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除尘换气门.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960140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3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206952.4

申请日:

2016.12.23

公开号:

CN106761303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6B 7/02申请日:20161223|||公开

IPC分类号:

E06B7/02; E06B7/28; F24F7/08; F24F11/00; F24F11/02; F24F12/00; F24F13/02; F24F13/22; F24F13/28; F24F13/30

主分类号:

E06B7/02

申请人:

安徽家德利门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叶德志; 朱跃林

地址:

246121 安徽省安庆市开发区乌岭工业园B区厂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代理人:

陈炳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门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节能除尘换气门。一种节能除尘换气门,包括门体(1)、进气组件(2)、排气组件(3)、换热组件(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有效隔绝室外的雾霾、灰尘等物质的同时实现换气,可以通过新风于废气的换热实现节能的目的;设置了自控组件实现了远程自动控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节能除尘换气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1)、进气组件(2)、排气组件(3)、换热
组件(4);所述门体(1)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进气组件(2)、所述排气组件(3)以及所述换热
组件(4)均设置在所述门体(1)内部的空腔内;所述门体(1)第一面表面上设置有新风进气
口(111)和废气出气口(122),所述门体(1)第二面表面上设置有废气进气口(121)和新风出
气口(112);
所述进气组件(2)包括新风管道(21)、过滤器(22)和新风引风机(23),所述新风管道
(21)一端与新风进气口(11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新风出气口(112)相连;所述过滤器(22)、
所述新风引风机(23)依次串联在所述新风管道(21)上,所述新风进气口(111)与所述过滤
器(22)入口通过所述新风管道(21)相连,所述新风引风机(23)出口与所述新风出气口
(112)通过所述新风管道(21)相连;
所述排气组件(3)包括废气管道(31)、三通阀(32)和废气引风机(33),所述废气管道
(31)一端与废气进气口(12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废气出气口(122)相连;所述三通阀(32)、
所述废气引风机(33)依次串联在所述废气管道(31)上,所述废气进气口(121)与所述三通
阀(32)第一端口通过所述废气管道(31)相连,所述三通阀(32)第二端口与所述废气出气口
(122)通过所述废气管道(31)相连;
所述换热组件(4)包括换热器(41),所述换热器(41)第一通道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
(22)出口及所述新风引风机(23)入口通过所述新风管道(21)相连,所述换热器(41)第二通
道两端分别与所述三通阀(32)第三端口及所述废气出气口(122)通过所述新风管道(21)相
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除尘换气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41)第一通道为管
程,所述换热器(41)第二通道为壳程;或者所述换热器(41)第一通道为壳程,所述换热器
(41)第二通道为管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除尘换气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41)采用石墨换热器
或列管式换热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除尘换气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组件(5),所述排水组
件(5)包括气液分离器(51)、排液管道(52)、排液口(53),所述气液分离器(51)入口与所述
换热器(41)第二通道出口相连,所述气液分离器(51)气相出口与所述废气出气口(122)通
过所述废气管道(31)相连,所述气液分离器(51)液相出口通过排液管道(52)与所述设置在
所述门体(1)表面的所述排液口(53)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除尘换气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22)采用高效过滤
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除尘换气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控组件(6),所述自控组
件(6)包括控制器(61),所述控制器(61)分别与所述三通阀(32)、所述新风引风机(23)、所
述废气引风机(33)电信号连接。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节能除尘换气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所述电
源采用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或者市政交流电源中至少一种。

说明书

一种节能除尘换气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节能除尘换气门。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污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益严重。为了减少雾霾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室
内的人们很多时候都不开门窗透气,仅仅使用空气净化器进行空气净化。不过长期单纯使
用空气净化器会造成室内空气氧气含量下降,影响人们的健康。

基于此,有人安装了新风换气系统。新风换气系统需要额外在墙体上打孔,并且吊
装方式安装困难,成本高;柜式新风换气系统占地面积大。并且简单的换气会造成热流失,
是一种变相的能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除尘换气门,能够经济有效的解决现
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节能除尘换气门,包括门体、进气组件、排气组件、换热组件;所述门体内部设
置有空腔,所述进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以及所述换热组件均设置在所述门体内部的空腔
内;所述门体第一面表面上设置有新风进气口和废气出气口,所述门体第二面表面上设置
有废气进气口和新风出气口;

所述进气组件包括新风管道、过滤器和新风引风机,所述新风管道一端与新风进
气口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新风出气口相连;所述过滤器、所述新风引风机依次串联在所述新
风管道上,所述新风进气口与所述过滤器入口通过所述新风管道相连,所述新风引风机出
口与所述新风出气口通过所述新风管道相连;

所述排气组件包括废气管道、三通阀和废气引风机,所述废气管道一端与废气进
气口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废气出气口相连;所述三通阀、所述废气引风机依次串联在所述废
气管道上,所述废气进气口与所述三通阀第一端口通过所述废气管道相连,所述三通阀第
二端口与所述废气出气口通过所述废气管道相连;

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第一通道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出口及所
述新风引风机入口通过所述新风管道相连,所述换热器第二通道两端分别与所述三通阀第
三端口及所述废气出气口通过所述新风管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第一通道为管程,所述换热器第二通道为壳程;或者所述换
热器第一通道为壳程,所述换热器第二通道为管程。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采用石墨换热器或列管式换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节能除尘换气门还包括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气液分离器、
排液管道、排液口,所述气液分离器入口与所述换热器第二通道出口相连,所述气液分离器
气相出口与所述废气出气口通过所述废气管道相连,所述气液分离器液相出口通过排液管
道与所述设置在所述门体表面的所述排液口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采用高效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节能除尘换气门还包括自控组件,所述自控组件包括控制器,所述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三通阀、所述新风引风机、所述废气引风机电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
控制所述三通阀、所述新风引风机、所述废气引风机的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节能除尘换气门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采用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
或者市政交流电源中至少一种。

所述节能除尘换气门有两个工作状态,使用时,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新风从所述新
风进气口通过所述新风管道经所述过滤器、所述换热器第一通道、所述新风引风机由所述
新风出气口排出;废气从所述废气进气口通过所述废气管道经三通阀第一端口、所述三通
阀第二端口、废气引风机所述废气出气口排出;

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新风从所述新风进气口通过所述新风管道经所述过滤器、所
述换热器第一通道、所述新风引风机由所述新风出气口排出;废气从所述废气进气口通过
所述废气管道经三通阀第一端口、所述三通阀第三端口、所述换热器第二通道、废气引风机
由所述废气出气口排出。

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本发明可以直接进行换气,而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本发明可以对
新风和废气进行换热,夏季可以避免室外的热量进入室内,冬季可以防止室内的热量排出
室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有效隔绝室外的雾霾、灰尘等物质的同时实现换气,可
以通过新风于废气的换热实现节能的目的;设置了自控组件实现了远程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进气组件、排气组件、换热组件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进气组件、排气组件、换热组件、排水组件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进气组件、排气组件、换热组件、排水组件、自控组件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
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
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
“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
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
“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
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
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节能除尘换气门,包括门体1、进气组件2、排气组件3、换热组件
4;所述门体1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进气组件2、所述排气组件3以及所述换热组件4均设置
在所述门体1内部的空腔内;所述门体1第一面表面上设置有新风进气口111和废气出气口
122,所述门体1第二面表面上设置有废气进气口121和新风出气口112;

所述进气组件2包括新风管道21、过滤器22和新风引风机23,所述新风管道21一端
与新风进气口11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新风出气口112相连;所述过滤器22、所述新风引风机
23依次串联在所述新风管道21上,所述新风进气口111与所述过滤器22入口通过所述新风
管道21相连,所述新风引风机23出口与所述新风出气口112通过所述新风管道21相连;

所述排气组件3包括废气管道31、三通阀32和废气引风机33,所述废气管道31一端
与废气进气口12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废气出气口122相连;所述三通阀32、所述废气引风机
33依次串联在所述废气管道31上,所述废气进气口121与所述三通阀32第一端口通过所述
废气管道31相连,所述三通阀32第二端口与所述废气出气口122通过所述废气管道31相连;

所述换热组件4包括换热器41,所述换热器41第一通道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22
出口及所述新风引风机23入口通过所述新风管道21相连,所述换热器41第二通道两端分别
与所述三通阀32第三端口及所述废气出气口122通过所述新风管道21相连。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换热器41第一通道为管程,所述换热器41第二通道为壳程;
或者所述换热器41第一通道为壳程,所述换热器41第二通道为管程。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换热器41采用石墨换热器或列管式换热器。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过滤器22采用高效过滤器。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一种节能除尘换气门,包括门体1、进气组件2、排气组件3、换热组件
4;所述门体1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进气组件2、所述排气组件3以及所述换热组件4均设置
在所述门体1内部的空腔内;所述门体1第一面表面上设置有新风进气口111和废气出气口
122,所述门体1第二面表面上设置有废气进气口121和新风出气口112;

所述进气组件2包括新风管道21、过滤器22和新风引风机23,所述新风管道21一端
与新风进气口11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新风出气口112相连;所述过滤器22、所述新风引风机
23依次串联在所述新风管道21上,所述新风进气口111与所述过滤器22入口通过所述新风
管道21相连,所述新风引风机23出口与所述新风出气口112通过所述新风管道21相连;

所述排气组件3包括废气管道31、三通阀32和废气引风机33,所述废气管道31一端
与废气进气口12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废气出气口122相连;所述三通阀32、所述废气引风机
33依次串联在所述废气管道31上,所述废气进气口121与所述三通阀32第一端口通过所述
废气管道31相连,所述三通阀32第二端口与所述废气出气口122通过所述废气管道31相连;

所述换热组件4包括换热器41,所述换热器41第一通道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22
出口及所述新风引风机23入口通过所述新风管道21相连,所述换热器41第二通道两端分别
与所述三通阀32第三端口及所述废气出气口122通过所述新风管道21相连。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换热器41第一通道为管程,所述换热器41第二通道为壳程;
或者所述换热器41第一通道为壳程,所述换热器41第二通道为管程。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换热器41采用石墨换热器或列管式换热器。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节能除尘换气门还包括排水组件5,所述排水组件5包括气
液分离器51、排液管道52、排液口53,所述气液分离器51入口与所述换热器41第二通道出口
相连,所述气液分离器51气相出口与所述废气出气口122通过所述废气管道31相连,所述气
液分离器51液相出口通过排液管道52与所述设置在所述门体1表面的所述排液口53相连。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过滤器22采用高效过滤器。

实施例3

如图1-4所示,一种节能除尘换气门,包括门体1、进气组件2、排气组件3、换热组件
4;所述门体1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进气组件2、所述排气组件3以及所述换热组件4均设置
在所述门体1内部的空腔内;所述门体1第一面表面上设置有新风进气口111和废气出气口
122,所述门体1第二面表面上设置有废气进气口121和新风出气口112;

所述进气组件2包括新风管道21、过滤器22和新风引风机23,所述新风管道21一端
与新风进气口11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新风出气口112相连;所述过滤器22、所述新风引风机
23依次串联在所述新风管道21上,所述新风进气口111与所述过滤器22入口通过所述新风
管道21相连,所述新风引风机23出口与所述新风出气口112通过所述新风管道21相连;

所述排气组件3包括废气管道31、三通阀32和废气引风机33,所述废气管道31一端
与废气进气口12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废气出气口122相连;所述三通阀32、所述废气引风机
33依次串联在所述废气管道31上,所述废气进气口121与所述三通阀32第一端口通过所述
废气管道31相连,所述三通阀32第二端口与所述废气出气口122通过所述废气管道31相连;

所述换热组件4包括换热器41,所述换热器41第一通道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22
出口及所述新风引风机23入口通过所述新风管道21相连,所述换热器41第二通道两端分别
与所述三通阀32第三端口及所述废气出气口122通过所述新风管道21相连。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换热器41第一通道为管程,所述换热器41第二通道为壳程;
或者所述换热器41第一通道为壳程,所述换热器41第二通道为管程。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换热器41采用石墨换热器或列管式换热器。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节能除尘换气门还包括排水组件5,所述排水组件5包括气
液分离器51、排液管道52、排液口53,所述气液分离器51入口与所述换热器41第二通道出口
相连,所述气液分离器51气相出口与所述废气出气口122通过所述废气管道31相连,所述气
液分离器51液相出口通过排液管道52与所述设置在所述门体1表面的所述排液口53相连。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过滤器22采用高效过滤器。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节能除尘换气门还包括自控组件6,所述自控组件6包括控
制器61,所述控制器61分别与所述三通阀32、所述新风引风机23、所述废气引风机33电信号
连接,所述控制器61分别控制所述三通阀32、所述新风引风机23、所述废气引风机33的开启
或关闭。

实施例4

如图1-4所示,一种节能除尘换气门,包括门体1、进气组件2、排气组件3、换热组件
4;所述门体1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进气组件2、所述排气组件3以及所述换热组件4均设置
在所述门体1内部的空腔内;所述门体1第一面表面上设置有新风进气口111和废气出气口
122,所述门体1第二面表面上设置有废气进气口121和新风出气口112;

所述进气组件2包括新风管道21、过滤器22和新风引风机23,所述新风管道21一端
与新风进气口11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新风出气口112相连;所述过滤器22、所述新风引风机
23依次串联在所述新风管道21上,所述新风进气口111与所述过滤器22入口通过所述新风
管道21相连,所述新风引风机23出口与所述新风出气口112通过所述新风管道21相连;

所述排气组件3包括废气管道31、三通阀32和废气引风机33,所述废气管道31一端
与废气进气口12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废气出气口122相连;所述三通阀32、所述废气引风机
33依次串联在所述废气管道31上,所述废气进气口121与所述三通阀32第一端口通过所述
废气管道31相连,所述三通阀32第二端口与所述废气出气口122通过所述废气管道31相连;

所述换热组件4包括换热器41,所述换热器41第一通道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22
出口及所述新风引风机23入口通过所述新风管道21相连,所述换热器41第二通道两端分别
与所述三通阀32第三端口及所述废气出气口122通过所述新风管道21相连。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换热器41第一通道为管程,所述换热器41第二通道为壳程;
或者所述换热器41第一通道为壳程,所述换热器41第二通道为管程。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换热器41采用石墨换热器或列管式换热器。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节能除尘换气门还包括排水组件5,所述排水组件5包括气
液分离器51、排液管道52、排液口53,所述气液分离器51入口与所述换热器41第二通道出口
相连,所述气液分离器51气相出口与所述废气出气口122通过所述废气管道31相连,所述气
液分离器51液相出口通过排液管道52与所述设置在所述门体1表面的所述排液口53相连。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过滤器22采用高效过滤器。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节能除尘换气门还包括自控组件6,所述自控组件6包括控
制器61,所述控制器61分别与所述三通阀32、所述新风引风机23、所述废气引风机33电信号
连接,所述控制器61分别控制所述三通阀32、所述新风引风机23、所述废气引风机33的开启
或关闭。

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节能除尘换气门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采用太阳能电池板、
蓄电池或者市政交流电源中至少一种。

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节能除尘换气门有两个工作状态,使用时,在第一工作状态下,
新风从所述新风进气口通过所述新风管道经所述过滤器、所述换热器第一通道、所述新风
引风机由所述新风出气口排出;废气从所述废气进气口通过所述废气管道经三通阀第一端
口、所述三通阀第二端口、废气引风机所述废气出气口排出;

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新风从所述新风进气口通过所述新风管道经所述过滤器、所
述换热器第一通道、所述新风引风机由所述新风出气口排出;废气从所述废气进气口通过
所述废气管道经三通阀第一端口、所述三通阀第三端口、所述换热器第二通道、废气引风机
由所述废气出气口排出。

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本发明可以直接进行换气,而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本发明可以对
新风和废气进行换热,夏季可以避免室外的热量进入室内,冬季可以防止室内的热量排出
室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有效隔绝室外的雾霾、灰尘等物质的同时实现换气,可
以通过新风于废气的换热实现节能的目的;设置了自控组件实现了远程自动控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
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
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
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范围。

一种节能除尘换气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节能除尘换气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节能除尘换气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节能除尘换气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节能除尘换气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门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节能除尘换气门。一种节能除尘换气门,包括门体(1)、进气组件(2)、排气组件(3)、换热组件(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有效隔绝室外的雾霾、灰尘等物质的同时实现换气,可以通过新风于废气的换热实现节能的目的;设置了自控组件实现了远程自动控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