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种屏蔽门控制模式的区域控制器的实现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区域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地铁信号系统均采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在该系统中,当运营
列车进站停稳后,车载ATP会向地面设备发出开屏蔽门请求。当列车准备离站时,车载ATP会
向地面设备发出关屏蔽门请求。地面设备根据车载ATP请求,下达屏蔽门开关命令,从而实
现车门联动,提高了运营效率。同时,地面设备实时监测屏蔽门安全状态,作为办理进路和
计算移动授权的输入条件之一。当前主流的CBTC系统中,屏蔽门由区域控制器(ZC)或者联
锁(CI)控制。
现有技术的区域控制器都只能实现单一地控制或不控制屏蔽门,且也不可根据区
域控制器信号模式的变化而转移屏蔽门控制权,因此,现有技术的区域控制器产品适用存
在一定的局限性。
此外,因用户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屏蔽门非安全状态的定义可能存在一定
的不同,比如屏蔽门关门超时、屏蔽门开门超时等。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能实现兼容屏蔽门的控制/不控制的区域控制器,使得不但符
合软件的模块化设计思想,也能使区域控制器更加灵活地适用于不同的CBTC系统以及用户
需求,增加区域控制器的产品竞争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区域控制器屏蔽门功能兼容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种屏蔽门
控制模式的区域控制器的实现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系统配置文件中,将屏蔽门控制模式设置为控制屏蔽门模式、不控制屏蔽门
模式、转移屏蔽门控制模式;
B:所述区域控制器判断是否处于控制屏蔽门模式,若处于控制屏蔽门模式,则执
行控制屏蔽门流程;若不处于控制屏蔽门模式,则执行步骤C;
C:所述区域控制器判断是否处于转移屏蔽门控制模式,若处于转移屏蔽门控制模
式,则根据信号模式采取不同的屏蔽门控制方式;若处于非转移屏蔽门控制模式,则执行步
骤D;
D:所述区域控制器判断是否处于非控制屏蔽门模式,若处于非控制屏蔽门模式,
则拒绝车载ATP开关屏蔽门请求;若不处于非控制屏蔽门模式,则区域控制器宕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移屏蔽门控制模式指的是区域控制器在CBTC模式下控制
屏蔽门,在非CBTC模式下,则不控制屏蔽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域控制器根据信号模式采取不同的屏蔽门控制方式包
括:
所述区域控制器判断所述信号模式是否处于CBTC模式,若处于CBTC模式,则执行
所述控制屏蔽门流程;若所述区域控制器处于非CBTC模式,则所述区域控制器拒绝车载ATP
开关屏蔽门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屏蔽门流程包括:
所述车载ATP向所述区域控制器发出开关屏蔽门请求,其中当运营列车进站停稳
后,所述车载ATP向所述区域控制器发出开屏蔽门请求;当运营列车准备离站时,所述车载
ATP向所述区域控制器发出关屏蔽门请求;
所述区域控制器根据所述开关屏蔽门请求下达开关屏蔽门命令;
所述区域控制器根据屏蔽门安全配置文件实时判断屏蔽门安全状态,其中,若屏
蔽门存在安全问题,则所述区域控制器执行故障处理措施;若所述屏蔽门不存在安全问题,
则屏蔽门控制过程结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文件中可定义多个非安全因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非安全因素至少包括以下的一者或多者:屏蔽门开门
超时、屏蔽门关门超时。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非安全因素均有激活或者非激活两种状态,同一时刻下多
个非安全因素可均为激活状态,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种屏蔽门控制模式各自有激活和非激活两种状态,同一
时刻下只能有一种屏蔽门控制模式激活。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A和B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区域控制器系统初始化,区域控制器系统读取系统配置文件。
所述区域控制器根据系统配置文件进行功能初始化。
综上,本发明相较于现有的区域控制器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区域控制器兼容控制/不控制屏蔽门,可根据区域控制器信号模式转移屏蔽
门控制权,并可采用配置文件实现屏蔽门非安全状态的组合,增强了区域控制器在屏蔽门
控制功能上的适用性。
其次,根据项目需求灵活配置,不必进行屏蔽门控制功能的重新开发或减少代码
修改量。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以上发明内容以及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在结合附图阅读时会得到更好
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仅作为所请求保护的发明的示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
代表相同或类似的元素。
图1示出单一模式下的区域控制器(ZC)控制屏蔽门过程;以及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有多种屏蔽门控制模式的区域控制器的工作过
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
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说明书、权
利要求及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图1示出单一模式下的区域控制器(ZC)控制屏蔽门流程。
步骤101:车载ATP系统向地面设备(例如区域控制器)发送开关屏蔽门请求。具体
地,当运营列车进站停稳后,车载ATP会向地面设备发出开屏蔽门请求;当运营列车准备离
站时,车载ATP会向地面设备发出关屏蔽门请求。
步骤102:区域控制器接收车载ATP开关屏蔽门请求。
步骤103:区域控制器根据接收的开关屏蔽门请求,下达开关屏蔽门命令。
步骤104:区域控制器实时监测屏蔽门的安全状态,并判断站台屏蔽门是否安全。
步骤105:若站台屏蔽门存在安全问题,则区域控制器执行故障处理措施。
步骤106:若站台屏蔽门不存在安全问题,则屏蔽门控制过程结束。
传统的区域控制器仅能在上述单一的工作模式(即控制屏蔽门)下工作,本发明的
区域控制器却能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切换并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在配置文件中设置三种屏蔽门控制模式。三种屏蔽门控
制模式分别为:
1)控制屏蔽门模式;
2)不控制屏蔽门模式
3)转移屏蔽门控制模式。
对于第三种“转移屏蔽门控制模式”,指的是区域控制器在CBTC模式下控制屏蔽
门,在非CBTC模式下,则不控制屏蔽门。
上述三种控制模式各自有激活和非激活两种状态,但是同一时刻下只能有一种模
式激活。区域控制器处于转移屏蔽门控制模式时,如果运行过程中信号模式发生变化,则区
域控制器根据信号模式采取相应的屏蔽门控制方式。
在又一实施例中,同时可在配置文件中定义多个非安全因素(如:屏蔽门开门超
时、屏蔽门关门超时等),每个非安全因素均有激活或者非激活两种状态,同一时刻下多个
非安全因素可均为激活状态,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配置。
简言之,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区域控制器兼容控制/不控制屏蔽门,并可根据区域控制器信号模式转移屏
蔽门控制权;
其次,区域控制器采用系统配置文件实现控制/不控制屏蔽门/转移屏蔽门控制
权;
再次,区域控制器采用配置文件实现屏蔽门非安全状态的组合。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有多种屏蔽门控制模式的区域控制器的工作过
程。
区域控制器系统启动后读取系统配置文件,根据配置的控制模式对屏蔽门采取对
应的控制方式。当区域控制器控制屏蔽门,屏蔽门状态为配置的非安全状态时,区域控制器
执行故障处理措施。结合图2,本发明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201:对系统配置文件进行设置。将屏蔽门控制模式设置为三种:控制屏蔽门
模式;不控制屏蔽门模式;转移屏蔽门控制模式。
其中,对于第三种“转移屏蔽门控制模式”,指的是区域控制器在CBTC模式下控制
屏蔽门,在非CBTC模式下,则不控制屏蔽门。
步骤202:区域控制器系统初始化,区域控制器系统读取系统配置文件。
步骤203:区域控制器根据系统配置文件进行功能初始化。
步骤204:区域控制器判断是否处于控制屏蔽门模式。若处于控制屏蔽门模式,则
执行步骤210-214。若不处于控制屏蔽门模式,则执行步骤205。
步骤205:区域控制器判断是否处于转移屏蔽门控制模式。若处于转移屏蔽门控制
模式,则执行步骤206,即区域控制器根据信号模式采取不同的屏蔽门控制方式。若处于非
转移屏蔽门控制模式,则执行步骤207。
步骤206:区域控制器判断信号模式是否处于CBTC模式,若处于CBTC模式,则执行
步骤210-214;若区域控制器处于非CBTC模式,则执行步骤208。
步骤207:区域控制器判断是否处于非控制屏蔽门模式,若处于非控制屏蔽门模
式,则执行步骤208。若不处于非控制屏蔽门模式,则执行步骤209。
步骤208:区域控制器拒绝车载ATP开关屏蔽门请求,流程结束。
步骤209:区域控制器不处于上述三种屏蔽门控制模式时,则区域控制器宕机。
步骤210:区域控制器接收车载ATP系统发出(步骤211)的开关屏蔽门请求。
步骤212:区域控制器下达开关屏蔽门命令。
步骤213:区域控制器根据屏蔽门安全配置文件判断屏蔽门安全状态。其中,在安
全配置文件中可定义多个非安全因素(如:屏蔽门开门超时、屏蔽门关门超时等),每个非安
全因素均有激活或者非激活两种状态,同一时刻下多个非安全因素可均为激活状态,根据
用户的需求进行配置。如果屏蔽门处于安全状态,则流程结束。如果屏蔽门处于非安全状
态,则执行步骤214。
步骤214:区域控制器执行故障处理措施。
这里采用的术语和表述方式只是用于描述,本发明并不应局限于这些术语和表
述。使用这些术语和表述并不意味着排除任何示意和描述(或其中部分)的等效特征,应认
识到可能存在的各种修改也应包含在权利要求范围内。其他修改、变化和替换也可能存在。
相应的,权利要求应视为覆盖所有这些等效物。
同样,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
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在没有脱离本发明
精神的情况下还可做出各种等效的变化或替换,因此,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
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