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式烘干拌和设备的骨料烘干筒叶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歇式烘干拌和设备的骨料烘干筒内的叶片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间歇式烘干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其骨料烘干筒6内设置有提料叶片7和出料叶片8,提料叶片7和出料叶片8分别固定在烘干筒6的内壁上。烘干筒6在烘干转向时,骨料在提料叶片7的提升力、骨料自身重力、离心力、骨料间磨擦力的合力作用下被提到筒体截面上的一定位置后而滑离叶片束缚,形成抛物线落体运动,由于不同位置的骨料滑离叶片的时间、位置不同,从而在烘干筒6内形成料帘,实现了骨料与燃气换热的较佳方式。烘干筒6在出料转向时,骨料不断地进入出料区并由出料叶片8导向烘干筒6出料端,而提料叶片7对骨料迅速进入出料区具有较大的阻碍作用,从而要在满足国标的规定下完成出料,则出料时间较长。现有的烘干筒的出料时间都在35秒以上。以现有的LQY-40型的骨料烘干周期为例:每盘骨料的烘干周期的时间分配如下:
每盘骨料的烘干周期(144秒)=烘干时间(104秒)+停转缓冲时间(2秒)+出料时间(35秒)+停转缓冲时间(3秒)
其中出料时间和停转时间所占的比例为:(35+2+3)÷144×100%=27.8%
由于出料时间所占的比例是较大的,因而大大制约了拌和机的生产率,从而使拌和机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片组合,在满足形成较佳烘干料帘地前提下缩短出料时间,大幅度提高拌和机的生产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间歇式烘干拌和设备的骨料烘干筒叶片装置,包括设置在烘干筒内的出料叶片机构和提料叶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料叶片机构具有可供骨料通过的开口。
所述提料叶片机构具有提料叶片,该提料叶片通过连接板固设于烘干筒内壁,全部或部分提料叶片的底部边缘与烘干筒内壁形成所述的开口。
所述提料叶片机构具有提料叶片,所述提料叶片固设于烘干筒内壁,所述全部或部分提料叶片的中间部分设置有所述开口。
所述提料叶片机构具有提料叶片,所述提料叶片固设于烘干筒内壁,所述全部或部分提料叶片的侧边缘设置有所述开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间歇式烘干拌和设备的骨料烘干筒叶片装置,包括设置在烘干筒内的出料叶片机构和提料叶片机构,所述提料叶片机构具有可供骨料通过的开口。当烘干筒处于出料转向时,落进相邻两提料叶片区间内的部分骨料,在自身重力、离心力、骨料与筒壁的磨擦力及骨料的内摩擦力的作用下堆积在筒壁,并随筒体的转动而被提升到一定高度,此时由于作用在骨料上沿筒壁切向的下滑总分力大于骨料与筒壁的总磨擦阻力,骨料开始不再被继续提升,而是与筒壁产生相对滑动,由于筒体的不断转动,骨料通过提料叶片与烘干筒内壁之间的开口进入出料区并被出料叶片导向烘干筒的出料端,大大加快了总的出料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烘干筒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提料叶片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烘干筒烘干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烘干筒出料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提料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提料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提料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提料叶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2、图3所示。本装置的烘干筒1内壁固定连接有提料叶片2、出料叶片3;出料叶片3为折型板,该出料叶片3固定连接在烘干筒1内壁;提料叶片2同样是折型板,该提料叶片2与烘干筒1内壁固定连接。部分提料叶片与烘干筒1内壁连接处的提料叶片1边缘两侧分别设置有可供骨料通过的开口4。
如图4所示。烘干筒1处于烘干转向时,骨料在提料叶片2上成堆积状态,处于提料叶片2与筒壁之间的开口4上的骨料由于受其下部骨料的支撑而被提升到一定的位置,筒体继续转动,处于开口4下部的骨料不断下滑,最终使开口4上部的骨料失去支撑也开始下滑,并在筒体截面上的不同位置脱离提料叶片2的束缚而参与形成料帘。
如图5所示。当烘干筒1处于出料转向时,落进相邻两提料叶片区间内的部分骨料,在自身重力、离心力、骨料与烘干筒1内壁之间的磨擦力及骨料之间的内摩擦力的作用下堆积在筒壁,并随筒体的转动而被提升到一定高度,此时由于作用在骨料上沿筒壁切向的下滑总分力大于骨料与筒壁的总磨擦阻力,骨料开始不再被继续提升,而是与筒壁产生相对滑动,由于筒体的不断转动,骨料通过提料叶片2与烘干筒1内壁之间的开口4进入出料区并被出料叶片3导向烘干筒1的出料端,大大加快了总的出料过程。
上面所提到的LQY-40型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机的烘干筒,如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烘干筒叶片组合结构,则在满足国标的条件下,出料时间可从35秒下降为13秒。这样,在保持每盘骨料的烘干时间为104秒的条件下,每盘骨料的烘干周期变为122秒,即拌和机的生产率由每小时40吨变为每小时47.2吨,增长了18%,从而明显降低拌和机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
实施例2:如图6所示,提料叶片21固定连接在烘干筒11的内壁,可供骨料通过的开口41设置于提料叶片21与烘干筒11内壁连接的提料叶片21边缘中部。
实施例3:如图7所示,提料叶片22固定连接在烘干筒12的内壁,可供骨料通过的开口42设置于提料叶片22的两侧边,该开口41靠近烘干筒12内壁。
实施例4:如图8所示,提料叶片23固定连接在烘干筒13的内壁,可供骨料通过的开口43设置在提料叶片23的中间部分,该开口42靠近烘干筒13内壁。
最佳实施例:如图9所示,提料叶片24通过连接板5固定连接在烘干筒14的内壁,靠近烘干筒13内壁的提料叶片24底部边缘与烘干筒13内壁留有间距44。上述的间距44形成可供骨料通过的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