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安全阀系统.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945932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4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49951.7

申请日:

2015.05.15

公开号:

CN106285561A

公开日:

2017.01.0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34/10申请日:20150515|||公开

IPC分类号:

E21B34/10

主分类号:

E21B34/10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易飞; 何银达; 王金山; 吴云才; 刘国华; 田鹏; 王凯; 赵鹏; 胡超; 孙晓飞; 向文刚; 白宇; 秦德友; 周忠明; 口俊林; 吴俊; 张乘然

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中国石油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代理人:

张洋;黄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井下安全阀系统,该井下安全阀系统包括:液压油容器,用于盛放液压油;液压油增压装置的进液口与液压油容器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液压油增压装置的出液口与井下安全阀通过第二管路连通;液压油增压装置用于在需要开启井下安全阀时,对第二管路内的液压油增压;排油管路的一端与第二管路连通,另一端用于排出液压油;联动阀门,安装在排油管路上,在液压油增压装置对第二管路内的液压油增压时关闭,在第二管路内的液压油降压时打开。本发明提供的井下安全阀系统,通过对井下安全阀控制回路进行改造,消除密封性失效带来的安全隐患,避免修井作业,节约了因井下安全阀密封失效而进行修井作业所产生的高昂费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井下安全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压油容器(1)、液压油增压装置(2)、井下安全阀(3)、联动阀门
(4)、第一管路(51)、第二管路(52)、排油管路(53),其中,
所述液压油容器(1),用于盛放液压油;
所述液压油增压装置(2)的进液口与所述液压油容器(1)通过所述第
一管路(51)连通,所述液压油增压装置(2)的出液口与所述井下安全阀(3)
通过所述第二管路(52)连通;所述液压油增压装置(2)用于在需要开启所
述井下安全阀(3)时,对所述第二管路(52)内的液压油增压;
所述排油管路(5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52)连通,另一端用于排
出液压油;
所述联动阀门(4),安装在所述排油管路(53)上,在所述液压油增压
装置(2)对所述第二管路(52)内的液压油增压时关闭,在所述第二管路(52)
内的液压油降压时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安全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液控机房(6),所述液压油容器(1)、所述液压油增压装置(2)及所
述联动阀门(4)位于所述液控机房(6)内部,所述排油管路(53)用于排
出液压油的一端位于所述液控机房(6)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安全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开口式储油箱(54),设置在所述液控机房(6)的外部,且与所述排油
管路(53)用于排出液压油的一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安全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全阀压力表(7),所述安全阀压力表(7)安装在所述第二管路(52)
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安全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高压溢流阀(8),所述高压溢流阀(8)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管路(52)
上,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液控机房(6)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蓄能器(9),所述蓄能器(9)安装在所述第二管路(5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安全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
阀压力表(7)、高压溢流阀(8)或蓄能器(9),所述安全阀压力表(7)、
所述高压溢流阀(8)或所述蓄能器(9)安装在所述第二管路(5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井下安全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9)、
所述安全阀压力表(7)与所述高压溢流阀(8)依次按顺序安装在所述第二
管路(5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井下安全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液压油增压装置(2)为手动泵或电动泵。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井下安全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井下安全阀(3)为SP型安全阀或NE型安全阀。

说明书

井下安全阀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安全
阀系统。

背景技术

井下安全阀是一种提供井下关井的安全设备,可在井口出现紧急情况
时实现远程井下关井,从而为高压油气井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井下
安全阀系统由井下安全阀、控制管线和地面控制系统组成。国内高压气井
常用的井下安全阀属于活瓣式安全阀,用于在地面以下关井,是一种常闭
阀,该种井下安全阀与油井井筒连通,由液压控制压力打开,在液压控制
管线压力关闭前一直保持打开状态,液压控制压力通过控制管线从一个较
远的地点传递压力操作该阀。一般来说,井下安全阀包括:阀体、阀瓣、
弹簧、流动管、活塞及液压控制管线入口,其中,流动管与活塞连接,弹
簧安装在流动管上,液压控制管线与密闭油箱相连,流动管位于安全阀内
部。工作时,液压控制管线加压后活塞推动流动管移动,推开阀瓣,开启
安全阀;控制管线泄压后,弹簧的弹力释放使流动管上移,关闭安全阀。

井下安全阀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活塞密封性失效的情况,出现该
情况后,油井井筒内的天然气进入液压控制管线,并通过液压控制管线泄
露或喷射到密闭油箱。当密闭油箱内的天然气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大于
密闭油箱的耐受力时,引发油箱爆炸,继而引发密闭油箱着火,给高压气
井的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为消除活塞密封性失效带来的隐患,现有
技术中,由于井下安全阀地下深度一般为40~80米,因此,在石油、天然
气的开采过程中,只能通过实施修井作业来消除该安全阀活塞密封性失效
带来的隐患。

然而,由于井下安全阀地下深度一般为40~80米,导致高压气井修井
作业费用高昂、时间长、风险高。因此,如何提成一种井下安全阀系统实
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井下安全阀系统,通过对井下安全阀控制回路进行改造
以实现消除高压气井安全生产的隐患并避免修井作业。

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井下安全阀系统,包括:液压油容器(1)、
液压油增压装置(2)、井下安全阀(3)、联动阀门(4)、第一管路(51)、
第二管路(52)、排油管路(53),其中,

所述液压油容器(1),用于盛放液压油;

所述液压油增压装置(2)的进液口与所述液压油容器(1)通过所述第
一管路(51)连通,所述液压油增压装置(2)的出液口与所述井下安全阀(3)
通过所述第二管路(52)连通;所述液压油增压装置(2)用于在需要开启所
述井下安全阀(3)时,对所述第二管路(52)内的液压油增压;

所述排油管路(5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52)连通,另一端用于排
出液压油;

所述联动阀门(4),安装在所述排油管路(53)上,在所述液压油增压
装置(2)对所述第二管路(52)内的液压油增压时关闭,在所述第二管路(52)
内的液压油降压时打开。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井下安全阀系统还包括:
液控机房(6),所述液压油容器(1)、所述液压油增压装置(2)及所述联
动阀门(4)位于所述液控机房(6)内部,所述排油管路(53)用于排出液
压油的一端位于所述液控机房(6)外部。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全阀系统还包括:

开口式储油箱(54),设置在所述液控机房(6)的外部,且与所述排油
管路(53)用于排出液压油的一端连通。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全阀系统还包括:安全阀压力表(7),所述安全阀压
力表(7)安装在所述第二管路(52)上。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全阀系统还包括:

高压溢流阀(8),所述高压溢流阀(8)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管路(52)
上,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液控机房(6)的外部。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五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全阀系统还包括:

蓄能器(9),所述蓄能器(9)安装在所述第二管路(52)上。

结合第一个方面,在第一个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全
阀系统还包括:安全阀压力表(7)、高压溢流阀(8)或蓄能器(9),所述
安全阀压力表(7)、所述高压溢流阀(8)或所述蓄能器(9)安装在所述第
二管路(52)上。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七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蓄能器(9)、所述安全阀压力表(7)与所述高压溢流
阀(8)依次按顺序安装在所述第二管路(52)上。

结合第一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在第一个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液压油增压装置(2)为
手动泵或电动泵。

结合第一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井下安全阀(3)为SP
型安全阀或NE型安全阀。

本发明提供的井下安全阀系统,通过对井下安全阀控制回路进行改造,
避免了修井作业,节约了因井下安全阀密封失效而进行修井作业所产生的高
昂费用,且避免了因为修井作业导致的储层二次污染及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
的其它井下复杂情况,消除了高压气井因井下安全阀活塞密封性失效而带来
的安全生产的隐患,有效保证了高压高产气井的的生产时率和凝析油产量当
年贡献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井下安全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井下安全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个井下安全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个井下安全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个井下安全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
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井下安全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井下安全阀系统100包括:液压油容器1、液压油增压装置2、
井下安全阀3、联动阀门4、第一管路51、第二管路52、排油管路53。

其中,所述液压油容器1为密封容器,用于盛放液压油;所述液压油增
压装置2的进液口与所述液压油容器1通过所述第一管路51连通,所述液压
油增压装置2的出液口与所述井下安全阀3通过所述第二管路52连通;所述
液压油增压装置2用于在需要开启所述井下安全阀3时,对所述第二管路52
内的液压油增压;所述排油管路5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52连通,另一端
用于排出液压油;所述联动阀门4,安装在所述排油管路53上,在所述液压
油增压装置2对所述第二管路52内的液压油增压时关闭,在所述第二管路
52内的液压油降压时打开。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下安全阀系统的工作原理做详
细说明。

具体的,正常工作需要对井下安全阀3加压打开时,液压油增压装置2
对第二管路52内的液压油增压,同时联动阀门4关闭,此时,液压油从液压
油容器1通过第一管路51和第二管路52传递至井下安全阀3,从而对井下
安全阀3加压使其处于打开的状态。

当出现紧急情况等需要对井下安全阀3泄压关闭时,第二管路52内的液
压油需要泄压,安装在排油管路53上的联动阀门4打开,使得液压油通过排
油管路53流出,从而对井下安全阀3泄压使其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如果井
下安全阀3的活塞密封性失效,油井井筒内的天然气进入第二管路52,由于
联动阀门4处于打开状态,使得含有天然气的液压油能够过通过联动阀门4
经排油管路53排出,从而避免了油井井筒内的天然气通过井下安全阀3的液
控管线,即第二管路52和第一管路51泄露或喷射到液压油容器1,消除了
高压气井因井下安全阀活塞密封性失效而带来的安全生产的隐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下安全阀系统,通过对井下安全阀控制回路进行
改造,避免了修井作业,节约了因井下安全阀密封失效而进行修井作业所产
生的高昂费用,且避免了因为修井作业导致的储层二次污染及作业过程中可
能出现的其它井下复杂情况,消除了高压气井因井下安全阀活塞密封性失效
而带来的安全生产的隐患,有效保证了高压高产气井的的生产时率和凝析油
产量当年贡献率。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对上述图1实施例所示的井下安全阀
系统100做进一步的改进,具体可参见图2。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井下安全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井下安全阀系统200在上述图1所示井下安全阀系统100的
基础上,还包括:液控机房6,所述液压油容器1、所述液压油增压装置2及
所述联动阀门4位于所述液控机房内部,所述排油管路53用于排出液压油的
一端位于所述液控机房6外部。本实施例中,将液压油容器1、液压油增压
装置2及联动阀门4设置在液控机房6内部,将排油管路53用于排出液压油
的一端设置在液控机房6的外部,可避免由排油管路53流出的液压油污染液
控机房6或液控机房6内部的其他设备。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对上述图2实施例所示的井下安全阀
系统200做进一步的改进,具体可参见图3。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个井下安全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井下安全阀系统300在上述图2所示井下安全阀系统200的
基础上,还包括:开口式储油箱54,设置在液控机房6的外部,且与排油管
路53用于排出液压油的一端连通。本实施例中,经排油管路53流出的液压
油可以通过开口式储油箱54进行收集,以便液压油可进行循环利用。而且,
当经由排油管路53流出的液压油混有天然气时,可使得天然气通过开口式储
油箱54的开口溢出。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对上述图2所示的井下安全阀系统200
或图3所示的井下安全阀系统做进一步的改进,具体可参见图4。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个井下安全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井下安全阀系统400在上述图2所示井下安全阀系统200的
基础上,还包括:安全阀压力表7,所述安全阀压力表7安装在所述第二管
路52上。本实施例中,安装在第二管路52上的安全阀压力表7可实时显示
第二管路52内液压油的压力,方便实现对油压的实时监控。

再请参照图4,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井下安全阀系统400还
包括:高压溢流阀8,所述高压溢流阀8安装在所述第二管路52上。本实施
例中,高压溢流阀8的一端安装在第二管道52上,另一端安装在排油管路
53用于排出液压油的一端与联动阀门4之间并位于液控机房(6)的外部。
当第二管路52内油压大于某一阈值时,例如,安全阀压力表7监控出第二管
路52内油压大于某一阈值时,高压溢流阀8打开进行溢流泄压,从而避免管
路爆裂事件。另外,本实施例中,高压溢流阀8的另一端安装在排油管路53
用于排出液压油的一端与联动阀门4之间是为了达到联动阀门4关闭时也可
以进行溢流泄压。

再请参照图4,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井下安全阀系统400还
包括:蓄能器9,所述蓄能器9安装在所述第二管路52上。本实施例中,当
第二管路52内油压小于某一阈值时,例如,安全阀压力表7监控出第二管路
52内油压小于某一阈值时,安装在第二管路52上的蓄能器9开始补偿第二
管路52内的压力,从而起到稳定系统压力的作用。

再请参照图4,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安全阀压力表7、所
述高压溢流阀8与所述蓄能器9依次按顺序安装在所述第二管路52上。本实
施例中,连通液压油增压装置2与井下安全阀3之间的第二管路52上,依次
设置蓄能器9、安全阀压力表7与高压溢流阀8。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各实施例是以图4为基础对安全阀压力表7、
高压溢流阀8及蓄能器9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的。然而,本发明并不
以此为限制,在其他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安全阀压力表7、高压溢流阀8及
蓄能器9也可以基于图1、图2或图3等所示的安全阀系统。例如,图5所
示的安全阀系统,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个井下安全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具体工作原理可参见上述图1~图4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图4所示实施例中,安全阀压力表7、
高压溢流阀8及蓄能器9均设置与液控机房6的外部。然而,本发明并不以
此为限制,在其他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可根据需求设置安全阀压力表7、高
压溢流阀8及蓄能器9均与液控机房6的相对位置。例如,可将全阀压力表
7、高压溢流阀8及蓄能器9均设置与液控机房6的内部,或者,将其中之一
设置在液控机房6的内部,剩余的设置在液控机房6的外部。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图4所示实施例中,井下安全阀系统
400包含安全阀压力表7、高压溢流阀8及蓄能器9。然而,本发明并不以此
为限制,在其他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安全阀系统400可以仅包含其中之一或
其中之二。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液压油增压装置2为手动泵或电动泵。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井下安全阀3为SP型安全阀或NE型安
全阀。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联动阀门4为电磁阀。当液压油增压装
置2对第二管路52内的液压油增压时,电磁阀关闭;的那个第二管路52内
的液压油需要降压时,电磁阀打开。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联动阀门4为先导阀。井下安全阀系统
通过先导阀控制第二管路52内的液压油压力对先导阀的开闭进行控制。例
如,当液压油增压装置2对第二管路52内的液压油增压时,先导阀控制第二
管路52内的液压油加压,先导阀关闭;当第二管路52内的液压油需要降压
时,先导阀控制第二管路52内的液压油泄压,先导阀关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
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
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井下安全阀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井下安全阀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井下安全阀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井下安全阀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安全阀系统.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井下安全阀系统,该井下安全阀系统包括:液压油容器,用于盛放液压油;液压油增压装置的进液口与液压油容器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液压油增压装置的出液口与井下安全阀通过第二管路连通;液压油增压装置用于在需要开启井下安全阀时,对第二管路内的液压油增压;排油管路的一端与第二管路连通,另一端用于排出液压油;联动阀门,安装在排油管路上,在液压油增压装置对第二管路内的液压油增压时关闭,在第二管路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