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杆件连接件.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961728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1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20083981.2

申请日:

2004.09.09

公开号:

CN2723751Y

公开日:

2005.09.0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5.9.7|||授权

IPC分类号:

F16B7/00; A47C1/022; E04H15/46

主分类号:

F16B7/00; A47C1/022; E04H15/46

申请人:

丰韩(厦门)塑胶制品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裴真皓

地址:

361005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上李龙虎南二里15号一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朱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杆件连接件,由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构成,该第一连接部上的外端设有开槽,该开槽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孔,第二连接部插于开槽内,其上设有长槽孔,一铰接件贯穿所述固定孔与长槽孔而将两连接部铰接在一起;而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连接有一弹性件,这样在欲展开时,利用弹性件的回复力,可令两连接部自动展开,并可自动稳固固定。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折叠杆件连接件,由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构成,该 第一连接部上的外端设有开槽,该开槽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孔,第二连 接部插于开槽内,其上设有长槽孔,一铰接件贯穿所述固定孔与长槽 孔而将两连接部铰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 接部之间连接有一弹性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杆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连接件开槽的侧壁内面固定孔外周设有向内延伸的凸台;所述第二 连接件两侧、长槽孔下端设有可抵靠于第一连接件的凸台外周的卡 台。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杆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 性件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开槽底部的凸柱上,另一端则连接于第二 连接部与长槽孔异侧的挂钩上。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杆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二连接部与挂钩同侧设有一容孔,所述弹性件从该容孔内穿过。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杆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 性件为弹簧或橡皮筋。

说明书


折叠杆件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休闲或野营用品的配件,尤指一种折叠杆件连接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休闲椅、帐篷等休闲或野营用品为了方便运输、携带或收藏,通常采用可折叠的结构,这样,可折叠杆件在折叠式休闲椅或帐篷上的运用便随处可见,这样可折叠杆件之间就必须要有连接件以便可以折叠。该杆件连接件由两个相互枢接在一起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构成,而两连接部再分别与两杆件连接,从而使两杆件可以折叠。另外,在两连接部之间必须设置卡固装置,以便在两杆件展开时固定,百以往的折叠杆件连接件的卡固方式是采用导向块或支撑点与导向槽或支撑槽相互配合来实现的,然而杆件在展开后,由于要承受一定的支撑力,尤其对于帐篷来说,其支撑力度较大,长期使用,导向块或支撑点易断裂而损坏,从而影响帐篷的使用寿命;另外,导向块或支撑点均为近似点状的支撑,当向弯折方向施以外力时,该杆件连接件的两连接部易脱节,从而使帐篷塌陷。

    针对上述不足,本案申请人日前申请了一项名称为“折叠杆件连接件”、申请号为:200420071988.2的实用新型专利,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杆件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1′设有凸台12′,而第二连接部2′设有可抵靠于第一连接部1′的凸台12′外周的卡台22′。当两杆件展开时,第二连接部2′的卡台22′将完全与第一连接部1′凸台12′的内侧壁抵靠,使两连接部1′、2′无法再相对旋转,而由于卡台22′与凸台12′之间实际上为面接触,而不是近似点状接触,因此其接触面大,定位稳固,不易塌陷,且由于没有凸块或凸点,不会出现断裂的现象,使用寿命长。

    然而,上述两种杆件连接件均无法实现自动展开,而必须人为向外旋转两连接部,再将两连接部对插,方可将其固定。另外,在两杆件展开后,如不慎使两连接部向外脱开,则在外力的作用下易变形而弯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展开且固定更稳固的折叠杆件连接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地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折叠杆件连接件,由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构成,该第一连接部上的外端设有开槽,该开槽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孔,第二连接部插于开槽内,其上设有长槽孔,一铰接件贯穿所述固定孔与长槽孔而将两连接部铰接在一起;而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连接有一弹性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开槽的侧壁内面固定孔外周设有向内延伸的凸台;所述第二连接件两侧、长槽孔下端设有可抵靠于第一连接件的凸台外周的卡台。

    所述弹性件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开槽底部的凸柱上,另一端则连接于第二连接部与长槽孔异侧的挂钩上;该第二连接部与挂钩同侧设有一容孔,所述弹性件从该容孔内穿过。

    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橡皮筋。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杆件连接件的两连接部之间连接有一弹性件,因此在两侧杆件欲展开时,弹性件的弹性回复作用将使两连接部自动向外旋转展开,而不须人为向个旋转;当两连接部旋转至处于一条直线上后,弹性件将继续拉动两连接部,直到第二连接部插置于第一连接部开槽的底部,即可使两连接部固定。此结构不权可达到自动展开的目的,该弹性件由于始终向内拉住两连接部,使再者始终保护稳固的固定展开状态,因此即使受到外力,亦不易产生变形或收折。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杆件连接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的组合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展开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的组合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折叠杆件连接件,由第一连接部1及第二连接部2相互枢接而构成,该第一、第二连接部1、2分别与一杆件3固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之间连接有一弹性件5。更具体的说:

    所述第一连接部1的外端设有开槽,该开槽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孔11,且侧壁内面固定孔11外周设有向内延伸的凸台12,该凸台12靠近固定孔11处为与固定孔11同心的圆弧。

    所述第二连接部2可插于第一连接部1的开槽内,其上设有长槽孔21,一铰接件4贯穿第一连接部1的固定孔11与所述长槽孔21而将两连接部1、2铰接在一起;另在第二连接部2两侧、长槽孔21下端设有卡台22,该卡台22可抵靠于第一连接部1的凸台12外周。

    所述弹性件5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开槽底部的凸柱13上,另一端则连接于第二连接部2与长槽孔21异侧的挂钩23上,该第二连接部2与挂钩23同侧还设有一容孔24(如图3所示),所述弹性件5从该容孔24内穿过,从而对弹性件5起到限制作用,而所述的弹性件5可为弹簧或橡皮筋等。

    本实用新型在处于折叠状态时,如图3所示,第一、第二连接部1、2绕铰接件4枢转,从而可使两杆件3折叠,而此时,弹性件5绕于第二连接部2外端侧,且处于拉伸状态,从而储存一定弹性能,这时必须将两杆件3捆绑,以防止其弹开。

    当欲展开两杆件3时,可配合图4所示,松开对杆件3的束缚,与其相连的第一、第二连接部1、2则在弹性件5的弹性回复作用下自动向外旋转展开,第二连接部2两侧的卡台22将沿着第一连接部1凸台11的圆弧外周旋转,因此该圆弧具有导向的作用,使操作顺畅;当第二连接部2旋转至与第一连接部1处于一条直线上后,弹性件5继续拉动两连接部1、2,直到第二连接部2插置于第一连接部1开槽的底部,此时,第二连接部2的卡台22将完全与第一连接部1凸台12的内侧壁抵靠,使两连接部1、2无法再相对旋转,而由于两侧卡台22与凸台12之间实际上为面接触,其接触面大,从而形成稳固的定位作用。

折叠杆件连接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折叠杆件连接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折叠杆件连接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折叠杆件连接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叠杆件连接件.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杆件连接件,由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构成,该第一连接部上的外端设有开槽,该开槽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孔,第二连接部插于开槽内,其上设有长槽孔,一铰接件贯穿所述固定孔与长槽孔而将两连接部铰接在一起;而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连接有一弹性件,这样在欲展开时,利用弹性件的回复力,可令两连接部自动展开,并可自动稳固固定。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