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945237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434446.0

申请日:

2013.09.23

公开号:

CN103541503A

公开日:

2014.01.2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4C 3/34申请公布日:201401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C 3/34申请日:20130923|||公开

IPC分类号:

E04C3/34; C04B28/00

主分类号:

E04C3/34

申请人:

沈阳建筑大学

发明人:

徐亚丰; 徐诚皓; 白首晏; 陈谦; 曾俊; 朱绍杰; 翟章琳

地址:

110168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浑南东路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代理人:

李宇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土木工程中的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由钢骨、钢管和再生混凝土组成,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的钢骨由钢板焊接而成,钢管位于柱的中心,钢骨位于柱的角部,其混凝土中含有充当骨料的再生混凝土碎块。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包括在5mm~30mm的再生混凝土碎块,作为煤矸石混凝土中的粗骨料。按照每立方米再生混凝土混凝土体积,粗骨料再生混凝土重量200kg~1400kg,水泥400kg~600kg,水150kg~300kg,细砂150kg~1500kg的比例进行充分搅拌。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的钢管由再生混凝土包裹,钢管内可以填充混凝土。本发明是高层建筑物中建筑物框架结构的主要构件,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重量轻,塑性、韧性好,抗冲击和抗疲劳性能好,抗震性能佳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由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成,并形成一个整体,其特征在于: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的钢骨由钢板焊接而成,钢管位于柱的中心,钢骨位于柱的角部,其混凝土中含有充当骨料的再生混凝土碎块。

2.
  根据权利1 所述的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包括在5mm~30mm的再生混凝土碎块,作为煤矸石混凝土中的粗骨料。

3.
  根据权利1所述的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按照每立方米再生混凝土混凝土体积,粗骨料再生混凝土重量200kg~1400kg,水泥400 kg~600 kg,水150 kg~300 kg,细砂150kg~1500kg的比例进行充分搅拌。

4.
  根据权利1 所述的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的钢管由再生混凝土包裹,钢管内可以填充混凝土。

说明书

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土木工程中的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是一种新型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
背景技术
在“钢管混凝土结构”中,钢管混凝土柱,可以分为钢管在柱外侧的钢管混凝土柱和钢管在柱内的钢管混凝土柱,前者通常称为钢管混凝土柱,后者通常称为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由于钢管混凝土柱施工复杂、钢管需要防火、防锈处理等问题,所以在建造高层建筑及桥梁结构时,目前大多采用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形式。在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中,钢管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通常等于或高于钢管外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由于钢管对核心区的混凝土提供了约束作用,产生了套筒效应,所以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可减少结构的塑性位移、增加结构的耗能能力、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许多工程之中,仅沈阳就有辽宁邮政枢纽大厦、沈阳和平地税局大楼、沈阳和泰大厦等。但是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也存在许多缺点,如:1)当建造的房屋层数越多时,柱承担的荷载将加大,需要的柱的截面尺寸就越大,为了减小柱的截面尺寸,这就需要壁厚较厚的钢管以提供给混凝土足够的“套筒”效应,所以需要工厂特殊加工,必然提高工程造价,同时在工程不可能实现;2)对于截面尺寸比较大的柱,选用大直径的钢管,固然能够提高钢管含率。但是,这样可能造成钢管用量的增加,提高工程造价,增加施工,尤其是节点的施工难度。如辽宁邮政枢纽大厦的组合柱截面尺寸达到950×950 mm,钢管直径达到558.8mm,管壁厚度达到12mm。3)由于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主要是通过纵向钢筋来提供延性的,所以往往需要较多的纵向钢筋,造成施工的困难。4)研究表明该种柱的内外混凝土不能很好的共同工作直至破坏。
基于以上原因,课题组曾发明过专利: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碳纤维增强塑料钢骨-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等,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当时没有考虑材料的环保、节能等问题。
目前情况下,全国每年从旧建筑物上拆下来的建筑垃圾中的废混凝土就有1360万吨,加 上每年新建房屋产生4000万吨的建筑垃圾所产生的废混凝土,其巨大处理费用和由此引发的 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必须最大限度的增加对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因此建筑垃圾的处理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广势在必行。然而,目前由于再生骨料的内在损伤和由于其表面吸附了一层老砂浆而导致的吸水率大,致使其所配成的再生混凝土的强度、收缩性能及耐久性能等较普通混凝土差,极大地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为了推广再生混凝土的利用,通过分析前期的研究成果,发明了一种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既能解决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不足,又能利用建筑垃圾,对废弃混凝土进行直接或间接再的利用,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充分利用废旧混凝土,做到废物利用,节约能源、绿色环保。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由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成,并形成一个整体,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的钢骨由钢板焊接而成,钢管位于柱的中心,钢骨位于柱的角部。其特征在于:混凝土中含有充当骨料的再生混凝土碎块。
混凝土中充当骨料的再生混凝土碎块,粒径在5mm~30mm。按照每立方米再生混凝土体积,粗骨料再生重量200kg~1400kg,水泥400 kg~600 kg,水150 kg~300 kg,细砂150kg~1500kg的比例进行充分搅拌。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1.充分利用废弃建筑垃圾,形成再生混凝土,做到废物利用,节约能源、绿色环保;
2.钢管位于纵横方向混凝土交叉部位的内部,可以耐火、耐腐蚀;
3.位于角部的钢骨对再生混凝土的变形起到约束作用,从而提高延性和承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截面为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示意图。由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成,其中再生混凝土位于钢管内、外,钢骨位于柱的角部。图中1为混凝土,2为再生混凝土,3为缀板,4为钢管,5为钢骨。
具体实施方式
由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成,并形成一个整体,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的钢骨由钢板焊接而成,钢管位于柱的中心,钢骨位于柱的角部。其特征在于:混凝土中含有充当骨料的再生混凝土碎块。
混凝土中充当骨料的再生混凝土碎块,粒径在5mm~30mm。按照每立方米再生混凝土体积,粗骨料再生重量200kg~1400kg,水泥400 kg~600 kg,水150 kg~300 kg,细砂150kg~1500kg的比例进行充分搅拌。
1.       按照规定将钢板焊接成钢骨,钢骨之间通过缀板连接;
2.       将钢管立起,并保持垂直或一定角度;
3.       将钢骨骨架立起,并与钢管进行临时固定;
4.       在钢骨外侧支模版;
5.       制作粒径在5mm~30mm的再生混凝土碎块,作为再生混凝土中的粗骨料;
6.       按照每立方米再生混凝土体积,粗骨料再生重量200kg~1400kg,水泥400 kg~600 kg,水150 kg~300 kg,细砂150kg~1500kg的比例进行充分搅拌;
7.       在柱的外侧支模版,并浇注再生混凝土。

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541503A43申请公布日20140129CN103541503A21申请号201310434446022申请日20130923E04C3/34200601C04B28/0020060171申请人沈阳建筑大学地址110168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浑南东路9号72发明人徐亚丰徐诚皓白首晏陈谦曾俊朱绍杰翟章琳74专利代理机构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207代理人李宇彤54发明名称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土木工程中的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由钢骨、钢管和再生混凝土组成,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的钢骨由钢板焊接而成,钢。

2、管位于柱的中心,钢骨位于柱的角部,其混凝土中含有充当骨料的再生混凝土碎块。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包括在5MM30MM的再生混凝土碎块,作为煤矸石混凝土中的粗骨料。按照每立方米再生混凝土混凝土体积,粗骨料再生混凝土重量200KG1400KG,水泥400KG600KG,水150KG300KG,细砂150KG1500KG的比例进行充分搅拌。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的钢管由再生混凝土包裹,钢管内可以填充混凝土。本发明是高层建筑物中建筑物框架结构的主要构件,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重量轻,塑性、韧性好,抗冲击和抗疲劳性能好,抗震性能佳等特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

3、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541503ACN103541503A1/1页21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由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成,并形成一个整体,其特征在于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的钢骨由钢板焊接而成,钢管位于柱的中心,钢骨位于柱的角部,其混凝土中含有充当骨料的再生混凝土碎块。2根据权利1所述的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包括在5MM30MM的再生混凝土碎块,作为煤矸石混凝土中的粗骨料。3根据权利1所述的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按照每立方米再生混凝土混凝土体积,粗骨料再生混凝土重量200KG1400KG。

4、,水泥400KG600KG,水150KG300KG,细砂150KG1500KG的比例进行充分搅拌。4根据权利1所述的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的钢管由再生混凝土包裹,钢管内可以填充混凝土。权利要求书CN103541503A1/2页3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土木工程中的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是一种新型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背景技术0002在“钢管混凝土结构”中,钢管混凝土柱,可以分为钢管在柱外侧的钢管混凝土柱和钢管在柱内的钢管混凝土柱,前者通常称为钢管混凝土柱,后者通常称为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由于钢管混。

5、凝土柱施工复杂、钢管需要防火、防锈处理等问题,所以在建造高层建筑及桥梁结构时,目前大多采用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形式。在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中,钢管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通常等于或高于钢管外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由于钢管对核心区的混凝土提供了约束作用,产生了套筒效应,所以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可减少结构的塑性位移、增加结构的耗能能力、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许多工程之中,仅沈阳就有辽宁邮政枢纽大厦、沈阳和平地税局大楼、沈阳和泰大厦等。但是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也存在许多缺点,如1)当建造的房屋层数越多时,柱承担的荷载将加大,需要的柱的截面尺寸就越大,为了减小柱的截面尺寸,这就需要壁厚较厚的钢管以提供给。

6、混凝土足够的“套筒”效应,所以需要工厂特殊加工,必然提高工程造价,同时在工程不可能实现;2)对于截面尺寸比较大的柱,选用大直径的钢管,固然能够提高钢管含率。但是,这样可能造成钢管用量的增加,提高工程造价,增加施工,尤其是节点的施工难度。如辽宁邮政枢纽大厦的组合柱截面尺寸达到950950MM,钢管直径达到5588MM,管壁厚度达到12MM。3)由于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主要是通过纵向钢筋来提供延性的,所以往往需要较多的纵向钢筋,造成施工的困难。4)研究表明该种柱的内外混凝土不能很好的共同工作直至破坏。0003基于以上原因,课题组曾发明过专利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碳纤维增强塑料钢骨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等,以解决。

7、这个问题。但是当时没有考虑材料的环保、节能等问题。0004目前情况下,全国每年从旧建筑物上拆下来的建筑垃圾中的废混凝土就有1360万吨,加上每年新建房屋产生4000万吨的建筑垃圾所产生的废混凝土,其巨大处理费用和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必须最大限度的增加对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因此建筑垃圾的处理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广势在必行。然而,目前由于再生骨料的内在损伤和由于其表面吸附了一层老砂浆而导致的吸水率大,致使其所配成的再生混凝土的强度、收缩性能及耐久性能等较普通混凝土差,极大地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为了推广再生混凝土的利用,通过分析前期的研究成果,发明了一种。

8、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既能解决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不足,又能利用建筑垃圾,对废弃混凝土进行直接或间接再的利用,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充分利用废旧混凝土,做到废物利用,节约能源、绿色环保。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由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说明书CN103541503A2/2页4组成,并形成一个整体,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的钢骨由钢板焊接而成,钢管位于柱的中心,钢骨位于柱的角部。其特征在于混凝土中含有充当骨料的再生混凝土碎块。0006混凝土中充当骨料的再生混凝土碎块,粒径在5MM30MM。按照每立方米再生混凝土体积,粗骨料再生重量200K。

9、G1400KG,水泥400KG600KG,水150KG300KG,细砂150KG1500KG的比例进行充分搅拌。0007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1充分利用废弃建筑垃圾,形成再生混凝土,做到废物利用,节约能源、绿色环保;2钢管位于纵横方向混凝土交叉部位的内部,可以耐火、耐腐蚀;3位于角部的钢骨对再生混凝土的变形起到约束作用,从而提高延性和承载力。附图说明0008图1是截面为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示意图。由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成,其中再生混凝土位于钢管内、外,钢骨位于柱的角部。图中1为混凝土,2为再生混凝土,3为缀板,4为钢管,5为钢骨。具体实施方式0009由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成,并形成一。

10、个整体,钢骨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的钢骨由钢板焊接而成,钢管位于柱的中心,钢骨位于柱的角部。其特征在于混凝土中含有充当骨料的再生混凝土碎块。0010混凝土中充当骨料的再生混凝土碎块,粒径在5MM30MM。按照每立方米再生混凝土体积,粗骨料再生重量200KG1400KG,水泥400KG600KG,水150KG300KG,细砂150KG1500KG的比例进行充分搅拌。00111按照规定将钢板焊接成钢骨,钢骨之间通过缀板连接;2将钢管立起,并保持垂直或一定角度;3将钢骨骨架立起,并与钢管进行临时固定;4在钢骨外侧支模版;5制作粒径在5MM30MM的再生混凝土碎块,作为再生混凝土中的粗骨料;6按照每立方米再生混凝土体积,粗骨料再生重量200KG1400KG,水泥400KG600KG,水150KG300KG,细砂150KG1500KG的比例进行充分搅拌;7在柱的外侧支模版,并浇注再生混凝土。说明书CN103541503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354150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