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差泳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泳池,特别是一种在一个池体内产生冷、热温度差异的温差泳池。
现有技术
现有游泳池的水温一般是随空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希望同时有温水和冷水的游泳池,只有分别建造,占地面积较大,且需要花费人力、物力做保养工作,在安装时需要投入两套水温调节装置,造成资源浪费;另一种是在池体中间安装玻璃分隔墙,形成两个不相连通的独立游泳池,两个池体的池水分别增温或降温来满足同时有冷热泳池的需要,但泳池的活动空间较小,无法使游泳池发挥其最大的运动功能,且在冷池与热池换池过程中人体较难适应。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在保持原有游泳池空间的基础上,在一个泳池内分别设有独立的温水区域和冷水区域,并通过水帘控制装置达到泳池的水温差异,从而形成温差泳池。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充满水的游泳池体,池体内设有多个以间隔排列方式分布地水帘控制装置,通过水帘控制装置使池体的水温形成冷、热独立区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帘控制装置设置于池体底部,它包括两条并排的通管,每条通管上端均开有一条与管体内部相连通的缝,该缝以断续分布方式排列,其开口端设于通管中轴线上,且与池水的水平面相垂直;每条通管均为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水泵相连接;在水泵的作用下池水分别从一条通管的缝喷出,再从另一条并排通管的缝吸入,从而在池体底部至水面形成一个分隔水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池体底部铺设有并排的通管,通管上的缝所喷出的水在池体内形成一道从池体底部至水面的分隔水帘,破坏了池体内池水自然对流的现象,再通过外接的冷热控制装置,使游泳池内的水一端产生热水,另一端产生冷水,在水帘控制装置阻隔温度的作用下即形成温差泳池,人体可在同一个池体实现冷热交替,从而达到身体所需的运动量,提高了心脏及血管的供血机能,增强了皮肤的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帘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帘控制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普通游泳池1,池体1内充满池水,池体1的底部以间隔排列方式分布有多个水帘控制装置2,水帘控制装置2由两条并排的通管4、4’组成,两条通管4、4’的顶端分别开有与管体内部相连通且以断续分布方式排列的缝5、5’,所述的缝5、5’设于通管中轴线的延长线上,且与池水的水平面相垂直,即缝口喷出的池水与池体内的水垂直,从而达到阻隔池水的自然流动;通管4、4’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水泵相连,水泵可将通管4、4’的水相互输送;当水泵6工作时,通管4、4’与水泵6连通,通管4内的水在水泵6作用下,池水被送入通管4,通管4内的压力增大,当压力增大至一定极限时,池水从通管4顶端的缝5喷出,喷出的水带动周围的池水不断向上运动至水面,同时通管4’在水泵的作用下将池水从通管4’顶端的缝5’吸至通管4’内,再送入水泵内,两条通管4、4’在水泵的作用下形成一个很小的从水底至水面的涡流,经反复循环后即成为从池底至水面的水帘,该水帘可分隔水帘两面池水的自然对流运动,从而阻隔水温的传播,当池体1内或在水帘控制装置内2内接通冷、热温度控制系统3后,池体一端的池水升温,另一端池水降温,在水帘控制装置2的分隔作用下,池体1内的水始终保持一端的水温较低、另一端水温较高的状态,形成一个温差泳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帘控制装置2分隔池水两面的温差是1~3摄氏度,如在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内设置多个水帘控制装置,则十个水帘控制装置就有15~25摄氏度的温差效应,接入冷、热温度控制系统后,分别对池体一端的水帘控制装置2中的池水加热并产生热水、另一端的水帘控制装置2中的池水降温产生冷水,池体中间排列的水帘控制装置产生1-3摄氏度的温差,从而在同一池体内形成一冷一热的温差泳池。
如图5所示,一个长度为30~50米的游泳池,如果每5米安装一个水帘控制装置2,即池体1底部共安装了九个水帘控制装置,通管4、4’为内径80mm、约长10m的塑料通管,通管4、4’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水泵6相连,通管4、4’顶端开有与通管内部相连通且以断续式分布的缝5、5’,缝口约0.5mm,通管4、4’并排预埋入游泳池底部的地板内,只露出缝5、5’,或在现有游泳池底部固定加装通管(4、4’);工作时,启动水泵6,动力使通管4的水通过缝5向上喷出,其喷射力伸延至水面,而通管4’上的缝5’同时吸入池水,从而形成水帘;通管4、4’与水泵6之间可加装转换阀,当缝5有异物阻塞时,可通过转换阀,使通管4上的缝5转换为吸入池水,同时在通管4’上的缝5’转换为喷出池水,通管4、4’可相互转换水循环过程。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应用于原有露天游泳池(10m×30m或50m)内,其实施方式为:在游泳池底端铺设水帘控制装置2和冷热控制装置3;沿长轴方向上每隔3至5米处铺设水帘控制装置2,通管采用内径为80mm的塑料管,两条通管并排安装,通管顶端沿中轴的延长线上开有断续式的缝,该缝与通管内部相连通,且与池水的水平面相垂直,缝的宽度为0.5mm,长度为50m;两条通管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外接的弯管与口径相等的水泵连接;一个游泳池内约安装有九个水帘控制装置,游泳池两端的水帘控制装置通过水泵及管道与冷热控制装置的冷凝器和蒸发器进行热交换,从而使池体内的池水一端是热水、一端是冷水,再根据天气变化通过电器控制设置自动控制游泳池两端的池水水温有20~25度的温差。
本实用新型还可设于室内游泳池,由于室内游泳池的温差变化较小,导致损耗的能量较低;其实施方式为:首先选定一个室内游泳池,室内温度控制在28度左右,其室内游泳池为10m×30m,水深1.5m,在游泳池底部每隔3米处预埋一个水帘控制装置,一个游泳池约安装有九个水帘控制装置,再接入冷热控制装置及电器控制设备等,使池体水温控制有17~40度的温差;该游泳池由于温差较大,人体在冷水与热水的交换过程中,使人的心脏和血管功能有进一步提高,特别符合中老年人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管4、4’可以是PVC塑料通管,也可以是防锈的金属通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