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螨胺杀螨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吡螨胺杀螨组合物.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4739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54739A21申请号201310091375922申请日20130320A01N51/00200601A01N43/56200601A01N43/40200601A01N43/22200601A01P7/0220060171申请人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地址201619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洞舟路51号72发明人张芝平施顺发董建生刘萍徐海燕毕强苑志军孙萍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代理人竺路玲54发明名称吡螨胺杀螨组合物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吡螨胺杀螨组合物,包括吡螨胺和第二活性成分,吡螨胺与第二活。
2、性成分重量比为801180,所述第二活性成分选自新烟碱类杀虫剂、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和苯醚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该吡螨胺杀螨组合物通过第二活性组分的复配,能够起到增强吡螨胺对害螨活性的作用,相比于单独使用两种组分,在用量减少的情况下,能够获得相当或更好的防治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4739ACN104054739A1/1页21一种吡螨胺杀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吡螨胺和第二活性成分,吡螨胺与第二活性成分重量比为801180;所述第二活性成分选自新烟碱。
3、类杀虫剂、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和苯醚类昆虫生长调节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吡螨胺杀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新烟碱类杀虫剂为噻虫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吡螨胺杀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环内酯类杀虫剂为多杀菌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吡螨胺杀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苯醚类昆虫生长调节剂为吡丙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吡螨胺杀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吡螨胺和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40118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吡螨胺杀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吡螨胺和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4011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吡螨胺杀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吡螨胺和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
4、为20111。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吡螨胺杀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吡螨胺和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201140。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吡螨胺杀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吡螨胺和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1120。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吡螨胺杀螨组合物在防治植物害虫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害虫为螨类害虫。权利要求书CN104054739A1/7页3吡螨胺杀螨组合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杀虫剂,尤其涉及一种吡螨胺杀螨组合物。背景技术000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数量、质量及其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近十年来,由于柑橘、苹果等果树作物的优质。
5、、高产和多样化,以及气候变暖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果树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总体呈大幅度上升态势。0003螨类害虫,俗称红蜘蛛,是果树、棉花、蔬菜等农作物的主要虫害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果树及农作物的长势,又由于螨类的发生代数多,繁殖蔓延快,而且多代交替成长,因而防止起来相当困难,又由于螨类与一般农田虫害生理机制的不同,一般的高效杀虫剂对螨类几乎没有防治作用。过去,我国用于防治螨类的专用杀螨剂较少,一般是使用三氯杀螨醇、三氯杀螨砜、水胺硫磷,三唑锡以及它们与柴油等的混剂等,防治效果不理想。每年都需要施用大量的农药进行虫害防治,尽量挽回作物产量损失。但是农药滥用,使害虫对农药产生越来越严重的抗性,造成虫害防。
6、治效果逐年降低。许多化学农药残留于环境,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急需要更新型、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农药产品。0004吡螨胺,又名必螨立克,英文通用名称TEBUFENPYRAD,化学分子式C18H24CIN3O,为高活性、低毒农用杀虫剂,对各种螨类和半翅目、同翅目害虫具有卓效,而且对螨类各生长期均有速效和高效,持效期长,如叶螨科(苹果全爪螨、橘全爪螨、棉叶螨、朱砂叶螨等)、跗线螨科(侧多跗线螨)、瘿螨科(苹果刺锈螨、葡萄锈螨等)、细须螨科(葡萄短须螨)、蚜科(桃蚜、棉蚜、苹果蚜)、粉虱科(木薯粉虱)。0005吡螨胺属于高效低毒的绿色农药,未来的市场应用前景广阔,人们对其展开各种研究。CN102。
7、870782A公开了一种吡螨胺农药增效水乳剂,采用该增效剂,在不增加农药用量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其增效作用,节省了成本,提高了药效,更降低了农药残留,有效保护了环境。CN101647444A公开了一种含有吡螨胺的农药组合物,包含吡螨胺和一种菊酯类农药,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用于防治植物上的害螨。0006但由于害螨世代多,繁殖快,世代重叠现象严重,易对杀螨剂产生抗药性,因此,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不同作用机理,同时又协同增效作用的复配制剂,不仅有助于延缓害螨抗药性的产生,而且还可以延长农药品种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剂量,节约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吡。
8、螨胺杀螨组合物,将吡螨胺与特定杀虫剂复配,意外地发现复配的杀螨剂能够明显增强吡螨胺的活性。0008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吡螨胺杀螨组合物,将吡螨胺与特定杀虫剂复配,以提高吡螨胺对害螨的防治效果。说明书CN104054739A2/7页40009本发明提供的吡螨胺杀螨组合物,包括吡螨胺和第二活性成分,吡螨胺与第二活性成分重量比为801180。0010所述第二活性成分选自新烟碱类杀虫剂、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和苯醚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0011其中,所述新烟碱类杀虫剂可以选自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啉、呋虫胺、烯啶虫胺、AKD1022和JP339等中的至少一种。001。
9、2优选地,所述新烟碱类杀虫剂为噻虫嗪。0013其中,所述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可以选自多杀菌素、阿维菌素、齐螨素、阿维菌素和密比霉素等中的至少一种。0014优选地,所述大环内酯类杀虫剂为多杀菌素。0015其中,所述苯醚类昆虫生长调节剂优选为吡丙醚。0016优选地,所述第二杀虫组分为噻虫嗪,其中,吡螨胺与噻虫嗪重量比优选为40114,更优选为40111,更优选为20111。0017优选地,所述第二杀虫组分为噻虫嗪,其中,吡螨胺与噻虫嗪重量比优选为401180,更优选为401140,更优选为201140,更优选为201120,更优选为81120,更优选为11120,更优选为1118,更优选为1418,更。
10、优选为14。0018优选地,所述第二杀虫组分为多杀菌素,其中,吡螨胺与多杀菌素重量比优选为14180,更优选为18120,更优选为120。0019优选地,所述第二杀虫组分为多杀菌素,其中,吡螨胺与多杀菌素重量比优选为81180,更优选为81140,更优选为41120,更优选为4114,更优选为4111,更优选为11。0020优选地,所述第二杀虫组分为吡丙醚,其中,吡螨胺与吡丙醚重量比优选为40111,更优选为20111,更优选为8141,更优选为41。0021优选地,所述第二杀虫组分为吡丙醚,其中,吡螨胺与吡丙醚重量比优选为201120,更优选为8114,更优选为4114,更优选为4111,更。
11、优选为11。0022本发明上述的吡螨胺杀螨组合物,可以是固体剂型或液体剂型,如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微胶囊缓释剂、水分散颗粒剂、水分散片剂等。0023并且,本发明上述的吡螨胺杀螨组合物中,还可以加入必要的助剂。0024本发明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任意一种吡螨胺杀螨组合物在防治植物害虫中的应用。0025其中,所述植物害虫优选为螨类害虫,更优选为柑橘全爪螨。0026本发明提供的吡螨胺杀螨组合物通过第二活性组分的复配,能够起到增强吡螨胺对害螨活性的作用,相比于单独使用两种组分,在用量减少的情况下,能够获得相当或更好的防治效果。具体实施方式0027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吡螨。
12、胺杀螨组合物,以更好地说明书CN104054739A3/7页5理解本发明。0028实施例10029按重量比为11称取吡螨胺(N(4叔丁基苄基)4氯3乙基1甲基吡唑5基甲酰胺)与噻虫嗪(32氯5噻唑基甲基5甲基N硝基4H1,3,5四氢噁二嗪4亚胺),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钙、白炭黑、磷酸氢二钾、可溶性淀粉和高岭土等,混合气流粉碎,加水捏合后,再加入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经干燥、筛分得到含有重量比为11的吡螨胺与噻虫嗪的水分散粒剂。0030实施例20031按重量比为41称取吡螨胺(N(4叔丁基苄基)4氯3乙基1甲基吡唑5基甲酰胺)与噻虫嗪(32氯5噻唑基甲基5甲基N硝基4H1,3,5四氢噁。
13、二嗪4亚胺),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钙、白炭黑、磷酸氢二钾、高岭土等,混匀,再在气流粉碎机中粉碎,得到含有重量比为41的吡螨胺与噻虫嗪的可湿性粉剂。0032实施例30033吡螨胺(N(4叔丁基苄基)4氯3乙基1甲基吡唑5基甲酰胺)与噻虫嗪(32氯5噻唑基甲基5甲基N硝基4H1,3,5四氢噁二嗪4亚胺)按照801180重量配比混合,进行柑橘全爪螨防治实验。实验结果见表1。0034表1吡螨胺与噻虫嗪杀螨组合物对柑橘全爪螨的防治效果00350036说明书CN104054739A4/7页60037理论毒力指数TTI(各单剂的毒力指数TI单剂在混剂中的百分比)0038从表1中可以看出,单独使用吡。
14、螨胺或噻虫嗪,柑橘全爪螨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181PPM和536PPM,本实施例中吡螨胺和噻虫嗪按照180801重量配比范围内复配得到的杀螨组合物00391)实测毒力指数(ATI)接近或高于理论毒力指数(TTI),尤其是在吡螨胺和噻虫嗪重量配比为41140范围内,ATI明显高于TTI,甚至ATI可达到TTI的2倍左右,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00402)共毒系数(CTC)最低为8917,没有产生拮抗作用,吡螨胺和噻虫嗪重量配比为201140范围内,CTC高于120,具有增效作用,吡螨胺和噻虫嗪重量配比为41140范围内,CTC高于160,最高可达到18985,增效作用最为明显,说明本实施例。
15、中吡螨胺与噻虫嗪杀螨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0041上述结果表明,在吡螨胺和噻虫嗪重量配比为180801(尤其是41140)的重量配比下,可以降低农药浓度,提高了杀虫组合物的使用安全性。3)LC50明显下降,当吡螨胺与噻虫嗪的重量配比为40141的情况下,LC50明显低于或相当于单独使用吡螨胺时的LC50值(2181),明显低于单独使用噻虫嗪时的LC50值(536),使用安全性提高,吡螨胺与噻虫嗪的用量明显减少,成本大幅降低。尤其是吡螨胺与噻虫嗪的重量配比为40111的情况下,LC50明显低于单独使用吡螨胺时的LC50值(2181),可进一步降低吡螨胺与噻虫嗪的使用量。0042实施例4004。
16、3按重量比为11称取吡螨胺(N(4叔丁基苄基)4氯3乙基1甲基吡唑5基甲酰胺)与多杀菌素,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钙、白炭黑、磷酸氢二钾、可溶性淀粉和高岭土等,混合气流粉碎,加水捏合后,再加入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经干燥、筛分得到含有重量比为11的吡螨胺与多杀菌素的水分散粒剂。0044实施例50045按重量比为14称取吡螨胺(N(4叔丁基苄基)4氯3乙基1甲基吡唑5基甲酰胺)与多杀菌素,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钙、白炭黑、磷酸氢二钾、高岭土等,混匀,再在气流粉碎机中粉碎,得到含有重量比为14的吡螨胺与多杀菌素的可湿性粉剂。0046实施例60047吡螨胺(N(4叔丁基苄基)4氯3乙基。
17、1甲基吡唑5基甲酰胺)与多杀菌素按照801180重量配比混合,进行柑橘全爪螨防治实验。实验结果见表2。0048表2吡螨胺与多杀菌素杀螨组合物对柑橘全爪螨的防治效果说明书CN104054739A5/7页700490050理论毒力指数TTI(各单剂的毒力指数TI单剂在混剂中的百分比)0051从表1中可以看出,单独使用吡螨胺或多杀菌素,柑橘全爪螨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181PPM和063PPM,本实施例中吡螨胺和多杀菌素按照180801重量配比范围内复配得到的杀螨组合物00521)实测毒力指数(ATI)接近或高于理论毒力指数(TTI),尤其是在吡螨胺和多杀菌素重量配比为81180范围内,ATI。
18、明显高于TTI,甚至ATI可达到TTI的2倍左右,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00532)共毒系数(CTC)最低为8630,没有产生拮抗作用,吡螨胺和多杀菌素重量配比为801140范围内,CTC高于120,具有增效作用,吡螨胺和多杀菌素重量配比为41120范围内,CTC高于140,最高可达到18278,增效作用最为明显。0054上述结果表明,在吡螨胺与多杀菌素重量配比为180801(尤其是81140)的重量配比下,可以降低农药浓度,提高了杀虫组合物的使用安全性。00553)LC50明显下降,当吡螨胺与多杀菌素的重量配比为11180的情况下,LC50明显低于或相当于单独使用多杀菌素时的LC50值(063。
19、),明显低于单独使用吡螨胺时的的LC50值(2181),使用安全性提高,吡螨胺与多杀菌素的用量明显减少,成本大幅降低。尤其是吡螨胺与多杀菌素的重量配比为14180的情况下,LC50明显低于单独使用多杀菌素时的LC50值(063),可进一步降低吡螨胺与多杀菌素的使用量。说明书CN104054739A6/7页80056实施例70057按重量比为11称取吡螨胺(N(4叔丁基苄基)4氯3乙基1甲基吡唑5基甲酰胺)与吡丙醚(4苯氧苯基RS22吡啶基氧丙基醚),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钙、白炭黑、磷酸氢二钾、可溶性淀粉和高岭土等,混合气流粉碎,加水捏合后,再加入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经干燥、筛分得到。
20、含有重量比为11的吡螨胺与吡丙醚的水分散粒剂。0058实施例80059按重量比为14称取吡螨胺(N(4叔丁基苄基)4氯3乙基1甲基吡唑5基甲酰胺)与吡丙醚(4苯氧苯基RS22吡啶基氧丙基醚),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钙、白炭黑、磷酸氢二钾、高岭土等,混匀,再在气流粉碎机中粉碎,得到含有重量比为14的吡螨胺与吡丙醚的可湿性粉剂。0060实施例90061吡螨胺(N(4叔丁基苄基)4氯3乙基1甲基吡唑5基甲酰胺)与吡丙醚(4苯氧苯基RS22吡啶基氧丙基醚)按照801180重量配比混合,进行柑橘全爪螨防治实验。实验结果见表3。0062表3吡螨胺与吡丙醚杀螨组合物对柑橘全爪螨的防治效果006300。
21、64理论毒力指数TTI(各单剂的毒力指数TI单剂在混剂中的百分比)说明书CN104054739A7/7页90065从表1中可以看出,单独使用吡螨胺或吡丙醚,柑橘全爪螨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181PPM和4523PPM,本实施例中吡螨胺和吡丙醚按照180801重量配比范围内复配得到的杀螨组合物00661)实测毒力指数(ATI)接近或高于理论毒力指数(TTI),尤其是在吡螨胺和吡丙醚重量配比为401120范围内,ATI明显高于TTI,甚至ATI可达到TTI的2倍左右,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00672)共毒系数(CTC)最低为8675,没有产生拮抗作用,吡螨胺和吡丙醚重量配比为201120范围内。
22、,CTC高于120,具有增效作用,吡螨胺和吡丙醚重量配比为4114范围内,CTC高于160,最高可达到21731,说明本实施例中吡螨胺与吡丙醚杀螨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0068上述结果表明,在吡螨胺与吡丙醚重量配比为180801(尤其是201120)的重量配比下,可以降低农药浓度,提高了杀虫组合物的使用安全性。3)LC50明显下降,当吡螨胺与吡丙醚的重量配比为80111的情况下,LC50明显低于或相当于单独使用吡螨胺时的LC50值(2181),明显低于单独使用吡丙醚时的的LC50值(4523),使用安全性提高,吡螨胺与吡丙醚的用量明显减少,成本大幅降低。尤其是吡螨胺与吡丙醚的重量配比为40111的情况下,LC50明显低于单独使用吡螨胺时的LC50值(2181),可进一步降低吡螨胺与吡丙醚的使用量。0069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说明书CN10405473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