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地下空间通风的新型道路防撞设施构造.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956193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2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190705.8

申请日:

2017.03.28

公开号:

CN106812090A

公开日:

2017.06.0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F 15/08申请日:20170328|||公开

IPC分类号:

E01F15/08; E04B1/00

主分类号:

E01F15/08

申请人:

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发明人:

任清顺; 熊威; 冯雷; 孟祥勇; 胡亚龙

地址:

610030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西南交通大学创新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代理人:

王建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可用于地下空间通风的新型道路防撞设施构造,以兼具汽车防撞及地下空间通风、散热两种功能,且防撞等级、通风和散热能力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包括固定地下空间送排风通道两侧的普通道路防撞设施,普通道路防撞设施之间于地下空间送排风通道固定设置钢结构防撞墙,该钢结构防撞墙在长度方向由至少两个防撞设施单元拼接而成。防撞设施单元在横截面上的轮廓呈人字形,在高度方向上从上而下具有防雨通风段、防撞段和预埋固定段,防撞段和预埋固定段位于下部,横跨地下空间送排风通道外端口,其横向两侧固定设置横向封闭和加强结构。防雨通风段的横向两侧设置百叶窗结构,顶部由顶部钢板封闭。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用于地下空间通风的新型道路防撞设施构造,包括固定地下空间送排风通道
(22)两侧的普通道路防撞设施(10),其特征是:所述普通道路防撞设施(10)之间于地下空
间送排风通道(22)固定设置钢结构防撞墙,该钢结构防撞墙在长度方向由至少两个防撞设
施单元(11)拼接而成;所述防撞设施单元(11)在横截面上的轮廓呈人字形,在高度方向上
从上而下具有防雨通风段(H1)、防撞段(H2)和预埋固定段(H3);所述防撞段(H2)和预埋固定
段(H3)位于下部,横跨地下空间送排风通道(22)外端口,其横向两侧固定设置横向封闭和
加强结构;所述防雨通风段(H1)的横向两侧设置百叶窗结构,顶部由顶部钢板(11-4)封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用于地下空间通风的新型道路防撞设施构造,其特征是:所
述防撞设施单元(11)在长度方向包括两个竖立的端隔板(11-3),所述横向封闭和加强结构
位于包括该两个端隔板(11-3)之间的中隔板(11-2),以及焊接于端隔板(11-3)、中隔板
(11-2)横向两侧的侧面钢板(11-5),和在防撞段(H2)内竖向间隔设置的侧面加强肋(11-
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用于地下空间通风的新型道路防撞设施构造,其特征是:所
述侧面加强肋(11-6)设置于端隔板(11-3)、中隔板(11-2)之间,两端与端隔板(11-3)、中隔
板(11-2)焊接,且与同侧侧面加强肋(11-6)的内壁焊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用于地下空间通风的新型道路防撞设施构造,其特征是:所
述百叶窗结构设置于端隔板(11-3)之间,支撑于中隔板(11-2)上,由若干个百叶窗构件
(11-1)组成;各百叶窗件(11-1)的横截面呈Z字型,其中段相平行,长度方向两端与端隔板
(11-3)焊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用于地下空间通风的新型道路防撞设施构造,其特征是:所
述端隔板(11-3)、中隔板(11-2)的底端焊接固定预埋钢板(11-7),预埋钢板(11-7)与地下
空间送排风通道(22)连接为一体。
6.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用于地下空间通风的新型道路防撞设施构造,其特征是:所
述防撞设施单元(11)之间,于相邻端隔板(11-3)之间焊接连接钢板(11-8)使相邻两防撞设
施单元(11)连接为一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用于地下空间通风的新型道路防撞设施构造,其特征是:所
述预埋固定段(H3)和部分防撞段(H2)位于路面标高(B)以下,各防撞设施单元(11)的顶端与
普通道路防撞设施(10)的顶端平齐。

说明书

一种可用于地下空间通风的新型道路防撞设施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地下空间通风的新型道路防撞设施构造,
将市政道路工程防撞设施与地下空间工程通风构造结合为一体。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针对道路工程防撞设施结构构造的规范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
范》(JTG D81)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该两种规范规定了四种道路
防撞护栏结构形式,分别是:钢筋混凝土墙式、梁柱式刚性护栏、金属梁柱式半刚性护栏、组
合式护栏。规范里规定了四种防撞护栏具体结构形式均仅考虑了满足车辆防撞功能情况下
的结构构造形式,并未考虑除满足汽车防撞功能外的其他功能用途。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开展,尤其是在一些地下空间利用较好
的区域,地面空间资源非常有限,在道路改造时需要合理利用地面空间,将地下空间的构筑
物与道路附属设施共建,故对道路防撞设施的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成都市进行的地铁7号线市政配套工程武侯大道跨线桥工程中,就遇到了这种
情况。由于电力管道通风井正好位于道路中央防撞护栏底下,导致中央防撞护栏与通风井
位置冲突,若将该段区域的通风井封闭,则势必导致通风井距离过大引起电力通道通风散
热不良。因此,在设计引道段防撞护栏时除要考虑了除了让防撞护栏满足防撞功能外,还需
满足电力通道的通风散热功能。

技术方案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用于地下空间通风的新型道路防撞设施
构造,以兼具汽车防撞及地下空间通风、散热两种功能,且防撞等级、通风和散热能力满足
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用于地下空间通风的新型道路防撞设施构造,包括固定地下空间送排风通
道两侧的普通道路防撞设施,其特征是:所述普通道路防撞设施之间于地下空间送排风通
道固定设置钢结构防撞墙,该钢结构防撞墙在长度方向由至少两个防撞设施单元拼接而
成;所述防撞设施单元在横截面上的轮廓呈人字形,在高度方向上从上而下具有防雨通风
段、防撞段和预埋固定段;所述防撞段和预埋固定段位于下部,横跨地下空间送排风通道外
端口,其横向两侧固定设置横向封闭和加强结构;所述防雨通风段的横向两侧设置百叶窗
结构,顶部由顶部钢板封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钢结构防撞墙,增强结构的防撞能力,减小结构断面尺
寸,增大结构内部空间,并将钢结构设计成类似“百叶窗”似的结构形式,使得防撞墙内外部
空气能通过“窗缝”自由的流通,从而起到通风、散热的效果,侧立式的窗缝也能有效阻止雨
水的渗入,为管廊、地下电力通道、地铁、隧道与道路合建工程地面防撞设施与通风井的结
构构造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将两者结构合二为一,有效解决了道路交通安全问
题及地下空间通风、散热问题;防撞设施单元满足标准化、工厂化制造的要求,安装及维护
更换均很方便;采用单元数模式组合,使得不同的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减节段,满足
不同通风井的通风、散热要求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五幅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可用于地下空间通风的新型道路防撞设施构造的总体组装示意
图(图中示意了8个防撞设施单元组合的效果);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可用于地下空间通风的新型道路防撞设施构造的立面构造图;

图4为沿图3中C-C线的剖面图;

图5为沿图3中D-D线的剖面图;

图中示出构件及所对应的标记:路面标高B、防雨通风段H1,防撞预埋段H2,地下空
间主体结构20、地下空间送排风口21、地下空间送排风通道22、地下空间主体结构顶板23、
普通道路防撞设施10、防撞设施单元11、百叶窗构件11-1、中隔板11-2、端隔板11-3、顶部钢
板11-4、侧面钢板11-5、侧面加强肋11-6、预埋钢板11-7、连接钢板1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一种可用于地下空间通风的新型道路防撞设施构造,包
括固定地下空间送排风通道22两侧的普通道路防撞设施10。所述普通道路防撞设施10之间
于地下空间送排风通道22固定设置钢结构防撞墙,该钢结构防撞墙在长度方向由至少两个
防撞设施单元11拼接而成。所述防撞设施单元11在横截面上的轮廓呈人字形,在高度方向
上从上而下具有防雨通风段H1、防撞段H2和预埋固定段H3。所述防撞段H2和预埋固定段H3
于下部,横跨地下空间送排风通道22外端口,其横向两侧固定设置横向封闭和加强结构。所
述防雨通风段H1的横向两侧设置百叶窗结构,顶部由顶部钢板11-4封闭。

参照图2,采用钢结构防撞墙,增强结构的防撞能力,减小结构断面尺寸,增大结构
内部空间,并将钢结构设计成类似“百叶窗”似的结构形式,使得防撞墙内外部空气能通过
“窗缝”自由的流通,从而起到通风、散热的效果,侧立式的窗缝也能有效阻止雨水的渗入为
管廊、地下电力通道、地铁、隧道与道路合建工程地面防撞设施与通风井的结构构造处理提
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将两者结构合二为一,有效解决了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及地下空间
通风、散热问题。

参照图4和图5,所述防撞设施单元11在长度方向包括两个竖立的端隔板11-3,所
述横向封闭和加强结构位于包括该两个端隔板11-3之间的中隔板11-2,以及焊接于端隔板
11-3、中隔板11-2横向两侧的侧面钢板11-5,和在防撞段H2内竖向间隔设置的侧面加强肋
11-6。端隔板11-3、中隔板11-2、侧面钢板11-5和侧面加强肋11-6可保证防撞设施单元11具
有足够的刚度和防撞强度。侧面钢板11-5可避免车辆碾压导致路面积水溅入防撞设施单元
11内。所述侧面加强肋11-6设置于端隔板11-3、中隔板11-2之间,两端与端隔板11-3、中隔
板11-2焊接,且与同侧侧面加强肋11-6的内壁焊接。侧面加强肋11-6增强侧向面板11-5的
刚度,满足防撞击功能需求,同时侧向面板11-5可适当变形,起到撞击消能作用。

参照图4和图5,所述百叶窗结构设置于端隔板11-3之间,支撑于中隔板11-2上,具
有足够的刚度和防撞强度。百叶窗结构由若干个百叶窗构件11-1组成,各百叶窗件11-1的
横截面呈Z字型,其中段相平行,长度方向两端与端隔板11-3焊接。

参照图4和图5,所述端隔板11-3、中隔板11-2的底端焊接固定预埋钢板11-7,预埋
钢板11-7与地下空间送排风通道22连接为一体。参照图3,所述防撞设施单元11之间,于相
邻端隔板11-3之间焊接连接钢板11-8使相邻两防撞设施单元11连接为一体。

参照图1和图2,所述预埋固定段H3和部分防撞段H2位于路面标高B以下,各防撞设
施单元11的顶端与普通道路防撞设施10的顶端平齐。保证钢结构防撞墙整体外轮廓线形平
顺、连续,有利于保持城市景观。

本发明的主要参数如下:

1、防撞等级:满足《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中规定的SA级防撞等
级标准;

2、百叶面积:6.93m2

3、通风率:52.8%;

4、风道最小截面面积:1.16m2

本发明的技术优势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防撞设施具备通风功能;

2、防撞设施满足工厂化制造的要求,安装及维护更换均很方便,施工速度快;

3、防撞设施满足标准化设计,采用单元数模式组合,使得不同的项目可根据实际
情况自行增减节段,满足不同通风井的通风、散热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发明一种可用于地下空间通风的新型
道路防撞设施构造的一些原理,由于对相同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很容易在此基
础上进行若干修改和改动的,如在特定条件下可取消中隔板11-2及侧面板横向加强肋11-6
等。因此,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发明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
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发明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一种可用于地下空间通风的新型道路防撞设施构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可用于地下空间通风的新型道路防撞设施构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可用于地下空间通风的新型道路防撞设施构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可用于地下空间通风的新型道路防撞设施构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用于地下空间通风的新型道路防撞设施构造.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可用于地下空间通风的新型道路防撞设施构造,以兼具汽车防撞及地下空间通风、散热两种功能,且防撞等级、通风和散热能力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包括固定地下空间送排风通道两侧的普通道路防撞设施,普通道路防撞设施之间于地下空间送排风通道固定设置钢结构防撞墙,该钢结构防撞墙在长度方向由至少两个防撞设施单元拼接而成。防撞设施单元在横截面上的轮廓呈人字形,在高度方向上从上而下具有防雨通风段、防撞段和预埋固定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