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植生袋建植边坡草坪的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花、草和灌木的栽培,特别是一种用植生袋建植边坡草坪的方法。
背景技术:中国专利公开了申请号为02113905.9的南方公路边坡草坪的建植方法。该方法采用冷暖两季型草坪草混播,采用液力喷播撒草种,施肥、覆盖、浇水一次完成。选择保水剂来保水保肥,以可变废为宝的纸浆或稻草或秸杆为覆盖料,加入着色剂提高喷洒时的均匀度;喷洒后覆盖了有利于种子发芽、生长和防止草坪草种子、土、肥被雨水冲失的无纺布。另外CN00216071.4还公开了一种适于在软土边坡上大面积快速培植各类护坡草坪的草坪培植床,该方案是在由软土地层构成的床基上均匀地喷撒肥料和草籽,经镇压或拍击,使草籽压入床基的表土中,再在床基上铺设无纺布,在无纺布的四周及中间用弯钉将无纺布固定在床基上,待发芽、长草后,拨去弯钉,掀去无纺布。两方案分别是现有技术的两种典型,前者设备投资大,成本和造价均高,草籽发芽及生长不好,后者易被水毁,不均匀,效果差,效率低,不适用于石质边坡。均不是理想的建植边坡草坪地方法。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植生袋建植边坡草坪的方法,它将特制的植生袋按一定规律码放在土质、石质和水土易流失的边坡上,并用锚杆将其锚固。袋内的种籽吸收植生袋内的营养后萌芽,植物根系在边坡土壤间生长,并将植生袋之间连结成一个整体,将植生袋与边坡之间进行了有效的固定,从而实现了边坡的防护、水土保持和绿化。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两难的缺陷。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突出的特点和实质性的进步。
用植生袋建植边坡草坪的方法,其步骤包括植生袋制作,植生袋码放,固定和养护,其与现有技术的突出区别在于:
1.将植物种籽、土壤和肥料按常规比例混合后,填入以微孔状易降解材料为内层,编织网为外层的袋中,制成植生袋;
2.将植生袋沿边坡面按“砌砖”式或交错码放;
3.可用锚杆将码放好的植生袋锚固;
4.在施工后25~40日保持边坡植物的水分养护,待植生袋的根系与边坡土层固定,且植生袋相互间有效地连接与固定后,经修剪、整理,花、草和灌木生长成坪。
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主要优点:
1.该方法既能适用于路旁、江河堤坝的土质边坡,又能适用于石质边坡,与喷播相比,成本低、设备投资小、施工便捷、附土层厚(喷播土厚仅为10CM左右,植生袋土厚可达20至40CM)。
2.对于较陡边坡或高边坡,附土是非常困难的,现有的编织袋防护几乎无法进行。而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既解决了附土难的问题,又能将防护工程和绿化工程一并完成。
3.因为整个袋子外层为网状,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使植生袋与边坡坡面之间,植生袋相互之间能更好地连接与固定,草坪均匀,效果好;
4.植生袋的生产可采用机械化生产方式,尺寸规格可根据需要“量体裁衣”,体积相对较小、能折叠,运输方便;施工基本采用人工,工艺较为简单,可同时满足快速防护和快速绿化要求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先对较陡或较高的土质、石质、和水土易流失边坡进行方格网或拱形窗肋式砼防护处理,对平缓或较低的边坡可以只进行夯实即可,为防止坡面水毁,还可在坡面上埋设一定数量、规格的水管,将坡内体的水引向坡面、坡底,为解决底部水毁,还可在施工现场的底部垫上一层砂石等滤水物质;将花、草、灌木等植物种籽、土壤和肥料按常规比例混合后,填入以微孔状纸为内层,尼龙编织网为外层的袋中,制成横截面为条状或环形闭合形状的植生袋(详见本申请人的“一种绿化植生袋”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将植生袋沿边坡面按“砌砖”式或交错码放,每平方米码放5~20袋;用锚杆将码放好的植生袋锚固,用于锚固的锚杆直径为8~16MM,长为20~150CM,杆间距为1~3M;对于较缓边坡,码放植生袋后可减少锚杆数量或根本不需锚固;对于特殊地质的较陡或较高的边坡,可另用一层网孔较大的网,复盖在码放完毕的植生袋面上,并与锚杆的外露端连接,对码放完毕的边坡大面积地进行加固;在施工后25~40日保持边坡植物的水分养护,待植生袋的根系与边坡土层固定,且植生袋相互间有效地连接与固定后,经修剪、整理,花、草和灌木生长成坪。
该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中,已较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南方山岭重丘区的高速公路边坡防护、植被恢复、绿化和美化建设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被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业主们所认同和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