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构.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960096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47583.9

申请日:

2016.11.23

公开号:

CN106761210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6B 3/46申请日:20161123|||公开

IPC分类号:

E06B3/46; E06B7/28; B01D50/00

主分类号:

E06B3/46

申请人:

温岭市恒芃信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宋绪鹏

地址:

317599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太平街道西郊路216号三楼北面间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代理人:

曾祥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构,包括窗框,滑动安装在窗框内的过滤窗叶,安装在窗框外侧下方的水过滤器;所述侧插板中间固定连接有多组过滤组件;每组过滤组件包括导流板与进风板;两块侧插板之间安装有除雾器;所述内窗板上部位于挡板a上方位置固定连接有雾化器水槽;所述雾化器水槽内安装有多个超声波雾化器;所述两块侧插板之间位于雾化器水槽上方固定安装有导风板;在无风的情况下,水膜表面附近会产生负压,无需风扇就能够让室外的空气流入空气净化窗内,并且经过空气净化窗过滤后流入室内;由于本发明所有水在任何情况下都在管内或者沿着壁面流动,亦或是从低处流下,因此不会因风扇或是因水从高处竖直向下滴落产生噪音。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滑动安装在窗框内的常规窗
叶与过滤窗叶,以及固定安装在窗框外侧下方的陶瓷过滤器;
所述过滤窗叶包括窗叶框,连接在窗叶框一侧的外窗板,以及连接在窗叶框另一侧的
内窗板;所述窗叶框上端面位于窗框外侧的位置成型有进风口a;所述内窗板上部成型有出
风口a;
所述内窗板左右两侧成型有侧插板;两块侧插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组过滤组件,靠外
侧的过滤组件安装高度高于靠内侧的过滤组件;每组过滤组件包括导流板与进风板;所述
进风板安装位于相对导流板靠内侧的位置;所述导流板安装高度高于进风板安装高度2~3
厘米;
两块侧插板之间位于对应导流板上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两端封闭的喷管;
所述导流板下端面靠近内窗板的一侧成型有圆心角为180°的弧形的导流壁;所述导流
壁远离导流板的一端成型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下端面与导流壁外壁面相切,且在相切处
引流管上端面与导流壁形成有2~3毫米的进水缝隙;
所述进风板上端成型有进风口b;所述进风板朝向导流板的一侧均匀成型有多个水平
设置的出风口b;所述进风口b与出风口b相连通;所述进风板另一侧成型有防止空气从进风
板外壁面流入过滤组件内的挡板b;
所述引流管两端与侧插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喷管下端成型有与导流板外壁所在平面
重合的喷水口;所述喷管侧壁成型有进水管a;
两块侧插板之间且位于所述导流板与内窗板之间位置安装有除雾器34;所述除雾器包
括呈波浪形的多个等距分布的挡雾折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挡雾折板两端且与侧插板固定连
接的两块连接板;
所述内窗板上部内壁位于出风口a上方的位置成型有挡板a;所述挡板a与竖直方向呈
角度为50°~60°的夹角;挡板a的一端与靠近内窗板一侧的导流板相抵;
所述内窗板上部位于挡板a上方位置固定连接有雾化器水槽;所述雾化器水槽内安装
有多个超声波雾化器;
所述两块侧插板之间位于雾化器水槽上方固定安装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包括平板a
与成型在平板a上端的平板b;所述平板a与竖直方向呈角度为20°~30°的夹角;所述平板b与
平板a之间呈角度为140°~150°的夹角;所述平板b与外窗板相抵;所述导风板b靠近四通接
头一端与侧插板中间留有供四通接头安装的空间;
所述窗叶框上部位于远离常规窗叶一侧的位置成型有穿管孔;两个喷管进水管a通过
软管与一个四通接头的两个出水端相连;所述四通接头另一个出水端管口为4mm~5mm,且位
于导风板上方;所述四通接头的进水端通过进水软管连接有水泵,所述窗叶框外侧位于穿
管孔下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供进水软管穿过的管套;所述窗叶框下部成型有排水槽;所述
排水槽下端一侧成型有排水口;
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陶瓷过滤器的出水管b相连;所述排水口通过软管与陶瓷过滤器
的进水管b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过滤器
包括箱体,插接在箱体上的盖体,固定连接在盖体下端的筒体,自下而上安装在筒体内呈圆
筒形的陶瓷滤芯;所述陶瓷滤芯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位于陶瓷滤芯外周成型
有锁紧圈;所述锁紧圈与筒体内壁下部密封连接;所述陶瓷滤芯中间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
活塞下端连接有刷头,所述刷头侧面成型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刷毛;所述活塞上端固定连
接有弹簧;所述盖体下端位于活塞正上方位置成型有弹簧安装柱;所述弹簧上端固定连接
在弹簧安装柱外侧;所述出水管b下端与筒体内相连通;所述箱体内安装有水位传感器,所
述箱体外安装有控制器;连接所述出水管b与水泵的管路上安装有流量计;所述箱体内腔通
过水管与水龙头连接;所述连接箱体内腔与水龙头的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a;所述箱体下底
面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装有电磁阀b;所述水位传感器,水泵,流量计,电磁阀a,以及
电磁阀b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窗板通过旋
转固定件固定连接在窗叶框上;所述窗叶框两侧上部成型有用以安装旋转固定件的定位口
a;所述旋转固定件内端连接有凸轮形的卡头,旋转固定件外端成型有旋拧部;所述窗叶框
上成型有供卡头旋转定位的卡头伸出口;所述侧插板上对应卡头伸出口的位置成型有与所
述卡头配合定位的定位口b;所述侧插板下端成型有下定位斜边;所述下定位斜边与水平方
向夹角为25°~30°;所述窗叶框下部上端成型有与下定位斜边配合定位的上定位斜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插板内壁成
型有安装板,安装板上成型有与导流板配合安装的导流板安装槽,以及与进风板配合安装
的进风板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竖直方向呈角度为10°~15°的夹角;每组导流板与进风板之
间间距为3mm~5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窗板与内窗
板分别采用亚克力材料一次成型;所述挡雾折板、导流板,进风板以及喷管分别采用透明塑
料一次成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侧插板上
成型有与所述喷管一端插接的凹口;另一个侧插板上成型有供所述喷管穿过的台阶孔;台
阶孔外部螺纹连接有顶紧所述喷管的螺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的连接
板上端的两侧分别成型有定位卡头;所述侧插板上成型有与定位卡头配合定位的定位凸
起;两块所述侧插板上位于挡板a上方成型有供雾化器水槽安装的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包
括水平部与竖直部;所述竖直部成型在水平部远离内窗板一侧的上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过滤组件都的
进风板最低端高于导流板最低端30~35厘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侧插板上
位于雾化器水槽上方成型有供导风板安装的U形支架;所述U形支架与竖直平面呈角度为
20°~30°的夹角。
10.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滑动安装在窗框内的过滤
窗叶,安装在窗框外侧下方的水过滤器;所述过滤窗叶包括窗叶框以及分别连接在窗叶框
内、外侧的内窗板与外窗板;所述窗框上端成型有进风口;所述内窗板上部成型有出风口;
所述内窗板两侧成型有侧插板;所述侧插板中间固定连接有多组过滤组件;每组过滤
组件包括导流板与进风板;所述侧插板中间位于各个导流板上方固定连接有两端封闭的喷
管;所述喷管下端成型有与导流板外壁所在平面重合的喷水口;所述导流板下端成型有弧
形的导流壁;所述导流壁远离导流板的一端成型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端面与导流壁形
成有进水缝隙;
所述进风板上端成型有进风口b;所述进风板朝向导流板的一侧均匀成型有多个水平
设置的出风口b;所述进风口b与出风口b相连通;两块侧插板之间且位于所述导流板与内窗
板之间位置安装有除雾器;所述内窗板上部内壁位于出风口a上方的位置成型有挡板a;挡
板a的一端与靠近内窗板一侧的导流板相抵;
所述内窗板上部位于挡板a上方位置固定连接有雾化器水槽;所述雾化器水槽内安装
有多个超声波雾化器;
所述两块侧插板之间位于雾化器水槽上方固定安装有导风板;两个喷管进水管a通过
软管与一个四通接头的两个出水端相连;所述四通接头另一个出水端位于导风板上方;所
述喷管侧壁成型有进水管a;各个进水管a与水过滤器的出水管相连;所述连接进水管a与水
过滤器的出水管的管道上安装有水泵;
所述窗叶框下部成型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上成型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管道与
水过滤器的进水管b相连。

说明书

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构。

背景技术

文献号为201320100600.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构,它能
在保持自然通风和采光的状态下实现空气净化、加湿、隔音、防撬和隔热(闭窗时)功能。它
由透明的高强度圆形立柱作为结构载体,通过循环水泵向水幕立柱上方的储水槽内供水,
强制水从导流帽和水幕立柱之间的狭窄缝隙流出,在结构载体表面形成均匀、连续的水幕,
再将这些“柱”形水幕进行多行的“迷宫”式排列,就形成了水幕“迷宫”空气通道时得到有效
净化、加湿和过滤噪音。但是,在无风或者外界风向不是朝向安装上述空气净化窗的方向
时,上述空气净化窗起不了净化空气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无风条件
下也能够过滤空气,并且不会产生噪音的空气净化窗。

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
构,包括窗框,滑动安装在窗框内的常规窗叶与过滤窗叶,以及固定安装在窗框外侧下方的
陶瓷过滤器。

所述过滤窗叶包括窗叶框,连接在窗叶框一侧的外窗板,以及连接在窗叶框另一
侧的内窗板;所述窗叶框上端面位于窗框外侧的位置成型有进风口a;所述内窗板上部成型
有出风口a。

所述内窗板左右两侧成型有侧插板;两块侧插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组过滤组件,
靠外侧的过滤组件安装高度高于靠内侧的过滤组件;每组过滤组件包括导流板与进风板;
所述进风板安装位于相对导流板靠内侧的位置;所述导流板安装高度高于进风板安装高度
2~3厘米;两块侧插板之间位于对应导流板上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两端封闭的喷管。

所述导流板下端面靠近内窗板的一侧成型有圆心角为180°的弧形的导流壁;所述
导流壁远离导流板的一端成型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下端面与导流壁外壁面相切,且在相
切处引流管上端面与导流壁形成有2~3毫米的进水缝隙。

所述进风板上端成型有进风口b;所述进风板朝向导流板的一侧均匀成型有多个
水平设置的出风口b;所述进风口b与出风口b相连通;所述进风板另一侧成型有防止空气从
进风板外壁面流入过滤组件内的挡板b。所述引流管两端与侧插板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喷管下端成型有与导流板外壁所在平面重合的喷水口;所述喷管侧壁成型有
进水管a。

两块侧插板之间且位于所述导流板与内窗板之间位置安装有除雾器;所述除雾器
包括呈波浪形的多个等距分布的挡雾折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挡雾折板两端且与侧插板固定
连接的两块连接板。

所述内窗板上部内壁位于出风口a上方的位置成型有挡板a;所述挡板a与竖直方
向呈角度为50°~60°的夹角;挡板a的一端与靠近内窗板一侧的导流板相抵。

所述内窗板上部位于挡板a上方位置固定连接有雾化器水槽;所述雾化器水槽内
安装有多个超声波雾化器。

所述两块侧插板之间位于雾化器水槽上方固定安装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包括平
板a与成型在平板a上端的平板b;所述平板a与竖直方向呈角度为20°~30°的夹角;所述平板
b与平板a之间呈角度为140°~150°的夹角;所述平板b与外窗板相抵;所述导风板b靠近四通
接头一端与侧插板中间留有供四通接头安装的空间。

所述窗叶框上部位于远离常规窗叶一侧的位置成型有穿管孔;两个喷管进水管a
通过软管与一个四通接头的两个出水端相连;所述四通接头另一个出水端管口为4mm~5mm,
且位于导风板上方;所述四通接头的进水端通过进水软管连接有水泵,所述窗叶框外侧位
于穿管孔下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供进水软管穿过的管套;所述窗叶框下部成型有排水槽;
所述排水槽下端一侧成型有排水口。

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陶瓷过滤器的出水管b相连;所述排水口通过软管与陶瓷过
滤器的进水管b相连。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陶瓷过滤器包括箱体,插接在箱体上的盖体,固定连接在盖
体下端的筒体,自下而上安装在筒体内呈圆筒形的陶瓷滤芯;所述陶瓷滤芯下端固定连接
有底座;所述底座上位于陶瓷滤芯外周成型有锁紧圈;所述锁紧圈与筒体内壁下部密封连
接;所述陶瓷滤芯中间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下端连接有刷头,所述刷头侧面成型有沿
周向均匀分布的刷毛;所述活塞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盖体下端位于活塞正上方位置
成型有弹簧安装柱;所述弹簧上端固定连接在弹簧安装柱外侧;所述出水管b下端与筒体内
相连通。

所述箱体内安装有水位传感器,所述箱体外安装有控制器;连接所述出水管b48与
水泵的管路上安装有流量计;所述箱体内腔通过水管与水龙头连接;所述连接箱体内腔与
水龙头的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a;所述箱体下底面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装有电磁阀b;
所述水位传感器,水泵,流量计,电磁阀a,以及电磁阀b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窗板通过旋转固定件固定连接在窗叶框上;所述窗叶框两
侧上部成型有用以安装旋转固定件的定位口a;所述旋转固定件内端连接有凸轮形的卡头,
旋转固定件外端成型有旋拧部;所述窗叶框上成型有供卡头旋转定位的卡头伸出口;所述
侧插板上对应卡头伸出口的位置成型有与所述卡头配合定位的定位口b;所述侧插板下端
成型有下定位斜边;所述下定位斜边与水平方向夹角为25°~30°;所述窗叶框下部上端成型
有与下定位斜边配合定位的上定位斜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侧插板内壁成型有安装板,安装板上成型有与导流板配合安
装的导流板安装槽,以及与进风板配合安装的进风板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竖直方向呈角
度为10°~15°的夹角;每组导流板与进风板之间间距为3mm~5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窗板与内窗板分别采用亚克力材料一次成型;所述挡雾折
板、导流板,进风板以及喷管分别采用透明塑料一次成型。

作为优选方案:一个所述侧插板上成型有与所述喷管一端插接的凹口;另一个侧
插板上成型有供所述喷管穿过的台阶孔;台阶孔外部螺纹连接有顶紧所述喷管的螺钉。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除雾器的连接板上端的两侧分别成型有定位卡头;所述侧插
板上成型有与定位卡头配合定位的定位凸起;两块所述侧插板上位于挡板a上方成型有供
雾化器水槽安装的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包括水平部与竖直部;所述竖直部成型在水平部
远离内窗板一侧的上端。

作为优选方案:每组过滤组件都的进风板最低端高于导流板最低端30~35厘米。

作为优选方案:两块所述侧插板上位于雾化器水槽上方成型有供导风板安装的U
形支架;所述U形支架与竖直平面呈角度为20°~30°的夹角。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构,包括窗框,滑动安装在窗框内的过
滤窗叶,安装在窗框外侧下方的水过滤器;所述过滤窗叶包括窗叶框以及分别连接在窗叶
框内、外侧的内窗板与外窗板;所述窗框上端成型有进风口;所述内窗板上部成型有出风
口;

所述内窗板两侧成型有侧插板;所述侧插板中间固定连接有多组过滤组件;每组过滤
组件包括导流板与进风板;所述侧插板中间位于各个导流板上方固定连接有两端封闭的喷
管;所述喷管下端成型有与导流板外壁所在平面重合的喷水口;所述导流板下端成型有弧
形的导流壁;所述导流壁远离导流板的一端成型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端面与导流壁形
成有进水缝隙;

所述进风板上端成型有进风口b;所述进风板朝向导流板的一侧均匀成型有多个水平
设置的出风口b;所述进风口b与出风口b相连通;

两块侧插板之间且位于所述导流板与内窗板之间位置安装有除雾器;所述内窗板上部
内壁位于出风口a上方的位置成型有挡板a;挡板a的一端与靠近内窗板一侧的导流板相抵;

所述内窗板上部位于挡板a上方位置固定连接有雾化器水槽;所述雾化器水槽内安装
有多个超声波雾化器;

所述两块侧插板之间位于雾化器水槽上方固定安装有导风板;两个喷管进水管a通过
软管与一个四通接头的两个出水端相连;所述四通接头另一个出水端位于导风板上方;所
述喷管侧壁成型有进水管a;各个进水管a与水过滤器的出水管相连;所述连接进水管a与水
过滤器的出水管的管道上安装有水泵;

所述窗叶框下部成型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上成型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管道与
水过滤器的进水管b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无风的情况下,水膜表面附近会产生
负压,无需风扇就能够让室外的空气流入空气净化窗内,并且经过空气净化窗过滤后流入
室内;由于本发明所有水在任何情况下都在管内或者沿着壁面流动,亦或是从低处流下,因
此不会因风扇或是因水从高处竖直向下滴落产生噪音。

使用时,先将常规窗叶与过滤窗叶如图1放置,并打开屋内至少一扇窗,室外的空
气从过滤窗叶的进风口a流入,与经过雾化器雾化后的水雾接触,此时水从两个喷水口喷
出,由于各个喷水口的下方设置有导流板,且导流板的外壁面与喷水口的喷射方向重合,使
得水沿着对应的导流板向下流动形成水膜,向下流动的水膜的表面附近会产生负压,带动
混有水雾的空气从导风板的下壁面流向进风板的进风口b中,再从进风板的条形出风口b被
吸出;并且挡板a位于内窗板与靠近内窗板一侧的导流板之间,挡板b位于进风板外壁且与
外窗板或是喷管外壁相抵,使得空气只能从进风板上端的进风口b流入;

此时水膜吸附空气中的小颗粒以及部分混在空气中的水雾,由于水膜向下流动的时
候,水流速度会逐渐加快,根据文丘里现象表明,流速的增大伴随流体压力的降低,这种效
应是指在高速流动的流体附近会产生低压,从而产生吸附作用;因此导流板下方的负压会
大于导流板上方的负压,因此进风板内的所有空气会被水流表面的负压从出风口b吸离进
风板;并且进风板最低端高于导流板最低端30~35厘米,增长了空气与水膜的作用时间,增
强过滤效果。

当水流动至导流板的最低点时,根据科恩达效应表明流体(水流或气流)离开本来
的流动方向,改为随着凸出的物体表面流动的倾向。当流体与它流过的物体表面之间存在
表面摩擦时(也可以说是流体粘性),只要曲率不大,流体会顺着物体表面流动。因此水会沿
着导流壁的下表面流动,由于引流管下端与导流壁下端相切,水能够紧接着通过进水缝隙
流入引流管内,而由于进水缝隙设置为与水膜厚度相当,这样绝大部分的空气会沿着引流
管的切线方向向内侧流动;当净化后的空气经过除雾器时,由于除雾器内成型的挡雾折板
呈波浪形,在空气向上流动的时候,较多的水雾会在挡雾折板凝聚;经过除雾器的空气较为
干燥,并在挡板a的阻碍下通过出风口a流入室内。因为引流管两端与侧插板之间留有间隙,
水会从引流管两端自动排出,沿着侧插板内壁流入排水槽中,再通过进水管b排入至陶瓷过
滤器内;当水泵打开时,陶瓷滤芯、筒体,以及活塞组成的密闭空间的产生负压,此时位于陶
瓷滤芯内的水经过陶瓷滤芯过滤后直接流入筒体与陶瓷滤芯之间,控制器控制水泵将过滤
后的水吸至喷管内,并从喷水口喷出。

当流量计检测当下流量小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水泵关闭,此时陶瓷滤芯、筒
体,以及活塞组成的密闭空间的负压消失,使得弹簧伸长,活塞在向下运动时刷毛刷除附着
在陶瓷滤芯壁面的污垢,每隔一段设定时间,控制器控制电磁阀b打开将带有污垢的水排
出。

当陶瓷过滤器内的水低于水位传感器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a打开使水流入至陶
瓷过滤器内。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过滤窗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与内窗板相连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过滤窗叶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A部放大图。

图7是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进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除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旋转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窗叶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内窗板与侧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陶瓷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陶瓷过滤器内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1、窗框;2a、常规窗叶;2b、过滤窗叶;20、窗叶框;202、定位口a;203、卡头伸出口;
204、排水槽;205、管套;206、排水口;207、上定位斜边;208、穿管孔;21、外窗板;211、进风口
a;22、内窗板;221、出风口a;222、侧插板;223、下定位斜边;224、U形支架;225、台阶孔;226、
定位凸起;2271、导流板安装槽;2272、进风板安装槽;228、L形支架;229、挡板a;23、四通接
头;24、旋转固定件;241、卡头;242、旋拧部;25、定位口b;31、喷管;311、喷水口;312、进水管
a;32、导流板;322、导流壁;323、引流管;324、进水缝隙;33、进风板;331、出风口b;332、进风
口b;333、挡板b;34、除雾器;341、挡雾折板;342、连接板;3421、定位卡头;35、导风板;36、雾
化器水槽;4、陶瓷过滤器;41、筒体;42、陶瓷滤芯;421、底座;422、锁紧圈;43、活塞;44、弹
簧;45、刷毛;46、弹簧安装柱;47、进水管b;48、出水管b;49、盖体;5、水位传感器;6、流量计;
7、控制器;81、电磁阀a;82、电磁阀b;9、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根据图1至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构,包括窗框1,滑动安装
在窗框1内的常规窗叶2a与过滤窗叶2b,以及固定安装在窗框1外侧下方的陶瓷过滤器4。

所述过滤窗叶2b包括窗叶框20,连接在窗叶框20一侧的外窗板21,以及连接在窗
叶框20另一侧的内窗板22;所述窗叶框上端面位于窗框1外侧的位置成型有进风口a211;所
述内窗板上部成型有出风口a221。

所述内窗板22左右两侧成型有侧插板222;两块侧插板222之间固定连接有两组过
滤组件,靠外侧的过滤组件安装高度高于靠内侧的过滤组件;每组过滤组件包括导流板32
与进风板33;所述进风板33安装位于相对导流板32靠内侧的位置;所述导流板安装高度高
于进风板安装高度2~3厘米。

两块侧插板222之间位于对应导流板32上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两端封闭的喷管
31。

所述导流板32下端面靠近内窗板22的一侧成型有圆心角为180°的弧形的导流壁
322;所述导流壁322远离导流板32的一端成型有引流管323;所述引流管323下端面与导流
壁322外壁面相切,且在相切处引流管323上端面与导流壁322形成有2~3毫米的进水缝隙
324;所述进水缝隙恰好为水膜厚度,仅能让水通过,因此空气只能沿着引流管上端面通过。

所述进风板上端成型有进风口b332;所述进风板朝向导流板的一侧均匀成型有多
个水平设置的出风口b331;所述进风口b与出风口b相连通;所述进风板另一侧成型有防止
空气从进风板外壁面流入过滤组件内的挡板b333。

所述引流管两端与侧插板之间留有间隙;方便引流管内水从引流管两端流出。

所述喷管31下端成型有与导流板32外壁所在平面重合的喷水口311;为了使喷管
喷出的水膜能沿着导流板的外壁向下流动,减少噪音;所述喷管31侧壁成型有进水管a312。

两块侧插板222之间且位于所述导流板32与内窗板之间位置安装有除雾器34;所
述除雾器34包括呈波浪形的多个等距分布的挡雾折板341,以及固定连接在挡雾折板两端
且与侧插板222固定连接的两块连接板342。

所述内窗板上部内壁位于出风口a上方的位置成型有挡板a229;所述挡板a229与
竖直方向呈角度为50°~60°的夹角;挡板a的一端与靠近内窗板一侧的导流板相抵。

所述内窗板上部位于挡板a上方位置固定连接有雾化器水槽36;所述雾化器水槽
内安装有多个超声波雾化器。

所述两块侧插板之间位于雾化器水槽上方固定安装有导风板35;所述导风板包括
平板a与成型在平板a上端的平板b;所述平板a与竖直方向呈角度为20°~30°的夹角;所述平
板b与平板a之间呈角度为140°~150°的夹角;所述平板b与外窗板相抵;所述导风板b靠近四
通接头一端与侧插板中间留有供四通接头安装的空间。

所述窗叶框上部位于远离常规窗叶一侧的位置成型有穿管孔208;两个喷管进水
管a312通过软管与一个四通接头23的两个出水端相连;所述四通接头另一个出水端管口为
4mm~5mm,且位于导风板上方;所述四通接头的进水端通过进水软管连接有水泵9,所述窗叶
框外侧位于穿管孔下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供进水软管穿过的管套205;所述窗叶框20下部
成型有排水槽204;所述排水槽204下端一侧成型有排水口206。

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陶瓷过滤器4的出水管b48相连;所述排水口206通过软管与
陶瓷过滤器4的进水管b47相连。

所述的陶瓷过滤器4包括箱体,插接在箱体上的盖体49,固定连接在盖体下端的筒
体41,自下而上安装在筒体41内呈圆筒形的陶瓷滤芯42;所述陶瓷滤芯42下端固定连接有
底座421;所述底座421上位于陶瓷滤芯42外周成型有锁紧圈422;所述锁紧圈422与筒体41
内壁下部密封连接;所述陶瓷滤芯42中间滑动连接有活塞43;所述活塞43下端连接有刷头,
所述刷头侧面成型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刷毛45;所述活塞43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44;所述
盖体下端位于活塞正上方位置成型有弹簧安装柱46;所述弹簧44上端固定连接在弹簧安装
柱46外侧;所述出水管b48下端与筒体内相连通。

所述箱体内安装有水位传感器5,所述箱体外安装有控制器7;连接所述出水管b48
与水泵的管路上安装有流量计6;所述箱体内腔通过水管与水龙头连接;所述连接箱体内腔
与水龙头的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a81;所述箱体下底面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装有电磁
阀b82;所述水位传感器5,水泵9,流量计6,电磁阀a,以及电磁阀b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控制器根据水位传感器、流量计等的信息控制电磁阀、水泵等的工作是本领域的
常规现有技术,在此不展开描述,另外窗框位于室内一侧可安装有控制面板,用于控制本发
明启停,或者可通过遥控器或者手机控制。

所述内窗板22通过旋转固定件24固定连接在窗叶框20上;所述窗叶框20两侧上部
成型有用以安装旋转固定件24的定位口a202;所述旋转固定件24内端连接有凸轮形的卡头
241,旋转固定件外端成型有旋拧部242;所述窗叶框20上成型有供卡头241旋转定位的卡头
伸出口203;所述侧插板222上对应卡头伸出口203的位置成型有与所述卡头配合定位的定
位口b25;所述侧插板下端成型有下定位斜边223;所述下定位斜边223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25°~30°;所述窗叶框20下部上端成型有与下定位斜边配合定位的上定位斜边207。

所述侧插板内壁成型有安装板,安装板上成型有与导流板配合安装的导流板安装
槽2271,以及与进风板配合安装的进风板安装槽2272;所述安装槽与竖直方向呈角度为10°
~15°的夹角;每组导流板与进风板之间间距为3mm~5mm。

所述外窗板与内窗板分别采用亚克力材料一次成型;所述挡雾折板、导流板,进风
板以及喷管分别采用透明塑料一次成型。一个所述侧插板上成型有与所述喷管一端插接的
凹口;另一个侧插板上成型有供所述喷管穿过的台阶孔225;台阶孔外部螺纹连接有顶紧所
述喷管的螺钉。所述除雾器的连接板上端的两侧分别成型有定位卡头3421;所述侧插板上
成型有与定位卡头配合定位的定位凸起226;两块所述侧插板上位于挡板a上方成型有供雾
化器水槽安装的L形支架228;所述L形支架包括水平部与竖直部;所述竖直部成型在水平部
远离内窗板一侧的上端。每组过滤组件都的进风板最低端高于导流板最低端30~35厘米。两
块所述侧插板上位于雾化器水槽上方成型有供导风板安装的U形支架224;所述U形支架与
竖直平面呈角度为20°~30°的夹角。

在无风的情况下,水膜表面附近会产生负压,无需风扇就能够让室外的空气流入
空气净化窗内,并且经过空气净化窗过滤后流入室内;由于本发明所有水在任何情况下都
在管内或者沿着壁面流动,亦或是从低处流下,因此不会因风扇或是因水从高处竖直向下
滴落产生噪音。

使用时,先将常规窗叶与过滤窗叶如图1放置,并打开屋内至少一扇窗,室外的空
气从过滤窗叶的进风口a流入,与经过雾化器雾化后的水雾接触,此时水从两个喷水口喷
出,由于各个喷水口的下方设置有导流板,且导流板的外壁面与喷水口的喷射方向重合,使
得水沿着对应的导流板向下流动形成水膜,向下流动的水膜的表面附近会产生负压,带动
混有水雾的空气从导风板的下壁面流向进风板的进风口b中,再从进风板的条形出风口b被
吸出;并且挡板a位于内窗板与靠近内窗板一侧的导流板之间,挡板b位于进风板外壁且与
外窗板或是喷管外壁相抵,使得空气只能从进风板上端的进风口b流入;

此时水膜吸附空气中的小颗粒以及部分混在空气中的水雾,由于水膜向下流动的时
候,水流速度会逐渐加快,根据文丘里现象表明,流速的增大伴随流体压力的降低,这种效
应是指在高速流动的流体附近会产生低压,从而产生吸附作用;因此导流板下方的负压会
大于导流板上方的负压,因此进风板内的所有空气会被水流表面的负压从出风口b吸离进
风板;并且进风板最低端高于导流板最低端30~35厘米,增长了空气与水膜的作用时间,增
强过滤效果。

当水流动至导流板的最低点时,根据科恩达效应表明流体(水流或气流)离开本来
的流动方向,改为随着凸出的物体表面流动的倾向。当流体与它流过的物体表面之间存在
表面摩擦时(也可以说是流体粘性),只要曲率不大,流体会顺着物体表面流动。因此水会沿
着导流壁的下表面流动,由于引流管下端与导流壁下端相切,水能够紧接着通过进水缝隙
流入引流管内,而由于进水缝隙设置为与水膜厚度相当,这样绝大部分的空气会沿着引流
管的切线方向向内侧流动;当净化后的空气经过除雾器时,由于除雾器内成型的挡雾折板
呈波浪形,在空气向上流动的时候,较多的水雾会在挡雾折板凝聚;经过除雾器的空气较为
干燥,并在挡板a的阻碍下通过出风口a流入室内。因为引流管两端与侧插板之间留有间隙,
水会从引流管两端自动排出,沿着侧插板内壁流入排水槽中,再通过进水管b排入至陶瓷过
滤器内;当水泵打开时,陶瓷滤芯、筒体,以及活塞组成的密闭空间的产生负压,此时位于陶
瓷滤芯内的水经过陶瓷滤芯过滤后直接流入筒体与陶瓷滤芯之间,控制器控制水泵将过滤
后的水吸至喷管内,并从喷水口喷出。

当流量计检测当下流量小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水泵关闭,此时陶瓷滤芯、筒
体,以及活塞组成的密闭空间的负压消失,使得弹簧伸长,活塞在向下运动时刷毛刷除附着
在陶瓷滤芯壁面的污垢,每隔一段设定时间,控制器控制电磁阀b打开将带有污垢的水排
出。

当陶瓷过滤器内的水低于水位传感器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a打开使水流入至陶
瓷过滤器内。

实施例2

根据图1至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构,包括窗框1,滑动安装
在窗框内的过滤窗叶2b,安装在窗框外侧下方的水过滤器4;所述过滤窗叶包括窗叶框20以
及分别连接在窗叶框内、外侧的内窗板22与外窗板21;所述窗框上端成型有进风口211;所
述内窗板上部成型有出风口221。

所述内窗板两侧成型有侧插板222;所述侧插板中间固定连接有多组过滤组件;每
组过滤组件包括导流板32与进风板33;所述侧插板中间位于各个导流板上方固定连接有两
端封闭的喷管31;所述喷管下端成型有与导流板外壁所在平面重合的喷水口311;所述导流
板下端成型有弧形的导流壁322;所述导流壁远离导流板的一端成型有引流管323;所述引
流管上端面与导流壁形成有进水缝隙324。

所述进风板上端成型有进风口b332;所述进风板朝向导流板的一侧均匀成型有多
个水平设置的出风口b331;所述进风口b与出风口b相连通。

两块侧插板222之间且位于所述导流板32与内窗板之间位置安装有除雾器34;所
述内窗板上部内壁位于出风口a上方的位置成型有挡板a229;挡板a的一端与靠近内窗板一
侧的导流板相抵。

所述内窗板上部位于挡板a上方位置固定连接有雾化器水槽36;所述雾化器水槽
内安装有多个超声波雾化器。

所述两块侧插板之间位于雾化器水槽上方固定安装有导风板35;两个喷管进水管
a312通过软管与一个四通接头23的两个出水端相连;所述四通接头另一个出水端位于导风
板上方;所述喷管侧壁成型有进水管a312;各个进水管a与水过滤器的出水管相连;所述连
接进水管a与水过滤器的出水管的管道上安装有水泵9。

所述窗叶框下部成型有排水槽204;所述排水槽上成型有排水口206;所述排水口
通过管道与水过滤器的进水管b相连。

实施例3

结合图16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以下改进:所述活塞43下端连接有中
空的刷头450,所述刷头外侧壁上部成型有冲洗喷水口451,刷头外侧壁下部均匀连接有沿
周向均匀分布的刷毛45;所述刷头下端连接有可伸缩的波纹管形状的储水管452,所述储水
管下端连接有封头板453,所述封头板外周成型有与陶瓷滤芯内壁紧密相抵或者固定连接
的延伸筋条,使得陶瓷滤芯内壁与储水管之间留有大于10mm以上的间距,所述封头板上连
接有由储水管外向储水管内单向导通的单向阀454。通过增设所述储水管,这样在水泵关闭
时,活塞向下移动的同时使储水管压缩,储水管内的水从冲洗喷水口喷出对陶瓷滤芯内壁
进行冲刷,使被刷毛刷下的污垢能够及时与陶瓷滤芯内壁脱离,在水泵再次启动后活塞在
负压作用下向上运动,此时单向阀打开使储水管再次充满水便于下次冲刷使用。所述冲洗
喷水口的口径为1.0-2.0mm,相邻喷水口的间距为5-6mm,且冲洗喷水口的喷射方向与陶瓷
滤芯对应位置的半径方向之间形成10-20°的夹角,使得从冲洗喷水口喷出的水流倾斜地冲
刷陶瓷滤芯内壁,多个冲洗喷水口协同工作使得水流产生旋转,更利于陶瓷滤芯内壁污垢
的脱离。

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构.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新风系统的窗户结构,包括窗框,滑动安装在窗框内的过滤窗叶,安装在窗框外侧下方的水过滤器;所述侧插板中间固定连接有多组过滤组件;每组过滤组件包括导流板与进风板;两块侧插板之间安装有除雾器;所述内窗板上部位于挡板a上方位置固定连接有雾化器水槽;所述雾化器水槽内安装有多个超声波雾化器;所述两块侧插板之间位于雾化器水槽上方固定安装有导风板;在无风的情况下,水膜表面附近会产生负压,无需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