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959043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5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99632.3

申请日:

2016.12.02

公开号:

CN106758828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1D 21/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向城路58号11楼变更后:318050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桥大道东1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21/00申请日:20161202|||公开

IPC分类号:

E01D21/00

主分类号:

E01D21/00

申请人:

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九春; 薛武强; 曹虹; 王克军; 余海兵; 奚国栋

地址: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向城路58号11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代理人:

顾正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所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包括主梁、设置于所述主梁下方的支腿以及设置于主梁上且可沿所述主梁移动的第一天车和第二天车,所述支腿包括固定支腿和移动支腿,根据本发明的建议,所述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所述第一天车和所述第二天车布置在桥墩中央的主梁上,步骤2:将所述第一天车和所述第二天车移动到桥墩左侧的主梁上;步骤3:第一天车从左侧提梁并沿主梁运输至右侧的安装位置;步骤4:第二天车将所述预制梁段吊至所述安装位置;步骤5:调整两只对称块段的落位位置并固定,完成该对称梁段的安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所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包括主
梁、设置于所述主梁下方的支腿以及设置于主梁上且可沿所述主梁移动的第一天车和第二
天车,所述支腿包括固定支腿和移动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所述第一天车和所述第二天车布置在桥墩中央的主梁上,
步骤2:将所述第一天车和所述第二天车移动到桥墩左侧的主梁上;
步骤3:第一天车从左侧提梁并沿主梁运输至右侧的安装位置;
步骤4:第二天车将所述预制梁段吊至所述安装位置;
步骤5:调整两只对称块段的落位位置并固定,完成该对称梁段的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步骤1之前,在始发块桥面上拼装好架梁设备,所述第一天车和所述第二天车位于所述
始发块中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
所述移动支腿对称外移至所述始发块的两端梁端面间距不小于300mm,使得所述移动支腿
支撑在梁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天车和所述第二天车同步沿所述主梁向左移动到始发块外侧,直至所述一天车吊具
中心与所述移动支腿间的净距大于二分之一梁段横断面宽度后,所述第一天车和所述第二
天车停止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步骤3还包括:运梁车将预制梁段运输至所述第二天车正下方,由所述第二天车垂直起吊
预制梁段,直至梁段的顶板底面超出桥面顶边线(即腹板顶面线),然后将预制梁段绕竖向
中心轴旋转9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3还包括:所述第二天车携梁向右移动至始发块(或者已安装梁段)外侧,直至
所述第二天车吊具中心与移动支腿间的净距大于1/2梁段横断面宽度时,所述第二天车停
止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步骤4还包括:所述第二天车将预制梁段绕竖向中心轴旋转90度;在此期间,所述第一天
车移动至所述第二天车对称位置,垂直起吊另一预制梁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步骤4还包括:两台天车携梁同步向始发块靠拢,直至到达安装位置,调整两只预制梁段
的安装姿态并固定后,松开天车吊钩,完成一对预制梁段的安装。

说明书

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
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U+箱”预制结构的桥梁悬臂拼装主要采用对称布置的移动式桥面吊机进行
施工,即先在始发块上以桥墩为中心对称布置桥面吊机、对称起吊安装当前预制梁段,然后
将桥面吊机对称前移至下一安装位置、对称起吊安装下一预制梁段,……,直至完成桥墩两
侧所有的梁段安装。

采用该类设备时,需要遵循“悬臂平衡拼装工艺”要求,即预制节段在桥墩两侧对
称起吊安装,其前提是“预制梁段能够直接运输到对称布置的桥面吊机正下方,且能够垂直
起吊、对称安装”,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采用悬臂拼装技术的桥梁通常需上跨现状河道、铁路、高速
公路等建构筑物,如采用移动式桥面吊机进行安装,往往无法满足上述前提中的运输条件,
导致“桥墩两侧不能实现对称起吊安装”;或者能够满足运输条件,但代价过大,经济上相当
不划算。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经济投入较小的固定
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
法,所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包括主梁、设置于所述主梁下方的支腿以及设置于主梁上且可
沿所述主梁移动的第一天车和第二天车,所述支腿包括固定支腿和移动支腿,所述应用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所述第一天车和所述第二天车布置在桥墩中央的主梁上,

步骤2:将所述第一天车和所述第二天车移动到桥墩左侧的主梁上;

步骤3:第一天车从左侧提梁并沿主梁运输至右侧的安装位置;

步骤4:第二天车将所述预制梁段吊至所述安装位置;

步骤5:调整两只对称块段的落位位置并固定,完成该对称梁段的安装。

可选的,在所述步骤1之前,在始发块桥面上拼装好架梁设备,所述第一天车和所
述第二天车位于所述始发块中央。

可选的,将所述移动支腿对称外移至所述始发块的两端梁端面间距不小于300mm,
使得所述移动支腿支撑在梁面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天车和所述第二天车同步沿所述主梁向左移动到始发块外侧,
直至所述第一天车吊具中心与所述移动支腿间的净距大于二分之一梁段横断面宽度后,所
述第一天车和所述第二天车停止移动。

可选的,所述步骤3还包括:运梁车将预制梁段运输至所述第二天车正下方,由所
述第二天车垂直起吊预制梁段,直至梁段的顶板底面超出桥面顶边线(即腹板顶面线),然
后将预制梁段绕竖向中心轴旋转90度。

可选的,所述步骤3还包括:所述第二天车携梁向右移动至始发块(或者已安装梁
段)外侧,直至所述第二天车吊具中心与移动支腿间的净距大于1/2梁段横断面宽度时,所
述第二天车停止移动。可选的,所述步骤4还包括:所述第二天车将预制梁段绕竖向中心轴
旋转90度;在此期间,所述第一天车移动至所述第二天车对称位置,垂直起吊另一预制梁
段。

可选的,所述步骤4还包括:两台天车携梁同步向始发块靠拢,直至到达安装位置,
调整两只预制梁段的安装姿态并固定后,松开天车吊钩,完成一对预制梁段的安装。

本发明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固定式非
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对于“U+箱”预制结构的桥梁悬臂拼装施工可以非对称
进行,即仅从一侧进行梁体吊装就可以完成全部的预制节段悬拼施工,特点是主梁固定不
动,通过设置在主梁上的两部天车实现预制节段的非对称施工,可有效解决此类复杂工况
条件下面临的施工难题,并且经济投入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
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
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
案。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
的应用方法,结合图1至图2,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图1为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
设备的应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的设备
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述,一种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所述桥梁悬臂拼装
设备包括主梁、设置于所述主梁下方的支腿以及设置于主梁上且可沿所述主梁移动的第一
天车和第二天车,所述支腿包括固定支腿和移动支腿,所述拼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将所述第一天车和所述第二天车布置在桥墩中央的主梁上,

步骤31:将所述第一天车和所述第二天车移动到桥墩左侧的主梁上;

步骤32:第一天车从左侧提梁并沿主梁运输至右侧的安装位置;

步骤33:第二天车将所述主梁吊至所述安装位置;

步骤34:调整两只对称快段的落位位置并固定,完成该对称梁段的安装。

更为详细的方法如下:步骤一:在始发块桥面上拼装好架梁设备,并采用精轧螺纹
钢将架梁设备的支腿固定在桥面上,此时主梁上的所述第一天车和所述第二天车位于始发
块中央。此设备在全桥预制梁段架设期间保持固定不动。步骤二:将移动支腿对称外移至始
发块(或者已安装梁段)的两端,调整支腿长度,确保支腿稳固支撑在梁面上,支腿中心与梁
端面间距不小于300mm。步骤三:所述第一天车和所述第二天车同步沿主梁向左移动到始发
块(或者已安装梁段)外侧,直至一天车吊具中心与移动支腿间的净距大于1/2梁段横断面
宽度后(净距为图示L),天车方可停止移动;步骤四:运梁车将预制梁段运输至2#天车正下
方,由第二天车垂直起吊预制梁段,直至梁段的顶板底面超出桥面顶边线(即腹板顶面线),
然后将预制梁段绕竖向中心轴旋转90度。步骤五:第二天车携梁向右移动至始发块(或者已
安装梁段)外侧,直至第二天车吊具中心与移动支腿间的净距大于1/2梁段横断面宽度时,
天车停止移动。步骤六:第二天车将预制梁段绕竖向中心轴旋转90度;在此期间,第一天车
移动至与第二天车对称位置,垂直起吊另一预制梁段;步骤七:两部天车分别调整预制梁段
的垂直高度,直至到达安装位置高度;步骤八:两台天车携梁同步向始发块靠拢,直至到达
安装位置,调整两只预制梁段的安装姿态并固定后,松开天车吊钩,完成一对预制梁段的安
装。步骤九:重复“步骤二~步骤八”进行后续预制梁段的安装。安装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加
长架梁设备的主梁,直至完成所有预制梁段的安装。步骤十:拆除架梁设备,完成作业任务。

图2为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的设备结构示意图,一种桥梁
悬臂拼装设备,包括:主梁10;支腿,所述支腿包括固定支腿17和移动支腿16,所述固定支腿
17支撑在所述主梁10正下方,所述移动支腿16具有自走行驱动装置,通过所述自走形驱动
装置,所述移动支腿16可沿所述主梁前后移动;第一天车11和第二天车12,所述第一天车11
和所述第二天车12均安装在所述主梁10上,所述第一天车11和所述第二天车12均具有起重
装置和走行装置,通过所述起重装置,所述第一天车11和所述第二天车12上的负荷18可沿
竖向中心轴旋转,通过所述走形装置,所述第一天车11和所述第二天车12可沿所述主梁10
前后移动,所述主梁10包括上弦杆13、下弦杆14以及连接于所述上弦杆13和所述下弦杆14
之间的腹杆15,所述固定支脚17支撑在所述下弦杆14的正下方,所述上弦杆13的数量为一
根,所述下弦杆14的数量为两根,所述腹杆15为钢性连接杆,所述移动支腿16和所述固定支
腿17的位置相互错开,所述移动支腿16和所述固定支腿17还包括用于调节垂直高度的竖向
液压装置,第一天车11和第二天车12的起重系统包括一台可横向移动的卷扬机与起重吊
具,起重吊具在负荷后可沿竖向中心轴360度旋转,并且能够进行全向姿态调整。所述走形
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多个滚轮,通过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滚轮,使得所述第一天车11和
所述第二天车12沿所述上弦杆前后移动。

上述主梁10为主要承重结构,由两榀钢制桁架组成,单榀钢制桁架横断面为三角
形,设1根上弦杆13与2根下弦杆14,弦杆间设置钢性连接杆,桁架长度标准节为6.0m,可采
用销轴将若干个标准节连接成一榀;主梁10安装在两根固定支腿17上。支腿为传力系统,固
定支腿17与预制节段采用钢拉杆锚固,支撑在主梁10的两根下弦杆14正下方;移动支腿16
顶部设置自走行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吊挂在主梁10的外侧下弦杆14上实现沿主梁10前后
移动;移动支腿16与固定支腿17的位置相互错开,其移动不受固定支腿的影响。

图2中还示出了桥墩22、位于桥墩两侧的抗倾覆墩21以及位于桥墩上方的始发块
19。在图中的左侧区域具备了上梁条件,右侧区域无上梁条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

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式非对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的应用方法,所述桥梁悬臂拼装设备包括主梁、设置于所述主梁下方的支腿以及设置于主梁上且可沿所述主梁移动的第一天车和第二天车,所述支腿包括固定支腿和移动支腿,根据本发明的建议,所述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所述第一天车和所述第二天车布置在桥墩中央的主梁上,步骤2:将所述第一天车和所述第二天车移动到桥墩左侧的主梁上;步骤3:第一天车从左侧提梁并沿主梁运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