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器件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诸如独立式住宅(detached house)等的木制建筑中使用的架构器
件(framing hardware),该架构器件能够应对作用于其上的剪切破坏。
背景技术
日本特许第3996343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木制建筑中使用的架构器件
的示例。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建筑框架结构具有:柱状的接收构件;梁状的横向构件,其与接
收构件彼此交叉,以使架构固定;架构钩(framing hook),其设置在接收构件与横向构件之
间,用于使接收构件和横向构件接合固定;并且具有接合钩(engaging hook),其在插入接
收构件并与接收构件接合的情况下使架构钩自身在接收构件侧与接收构件接合,以及接收
钩,其在接合状态下从接收构件的架构面突出,以接收并保持横向构件的对接端(butt
end)侧。该结构具有增强连接件,该增强连接件插入接收构件中并具有牵引作用,以便在接
收钩通过使其插入端侧与接合钩在接收构件中以能够脱开的方式接合来接收横向构件时,
对来自接收构件的架构面所在侧的相反侧的支撑反作用力进行补偿,该增强连接件为棒状
的销。被接合钩接合的接合部是槽状接合部,该槽状接合部设置于销的端部的周面,用于收
容接合钩并与接合钩接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996343号公报(权利要求1,图3至图4)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框架工具(架构器件)是由具有高强度的诸如铝合金等的轻质
金属或诸如纤维增强塑料(FRP)等的合成树脂成型制成的,并且包括板状的接收钩、接合钩
以及一体地设置在接收钩和接合钩二者之间的键部。
接收钩在上部顶端位置具有V字形的接合槽,该V字形的接合槽的顶端侧内表面是
倾斜的并且底部被形成为与销的周面一致的弯曲形状(R形状),类似地,布置在该接合槽的
下方位置处接收钩的的下部穿设有供销插通嵌合的销孔。
换言之,框架工具具有:保持部,其由形成在便于携带的部分处的通孔构成;销保
持部,其是通过向下将板状接收钩的后部的上缘部切割成U字状而形成的;以及销孔,其以
与销保持部位于同一条线上的方式形成于销保持部正下方的底部的周缘部。
在接收钩中,外周形成略厚的板状的周缘部,接收钩的内部被形成为薄的肋状,并
且在基端部附近形成有用于供手指穿过的保持孔,以便易于用手指保持该接收钩,由此能
够实现整体轻量化,并且通过仅对周缘部设置预定的厚度来保持钩的强度。然而,根本没有
考虑到作用于接收钩的剪切破坏。
因此,接收钩中的剪切变形能够容易地损伤接收钩,因此存在不能产生接收钩的
作用效果的可能性。
考虑到这种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架构器件,该架构器件能够吸收
在使用已知的架构器件将梁连接至木制建筑的柱(pillar)时作用于梁的剪切变形导致的
负荷。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架构器件的特征在于,轴构件形成为从具有所要
求厚度的板状的器件主体的前缘部突出,接合构件安装于所述轴构件的顶端面,所述轴构
件的下部具有接合部,所述接合构件的下部具有接合部,两个接合部彼此间相互连通,其
中,所述器件主体具有位于中央部的由通孔形成的把持部以及用于供销插入的插入部,所
述用于供销插入的插入部形成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位于所述器件主体的后方侧的上缘部
附近和下缘部附近,抵抗剪切应力的轴构件插入部设置在与分别形成在所述上缘部附近和
所述下缘部附近的所述用于供销插入的插入部不同的部位处。
在根据方案1的架构器件中,根据本发明的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轴构件
插入部位于所述把持部的后缘部附近。
在根据方案1或方案2的架构器件中,根据本发明的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
轴构件插入部的开口部开设在与所述器件主体的表面相同的表面上。
在通过将构成支承器件(bearing hardware)(架构器件)的器件主体安装至梁状
的横向构件来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架构器件时,架构器件具有用于第三轴构件的插入孔,该
插入孔位于与设置于器件主体的后缘部侧的、用于供销插入的上下一对插入孔的形成位置
不同的位置处。
因此,即使安装了器件主体的横向构件由于某些原因受到剪切力,使得器件主体
受到剪切应力,也不可能使器件主体损坏,因此增大了柱与梁之间的牵拉强度(drawing
strength)。
这允许横向构件能够总是被可靠地保持在接收构件的适当位置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支承器件(架构器件)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支承器件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切平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支承器件的侧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支承器件的主视图,其示出了使用状态的一个示例。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支承器件的主视图。
图6是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支承器件时使用的间隔件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的间隔件的侧视图。
图8是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支承器件时使用的另一轴构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支承器件。
应当理解,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下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能够
自由地进行变型。
根据本发明的支承器件1被构造为:柱状的轴构件3在与具有所要求厚度的器件主
体2的前缘部的上端部相隔所要求间隔的位置处一体地突出形成,板状的椭圆形接合构件4
的背面中央部位于轴构件3的顶端部,并且椭圆形键构件5的背面中央部位于该前缘部且位
于接合构件4下方。
当支承器件1受到向下的负荷的作用时,键构件5通过与后述的柱9的空隙部11接
触来将支承器件1保持在预定位置处。
轴构件3和接合构件4分别在各自的下部同轴地具有接合部3a和4a,接合部3a和4a
与设置在后述的固定构件13的顶端部附近的环状的接合槽13b接合。
器件主体2具有用于支撑固定销6a的销插入部6以及用于供固定销7a插入的销插
入部7,销插入部6是通过在器件主体2的后部侧的上缘部形成U字状的切除部分而形成的,
销插入部7也形成于器件主体2下部、在同一条直线上位于销插入部6下方的位置处。
在此情况下,器件主体2具有:薄壁部2b,该薄壁部2b形成于留有周缘部2a的中央
部;通孔2c,该通孔2c形成于薄壁部2b、具有所要求的尺寸;以及波状的把持部2d,该把持部
2d用于供指尖嵌合接合,该把持部2d沿着通孔2c的后缘部形成。
形成薄壁部2b能够使器件主体2轻量化。
形成于通孔2c的后缘部的波状的把持部2d具有位于把持部2d附近的支撑轴插入
孔8的一部分,形成该支撑轴插入孔8用于供具有比固定销6a和7a的直径大的直径的支撑轴
8a插入。
支撑轴插入孔8的开口周缘部8a具有与器件主体2的周缘部2a的高度相同的高度。
因此,能够增大支撑轴插入孔8的强度,并且通过将支撑轴8a插入支撑轴插入孔8
能够可靠地防止器件主体2的剪切变形,支撑轴8a具有比插入销插入部6和销插入部7中的
那些销的直径大的直径。
此外,能够增大柱和梁之间的牵拉强度。
如图4所示,由此构造的支承器件1被构造为用于接收从器件主体2的前缘部突出
的轴构件3、接合构件4和键构件5的空隙部11形成在如下部分处:在该部分处,作为横向构
件的梁构件10以至少高度比接合构件4的高度高的方式安装于作为接收构件的柱构件9。
当器件主体2受到向下的负荷的作用时,键构件5利用由于键构件5与柱构件9之间
的接触压力而产生的摩擦来将器件主体2保持在预定部位处。
梁构件10具有狭缝(未图示出),该狭缝用于使器件主体2安装在与柱构件9相对的
端面的中央部处。将器件主体2的除了设置在前缘部的轴构件3、接合构件4和键构件5之外
的部分插入狭缝,并且将销6a和7a从侧面分别插入销插入部6和销插入部7,由此固定梁构
件10。
另一方面,在柱构件9中,从梁构件10的安装部位(正面)所在侧的相反侧的部位
(背面)形成与空隙部11的下部连通的插入部12。包括轴构件的固定构件13的顶端部从插入
部12的基端侧插入。
插入柱构件9的固定构件13被构造为:在形成于基端部的板状的接合部13a固定于
设置在柱构件9的背面侧的接合部的状态下,在空隙部11的底部处展现出形成于固定构件
13的顶端部的环状的接合槽13b。
接下来,将设置于器件主体2的前缘部的接合构件4的接合部4a和轴构件3的接合
部3a嵌入展现在空隙部11内的接合槽13b中,将由弹性材料制成的间隔件14嵌入轴构件3和
接合构件4上方留有的空隙部11内,以将器件主体2固定至柱构件9的正面部。
如图6所示,前述间隔件14由弹性树脂材料制成,其中,从上表面部向下方延伸出
的一对侧壁14b和14b在下部开口的椭圆形的间隔件主体14a的中央部处以所要求的间隔一
体地形成,该对侧壁14b和14b的下端部均与间隔件主体14a的下端部相连接。
如图7所示,间隔件主体14在下部前缘部处具有缺口(切除)部,形成该缺口部用于
避免在使用时与形成于器件主体2的接合构件4的上缘部接触。
因此,当间隔件14在安装时受到负荷的作用时,左右两个侧壁14b和14b均向内移
动并发生形状改变,由此吸收该负荷。
固定构件13具有位于基端部处的圆板状的接合部13a以及位于顶端侧的环状的接
合槽13b。可以基于用途使用如图8所示的固定构件15。
该固定构件15具有分别位于轴主体15a的两端部处的环状的接合槽15b和15b。
图5所示的支承器件1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位以相同的
附图标记表示,并且被形成为从器件主体2的前缘部突出的轴构件3位于该前缘部的上端
部。
其原因是为了避免如下情形:当要通过使用多个图未示出的固定构件将梁构件安
装至柱构件的三个(或四个)表面时,用于固定各个支承器件的固定构件不能在中央部处交
叉,使得不能执行安装。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支撑轴8的直径比固定销6a或7a的直径大,但即使直
径相同,也能够吸收由于剪切变形而产生的负荷。
特别地,本发明通过不将用于吸收由于剪切变形而产生的负荷的轴构件与用于将
器件主体2固定至梁构件10的销6a和7a布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来增加强度。
因此,基于所要求的强度来适当地使用两个销和三个销,能够增大经济性,并减少
所用的销的种类,由此改善在建筑现场的施工性。
此外,仅在必要部分处在木材中执行销加工消除了所使用的销的数量错误。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支承器件能够通过吸收施加于器件主体(除了用于将器件主体
安装至梁构件等的销的插入孔之外)的剪切应力来防止剪切变形,所以能够扩大支承器件
的用途。
附图标记说明
1 支承器件
2 器件主体
2a 周缘部
2b 薄壁部
2c 通孔
2d 把持部
3 轴构件
3a 接合部
4 接合构件
4a 接合部
5 键构件
6、7 销插入部
8 插入部
8a 插入部的周缘部
9 柱构件
10 梁构件
11 空隙部
12 插入部
13 固定构件
14 间隔件
15 固定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