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交通指示牌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道路交通指示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发展,道路的变化交通指示牌的作用越发重要,在各个
路口、隧道、桥梁处均需设置交通指示牌。传统的交通指示牌的标识部分通常采用反光涂覆
层反射车辆灯光,起到提示路口或者提醒车辆驾驶员限高限速等,如果车辆灯光较弱或者
距离较远都会导致标识反光度不够造成标识辨识不清楚,可视性不高,特别是在夜间,高挂
的路标和向下照明的车灯造成反差,司机很难看清楚,在天气恶劣或能见度低的情况下,更
是给司机以及行人带来了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道路交通指示牌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
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道路交通指示牌装置,包括
由执行部和插座部组成的插座机构以及传电机构,所述执行部内部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
槽内设有螺形杆,所述螺形杆上螺形纹配合连接有滑移块,所述螺形杆右侧末端与马达动
力连接,所述滑移块底部与所述传电机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插座部左侧外部设有插座块,
所述传电机构右侧内部设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
之间设有第一分隔块,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滑动配合的传电滑移块,所述传电滑移块内
设有第一贯穿槽和第二贯穿槽,所述第一贯穿槽与所述第二贯穿槽之间设有第二分隔块,
所述第一贯穿槽靠右侧的上下两侧所述传电滑移块内对称设有侧移槽,所述侧移槽右侧内
壁设有传电插孔,所述第一贯穿槽靠左侧滑动连接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靠右
侧的外壁上下两侧对称设有侧移块,所述侧移块伸入所述侧移槽内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
侧移块右侧端面设有第一插柱,所述第一连接块右侧端面相对的所述第二分隔块上设有收
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右侧端面相抵接的第二弹力件,所述第二贯穿
槽内设有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右侧端面设有第二插柱,所述插座
机构右侧端面固定设有交通指示牌,所述交通指示牌上固定设有挡雨板,所述挡雨板右侧
底部设有补光灯,所述挡雨板顶部设有警示闪烁灯。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插座块内设有插座孔。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马达外表面嵌于所述执行部内且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传电滑移块左侧端面设有连接滑移杆,所述连接滑移
杆向左侧延伸并贯穿第一分隔块伸入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末端固定设有挡固块,所述连接
滑移杆与所述第一分隔块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的所述连接滑移杆上环形绕设
有第一弹力件。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插柱与所述第二插柱之间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传电机构右侧端面与所述插座块高度相等。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前后端面分别与所述第
二容纳腔的前后内壁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执行部内部设滑移槽,滑移槽内设螺形杆,螺形杆上螺形纹配合连接滑移块,螺
形杆右侧末端与马达动力连接,滑移块底部与传电机构顶部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
传电插接,减少操作人员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传电机构右侧内部设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
之间设第一分隔块,第二容纳腔内设滑动配合的传电滑移块,传电滑移块内设第一贯穿槽
和第二贯穿槽,第一贯穿槽与第二贯穿槽之间设第二分隔块,第一贯穿槽41靠右侧的上下
两侧传电滑移块内对称设有侧移槽,侧移槽右侧内壁设传电插孔,第一贯穿槽靠左侧滑动
连接设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靠右侧的外壁上下两侧对称设侧移块,侧移块右侧端面设
第一插柱,第一连接块右侧端面相对的所述第二分隔块上设收纳槽,收纳槽内设与第一连
接块右侧端面相抵接的第二弹力件,第二贯穿槽内设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块,第二连
接块右侧端面设第二插柱,从而实现传电单元位于传电机构内,通过传电滑移块与插座块
配合实现传电连接,通过传电滑移块与插座块脱离实现断电,防止人员误碰传电单元导致
触电事故发生,同时第二插柱设在传电机构内部,减少因外力撞击导致第二插柱损坏。
3.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自动控制插接,标识辨识清楚,可视性高且提高了
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道路交通指示牌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道路交通指示牌装置插接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道路交通指示牌装置插接完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道路交通指示牌装置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道路交通指示牌装置,包括由执行部12和插座部11
组成的插座机构1以及传电机构2,所述执行部12内部设有滑移槽121,所述滑移槽121内设
有螺形杆122,所述螺形杆122上螺形纹配合连接有滑移块124,所述螺形杆122右侧末端与
马达123动力连接,所述滑移块124底部与所述传电机构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插座部11左侧
外部设有插座块111,所述传电机构2右侧内部设有第一容纳腔31和第二容纳腔3,所述第一
容纳腔31与所述第二容纳腔3之间设有第一分隔块32,所述第二容纳腔3内设有滑动配合的
传电滑移块4,所述传电滑移块4内设有第一贯穿槽41和第二贯穿槽43,所述第一贯穿槽41
与所述第二贯穿槽43之间设有第二分隔块44,所述第一贯穿槽41靠右侧的上下两侧所述传
电滑移块4内对称设有侧移槽42,所述侧移槽42右侧内壁设有传电插孔421,所述第一贯穿
槽41靠左侧滑动连接设有第一连接块33,所述第一连接块33靠右侧的外壁上下两侧对称设
有侧移块331,所述侧移块331伸入所述侧移槽42内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侧移块331右侧端
面设有第一插柱332,所述第一连接块33右侧端面相对的所述第二分隔块44上设有收纳槽
45,所述收纳槽45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块33右侧端面相抵接的第二弹力件46,所述第二
贯穿槽43内设有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块5,所述第二连接块5右侧端面设有第二插柱
51,所述插座机构1右侧端面固定设有交通指示牌6,所述交通指示牌6上固定设有挡雨板
61,所述挡雨板61右侧底部设有补光灯62,所述挡雨板61顶部设有警示闪烁灯63,所述补光
灯62与所述警示闪烁灯63均与所述插座块111电联。
其中,所述插座块111内设有插座孔112。
其中,所述马达123外表面嵌于所述执行部12内且固定连接,提高马达123运行稳
定性。
其中,所述传电滑移块4左侧端面设有连接滑移杆47,所述连接滑移杆47向左侧延
伸并贯穿第一分隔块32伸入所述第一容纳腔31内且末端固定设有挡固块49,所述连接滑移
杆47与所述第一分隔块32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容纳腔3内的所述连接滑移杆47上环形
绕设有第一弹力件48,从而实现传电稳定性以及对传电滑移块4进行定位。
其中,所述第一插柱332与所述第二插柱51之间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传电机构2右侧端面与所述插座块111高度相等,从而实现抵压传电滑
移块4的右侧端面,使第二插柱51与插座孔112插接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块33和所述第二连接块5前后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纳腔3的
前后内壁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对传电滑移块4进行导向滑动配合连接。
初始状态时,通过第一弹力件48和第二弹力件46的顶压作用力使传电滑移块4右
侧端面与传电机构2的右侧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同时,挡固块49受到第一弹力件48和第二
弹力件46拉力使挡固块49右侧端面与第一分隔块32左侧端面相抵接,此时,第一连接块33
位于第一贯穿槽41内的最左侧位置,侧移块331位于侧移槽42内的最左侧位置,侧移块331
上的第一插柱332最大程度远离传电插孔421,同时,第二连接块5位于第二贯穿槽43内的最
左侧位置,此时,滑移块124位于滑移槽121最左侧位置。
需要连接时,通过马达123控制螺形杆122转动,由螺形杆122带动滑移块124以及
滑移块124底部的传电机构2逐渐向右侧移动,如图2直至传电滑移块4右侧端面与插座块
111左侧端面相抵接,此时,继续控制马达123转动,使传电滑移块4克服第一弹力件48和第
二弹力件46的顶压作用力相对于传电机构2向左侧移动,同时,由于第一连接块33和第二连
接块5前后端面分别与传电机构2内的第二容纳腔3的前后内壁固定连接,使第一连接块33
和第二连接块5继续向右移动,如图3直至传电机构2的右侧端面与插座部11左侧外壁相抵
时,此时插座块111完全伸入第二容纳腔3内且插座块111左侧端面与第二连接块5的右侧端
面相抵接,同时,第二插柱51完全插入插座孔112内,此时,第二弹力件46完全缩入收纳槽45
内,第一连接块33右侧端面与第二分隔块44左侧端面相抵接,同时,侧移块331移动到侧移
槽42内的最右侧,第一插柱332与传电插孔421完全接合,从而实现设备传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执行部内部设滑移槽,滑移槽内设螺形杆,螺形杆上螺形纹配合连接滑移块,螺
形杆右侧末端与马达动力连接,滑移块底部与传电机构顶部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
传电插接,减少操作人员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传电机构右侧内部设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
之间设第一分隔块,第二容纳腔内设滑动配合的传电滑移块,传电滑移块内设第一贯穿槽
和第二贯穿槽,第一贯穿槽与第二贯穿槽之间设第二分隔块,第一贯穿槽41靠右侧的上下
两侧传电滑移块内对称设有侧移槽,侧移槽右侧内壁设传电插孔,第一贯穿槽靠左侧滑动
连接设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靠右侧的外壁上下两侧对称设侧移块,侧移块右侧端面设
第一插柱,第一连接块右侧端面相对的所述第二分隔块上设收纳槽,收纳槽内设与第一连
接块右侧端面相抵接的第二弹力件,第二贯穿槽内设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块,第二连
接块右侧端面设第二插柱,从而实现传电单元位于传电机构内,通过传电滑移块与插座块
配合实现传电连接,通过传电滑移块与插座块脱离实现断电,防止人员误碰传电单元导致
触电事故发生,同时第二插柱设在传电机构内部,减少因外力撞击导致第二插柱损坏。
3.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自动控制插接,标识辨识清楚,可视性高且提高了
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
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