关TA3,使其断开3号车篮的控制电路,控制继电器J3失电,随之磁力启动器QC1失电,电动机16停止运行,电磁阀中间继电器J11失电,随之电磁阀17失电后释放,在弹簧22的作用下,内、外制动齿轮21、20紧密啮合,对驱动轮轴13进行制动,等待下一循环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