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穿河道的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950349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60394.1

申请日:

2015.04.07

公开号:

CN104895119A

公开日:

2015.09.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2D 31/06申请公布日:201509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31/06申请日:20150407|||公开

IPC分类号:

E02D31/06; E02D29/045

主分类号:

E02D31/06

申请人: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柴艳飞; 任富芝; 徐利; 巩汉波

地址:

300457天津市塘沽区开发区第一大街泰达MSD-C1座21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代理人:

张金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穿河道的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方法,采用以下步骤:1)待河道上穿的结构板达到设计强度后,在所述结构板顶部用木抹子抹砂浆,形成砂浆层;2)待所述砂浆层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在所述砂浆层上形成防水层;3)待所述防水层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粘土层对的施工,所述粘土层在竖向上分层施工,施工过程中,每层粘土需碾压密实,并达到设计的密实度要求;4)在完成所述粘土层的施工后,在粘土层上完成U型渡槽的施工。本发明利用砂浆层、防水层和粘土层自身防渗能力强的特点减少河水入渗地下结构的风险,另外通过在上部增设U型渡槽来引流河水,同时利用U型渡槽自身的防渗性能,近一步减少河水入渗结构的风险。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下穿河道的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1)待河道上穿的结构板达到设计强度后,在所述结构板顶部用木抹子抹砂浆,形成砂浆层;
2)待所述砂浆层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在所述砂浆层上形成防水层;
3)待所述防水层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粘土层对的施工,所述粘土层在竖向上分层施工,施工过程中,每层粘土需碾压密实,并达到设计的密实度要求;
4)在完成所述粘土层的施工后,在粘土层上完成U型渡槽的施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河道的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完成之后,在所述步骤4)实施之前,在所述粘土层上铺设防水布。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河道的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形成防水层的方法为:用刷子涂抹水泥基防水材料两遍,形成水泥基防水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河道的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形成防水层的方法为:铺设两层防水卷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河道的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浆层的厚度为5~10cm。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河道的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2~4cm。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河道的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形成的所述粘土层的厚度为2~3m,在施工所述粘土层时,所述粘土层的竖向分层厚度不得超过50cm;并且所用粘土不得含有有机质,杂质的含量不得超过5%。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河道的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U型渡槽采用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当所述U型渡槽采用素混凝土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所述U型渡槽所用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得低于P10。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河道的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砂浆是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

说明书

下穿河道的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穿河道的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方法,适用于河道上穿地铁车站或其它地下结构工程的防水工程。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及其它地下结构工程在修建的过程中往往遇到河流从结构顶部上穿通过,此时,河流的防渗问题尤为严重,稍有不慎会造成河水入渗或是淹没地铁车站等地下结构工程,所以防渗对于这类型的工程尤为严重。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及其它地下结构工程在遇到上述情况时采取的措施是:加厚河流上穿结构板(顶板或是中板)的厚度,但由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没有振捣密实,多次发生了河水入渗地铁车站或其它地下结构工程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下穿河道的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方法,该方法能够降低河水入渗地铁车站及其它地下结构的风险。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穿河道的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方法,采用以下步骤:1)待河道上穿的结构板达到设计强度后,在所述结构板顶部用木抹子抹砂浆,形成砂浆层;2)待所述砂浆层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在所述砂浆层上形成防水层;3)待所述防水层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粘土层对的施工,所述粘土层在竖向上分层施工,施工过程中,每层粘土需碾压密实,并达到设计的密实度要求;4)在完成所述粘土层的施工后,在粘土层上完成U型渡槽的施工。
在所述步骤3)完成之后,在所述步骤4)实施之前,在所述粘土层上铺设防水布。
所述步骤2)形成防水层的方法为:用刷子涂抹水泥基防水材料两遍,形成水泥基防水层。
所述步骤2)形成防水层的方法为:铺设两层防水卷材。
所述砂浆层的厚度为5~10cm。
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2~4cm。
在所述步骤3)中形成的所述粘土层的厚度为2~3m,在施工所述粘土层时,所述粘土层的竖向分层厚度不得超过50cm;并且所用粘土不得含有有机质,杂质的含量不得超 过5%。
所述步骤4)中的U型渡槽采用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当所述U型渡槽采用素混凝土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所述U型渡槽所用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得低于P10。
所述步骤1)中的砂浆是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利用砂浆层、防水层和粘土层自身防渗能力强的特点减少河水入渗地下结构的风险,另外通过在上部增设U型渡槽来引流河水,同时利用U型渡槽自身的防渗性能,近一步减少河水入渗结构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围护结构;2、立柱;3、底板;4、结构板;5、砂浆层;6、防水层;7、粘土层;8、U型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一种下穿河道的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1)待河道上穿的结构板4达到设计强度后,在所述结构板4顶部用木抹子抹砂浆,形成砂浆层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地下结构是地铁车站,结构板4是地铁车站的中板,围护结构1、底板3、中板-结构板4及立柱2是构成车站的基本骨架,底板3和中板之间通过内墙和立柱2连接。河道上穿中板。砂浆是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所述砂浆层5的厚度为5~10cm。
2)待所述砂浆层5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在所述砂浆层5上形成防水层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2~4cm。形成防水层6的方法有两种:一)用刷子涂抹水泥基防水材料两遍,形成水泥基防水层。二)铺设两层防水卷材,以形成防水层6。
3)待所述防水层6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粘土层7的施工,所述粘土层7在竖向上分层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每层粘土需碾压密实,并达到设计的密实度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粘土层7的厚度为2~3m,在施工所述粘土层7时,所述粘土层 7的竖向分层厚度不得超过50cm;并且所用粘土不得含有有机质,杂质的含量不得超过5%。
4)在完成所述粘土层7的施工后,在粘土层7上完成U型渡槽8的施工。
上述U型渡槽8可以采用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当所述U型渡槽8采用素混凝土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所述U型渡槽8所用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得低于P10。
在所述步骤3)完成之后,在所述步骤4)实施之前,可以在所述粘土层7上铺设防水布。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砂浆层5直接抹在结构板4的顶部,其作用是将结构板4的顶部找平,将结构板4顶部的细微裂缝填充密实。
防水层6设置在砂浆层5的上表面上,其作用是利用自身的防渗性能,减小河水入渗的风险。
粘土层7铺在防水层的上表面上,其作用是利用粘土自身渗透系数小的特点,减小河水入渗的风险。
U型渡槽8施作在粘土层7的上方,其作用是引流河水,让河水从地下结构的顶部流过,另外也是利用U型渡槽8自身的防渗性能,减小河水入渗的风险。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穿河道的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下穿河道的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下穿河道的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穿河道的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穿河道的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穿河道的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方法,采用以下步骤:1)待河道上穿的结构板达到设计强度后,在所述结构板顶部用木抹子抹砂浆,形成砂浆层;2)待所述砂浆层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在所述砂浆层上形成防水层;3)待所述防水层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粘土层对的施工,所述粘土层在竖向上分层施工,施工过程中,每层粘土需碾压密实,并达到设计的密实度要求;4)在完成所述粘土层的施工后,在粘土层上完成U型渡槽的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