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配重的节能抓斗船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配重的节能抓斗船。
背景技术
抓斗船是一种用于抓取待抓物的工程用船,传统的抓斗船一般是通过卷扬机收放缆绳控制抓斗的升降,为了保证抓斗的抓取效率,一般抓斗的下降过程为自由落体形式。
现有的抓斗船为了获得更深的抓取能力及更大的抓取容积一般采用增加抓斗的重量,但是随着抓斗的的重量上升,卷扬机的功率需要大幅提升,其耗能更是大幅度提升,与现有主流的节能环保理念不相符合,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抓斗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带配重的节能抓斗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配重的节能抓斗船,包括:
船体;
回转台,可转动的安装在船体上;
臂架,一端枢接在回转台上,另一端与一第一缆绳的一端连接,第一缆绳的另一端与回转台连接;
第一卷筒,可转动地安装在回转台上;
第一驱动装置,安装在回转台上,用于驱动第一卷筒正转;
第二驱动装置,安装在回转台上,用于驱动第一卷筒反转;
滚轮组,设置在船体内;
抓斗,抓斗与两第二缆绳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第二缆绳的另一端绕经臂架后缠绕在第一卷筒上;
配重装置,配重装置与一第六缆绳连接,第六缆绳的另一端绕经滚轮组后缠绕在第一卷筒上,配重装置包括配重本体,配重本体重量小于抓斗重量;
开合斗卷扬装置,安装在回转台上,用于控制抓斗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减速箱、第一离合器及第一制动器,发动机输出轴与减速箱传动连接,减速箱输出轴通过第一离合器与第一卷筒传动连接,第一制动器作用在第一卷筒的转轴上。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液压泵、液压马达、第二离合器,所述液压泵与发动机传动连接,液压泵通过油管与液压马达连接,液压马达通过第二离合器与第一卷筒传动连接。
所述滚轮组包括若干可转动的安装在船体上的第一滚轮和一可转动的安装在一滑动板上的第二滚轮,所述船体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滑动板只能进行直线移动的轨道,所述滑动板通过一第三驱动装置驱动。
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第二卷筒和第三缆绳,所述第二卷筒可转动的安装在船体上,所述第三缆绳一端与滑动板连接,另一端缠绕在第二卷筒上。
所述开合斗卷扬装置包括第三卷筒、第四驱动装置、第四缆绳及单绳开合斗机构,第四驱动装置驱动第三卷筒转动,第四缆绳一端与单绳开合斗机构连接,另一端缠绕在第三卷筒上。
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包括第三离合器和第二制动器,所述第三离合器与一端与减速箱传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卷筒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器作用在第三卷筒转轴上。
所述配重装置还包括安装架、第四卷筒及两第五缆绳,所述安装架设置在船体上,第四卷筒可转动的安装在安装架上,第四卷筒侧壁上设置有两环形突起以将第四卷筒分成中间区域和位于中间区域两侧的侧部区域,第五缆绳一端与配重本体连接,另一端分别缠绕在第四卷筒的两侧部区域,所述中间区域用于缠绕第六缆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采用配重的形式来降低抓斗对发动机的功率要求,可大幅度降低本发明的耗能,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二驱动装置反向驱动第一卷筒,提升配重本体,使得抓斗在依靠自身重力压入待抓物时不受配重的影响而降低其压入待抓物的深度;本发明结构新颖,可大幅度降低抓斗船的耗能,同时不会影响其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发明是一种带配重的节能抓斗船,包括: 船体1; 回转台2,可转动的安装在船体1上;
臂架3,一端枢接在回转台2上,另一端与一第一缆绳4的一端连接,第一缆绳4的另一端与回转台2连接; 第一卷筒5,可转动地安装在回转台2上; 第一驱动装置,安装在回转台2上,用于驱动第一卷筒5正转; 第二驱动装置,安装在回转台2上,用于驱动第一卷筒5反转; 滚轮组,设置在船体1内; 抓斗6,抓斗6与两第二缆绳7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第二缆绳7的另一端绕经臂架3后缠绕在第一卷筒5上;配重装置,配重装置一端与一第六缆绳16连接,第六缆绳16的另一端绕经滚轮组后缠绕在第一卷筒5上,配重装置包括配重本体8,配重本体8重量小于抓斗6重量; 开合斗卷扬装置,安装在回转台2上,用于控制抓斗6的开启和关闭。
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在抓斗6下降时,第二驱动装置不工作,第一驱动装置控制抓斗6下降的速度,抓斗6下降会把配重本体8提升,此过程为一储能过程,抓斗6下降至与待抓物接触后,第一驱动装置停止工作,第二驱动装置动作驱动第一卷筒5反转,逐步提升配重本体8,此时抓斗6依靠的自身重量逐步压入待抓物(抓斗6的重量完全施加在待抓物上),然后开合斗卷扬装置工作进行合斗动作,同时第二驱动装置逐步释放配重本体8(让配重本体8下降),合斗完后,配重本体8的重力完全由抓斗6承担,此时第二驱动装置停止工作,第一驱动装置开始工作,提升抓斗6(此时配重本体8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可为抓斗6的提升过程节省大量能量,同时配重本体8可分担部分抓斗6的重量,降低对第一驱动装置的功率要求),抓斗6提升移至设定位置后,开合斗卷扬装置对抓斗6进行开斗操作,将所抓物卸载至设定位置,即可完成一工作周期。本发明通过采用配重的形式来降低抓斗船对发动机的功率要求,可大幅度降低本发明的耗能,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二驱动装置反向驱动第一卷筒5,提升配重本体8,使得抓斗6在依靠自身重力压入待抓物时不受配重本体8的影响(如果不反向提升配重本体8,相当于抓斗6的重力有一部分被配重本体8抵消,会降低抓斗6压入待抓物的深度,进而降低其抓取待抓物的量,降低工作效率);同时,通过配重本体8的储存能量和释放能量过程可以为本发明工作时节省大量能力。本发明结构新颖,可大幅度降低抓斗船的耗能,同时不会影响其工作性能。
如图所示,第一驱动装置可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发动机9、减速箱10、第一离合器11及第一制动器12,发动机9输出轴与减速箱10传动连接,减速箱10输出轴通过第一离合器11与第一卷筒5传动连接,第一制动器12作用在第一卷筒5的转轴上。第一驱动装置还可采用液压驱动的具体结构,由于液压驱动技术较为成熟,在此不作详述。
如图所示,第二驱动装置可采用液压站形式,具体如下:包括液压泵13、液压马达、第二离合器15,液压泵13与发动机9传动连接,液压泵13通过油管与液压马达连接,液压马达通过第二离合器15与第一卷筒5传动连接。
如图所示,滚轮组包括若干可转动的安装在船体1上的第一滚轮17和一可转动的安装在一滑动板19上的第二滚轮18,船体1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滑动板19只能进行直线移动的轨道,滑动板19通过一第三驱动装置驱动。第三驱动装置包括第二卷筒20和第三缆绳21,第二卷筒20可转动的安装在船体1上,第三缆绳21一端与滑动板19连接,另一端缠绕在第二卷筒20上,第二卷筒20通过手动把手或电机驱动。第三驱动装置还可采用液压缸形式。
如图所示,开合斗卷扬装置可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第三卷筒22、第四驱动装置、第四缆绳23及单绳开合斗机构,第四驱动装置驱动第三卷筒22转动,第四缆绳23一端与单绳开合斗机构连接,另一端缠绕在第三卷筒22上;单绳开合斗机构为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作详述。第四驱动装置包括第三离合器24和第二制动器25,第三离合器24与一端与减速箱10传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卷筒22传动连接,第二制动器25作用在第三卷筒22转轴上;由上可知发动机9主轴动力经过减速箱10后再通过齿轮将动力一分为二,同时供应第一卷筒5和第二卷筒20。
如图所示,配重装置还包括安装架26、第四卷筒27、及两第五缆绳28,安装架26设置在船体1上,第四卷筒27可转动的安装在安装架26上,第四卷筒27侧壁上设置有两环形突起以将第四卷筒27分成中间区域和位于中间区域两侧的侧部区域,第五缆绳28一端与配重本体8连接,另一端分别缠绕在第四卷筒27的两侧部区域,中间区域用于缠绕第六缆绳16,配重本体8重量小于抓斗6重量,船体1对应第四卷筒27下方开设有通孔。通过采用第五缆绳28,而不是将第六缆绳16直接与配重本体8连接,有以下技术效果,首先,如果不采用第五缆绳28,第六缆绳16就会一直与海水接触,在配重本体8上升过程中,海水会跟随缆绳上升到第四卷筒27,进而顺着第六缆绳16流入船体1内部,污染船体1内工作环境并加速船体的腐蚀,且长时间泡海水会加速第六缆绳16的腐蚀,如需更换则要更换整根第六缆绳16,成本较高,耗时较长;其次,如果第六缆绳16直接与配重本体8连接,配重本体8在上升过程中易出现旋转现象,不利于稳定运行;而采用两根第五缆绳28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