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围护竖向格构柱定位转向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959276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8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18140.5

申请日:

2017.01.11

公开号:

CN106759350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2D 13/04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许世雄 崔江余 唐永福变更后:许世雄 游大江 刘向科 王浩 崔江余 张林 何涛 吴怡舜 韩雷 马晓晖|||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13/04申请日:20170111|||公开

IPC分类号:

E02D13/04

主分类号:

E02D13/04

申请人: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交通大学

发明人:

许世雄; 崔江余; 唐永福

地址: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6号院A2-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0

代理人:

谷庆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基坑围护竖向格构柱定位转向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所述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定位系统、转向系统、辅助调节系统;所述的定位系统包括定位平台、格构柱、定位木桩、紧固螺杆、加长型螺母;所述的转向系统包括导向柱、钢筋笼、支抬牛腿、螺杆连接牛腿;所述的辅助调节系统包括支抬扁担和调节撬棍;所述的控制系统是在灌注桩钻孔后将定位平台安置于桩孔口顶部地面,利用导向柱从定位平台中间留孔穿过,插入被8根钢筋绑焊为整体的格构柱与钢筋笼,利用导向柱与格构柱的咬合和两者之间的紧固螺杆的紧密固定,在地面间接调整格构柱的标高、定位与转向,实现精准控制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深基坑围护竖向格构柱定位转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定位系统、
转向系统、辅助调节系统;所述的定位系统包括定位平台(2)、格构柱(4)、定位木桩(10)、紧
固螺杆(3)、加长型螺母(5);所述的转向系统包括导向柱(1)、钢筋笼(7)、支抬牛腿(8)、螺
杆连接牛腿(9);所述的辅助调节系统包括支抬扁担(11)和调节撬棍(12);所述的定位平台
(2)中心留有矩形孔,可容钢筋笼(7)和导向柱(1)自由穿过,安置于桩孔口顶部地面,所述
的导向柱(1)从定位平台(2)中间插入,下端插入格构柱(4)与格构柱(4)顶部咬合,所述的
格构柱(4)插入钢筋笼(7)并利用钢筋焊接固定,所述的钢筋笼(7)插入桩孔(6)内,所述的
紧固螺杆(3)为两根,与导向柱(1)、格构柱(4)端部螺杆连接牛腿(9)相对应布置,成对布置
在导向柱(1)两侧,连接导向柱(1)与格构柱(4),使两者成为整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围护竖向格构柱定位转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紧固螺杆(3)包含螺杆、螺母、丝扣,所述的螺杆、螺母、丝扣的性能标准是在扭紧后应
能承受导向柱(1)、格构柱(4)、钢筋笼(7)及施工中产生的所有荷载的组合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围护竖向格构柱定位转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导向柱(1)所用型钢与格构柱(4)规格相同,长度根据格构柱(4)与地面场地标高起伏
情况推算,长度宜在9米以内,注意导向柱(1)出地面高度应满足下导管及浇筑混凝土净空
要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围护竖向格构柱定位转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插入格构柱(4)的导向柱(1)角钢应与格构柱(4)角钢相同,在导向柱(1)底部内侧分别
与格构柱(4)4个角钢绑焊1根,插头端部切外坡口,使四根角钢端部整体呈针状;插头长度
优选为50-80厘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围护竖向格构柱定位转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使
用方法为:
步骤一:采用地面十字形定位木桩(10)确定桩体中心,钻机钻至设计桩孔(6)深,之后
移走钻机;安放定位平台(2)并使定位平台(2)与格构柱(4)轴对称线应完全重合,利用地面
十字形定位木桩(10)辅助完成定位,然后用水准仪测量定位平台(2)的标高,用水平尺调平
定位平台(2);
步骤二:利用起重机将加工好的钢筋笼(7)吊放至桩孔(6)内,在孔口利用型钢支抬扁
担(11)架置在定位平台(2)上,放松钢丝绳;使用起重机将预制好的格构柱(4)吊放插入所
述的孔口钢筋笼(7)顶部,满足插入长度后垂直悬停,之后利用8根既定长度的钢筋将格构
柱(4)与钢筋笼(7)主筋焊接成为整体;继续使用起重机继续向桩孔(6)内吊放格构柱(4)与
钢筋笼(7),吊放过程中利用撬棍(12)调整格构柱(4)转向,应基本在定位平台(2)矩形孔口
中心,且四边两两平行;当起重机下放格构柱(4)至孔口时,利用型钢支抬扁担(11)横向插
入格构柱(4)空挡,架置在定位平台(2)上,放松钢丝绳;使用起重机起吊预定长度的导向柱
(1),将下部插头插入格构柱(4),利用紧固螺杆将导向柱(1)与格构柱(4)两侧的螺杆连接
牛腿连接固定,成为整体;
步骤三:导向柱(1)、格构柱(4)及钢筋笼(7)达到设计标高后,利用型钢支抬扁担(11)
支抬导向柱(1)顶部两侧的支抬牛腿(8),并搁置在矩形定位平台(2)上;对照格构柱(4)与
定位平台(2)的位置关系,利用撬棍(12)微调格构柱(4)中心和转向,选用不同型号尺寸的
支抬扁担(11)来微调格构柱(4)与钢筋笼(7)的标高。所有微调在满足规范误差范围后,利
用电焊机将支抬导向柱(1)的型钢支抬扁担(11)点焊固定在定位平台(2)上;清孔、下导管、
水下浇筑混凝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围护竖向格构柱定位转向控制系统的使用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螺杆(3)连接时,固定头在导向柱(1)顶部的支抬牛腿(8)端部,丝扣
段在格构柱支抬牛腿(8)端部,在扭紧螺杆螺母后应用焊机将螺母与格构柱(4)端的支抬牛
腿(8)满焊牢固,以便在导向柱(1)顶部能扭松螺杆,将螺杆下部丝扣从螺母中退丝,达到螺
杆周转使用要求。

说明书

一种深基坑围护竖向格构柱定位转向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深基坑围护竖向格构柱定位转向
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进行基坑围护的设计过程中,方案比选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所选定的支护
结构,首先应具有施工的可行性、应能满足根据工程环境所确定的基坑保护等级对基坑水
平位移和地表沉降的限制要求,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再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最终
的围护结构型式,对方案比选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加以分析,确定科学合理的工程方案。

基坑围护结构主要承受基坑开挖卸荷所产生的水压力和土压力,并将此压力传递
到支撑,是稳定基坑的一种施工临时挡墙结构。目前钻孔灌注桩法在基坑围护方面有广泛
应用,主要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
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
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钻孔灌注桩是按成桩方法分类而定义的一种
桩型。

南方软土地区进行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时,多采用混凝土内支撑结构,支撑竖向
荷载多采用组合式立柱来承担。组合式立柱下部为钻孔灌注桩,上部为组合式钢立柱,通常
是格构柱。南方软土地区,因机械化施工的场地要求,基坑围护桩基工程一般在地面施工,
而当支撑标高在施工场地地表以下时,相应的格构柱顶亦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则按照常
规利用吊筋辅助施工工艺,格构柱的定位、标高与转向施工精度将很难保证。若格构柱定位
或转向偏差过大,将造成支撑钢筋无法正常穿过格构柱,给施工带来极大不便,无论如何处
理均带来额外费用的投入,还可能对总工期带来影响。另外,有时主体结构设计图纸将结构
柱借用格构柱增加配筋形成型钢混凝土劲性柱,这样施工偏差控制将更加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深基坑围护的竖向支撑格构柱定位、转
向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该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格构柱的标高、中心位置与转向,为后续工序
顺利施工提供有利条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深基坑围护竖向格构柱定位转向控制系统,主要包括:
定位系统、转向系统、辅助调节系统;所述的定位系统包括定位平台、格构柱、定位木桩、紧
固螺杆、加长型螺母;所述的转向系统包括导向柱、钢筋笼、支抬牛腿、螺杆连接牛腿;所述
的辅助调节系统包括支抬扁担和调节撬棍;所述的定位平台中心留有矩形孔,可容钢筋笼
和导向柱自由穿过,安置于桩孔口顶部地面,所述的导向柱从定位平台中间插入,下端插入
格构柱与格构柱顶部咬合,所述的格构柱插入钢筋笼并利用钢筋焊接固定,所述的钢筋笼
插入桩孔内,所述的紧固螺杆为两根,与导向柱、格构柱端部螺杆连接牛腿相对应布置,成
对布置在导向柱两侧,连接导向柱与格构柱,使两者成为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紧固螺杆包含螺杆、螺母、丝扣,所述的螺杆、螺母、丝扣的性能
标准是在扭紧后应能承受导向柱、格构柱、钢筋笼及施工中产生的所有荷载的组合值。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柱所用型钢与格构柱规格相同,长度根据格构柱与地面场
地标高起伏情况推算,长度宜在9米以内,注意导向柱出地面高度应满足下导管及浇筑混凝
土净空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的插入格构柱的导向柱角钢应与格构柱角钢相同,在导向柱底部
内侧分别与格构柱4个角钢绑焊1根,插头端部切外坡口,使四根角钢端部整体呈针状,以便
顺利插入格构柱;插头长度优选为50-80厘米,这样才可以保证导向柱插头能自由插入格构
柱,而无过大缝隙。

一种深基坑围护竖向格构柱定位转向控制系统的使用方法为:

步骤一:采用地面十字形定位木桩确定桩体中心,钻机钻至设计桩孔深,之后移走
钻机;安放定位平台并使定位平台与格构柱轴对称线应完全重合,利用地面十字形定位木
桩辅助完成定位,然后用水准仪测量定位平台的标高,用水平尺调平定位平台;

步骤二:利用起重机将加工好的钢筋笼吊放至桩孔内,在孔口利用型钢支抬扁担
架置在定位平台上,放松钢丝绳;使用起重机将预制好的格构柱吊放插入所述的孔口钢筋
笼顶部,满足插入长度后垂直悬停,之后利用8根既定长度的钢筋将格构柱与钢筋笼主筋焊
接成为整体;继续使用起重机继续向桩孔内吊放格构柱与钢筋笼,吊放过程中利用撬棍调
整格构柱转向,应基本在定位平台矩形孔口中心,且四边两两平行;当起重机下放格构柱至
孔口时,利用型钢支抬扁担横向插入格构柱空挡,架置在定位平台上,放松钢丝绳;使用起
重机起吊预定长度的导向柱,将下部插头插入格构柱,利用紧固螺杆将导向柱与格构柱两
侧的螺杆连接牛腿连接固定,成为整体,所述的紧固螺杆连接时,固定头在导向柱顶部的支
抬牛腿端部,丝扣段在格构柱支抬牛腿端部,在扭紧螺杆螺母后应用焊机将螺母与格构柱
端的支抬牛腿满焊牢固,以便在导向柱顶部能扭松螺杆,将螺杆下部丝扣从螺母中退丝,达
到螺杆周转使用要求;

步骤三:导向柱、格构柱及钢筋笼达到设计标高后,利用型钢支抬扁担支抬导向柱
顶部两侧的支抬牛腿,并搁置在矩形定位平台上;对照格构柱与定位平台的位置关系,利用
撬棍微调格构柱中心和转向,选用不同型号尺寸的支抬扁担来微调格构柱与钢筋笼的标
高。所有微调在满足规范误差范围后,利用电焊机将支抬导向柱的型钢支抬扁担点焊固定
在定位平台上;清孔、下导管、水下浇筑混凝土。

进一步的,所述的型钢为H型钢,根据不同应力需求合理分配截面尺寸的高宽比,
满足力学性能要求的焊接条件,用于钢筋砼框架结构柱中钢芯柱,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
优越的使用性能,结构强度高,截面模数大,在承载条件相同时,可节约金属10-15%,钢结
构的开间可比混凝土结构的开间大50%,塑性和柔韧性好,结构稳定性高,适用于承受振动
和冲击载荷大的建筑结构,抗自然灾害能力强,特别适用于一些土质松软的建筑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控制精度高:在设计格构柱顶在地面以下一定深度条件下,能够精确控制格构
柱的中心位置、标高与转向,使格构柱施工精度得到有效控制。

(2)有效缩短工期:无需在格构柱或钢筋笼上焊接吊筋,缩短利用吊筋进行格构柱
标高、定位、转向进行模糊调整的时间;另外,节约了因格构柱定位、转向偏差大带来的与各
单位进行协商并处理的人工、材料等费用损失与工期延误带来的相关损失。

(3)周转使用率高:本发明所有主要部件均为型钢材料制作,不易损坏,可多次周
转使用。

(4)经济效益显著:与一般施工工艺相比,本发明在应用过程中,起重吊装过程仅
利用1台设备即可完成,且使用方法简便,易于掌握,使用后可极大降低额外费用的投入,经
济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专利提出的一种竖向支撑格构柱定位、转向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2为导向柱与格构柱孔口连接并同步进行定位、转向初步调整的节点工艺示意
图;

图3为定位平台、导向柱控制格构柱平面定位、转向的平面做法示意图。

其中,1-导向柱;2-定位平台;3-紧固螺杆;4-格构柱;5-加长型螺母;6-桩孔;7-钢
筋笼;8-支抬牛腿;9-螺杆连接牛腿;10-定位木桩;11-支抬扁担;12-调节撬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
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下面以苏州某地下空间工程为例,结合附图对本
发明的使用方法进一步说明。

苏州某地下空间工程为地下三层结构,地面标高2.5米,基坑开挖深度17.6米,某
分区支护方案为:上部5.5米高土钉墙i=1:2.18放坡支护,留置6~8米宽一级平台,下部采
用围护桩+2道混凝土支撑,立柱桩下钻孔灌注桩长25米,格构柱长度14.75米,格构柱顶距
施工地面约6.5米。支撑截面1000×1000毫米,格构柱截面460×460毫米,支撑格构柱中心
在支撑中心线上,转向应与支撑主要受力方向正交。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深基坑围护竖向格构柱定位转向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定位
系统、转向系统、辅助调节系统;定位系统包括定位平台2、格构柱4、定位木桩10、紧固螺杆
3、加长型螺母5;转向系统包括导向柱1、钢筋笼7、支抬牛腿8、螺杆连接牛腿9;辅助调节系
统包括支抬扁担11和调节撬棍12。

定位平台2中心留有矩形孔,可容钢筋笼7和导向柱1自由穿过,安置于桩孔口顶部
地面,所述的导向柱1从定位平台2中间插入,下端插入格构柱4与格构柱4顶部咬合,所述的
格构柱4插入钢筋笼7并利用钢筋焊接固定,所述的钢筋笼7插入桩孔6内,所述的紧固螺杆3
为两根,与导向柱1、格构柱4端部螺杆连接牛腿9相对应布置,成对布置在导向柱1两侧,连
接导向柱1与格构柱4,使两者成为整体。

紧固螺杆3包含螺杆、螺母、丝扣,所述的螺杆、螺母、丝扣的性能标准是在扭紧后
应能承受导向柱1、格构柱4、钢筋笼7及施工中产生的所有荷载的组合值。

导向柱1所用型钢与格构柱4规格相同,长度根据格构柱4与地面场地标高起伏情
况推算,长度宜在9米以内,注意导向柱1出地面高度应满足下导管及浇筑混凝土净空要求。
插入格构柱4的导向柱1角钢应与格构柱4角钢相同,在导向柱1底部内侧分别与格构柱4四
个角钢绑焊1根,插头端部切外坡口,使四根角钢端部整体呈针状,以便顺利插入格构柱;插
头长度优选为65厘米,这样才可以保证导向柱插头能自由插入格构柱,而无过大缝隙。

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竖向支撑格构柱定位转向控制系统的使用方法如下:

(1)桩孔6的定位放线:如图3所示,利用测量仪器测得立柱桩桩体6的中心位置,之
后测设十字相交的4个定位木桩4,定位木桩4的十字连线交点为桩孔6的中心,方向与格构
柱的转向一致,十字连线长度约3米。

(2)完成钻孔:钻机钻头对中桩孔6中心开孔钻进,过程中注意垂直度控制,至设计
孔深后完成钻孔,挪走钻机。

(3)安放定位平台:起重设备吊装定位平台2,要求其中心对称轴线与四个定位木
桩10的十字交线与中心应完全一致。

(4)吊放钢筋笼:按照既定方案完成钢筋笼7接长与吊放,至桩孔6内,钢筋笼7顶部
距定位平台2约3.5米长位置采用型钢扁担架置在定位平台2后放松吊钩。

(5)吊放格构柱:利用卡环将吊钩与14.75米长规格的格构柱吊孔可靠连接,起吊
格构柱4悬空垂直插入搁置在定位平台2上的钢筋笼7,插入长度3m。利用既定长度的8根钢
筋,每面2根将格构柱4与钢筋笼7焊接成为整体。

(6)继续吊放格构柱:起吊格构柱4,拔出架置在钢筋笼7顶部的型钢扁担,继续下
放格构柱4,过程中与定位平台2的矩形留孔四边对比,利用调节撬棍12随时调整格构柱4转
向,保证四面两两平行且居中。当格构柱4顶距定位平台2约1米时,插放型钢扁担,将格构柱
1架置在定位平台2上,放松吊钩。

(7)将2根与6.5米长导向柱1配套的紧固螺杆3穿入导向柱1顶的螺杆连接牛腿9的
孔内,利用铅丝临时绑扎固定紧固螺杆3与格构柱4。起吊导向柱1,悬空垂直将导向柱1底部
插头插入架置在定位平台2上的格构柱4内,注意导向柱1与格构柱4上的螺杆连接牛腿9应
在同一面,以便紧固螺杆3上下连接。

(8)连接导向柱与格构柱:导向柱1插入格构柱4过程中,将2根紧固螺杆与格构柱
临时规定的铅丝松开,对准格构柱4顶部的螺杆连接牛腿9,穿入螺栓孔,利用加长型螺母5
将导向柱1与格构柱4连接成整体。利用电焊机将加长型螺母5与螺杆连接牛腿9满焊牢固,
注意不要伤到螺杆丝扣,以便螺杆顺利退丝,完成后见图2。

(9)继续吊放导向柱:起吊下放导向柱1,过程中与定位平台2的矩形留孔四边对
比,利用调节撬棍12随时调整格构柱4的转向,保证四面两两平行且居中。

(10)导向柱间接控制格构柱标高:导向柱1吊放基本到位后,利用型钢扁担临时架
置导向柱1至定位平台2上。利用水准仪校核定位平台4的顶面标高,计算导向柱1的顶部与
定位平台2间的距离,选用适合规格尺寸的型钢扁担11架置导向柱1顶部支抬牛腿至定位平
台2上,通过导向柱2的顶标高校核格构柱4的顶标高是否准确。

(11)微调导向柱间接控制格构柱转向与中心位置:利用调节撬棍12微调导向柱2
的定位与转向,直至误差满足规范和图纸要求

(12)固定导向柱:利用电焊机将型钢扁担11与定位平台2点焊可靠固定,间接固定
了格构柱的中心位置与转向,完成后参见图1、图3。

(13)清孔、下导管、水下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注意不宜过度碰撞扰动导向柱、格构
柱与钢筋笼,避免格构柱的标高、定位与转向发生变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
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
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
围。

一种深基坑围护竖向格构柱定位转向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深基坑围护竖向格构柱定位转向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深基坑围护竖向格构柱定位转向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深基坑围护竖向格构柱定位转向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深基坑围护竖向格构柱定位转向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基坑围护竖向格构柱定位转向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所述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定位系统、转向系统、辅助调节系统;所述的定位系统包括定位平台、格构柱、定位木桩、紧固螺杆、加长型螺母;所述的转向系统包括导向柱、钢筋笼、支抬牛腿、螺杆连接牛腿;所述的辅助调节系统包括支抬扁担和调节撬棍;所述的控制系统是在灌注桩钻孔后将定位平台安置于桩孔口顶部地面,利用导向柱从定位平台中间留孔穿过,插入被8根钢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