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620033187.6
2006.02.24
CN2900653Y
2007.05.16
终止
无权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3D 11/02申请日:20060224授权公告日:20070516终止日期:20110224|||授权
E03D11/02(2006.01); E03C1/28(2006.01)
E03D11/02
陈斌;
陈斌
617023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弯腰树一村(二○一队2号楼)239-10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便器双重排水地漏,它由外筒和内筒组成,内筒插入外筒内且内筒上沿较高于外筒上沿,外筒上部与内筒形成空腔,外筒上大下小且外壁有径向肋,内筒外壁上端设有径向支撑肋,内筒下端有泄水孔。本实用新型在排放大便器污水的时候,当结构层中有渗漏水时也能进行排放,达到双重排水作用,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于批量生产。
1、 一种大便器双重排水地漏,它由外筒和内筒组成,其特征在于:内筒插入外筒内且内筒上沿较高于外筒上沿,外筒上部与内筒形成空腔,外筒上大下小且外壁有径向肋,内筒外壁上端设有径向支撑肋,内筒下端有泄水孔。
大便器双重排水地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水道排水口使用的地漏,特别涉及一种大便器双重排水地漏。 技术背景 目前,使用的大便器排水地漏,是将一段上大下小的直筒地漏埋在楼板结构层中,在安装大便器时把大便器出水口插入到地漏中的上口中,最后用水泥砂浆固定其接口,大便器中的水就从直筒地漏中排入下水管。此种地漏的缺点是大便器与地漏用水泥砂浆固定后,楼板结构层与厕所面层形成密封腔,一旦厕所地面有裂缝渗水或大便器给水接口漏水而进入楼板结构层内,渗漏水就在密封腔内形成积水而无处可排,长时间作用下渗漏水越积越多并沿厕所墙面反渗或从楼板结构层的裂缝中渗漏到下一层,影响使用,给生活带来极大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走大便器污水的同时排走结构层中渗漏水,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的大便器双重排水地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外筒和内筒组成,内筒插入外筒内且内筒上沿较高于外简上沿,外筒上部与内筒形成空腔,外筒上大下小且外壁有径向肋,内筒外壁上端设有径向支撑肋,内筒下端有泄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排放大便器污水的时候,当结构层中有渗漏水时也能进行排放,达到双重排水作用,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外筒1和内筒2组成,内筒2插入外筒1内且内筒2上沿较高于外筒1上沿,内筒2与大便器连接,加强地漏的密封效果;外筒1上部与内筒2形成空腔6,外筒1与楼板结构层用砂浆固定;外筒1外壁有三道径向肋3加强与结构层的连接;内筒2外壁上端设有一道径向数片支撑肋4,便于固定内筒2;内筒2下端有两道错位排列泄水孔5,便于空腔6中的污水排出。 使用时,大便器的水从内筒2流入外筒1,再流入排水管排走;楼板结构层中的渗漏水流入内筒2与外筒1形成的空腔6中,再从内筒2下端的泄水孔5流入到外筒1中排走,保证结构层中的渗漏水及时排出,达到双重排水的目的。
《大便器双重排水地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便器双重排水地漏.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便器双重排水地漏,它由外筒和内筒组成,内筒插入外筒内且内筒上沿较高于外筒上沿,外筒上部与内筒形成空腔,外筒上大下小且外壁有径向肋,内筒外壁上端设有径向支撑肋,内筒下端有泄水孔。本实用新型在排放大便器污水的时候,当结构层中有渗漏水时也能进行排放,达到双重排水作用,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于批量生产。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