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便式抗渗水利防洪提.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944437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14900.6

申请日:

2016.10.20

公开号:

CN106337393A

公开日:

2017.01.18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E02B3/10; G08B21/18

主分类号:

E02B3/10

申请人:

广州市丹爵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曹燕红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花地大道中228号广州市荔湾区宜车城汽车配件市场二层2001-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便式抗渗水利防洪提,包括防洪提主体和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填充有密封填充层,所述空腔右侧设置有防渗腔,所述防渗腔内壁上设置有防渗材料贴覆层,所述防渗材料贴覆层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防渗腔内壁上,所述防渗腔内部安装有智能感水装置,所述防洪提主体右侧设置有防洪提支撑体,所述防洪提主体左侧设置有迎水面体,所述迎水面体左侧面涂有一层柏油层,所述迎水面体左侧面安装有水位智能感应器,所述水位智能感应器通过导线与主控制中心电性连接。该简便式抗渗水利防洪提通过增加新的功能和改进原来的不足,使其不但有抗渗水的功能,也具有时时检测水位和提前智能预警的功能,将险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简便式抗渗水利防洪提,包括防洪提主体(4)和空腔(5),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
(5)内部填充有密封填充层(6),所述空腔(5)右侧设置有防渗腔(7),所述防渗腔(7)内壁上
设置有防渗材料贴覆层(10),所述防渗材料贴覆层(10)通过固定装置(11)固定在防渗腔
(7)内壁上,所述防渗腔(7)内部安装有智能感水装置(9),所述防洪提主体(4)右侧设置有
防洪提支撑体(8),所述防洪提主体(4)左侧设置有迎水面体(3),所述迎水面体(3)左侧面
涂有一层柏油层(2),所述迎水面体(3)左侧面安装有水位智能感应器(1),所述水位智能感
应器(1)通过导线与主控制中心(12)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中心(12)通过导线与智能感水
装置(9)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中心(12)通过导线与信号发射器(14)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
中心(12)通过导线与报警装置(15)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中心(12)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组
(13)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便式抗渗水利防洪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提支撑体
(8)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便式抗渗水利防洪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提主体
(4)、防洪提支撑体(8)和迎水面体(3)三者共同组成为一个梯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便式抗渗水利防洪提,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水面体(3)
左侧面开设有竖直凹槽。

说明书

一种简便式抗渗水利防洪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洪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便式抗渗水利防洪提。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土地面积广的国家,地处不同的气候中,有些地方四季分明有些地方
雨水众多,在辽阔的土地上纵横着大大小小的河流,每到夏季中国普遍会下很大的雨,直接
的后果就是各个河流会短时间内水位暴涨而不能及时排掉,这也给广大的人名群众的生命
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为了抵抗洪水,一般都设有防洪堤,现有技术的防洪堤主要是
采用土堆堆砌而成,其防洪抗渗效果较差,防洪提一旦出现渗水的状况,渗水速度就会逐渐
变大直到将整个防洪提掏空冲垮,这会给人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损失,同时一定程
度上会影响防洪堤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存在一定的使用安全性问题,难以满足市场
的需求,为了保证人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设计生产出具有抗渗水和能够提前预警的安
全防洪提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式抗渗水利防洪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
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便式抗渗水利防洪提,包括防
洪提主体和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填充有密封填充层,所述空腔右侧设置有防渗腔,所述防渗
腔内壁上设置有防渗材料贴覆层,所述防渗材料贴覆层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防渗腔内壁
上,所述防渗腔内部安装有智能感水装置,所述防洪提主体右侧设置有防洪提支撑体,所述
防洪提主体左侧设置有迎水面体,所述迎水面体左侧面涂有一层柏油层,所述迎水面体左
侧面安装有水位智能感应器,所述水位智能感应器通过导线与主控制中心电性连接,所述
主控制中心通过导线与智能感水装置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中心通过导线与信号发射器电
性连接,所述主控制中心通过导线与报警装置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中心通过导线与蓄电
池组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洪提支撑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

优选的,所述防洪提主体、防洪提支撑体和迎水面体三者共同组成为一个梯形面。

优选的,所述迎水面体左侧面开设有竖直凹槽。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简便式抗渗水利防洪提,通过设置防渗腔和在防渗
腔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渗材料贴覆层,实现了防洪提抗渗水的功能;通过在迎水面体左侧面
涂一层柏油层,达到了防止水渗透过迎水面体并实现防洪提抗渗水的目的;通过在迎水面
体的左侧面开设有凹槽并将水位智能感应器安装在其中,实现了时时监控水位的变化,并
且数据及时且准确,这样能够减少人工监控水位变化,实现减少人力的投入从而减小财力
的发费;通过设置信号发射器,实现了将水位智能感应器和智能感水装置检测的数据时时
传送到指挥部供指挥人员的参考;通过设置智能感水装置,实现了当防水提发生渗水时,智
能感水装置会立刻检测到,并将信号传送到主控制中心随后主控制中心分别将信号放射给
报警装置和信号放射装置,报警装置发出警报信号发射装置将信号到指挥部,这样人们能
够第一时间发现险情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使损失降到最小;该简便式抗渗水利防洪提
通过增加新的功能和改进原来的不足,使其不但有抗渗水的功能,也具有时时检测水位和
提前智能预警的功能,将险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智能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位智能感应器、2柏油层、3迎水面体、4防洪提主体、5空腔、6密封填充层、
7防渗腔、8防洪提支撑体、9智能感水装置、10防渗材料贴覆层、11固定装置、12主控制中心、
13蓄电池组、14信号发射器、15警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简便式抗渗水利防洪提,包括防洪提主体4和空
腔5,所述空腔5内部填充有密封填充层6,所述空腔5右侧设置有防渗腔7,所述防渗腔7内壁
上设置有防渗材料贴覆层10,所述防渗材料贴覆层10通过固定装置11固定在防渗腔7内壁
上,所述防渗腔7内部安装有智能感水装置9,所述防洪提主体4右侧设置有防洪提支撑体8,
所述防洪提主体4、防洪提支撑体8和迎水面体3三者共同组成为一个梯形面,所述防洪提支
撑体8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所述防洪提主体4左侧设置有迎水面体3,所述迎水面体3左
侧面涂有一层柏油层2,所述迎水面体3左侧面安装有水位智能感应器1,所述水位智能感应
器1通过导线与主控制中心12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中心12通过导线与智能感水装置9电性
连接,所述主控制中心12通过导线与信号发射器14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中心12过导线与
报警装置15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中心12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组13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当洪水猛涨时,首先与水接触的是迎水面体3表面涂抹的柏油层2,同时
水位智能感应器1时时检测水位的变化,设置的空腔5中填满密封填充层6使防洪提更加坚
固,以抵抗洪水的巨大冲击力,若洪水渗透到防洪提主体4中,防洪提主体4中设置的防渗腔
7和防渗材料贴覆层10可以对水进一步的阻挡,当防渗腔7内部再渗进水时智能感水装置9
会感应到,及时的将信号放射出去,使人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解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简便式抗渗水利防洪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简便式抗渗水利防洪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简便式抗渗水利防洪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简便式抗渗水利防洪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简便式抗渗水利防洪提.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便式抗渗水利防洪提,包括防洪提主体和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填充有密封填充层,所述空腔右侧设置有防渗腔,所述防渗腔内壁上设置有防渗材料贴覆层,所述防渗材料贴覆层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防渗腔内壁上,所述防渗腔内部安装有智能感水装置,所述防洪提主体右侧设置有防洪提支撑体,所述防洪提主体左侧设置有迎水面体,所述迎水面体左侧面涂有一层柏油层,所述迎水面体左侧面安装有水位智能感应器,所述水位智能感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