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961543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3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213440.9

申请日:

2017.04.01

公开号:

CN106906841A

公开日:

2017.06.3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D 29/02申请日:20170401|||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9/02

主分类号:

E02D29/02

申请人: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二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元一; 石川; 贺均; 王杰熹; 黄海波; 陈建勋; 肖方奇; 刘家驹; 李霞

地址: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通锦路1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代理人:

熊晓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A、组装支撑模板;B、挡土墙钢筋绑扎,并在其外围适配设置所有所述支撑模板,将相邻两榀所述支撑模板之间连接形成支撑体系,并将所述支撑体系相对地面固定;C、所述挡土墙混凝土浇筑并养护;D、所述支撑模板拆除,完成施工。运用该工法,其应用所述支撑模板单侧支撑于所述挡土墙,无需设置对拉螺杆,这种方式浇筑建造的所述挡土墙上没有对拉螺杆的孔位,同时所述支撑模板结构强度高,拼接严密,承压能力良好,有效改善结构混凝土自防水性能,使用该工法,施工周期短,交叉施工影响小,节约人力和手脚架搭设数量,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组装支撑模板(1),单榀所述支撑模板(1)包括横楞(2)、竖楞(3)、面板(4)和单侧支
架(5),并组装为整体结构件;
B、挡土墙钢筋绑扎,并在其外围适配设置所有所述支撑模板(1),将相邻两榀所述支撑
模板(1)之间连接形成支撑体系,并将所述支撑体系相对地面固定;
C、所述挡土墙混凝土浇筑并养护;
D、所述支撑模板(1)拆除,完成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
中单榀所述支撑模板(1)按照横楞(2)、竖楞(3)、面板(4)、单侧支架(5)的顺序依次组装完
成,包括以下步骤:
A1、所有相邻两个所述横楞(2)按照从下到上依次为250-350mm、950-1050mm、950-
1050mm、950-1050mm、950-1050mm、950-1050mm、950-1050mm、950-1050mm、600-700mm的间距
设置;
A2、按照250-350mm间距将所述竖楞(3)设置在所述横楞(2)上并固定连接;
A3、在组装好的所述竖楞(3)上依次拼接所述面板(4);
A4、组装所述单侧支架(5);
A5、按照所述面板(4)的宽度设置适配数量的所述单侧支架(5),将其与所述横楞(2)固
定连接,然后用连接件将所有所述单侧支架(5)固定连接为整体,形成所述支撑模板(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
包括以下步骤:
B1、在所述挡土墙底部设置埋件;
B2、所述挡土墙钢筋绑扎以及安装;
B3、所述支撑模板(1)定位放线;
B4、所有所述支撑模板(1)安装连接关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1
中的所述埋件为地脚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步
骤B3时,依次用千斤顶和线锤校正所有所述支撑模板(1)的垂直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步
骤B4前,将所述支撑模板(1)表面打磨及清洗干净,然后涂刷脱模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步
骤B4时,相邻两榀所述支撑模板(1)拼接处相互粘结,防止后序浇筑混凝土时漏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步
骤C前,用适量的水湿润新旧混凝土界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
采用分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小于或者等于5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执
行所述步骤C后,将所有所述支撑模板(1)吊运至相邻段落的所述挡土墙转运倒用,直至所
有所述挡土墙浇筑养护完成,执行所述步骤D。

说明书

一种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挡土墙常见于房屋建筑工程及地铁工程的地下结构中,起结构承重及阻挡地下水
土的双重作用,传统挡土墙施工通常采用普通木模板进行关模,采用对拉螺杆进行模板加
固,但在地铁施工等工程中的挡土墙具有结构厚度大、高度大、防水要求高等特点,使用普
通木模板施工挡土墙存在普通木模板承压大、变形大,拼缝不严密以及对拉螺杆对结构混
凝土自防水性能的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在地铁施工等工程中的挡土墙具有
结构厚度大、高度大、防水要求高等特点,使用普通木模板施工挡土墙存在普通木模板承压
大、变形大,拼缝不严密以及对拉螺杆对结构混凝土自防水性能的不利影响的上述不足,提
供一种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A、组装支撑模板,单榀所述支撑模板包括横楞、竖楞、面板和单侧支架,并组装为
整体结构件;

B、挡土墙钢筋绑扎,并在其外围适配设置所有所述支撑模板,将相邻两榀所述支
撑模板之间连接形成支撑体系,并将所述支撑体系相对地面固定;

C、所述挡土墙混凝土浇筑并养护;

D、所述支撑模板拆除,完成施工。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其应用所述支撑模板
单侧支撑于所述挡土墙,无需设置对拉螺杆,这种方式浇筑建造的所述挡土墙上没有对拉
螺杆的孔位,同时所述支撑模板结构强度高,拼接严密,承压能力良好,有效改善结构混凝
土自防水性能,使用该工法,施工周期短,交叉施工影响小,节约人力和手脚架搭设数量,极
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成本。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单榀所述支撑模板的组装包括以下步骤:

A1、所有相邻两个所述横楞按照从下到上依次为250-350mm、950-1050mm、950-
1050mm、950-1050mm、950-1050mm、950-1050mm、950-1050mm、950-1050mm、600-700mm的间距
设置;

A2、按照250-350mm间距将所述竖楞设置在所述横楞上并固定连接;

A3、在组装好的所述竖楞上依次拼接所述面板;

A4、组装所述单侧支架;

A5、按照所述面板的宽度设置适配数量的所述单侧支架,将其与所述横楞固定连
接,然后用连接件将所有所述单侧支架固定连接为整体,形成所述支撑模板。

其中,所述面板采用木胶板,所述竖楞采用木工字梁,所述横楞采用双12#槽钢;所
有相邻两个所述横楞按照从下到上依次为300mm、1000mm、1000mm、1000mm、1000mm、1000mm、
1000mm、1000mm、650mm的间距设置,然后按照300mm间距将所述竖楞设置在所述横楞上并用
连接爪将其连接固定;所述面板与竖楞采用自攻螺丝连接,所述竖楞上两侧对称设置两个
吊钩;每个所述单侧支架包括埋件系统、压粱、加高节、标准节、背楞扣件和挑架,所有所述
单侧支架与所述横楞通过所述背楞扣件连接,形成所述支撑模板。

优选地,所述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

B1、在所述挡土墙底部设置埋件,;

B2、所述挡土墙钢筋绑扎以及安装;

待底板及所述挡土墙倒角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在所述挡土墙边搭设双排脚
手架开始施做所述挡土墙钢筋,绑扎时按图纸要求间距,墙主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连接
需满足机械连接的规范要求,再在接好的墙主筋上用粉笔画出钩筋的间距,将钩筋套在主
筋上依次由下往上绑扎,钩筋与主筋垂直,钩筋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为保证墙内、外侧的
钢筋保护层符合要求,在钢筋上按600mm的间距绑扎混凝土保护层垫块,钢筋绑扎完毕后需
对其进行加固防止其倾斜并在安装所述支撑模板之前对其进行校正;

B3、所述支撑模板定位放线,并复核;

B4、所有所述支撑模板安装连接关模;

在所述挡土墙钢筋上焊牢控制所述支撑模板间距的定位支撑,采用人工配合塔吊
移动所述支撑模板的方式进行关模,先将所述支撑模板靠近所述挡土墙,再将所有所述支
撑模板连接起来,相邻两榀所述支撑模板之间采用芯带连接,用芯带销固定,并用多道钢管
将所有所述支撑模板连为一个整体,从而保证所述支撑模板的整体性,使所述支撑模板受
力更加合理、可靠;同时所有所述单侧支架的内侧根部用短钢管和工字钢支撑,然后在所述
单侧支架的顶部挑件上铺设跳板作为浇筑混凝土的操作平台及在所述单侧支架上用普通
钢管搭设简易楼梯用于上下操作平台。

优选地,所述步骤B1中的所述埋件为地脚螺栓。

采用这种结构设置,在浇筑底板时的所述挡土墙倒角上预埋所述地脚螺栓,用于
所述挡土墙关模时对所述支撑模板进行加固。

优选地,执行所述步骤B3时,依次用千斤顶和线锤校正所有所述支撑模板的垂直
度。

优选地,执行所述步骤B4前,将所述支撑模板表面打磨及清洗干净,然后涂刷脱模
剂,方便后序所述支撑模板与挡土墙混凝土的分离。

优选地,执行所述步骤B4时,相邻两榀所述支撑模板拼接处相互粘结,防止后序浇
筑混凝土时漏浆。

其中,相邻两榀所述支撑模板拼接处粘结的材料为双面胶。

优选地,执行所述步骤C前,用适量的水湿润新旧混凝土界面。

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同成份的水泥砂浆,砂浆的原材料、水灰比、外加剂等参数应
与所述挡土墙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相同。

优选地,所述步骤C采用分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小于或者等于500mm。

每个分层厚度基本一致,且浇筑速度控制在高1m/h内,如果浇筑高度过高,混凝土
在振捣过程中内部空气无法释放,表面易形成气泡、水眼等缺陷,同时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
量。

优选地,执行所述步骤C后,将所有所述支撑模板吊运至相邻段落的所述挡土墙转
运倒用,直至所有所述挡土墙浇筑养护完成,执行所述步骤D。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运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其应用所述支撑模
板单侧支撑于所述挡土墙,无需设置对拉螺杆,这种方式浇筑建造的所述挡土墙上没有对
拉螺杆的孔位,同时所述支撑模板结构强度高,拼接严密,承压能力良好,有效改善结构混
凝土自防水性能,使用该工法,施工周期短,交叉施工影响小,节约人力和手脚架搭设数量,
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成本;

2、运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所述步骤B1中的所
述埋件为地脚螺栓,采用这种结构设置,在浇筑底板时的所述挡土墙倒角上预埋所述地脚
螺栓,用于所述挡土墙关模时对所述支撑模板进行加固;

3、运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执行所述步骤B4
前,将所述支撑模板表面打磨及清洗干净,然后涂刷脱模剂,方便后序所述支撑模板与挡土
墙混凝土的分离;

4、运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执行所述步骤B4
时,相邻两榀所述支撑模板拼接处相互粘结,防止后序浇筑混凝土时漏浆;

5、运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所述步骤C采用分
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小于或者等于500mm,每个分层厚度基本一致,且浇筑速度控制在高
1m/h内,如果浇筑高度过高,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内部空气无法释放,表面易形成气泡、水
眼等缺陷,同时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所述横楞、竖楞和面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支撑模板,2-横楞,3-竖楞,4-面板,5-单侧支架,6-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
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
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A、组装支撑模板1,单榀所述支撑模板1包括横楞2、竖楞3、面板4和单侧支架5,并
组装为整体结构件;

B、挡土墙钢筋绑扎,并在其外围适配设置所有所述支撑模板1,将相邻两榀所述支
撑模板1之间连接形成支撑体系,并将所述支撑体系相对地面固定;

C、所述挡土墙混凝土浇筑并养护;

D、所述支撑模板1拆除,完成施工。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步骤A中单榀所述支撑模板1的组装包括以下
步骤:

A1、如图2所示,所有相邻两个所述横楞2按照从下到上依次为300mm、1000mm、
1000mm、1000mm、1000mm、1000mm、1000mm、1000mm、650mm的间距设置;

A2、如图2所示,按照300mm间距将所述竖楞3设置在所述横楞2上并用连接爪将其
连接固定;

A3、如图2所示,在组装好的所述竖楞3上依次拼接所述面板4;

A4、组装所述单侧支架5;

A5、如图3所示,所述面板4上设置四个所述单侧支架5,将其与所述横楞2固定连
接,然后用连接件将所有所述单侧支架5固定连接为整体,形成所述支撑模板1。

其中,所述面板4采用18mm厚木胶板,所述竖楞3采用200×80×40mm木工字梁,所
述横楞2采用双12#槽钢;所述面板4与竖楞3采用自攻螺丝连接,所述竖楞3上两侧对称设置
两个吊钩6;每个所述单侧支架5包括埋件系统、压粱、500mm加高节、1600mm加高节、3600mm
标准节、背楞扣件和挑架,3600mm标准节与1600mm加高节、1600mm加高节与500mm加高节之
间用螺栓紧固连接,所有所述单侧支架5与所述横楞2通过所述背楞扣件连接,形成所述支
撑模板1。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

B1、在所述挡土墙底部设置埋件;

B2、所述挡土墙钢筋绑扎以及安装;

待底板及所述挡土墙倒角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在所述挡土墙边搭设双排脚
手架开始施做所述挡土墙钢筋,绑扎时按图纸要求间距,墙主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连接
需满足机械连接的规范要求,再在接好的墙主筋上用粉笔画出钩筋的间距,将钩筋套在主
筋上依次由下往上绑扎,钩筋与主筋垂直,钩筋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为保证墙内、外侧的
钢筋保护层符合要求,在钢筋上按600mm的间距绑扎混凝土保护层垫块,钢筋绑扎完毕后需
对其进行加固防止其倾斜并在安装所述支撑模板1之前对其进行校正;

B3、所述支撑模板1定位放线;

B4、所有所述支撑模板1安装连接关模;

在所述挡土墙钢筋上焊牢控制所述支撑模板1间距的定位支撑,采用人工配合塔
吊移动所述支撑模板1的方式进行关模,先将所述支撑模板1靠近所述挡土墙,再将所有所
述支撑模板1连接起来,相邻两榀所述支撑模板1之间采用芯带连接,用芯带销固定,并用三
道钢管将所有所述支撑模板1连为一个整体,从而保证所述支撑模板1的整体性,使所述支
撑模板1受力更加合理、可靠;同时所有所述单侧支架5的内侧根部用短钢管和工字钢支撑,
然后在所述单侧支架5的顶部挑件上铺设跳板作为浇筑混凝土的操作平台及在所述单侧支
架5上用普通钢管搭设简易楼梯用于上下操作平台。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步骤B1中的所述埋件为地脚螺栓,采用这种
结构设置,在浇筑底板时的所述挡土墙倒角上预埋所述地脚螺栓,用于所述挡土墙关模时
对所述支撑模板1进行加固;执行所述步骤B3时,依次用千斤顶和线锤校正所有所述支撑模
板1的垂直度;执行所述步骤B4前,将所述支撑模板1表面打磨及清洗干净,然后涂刷脱模
剂,方便后序所述支撑模板1与挡土墙混凝土的分离;执行所述步骤B4时,相邻两榀所述支
撑模板1拼接处用双面胶粘结,防止后序浇筑混凝土时漏浆。

执行所述步骤C前,用适量的水湿润新旧混凝土界面,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同成份
的水泥砂浆,砂浆的原材料、水灰比、外加剂等参数应与所述挡土墙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相
同;所述步骤C采用分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小于或者等于500mm,每个分层厚度基本一致,
且浇筑速度控制在高1m/h内,如果浇筑高度过高,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内部空气无法释放,
表面易形成气泡、水眼等缺陷,同时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混凝土振捣因操作人员无法完
全下到侧墙底部振捣,故采用12m长插入式振捣棒在所述支撑模板1顶口进行振捣,混凝土
每层浇筑时,其振捣时间基本一致,快插慢拔,避免漏振、欠振和过振,每个振捣点对混凝土
的振捣使其不再沉落、冒气泡、表面泛浮浆,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的
1.5倍,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为380mm,振捣间距为570mm,分层时振捣棒插入下层50mm,以消
除两层之间接缝,振捣点均匀排列,间距500mm,上下层交错布置,振捣时振捣棒距所述支撑
模板1边缘等于或者大于0.5倍的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防止振动所述支撑模板1,尽量避免
碰撞钢筋、管道、预埋件等;执行所述步骤C后,将所有所述支撑模板1吊运至相邻段落的所
述挡土墙转运倒用,直至所有所述挡土墙浇筑养护完成,执行所述步骤D。

运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其应用所述支撑模板
1单侧支撑于所述挡土墙,无需设置对拉螺杆,这种方式浇筑建造的所述挡土墙上没有对拉
螺杆的孔位,同时所述支撑模板1结构强度高,拼接严密,承压能力良好,有效改善结构混凝
土自防水性能,使用该工法,施工周期短,交叉施工影响小,节约人力和手脚架搭设数量,极
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单侧墙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A、组装支撑模板;B、挡土墙钢筋绑扎,并在其外围适配设置所有所述支撑模板,将相邻两榀所述支撑模板之间连接形成支撑体系,并将所述支撑体系相对地面固定;C、所述挡土墙混凝土浇筑并养护;D、所述支撑模板拆除,完成施工。运用该工法,其应用所述支撑模板单侧支撑于所述挡土墙,无需设置对拉螺杆,这种方式浇筑建造的所述挡土墙上没有对拉螺杆的孔位,同时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