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水坝.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963605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20062412.X

申请日:

2004.07.01

公开号:

CN2709519Y

公开日:

2005.07.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5.7.13|||授权

IPC分类号:

E02B7/00

主分类号:

E02B7/00

申请人:

朱水生;

发明人:

朱水生

地址:

247000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政府采购中心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何梅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滚水坝,其特征是采用“人”字型钢骨架,以其“人”字的两支杆顺水流方向支撑在河床中,形成迎水面支杆和背水面支杆;在河床上,沿河道宽度方向,所述钢骨架间隔设置,两侧的河岸上,设置固定桩,在相邻钢骨架之间,以及在钢骨架与固定桩之间,位于其迎水面支杆上,以钢索相互牵拉,并在钢索上铺设钢丝网,钢丝网的表面覆盖编织布。本实用新型投资少、易施工、结构牢固,一次投资可长时间受益。本实用新型不仅应用为农田灌溉用的拦水坝,也可在抗洪抢险中用于封堵缺口和抢修溃堤等。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滚水坝,其特征是采用“人”字型钢骨架,以其“人”字的两支杆顺水流方 向支撑在河床中,形成迎水面支杆(1)和背水面支杆(2);在河床上,沿河道宽度方向, 所述钢骨架间隔设置,两侧的河岸上,设置固定桩(3),在相邻钢骨架之间,以及在钢骨 架与固定桩(3)之间,位于其迎水面支杆(1)上,以钢索(4)相互牵拉,并在钢索(4) 上铺设钢丝网(5),钢丝网(5)的表面覆盖编织布(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水坝,其特征是所述迎水面支杆(1)和背水面支杆(2) 的底部为锥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水坝,其特征是在以迎水面支杆(1)和背水面支杆(2) 为两斜边、以河床在其间的连线为底边所构成的三角形中,迎水面支杆(1)与三角形底 边之间的夹角为75-85度,背水面支杆(2)与三角形底边之间的夹角为25-35度。

说明书


一种滚水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设施中的坝结构,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滚水坝。

    背景技术:

    修建滚水坝是为抬高水位用于农田灌溉。尤其是针对山区,在少雨季节中,河水很浅,而在多雨季节中,山洪到来时,河水暴涨。为了蓄水,农民们将河中的沙石堆积起来,再铺上编织布用沙石压住,形成临时水坝。但是,由于没有根基,一场大雨过后,山洪下来,就几乎将这临时水坝完全冲毁。为了农田灌溉,农民们只好再次重修。一年当中反复修建很多次已是常规,大量耗费劳力却成效甚微。有些地方投资修建钢筋混凝土水坝,但由于资金不足,坝基不深不牢,抵御不了山洪的冲击。长期以来,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投资少、易施工、结构牢固、一次投资长时间受益的新型的滚水坝。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采用“人”字型钢骨架,以其“人”字的两支杆顺水流方向支撑在河床中,形成迎水面支杆和背水面支杆;在河床上,沿河道宽度方向,所述钢骨架间隔设置,两侧的河岸上,设置固定桩,在相邻钢骨架之间,以及在钢骨架与固定桩之间,位于其迎水面支杆上,以钢索相互牵拉,并在钢索上铺设钢丝网,钢丝网的表面覆盖编织布。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当上游来的水量较大时,能够将上游的大小石头和泥沙冲至坝迎水一侧的表面,从而形成自然的泥沙石头隔水层,既可以进一步稳定坝体,又可起到防渗的效果。

    2、当上游来的水量很大而形成洪水,洪水通过本实用新型滚水坝时,顺着坝体迎水一侧的倾斜度形成一种抛物面式的流水,其水头高过坝顶,并越过坝体直接落在坝体的下游,对坝体本身没有影响,从而较大地延长了滚水坝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投资低,效益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水利工程完工,不误时,保障农田用水。

    4、本实用新型结构牢固、使用可靠、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1迎水面支杆、2背水面支杆、3固定桩、4钢索、5钢丝网、6编织布、7沙石。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中箭头所示为水流方向。

    本实施例中,采用“人”字型钢骨架,以其“人”字的两支杆顺水流方向支撑在河床中,从而形成迎水面支杆1和背水面支杆2。

    图中示出,在河床上,沿河道宽度的方向上,钢骨架间隔设置,间隔的距离可在3-5米,两侧的河岸上,设置固定桩3,在相邻钢骨架之间,以及在钢骨架与固定桩3之间,位于其迎水面支杆1上,以钢索4相互牵拉,并在钢索4上铺设钢丝网5,钢丝网5地表面覆盖编织布6。

    为了便于施工,可以将迎水面支杆1和背水面支杆2的底部设置为如图所示的锥脚。直接在钢管脚的顶端击打钢骨架,即可将其插入在河床中。

    具体实施中,在以迎水面支杆1和背水面支杆2为两斜边、以河床在其间的连线为底边所构成的三角形中,迎水面支杆1与三角形底边之间的夹角为75-85度,背水面支杆2与三角形底边之间的夹角为25-35度。这种结构设置牢固可靠。

    具体实施中,可以在迎水面支杆1的不同高度上共设若干道钢索4,图中所示为三道,根据钢骨架的高度也可以为两道或四道等,将编织布6及钢丝网5的底边用沙石7等压紧在河床上。可以有效避免钢丝网5及编织布6被水掀翻。编织网6、钢丝网5和钢索4之间应牢固连接固定。

    根据土质的具体情况确定钢骨架插入在河床中的深度,通常情况下,插入深度约为1米。钢骨架高于河床的高度也视坝所需高度而定,通常也为1米左右。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应用在抗洪抢险中,用于封堵缺口以及抢修溃堤等。

一种滚水坝.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滚水坝.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滚水坝.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滚水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滚水坝.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滚水坝,其特征是采用“人”字型钢骨架,以其“人”字的两支杆顺水流方向支撑在河床中,形成迎水面支杆和背水面支杆;在河床上,沿河道宽度方向,所述钢骨架间隔设置,两侧的河岸上,设置固定桩,在相邻钢骨架之间,以及在钢骨架与固定桩之间,位于其迎水面支杆上,以钢索相互牵拉,并在钢索上铺设钢丝网,钢丝网的表面覆盖编织布。本实用新型投资少、易施工、结构牢固,一次投资可长时间受益。本实用新型不仅应用为农田灌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