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门双向置中缓冲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移门双向置中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缓冲装置一般用于门体上,以达到门体在动作时的缓冲目的,降低门体动作时的
噪音。现有的缓冲装置虽能达到自动回归缓冲的目的,但缓冲效果不够理想,稳定性差,容
易失效,失效后不易修复,使用性能不可靠,且不能达到双向缓冲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性能可靠、可以修复失效、
缓冲效果较理想且可实现双向缓冲并置中功能的移门双向置中缓冲器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移
门双向置中缓冲装置,包括壳体机构、缓冲机构和拨片;
所述壳体机构包括一壳体和一下铁件,该壳体连接于所述下铁件上,所述壳体的中部
设有轨道槽,壳体的内侧设有两个槽沟,两个槽沟的端部分别具有卡口;
所述缓冲机构设置于壳体和下铁件形成的空间内,该缓冲机构包括一主滑动体、两个
释放爪、两个拉杆、两个分滑动体、两组缓冲件和两个弹性件,其中一个分滑动体设置于下
铁件的左部,另一个分滑动体设置于下铁件的右部,主滑动体设置于两个分滑动体之间,主
滑动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拉杆,两个释放爪可转动的安装于主滑动体上,两个释放
爪形成一个拨动空间,每个释放爪的头部分别具有一释放杆,释放爪的释放杆的上端与壳
体的槽沟相配合,每个分滑动体分别连接有一组缓冲件和一个弹性件,分滑动体上设有拉
动槽,拉杆的一端与主滑动体连接,拉杆的另一端设有拉动部,拉动杆的拉动部与分滑动体
的拉动槽配合;
所述释放爪的头部具有一Z形的弹性弯臂,该弹性弯臂的端部具有一弹性弯钩, 释放
爪还具有一配合钩部,弹性弯臂可打开或闭合,弹性弯臂闭合时,弹性弯臂的弹性弯钩与释
放爪的配合钩部相钩接;
所述拨片具有拨动柱,拨片的拨动柱可穿过所述壳体的轨道槽以与两个释放爪形成的
拨动空间可分离的相卡抵。
进一步的,所述释放爪的尾部内侧为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主滑动体上设有凹槽,释放爪的释放杆的下部与主滑动体的凹槽
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释放爪具有轴杆,释放爪通过轴杆与主滑动体轴接。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件包括中空外管和推杆,推杆穿设于中空外管中。
进一步的,所述分滑动体的拉动槽为斜向的开口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拨片具有两个拨动柱。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结构的中部包覆有不锈钢包覆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了释放爪、缓冲件、弹性件、主滑动体、分滑动体
和拉杆相配合的结构,可以实现置中缓冲的功能,这种结构使得缓冲性能更稳定,缓冲效果
更理想,噪音更小,不易损坏。而且,本发明在主滑动体的左右方向上分别设置分滑动体、拉
杆、缓冲件和弹性件,并采用两个释放爪,且壳体上设置两个槽沟,从而可以实现双向缓冲
的功能。另外,本发明中的释放爪具有可以打开或闭合的弹性弯臂,生产时弹性弯臂为打
开,比较易于生产,生产出来后,将弹性弯臂闭合,弹性弯臂的弹性弯钩与释放爪的配合钩
部相钩接,这样释放爪的头部就具有单向弹性。如果释放爪的释放杆的上端脱离壳体的槽
沟的卡口后,没有对拨片的拨动柱进行包覆,拨片处于失效状态,则可通过弹性弯臂的作
用,再配合拨片的推力,将弹性弯钩压弯至底部,拨动柱重新进入两个拨动爪之间,使得拨
片的拨动柱重新与释放爪卡抵,实现自动修复失效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壳体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分滑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主滑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释放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
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移门双向置中缓冲器,包括壳体机构、缓冲机构和拨片;
一种移门双向置中缓冲装置,包括壳体机构、缓冲机构和拨片;
所述壳体机构包括一壳体1和一下铁件2,该壳体1连接于所述下铁件2上,所述壳体1的
中部设有轨道槽11,壳体1的内侧设有两个槽沟12,其中一个槽沟12位于轨道槽11的前侧,
另一个槽沟12位于轨道槽11的后侧,位于轨道槽11前侧的槽沟12的左端部以及位于轨道槽
11后侧的槽沟12的右端部分别具有卡口121。
所述缓冲机构设置于壳体1和下铁件2形成的空间内,该缓冲机构包括一主滑动体
3、两个释放爪4、两个拉杆5、两个分滑动体6、两组缓冲件7和两个弹性件8,其中一个分滑动
体6设置于下铁件2的左部,另一个分滑动体6设置于下铁件2的右部,主滑动体3设置于两个
分滑动体6之间。主滑动体3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拉杆5,两个释放爪4可转动的安装于
主滑动体3上。具体的,释放爪4具有轴杆41,释放爪4通过轴杆41与主滑动体3轴接。两个释
放爪4形成一个拨动空间,每个释放爪4的头部分别具有一释放杆42,释放爪4的释放杆42的
上端与壳体1的槽沟12相配合。每个分滑动体6分别连接有一组缓冲件7和一个弹性件8,该
缓冲件7包括中空外管和推杆,推杆穿设于中空外管中。分滑动体6上设有拉动槽61,拉杆5
的一端与主滑动体3连接,拉杆5的另一端设有拉动部51,拉动杆5的拉动部51与分滑动体6
的拉动槽61配合。
如图6所示,释放爪4的头部具有一Z形的弹性弯臂43,该弹性弯臂43的端部具有一
弹性弯钩431, 释放爪4还具有一配合钩部44,弹性弯臂43可打开或闭合,弹性弯臂43闭合
时,弹性弯臂43的弹性弯钩431与释放爪4的配合钩部44相钩接;释放爪4的弹性弯臂43的外
侧为斜面,释放爪4的尾部内侧也为斜面。
所述拨片9具有拨动柱91,拨片9的拨动柱91可穿过所述壳体1的轨道槽11以与两
个释放爪4形成的拨动空间可分离的相卡抵。
进一步说,主滑动体上3设有凹槽31,释放爪4的释放杆42的下部与主滑动体3的凹
槽31配合。
进一步说,所述分滑动体6的拉动槽61为斜向的开口结构。
进一步说,所述拨片9具有两个拨动柱91。
进一步说,所述壳体结构的中部包覆有不锈钢包覆片10。不锈钢包覆片10的包覆
可以使得壳体结构更可靠。
安装时,在与移门的门体配合的上门框上安装拨片9,将该缓冲器的其他结构通过
下铁件2安装于移门的门体上。
使用时,主滑动体3处于置中位置,向左拉动门体,拨片9的拨动柱91沿着壳体1的
轨道槽11移动,当拨片9撞到释放爪4后,拨片9的拨动柱91向右推动释放爪4,从而主滑动体
3向右移动,位于主滑动体3左方的拉杆5拉动位于下铁件2左部的分滑动体6,分滑动体6拉
动弹性件8和缓冲件7,位于主滑动体3右方的拉杆5顺着位于下铁件2右部的分滑动体6的拉
动槽61滑过去。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拨片的拨动柱91挤压位于主滑动体前侧的释放爪的弹
性弯臂,利用弹性弯臂的弹性,拨片9的拨动柱91挤压进入两个释放爪4之间形成的拨动空
间中,拨片9的拨动柱91继续作用于释放爪4,当位于主滑动体3后侧的释放爪4到达壳体1后
侧的槽沟12的卡口121处时,拨片9的拨动柱91对位于主滑动体后侧的释放爪4的弹性弯臂
的作用力使得释放爪4转动,位于主滑动体后侧的释放爪4的释放杆42的上端卡入壳体1后
侧的槽沟12的卡口121中,位于主滑动体3左方的弹性件8和缓冲件7处于拉伸定位状态。此
时,拨片9的拨动柱91脱离两个释放爪4形成的拨动空间,门体可以轻松向左打开。
当门体向右移动,即进行关门动作时,拨片9的拨动柱91撞到位于主滑动体3后侧
的释放爪尾部内侧的斜面,从而在拨片9的作用下,位于主滑动体3后侧的释放爪4转动,其
释放杆42脱离壳体1后侧的槽沟12的卡口121,释放爪4得到释放,位于主滑动体3左方的弹
性件8和缓冲件7缓慢回归复位,主滑动体3也缓慢回归到置中位置,达到向右关门时的回归
缓冲效果。
按照以上的动作过程,通过位于主滑动体3前侧的释放爪4、位于主滑动体3右方的
分滑动体6、拉杆5、弹性件8以及缓冲件7的配合,实现向左关门时的缓冲效果。
如果非正常状况下,释放爪4的释放杆42的上端脱离壳体1的槽沟12的卡口121后,
没有对拨片9的拨动柱91进行包覆,拨片9处于失效状态,则可通过弹性弯臂43的作用,再配
合拨片9的推力,将弹性弯钩431压弯至底部,拨动柱91重新进入两个释放爪4形成的拨动空
间中,使得拨片9的拨动柱91重新与释放爪4卡抵,实现自动修复失效的功能。
本发明采用了释放爪4、缓冲件7、弹性件8、主滑动体3、分滑动体6和拉杆5相配合
的结构,可以实现置中缓冲的功能,这种结构使得缓冲性能更稳定,缓冲效果更理想,噪音
更小,不易损坏。而且,本发明在主滑动体3的左右方向上分别设置分滑动体6、拉杆5、缓冲
件7和弹性件8,并采用两个释放爪4,且壳体1上设置两个槽沟12,从而可以实现双向缓冲的
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
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
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