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锚杆静压桩封桩技术的建筑物纠偏加固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937809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1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567105.4

申请日:

2016.07.19

公开号:

CN106149774A

公开日:

2016.11.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35/00申请日:20160719|||公开

IPC分类号:

E02D35/00

主分类号:

E02D35/00

申请人: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晓勇; 顾国荣; 刘冬; 王友权

地址:

202150 上海市崇明县崇明工业园区秀山路25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代理人:

唐燕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锚杆静压桩封桩技术的建筑物纠偏加固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一种基于锚杆静压桩封桩技术的建筑物纠偏加固方法,包括:在既有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区域内开设若干呈矩阵排列的压桩孔;将锚杆静压桩压入压桩孔至设计标高,并对其采用预应力进行先期封桩;待封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后,分批依次旋进螺纹杆,使既有建筑物回倾;待既有建筑物回倾到位且相对稳定后,在既有建筑物的抬升区域打设若干注浆管进行注浆。本发明将封桩结构与反力装置合二为一,减少施工工序,采用先封桩再纠偏可起到预加固的作用,有效防止倾斜加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锚杆静压桩封桩技术的建筑物纠偏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既有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区域内开设若干呈矩阵排列的压桩孔;
将锚杆静压桩压入压桩孔至设计标高,并对其采用预应力进行先期封桩;所述锚杆静
压桩包括锚杆静压桩本体,在锚杆静压桩本体的顶部焊接有弧形支座,弧形支座的顶部放
置有隔板并与穿过隔板的螺纹杆相连,螺纹杆外套有丝扣套管,丝扣套管通过封桩混凝土
浇筑于压桩孔中完成先期封桩;
待封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后,分批依次旋进螺纹杆,使既有建筑物回倾;
待既有建筑物回倾到位且相对稳定后,在既有建筑物的抬升区域打设若干注浆管进行
注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锚杆静压桩封桩技术的建筑物纠偏加固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每根螺纹杆的单次旋进长度根据监测数据适时调整,每根螺纹杆的总旋进长
度按下式计算:
Hm-n=H1-1+Ln×(β-4)/1000+Bm×(α-4)/1000
其中,H表示螺纹杆的旋进长度,m表示南北向第m根锚杆静压桩,n表示东西向第n根锚
杆静压桩,Ln表示东西向第n根锚杆静压桩与第1根锚杆静压桩之间的水平距离,Bm表示南北
向第m根锚杆静压桩与第1根锚杆静压桩之间的垂直距离,α表示既有建筑物沿南北向的初
始倾斜率,β表示既有建筑物沿东西向的初始倾斜率;H1-1可取0或根据该锚杆静压桩与既有
建筑物角点的相对位置进行取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锚杆静压桩封桩技术的建筑物纠偏加固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若干注浆管之间的间距根据差异沉降量确定。

说明书

一种基于锚杆静压桩封桩技术的建筑物纠偏加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锚杆静压桩封桩技术的建筑物
纠偏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修建在软土或其他不良地质地区的建筑物由于勘察、设计、施工或环境等方面的
原因容易发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由此会造成建筑物倾斜、挠曲或开裂。另外,近代及古代
建筑由于建材老化或周边环境变化,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倾斜。对倾斜过大的建筑物则应
采取纠偏措施,以消除倾斜对建筑物结构或地基产生的不利影响,避免结构或地基发生破
坏,达到恢复建筑物正常使用的目的。

纠偏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迫降纠偏法,主要手段是增加沉降较小一侧的沉
降量,如掏土法、降水法等;另一类是抬升纠偏法,主要手段是减少沉降较大一侧的沉降量,
如上部结构托梁抬升法、锚杆静压桩抬升法。

其中锚杆静压桩抬升法是利用千斤顶和反力装置抬升建筑物,达到纠偏的目的,
该方法可同时满足纠偏和加固需求,其实施的关键是设计合理的抬升反力装置,既要保证
与原结构可靠连接,又要操作方便,提高纠偏效率和效果。目前常见的反力装置是利用锚杆
设置反力梁,该结构每根桩均需设置千斤顶,成本较高,且由于采用的常规预应力封桩法,
封桩须在纠偏完成后逐根进行,工期较长,且易出现预应力损失,引起纠偏后回倾,达不到
有效的纠偏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锚杆静压桩封桩技术的建筑物
纠偏加固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锚杆静压桩先进行预应力封桩,使其可兼做纠偏反力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锚杆静压桩封桩技术的建筑物纠偏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既有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区域内开设若干呈矩阵排列的压桩孔;

将锚杆静压桩压入压桩孔至设计标高,并对其采用预应力进行先期封桩;所述锚
杆静压桩包括锚杆静压桩本体,在锚杆静压桩本体的顶部焊接有弧形支座,弧形支座的顶
部放置有隔板并与穿过隔板的螺纹杆相连,螺纹杆外套有丝扣套管,丝扣套管通过封桩混
凝土浇筑于压桩孔中完成先期封桩;

待封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后,分批依次旋进螺纹杆,使既有建筑物回倾;

待既有建筑物回倾到位且相对稳定后,在既有建筑物的抬升区域打设若干注浆管
进行注浆。

其中,所述每根螺纹杆的单次旋进长度根据监测数据适时调整,每根螺纹杆的总
旋进长度按下式计算:

Hm-n=H1-1+Ln×(β-4)/1000+Bm×(α-4)/1000

其中,H表示螺纹杆的旋进长度,m表示南北向第m根锚杆静压桩,n表示东西向第n
根锚杆静压桩,Ln表示东西向第n根锚杆静压桩与第1根锚杆静压桩之间的水平距离,Bm表
示南北向第m根锚杆静压桩与第1根锚杆静压桩之间的垂直距离,α表示既有建筑物沿南北
向的初始倾斜率,β表示既有建筑物沿东西向的初始倾斜率;H1-1可取0或根据该锚杆静压
桩与既有建筑物角点的相对位置进行取值。

其中,所述若干注浆管之间的间距根据差异沉降量确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法将封桩结构与反力装置合二为一,减少施工工序,采
用先封桩再纠偏可起到预加固的作用,有效防止倾斜加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I向剖面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于锚杆静压桩封桩技术的建筑物纠偏加固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

(1)在既有建筑物2的不均匀沉降区域内开设若干呈矩阵排列的压桩孔1。

(2)将锚杆静压桩4压入压桩孔1至设计标高,并对其采用预应力进行先期封桩。

如图3所示,锚杆静压桩4包括锚杆静压桩本体41,在锚杆静压桩本体41的顶部焊
接有弧形支座42,弧形支座42的顶部放置有隔板43并与穿过隔板43的螺纹杆44相连,螺纹
杆44外套有丝扣套管45,丝扣套管45通过封桩混凝土46浇筑于压桩孔1中完成先期封桩。

锚杆静压桩4的预应力先期封桩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将螺纹杆44穿过隔板43与弧
形支座42相连,隔板43则放置于弧形支座42的顶端,丝扣套管45旋转外套在螺纹杆44外,并
将弧形支座42焊接于锚杆静压桩本体41的顶部。接着采用送桩器将锚杆静压桩本体41压入
压桩孔1内直至设计标高,保证隔板43位于原基础底板5的底部。然后采用封桩混凝土46进
行封筑,将丝扣套管45浇筑于压桩孔1中。

(3)待封桩混凝土46强度达到设计值后,分批依次旋进螺纹杆44,使既有建筑物2
回倾。

其中,每根螺纹杆44的单次旋进长度根据监测数据适时调整,每根螺纹杆44的总
旋进长度按下式计算:

Hm-n=H1-1+Ln×(β-4)/1000+Bm×(α-4)/1000

其中,H表示螺纹杆的旋进长度,m表示南北向第m根锚杆静压桩,n表示东西向第n
根锚杆静压桩,Ln表示东西向第n根锚杆静压桩与第1根锚杆静压桩之间的水平距离,Bm表
示南北向第m根锚杆静压桩与第1根锚杆静压桩之间的垂直距离,α表示既有建筑物沿南北
向的初始倾斜率,β表示既有建筑物沿东西向的初始倾斜率;H1-1可取0或根据该锚杆静压
桩与既有建筑物角点的相对位置进行取值。

(4)待既有建筑物2回倾到位且相对稳定后,在既有建筑物2的抬升区域打设若干
注浆管3进行注浆。

其中,若干注浆管3之间的间距具体根据差异沉降量来确定。

以上述实施例已经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目的的构思和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范围的前提条件下,仍然可以对本
发明做出各种改进和变换,如:各螺纹杆的旋进次序等,故在此不一一赘述。

一种基于锚杆静压桩封桩技术的建筑物纠偏加固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基于锚杆静压桩封桩技术的建筑物纠偏加固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基于锚杆静压桩封桩技术的建筑物纠偏加固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锚杆静压桩封桩技术的建筑物纠偏加固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锚杆静压桩封桩技术的建筑物纠偏加固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锚杆静压桩封桩技术的建筑物纠偏加固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一种基于锚杆静压桩封桩技术的建筑物纠偏加固方法,包括:在既有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区域内开设若干呈矩阵排列的压桩孔;将锚杆静压桩压入压桩孔至设计标高,并对其采用预应力进行先期封桩;待封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后,分批依次旋进螺纹杆,使既有建筑物回倾;待既有建筑物回倾到位且相对稳定后,在既有建筑物的抬升区域打设若干注浆管进行注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