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拆式基坑马道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中作为进入基坑或上楼的临时脚手架。
(二)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作为进入基坑或上楼的临时脚手架俗称马道,传统的马道属一次性安拆结构,即支搭完毕开始使用,随结构施工进展,当马道位置妨碍结构施工时,将马道一次性全部拆除,在该层结构完成部位再另行搭设。因此,若基坑有三层,则需要搭设三次,若有伐片基础,则需搭设四次。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逆拆式基坑马道,解决传统马道在同一基坑内多次搭设、费工费时、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逆拆式基坑马道,由多层桁架和马道板组成,多层桁架由立管、横管及扣件交叉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有立管均按照结构层高设置,并在每层楼板标高位置处设置搭接点,在每根立管的搭接点处由预制定型钢筋支撑做立管的替换活动支撑,该预制定型钢筋支撑有一底脚和立撑,在立撑中部固连一托架,立撑上部向上延长成直立的插入筋,该插入筋插入上层立管的底端,实现替换活动支撑。
上述预制定型钢筋支撑的底脚与立撑垂直呈倒T形。
上述预制定型钢筋支撑的底脚呈爪形。
上述预制定型钢筋支撑的底脚成底盘形。
上述预制定型钢筋支撑的托架是由斜撑和水平撑组成三角形的托架。
上述预制定型钢筋支撑的托架是伞骨形的托架。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对立管根据楼层高度进行专项设计,并配合预制定型钢筋支撑替代马道立管,完成马道的逆拆任务。实现一次搭设,分层拆除,从下到上,随结构上升而逐层拆解。解决了传统马道在同一基坑内多次搭设、费工费时的弊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马道整体多次拆装。
在施工时,所有立管均按照结构层高设置,即在每层楼板标高位置设置搭接点;马道妨碍每层结构施工时,将底层立管逐一拆下,每拆除一根,采用预制定型钢支撑替换,进而再拆除底层横管,使底层全部变为钢筋支撑,在本层结构施工时,预制定型钢筋支撑可浇筑到混凝土结构中。随地下结构的上升,逐层拆除多层桁架,当地下结构到室外地面高度时,马道全部拆除。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搭接点A处在未用预制定型钢筋支撑替换前的示意图;
图3是搭接点A处在用预制定型钢筋支撑替换后的示意图。
图4是预制定型钢筋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3所示,这种逆拆式基坑马道,在基坑6内搭设多层桁架和马道板1组成,多层桁架包括立管2、横管3及连接扣件4,所有立管均按照结构层高设置,并在每层楼板标高位置处设置搭接点A,在每根立管的搭接点处由预制定型钢筋支撑5做立管的替换活动支撑。其预制定型钢筋支撑5中部焊有托架55。
该预制定型钢筋支撑5参见图4,由底脚、立撑、托架、插入筋焊接而成。在实施例一中,底脚51与立撑52形成倒T形,在立撑中部固连一由斜撑53和水平撑54组成三角形的托架55,立撑上部向上延长成直立地插入筋56,该插入筋插入立管底端,实现替换活动支撑。
在其它实施例6中,上述预制定型钢筋支撑的底脚也可呈爪形或底盘形。其托架55也可以是伞骨形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