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字立交桥.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944277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6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849491.6

申请日:

2016.09.26

公开号:

CN106245480A

公开日:

2016.12.2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C 1/04申请日:20160926|||公开

IPC分类号:

E01C1/04

主分类号:

E01C1/04

申请人:

冯阳

发明人:

冯阳

地址:

273500 山东省济宁市峄山北路66号1号楼2单元7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郭禾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字立交桥,该立交桥设于十字路口、且呈回字形结构;在东、西、南、北向右干道上,首先各设一座同向多车道的第一引线桥,分别引领东、西、南、北向右车道上的所有直线行驶、左转弯、右转弯和回头车辆进入立交桥地上层;其次各设一座单行车道第二引线桥,引领东、西、南、北向右干道上右转弯车辆进入立交桥地上层;再次设一座单行车道第三引线桥,引领东、西、南、北向右干道上左转弯车辆进入立交桥地上层;然后继续沿该东、西、南、北同向多车道的引线桥设一座单行车道第四引线桥;最后设一座单行车道第五引线桥,引领东、西、南、北向右干道上回头车辆进入立交桥地上层;该立交桥下设有非机动车辆道及人行横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回字立交桥,其特征在于:该立交桥设于十字路口、且呈回字形结构;
在东、西、南、北向右干道上,首先各设一座同向多车道的第一引线桥(Ⅰ),分别引领东、
西、南、北向右车道上的所有直线行驶、左转弯、右转弯和回头车辆进入立交桥地上层;
其次各设一座单行车道第二引线桥(Ⅱ),引领东、西、南、北向右干道上右转弯车辆进
入立交桥地上层,再分别进入北、南、东、西向左车道;
再次设一座单行车道第三引线桥(Ⅲ),引领东、西、南、北向右干道上左转弯车辆进入
立交桥地上层,再分别进入南、北、西、东向左车道;
然后继续沿该东、西、南、北同向多车道的引线桥设一座单行车道第四引线桥(Ⅳ),引
领东、西、南、北向右干道上直线行驶车辆分别进入西、东、北、南向左车道;
最后设一座单行车道第五引线桥(Ⅴ),引领东、西、南、北向右干道上回头车辆进入立
交桥地上层,再分别进入东、西、南、北向左车道;
该立交桥下设有非机动车辆道及人行横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字立交桥,其特征在于:该立交桥中心设有人行横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字立交桥,其特征在于:东、西、南、北向单行车道第三引线桥
(Ⅲ)均包括至少一条车道,东、西、南、北向单行车道第四引线桥(Ⅳ)均包括至少三条车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字立交桥,其特征在于:东、西、南、北向单行车道第三引线桥
(Ⅲ)均为一条车道,东、西、南、北向单行车道第四引线桥(Ⅳ)均为三条车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字立交桥,其特征在于:行驶在南向右干道(1)车道的车辆,沿
第一引线桥(Ⅰ)上(5)车道行驶,右转弯沿第二引线桥(Ⅱ)上(10)车道行驶,再驶入东向
(11)左车道;
行驶在南向右干道(2)车道的车辆,沿第一引线桥(Ⅰ)上(6)车道行驶,左转弯沿第三引
线桥(Ⅲ)上(12)车道行驶,再驶入西向(13)左车道;
行驶在南向右干道(3)车道的车辆,沿第一引线桥(Ⅰ)上(7)车道行驶,直线行驶沿第四
引线桥(Ⅳ)上(14)车道行驶,再驶入北向(15)左车道;
行驶在南向右干道(4)车道的车辆,上桥时可沿第一引线桥(Ⅰ)上(8)车道行驶,直线行
驶沿第四引线桥(Ⅳ)上(16)车道行驶,再驶入北向(17)左车道,也可沿第一引线桥(Ⅰ)上
(9)车道行驶,回转掉头行驶沿第五引线桥(Ⅴ)上(18)车道行驶,再驶入南向(19)车道。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字立交桥,其特征在于:东、西、南、北向单行车道第三引线桥
(Ⅲ)均为两条车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字立交桥,其特征在于:第五引线桥(Ⅴ)呈C字形结构,且其高
度低于第三引线桥(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字立交桥,其特征在于:该立交桥把东西南北四车道在十字路
口中心点各向两边分开20米形成40*40米的方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字立交桥,其特征在于:第四引线桥(Ⅳ)下道处还设有防滑装
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字立交桥,其特征在于:第四引线桥(Ⅳ)上还设有防雨雪棚
子。

说明书

回字立交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互通式立交桥,特别涉及一种回字立交桥。

背景技术

立交桥,全称“立体交叉桥”,立交桥是在城市重要交通交汇点建立的上下分层,多
方向行驶,互不干扰的现代化陆地桥,它利用空间分隔的方法消除道路平面交叉车流的冲
突。传统十字路口立交桥占地面积大,分层多,不能有效解决车辆和行人分离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回字立交
桥。该回字立交桥占地面积小、分层少;有效解决行人、非机动车辆与机动车辆实现人车全
分流并通过十字路口的技术问题以及不同行驶方向的机动车辆在十字路口实现分流、交
叉、转弯、回转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回字立交桥,该立交桥设于十字路口、且呈回字形结构;

在东、西、南、北向右干道上,首先各设一座同向多车道的第一引线桥,分别引领东、西、
南、北向右车道上的所有直线行驶、左转弯、右转弯和回头车辆进入立交桥地上层;

其次各设一座单行车道第二引线桥,引领东、西、南、北向右干道上右转弯车辆进入立
交桥地上层,再分别进入北、南、东、西向左车道;

再次设一座单行车道第三引线桥,引领东、西、南、北向右干道上左转弯车辆进入立交
桥地上层,再分别进入南、北、西、东向左车道;

然后继续沿该东、西、南、北同向多车道的引线桥设一座单行车道第四引线桥,引领东、
西、南、北向右干道上直线行驶车辆分别进入西、东、北、南向左车道;

最后设一座单行车道第五引线桥,引领东、西、南、北向右干道上回头车辆进入立交桥
地上层,再分别进入东、西、南、北向左车道;

该立交桥下设有非机动车辆道及人行横道。

如此设计,占地面积小、分层少;不同行驶方向的机动车辆在十字路口实现分流、
交叉、转弯、回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最大可能的避免了车流的冲突;行人、非机动车辆与
机动车辆实现人车全分流并通过十字路口。

作为优化,该立交桥中心设有人行横道。如此设计,在不等车的前提下,可安全快
速通过马路。

作为优化,东、西、南、北向单行车道第三引线桥均包括至少一条车道,东、西、南、
北向单行车道第四引线桥均包括至少三条车道。

作为优化,东、西、南、北向单行车道第三引线桥均为一条车道,东、西、南、北向单
行车道第四引线桥均为三条车道。

作为优化,东、西、南、北向单行车道第三引线桥均为两条车道。

作为优化,第五引线桥呈C字形结构,且其高度低于第三引线桥。如此设计,便于建
设、且安全性较高。

作为优化,该立交桥把东西南北四车道在十字路口中心点各向两边分开20米形成
40*40米的方形。如此设计,便于建设、且美观安全性较高。

作为优化,第四引线桥(Ⅳ)下道处还设有防滑装置。如此设计,有效提高道路安全
性。

作为优化,第四引线桥(Ⅳ)上还设有防雨雪棚子。如此设计,有效提高道路安全
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回字立交桥最初的设计理念是由中国结启发而来,其最显著的优势是不同行驶方
向的机动车辆在十字路口实现分流、交叉、转弯、回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最大可能的避
免了车流的冲突;

二、把店面道路让于行人和非机动车辆,行人、非机动车辆与机动车辆有效实现人车全
分流并通过十字路口;

三、在十字路口具有40*40米的道路面积就能够建设,占地面积小、且分层少。

四、防滑装置和防雨雪棚子的设置,有效提高道路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回字立交桥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回字立交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回字立交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Ⅰ为第一引线桥、Ⅱ为第二引线桥、Ⅲ为第三引线桥、Ⅳ为第四引线桥、Ⅴ为
第五引线桥;1、2……18、19等数字代表车道或行驶车辆所在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回字立交桥,该立交桥设于十字路口、且呈回字形结构;

在东、西、南、北向右干道上,首先各设一座同向多车道的第一引线桥Ⅰ,分别引领东、
西、南、北向右车道上的所有直线行驶、左转弯、右转弯和回头车辆进入立交桥地上层;

其次各设一座单行车道第二引线桥Ⅱ,引领东、西、南、北向右干道上右转弯车辆进入
立交桥地上层,再分别进入北、南、东、西向左车道;

再次设一座单行车道第三引线桥Ⅲ,引领东、西、南、北向右干道上左转弯车辆进入立
交桥地上层,再分别进入南、北、西、东向左车道;

然后继续沿该东、西、南、北同向多车道的引线桥设一座单行车道第四引线桥Ⅳ,引领
东、西、南、北向右干道上直线行驶车辆分别进入西、东、北、南向左车道;

最后设一座单行车道第五引线桥Ⅴ,引领东、西、南、北向右干道上回头车辆进入立交
桥地上层,再分别进入东、西、南、北向左车道。

具体的,该立交桥下设有非机动车辆道及人行横道,该立交桥中心设有人行横道。

具体的,东、西、南、北向单行车道第三引线桥Ⅲ均为一条车道,东、西、南、北向单
行车道第四引线桥Ⅳ均为三条车道。

具体的,行驶在南向右干道1车道的车辆,沿第一引线桥Ⅰ上5车道行驶,右转弯沿
第二引线桥Ⅱ上10车道行驶,再驶入东向11左车道;

行驶在南向右干道2车道的车辆,沿第一引线桥Ⅰ上6车道行驶,左转弯沿第三引线桥Ⅲ
上12车道行驶,再驶入西向13左车道;

行驶在南向右干道3车道的车辆,沿第一引线桥Ⅰ上7车道行驶,直线行驶沿第四引线桥
Ⅳ上14车道行驶,再驶入北向15左车道;

行驶在南向右干道4车道的车辆,上桥时可沿第一引线桥Ⅰ上8车道行驶,直线行驶沿第
四引线桥Ⅳ上16车道行驶,再驶入北向17左车道,也可沿第一引线桥Ⅰ上9车道行驶,回转掉
头行驶沿第五引线桥Ⅴ上18车道行驶,再驶入南向19车道。

具体的,第五引线桥Ⅴ呈C字形结构,且其高度低于第三引线桥Ⅲ。

具体的,该立交桥把东西南北四车道在十字路口中心点各向两边分开20米形成
40*40米的方形。

具体的,回字立交桥下设有桥墩。

具体的,第四引线桥Ⅳ下道处还设有防滑装置。

具体的,第四引线桥Ⅳ上还设有防雨雪棚子。

另外,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增加第三引线桥和第四引线桥上的车道。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的具体个案,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
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
等效实施方式。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
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回字立交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回字立交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回字立交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字立交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字立交桥.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字立交桥,该立交桥设于十字路口、且呈回字形结构;在东、西、南、北向右干道上,首先各设一座同向多车道的第一引线桥,分别引领东、西、南、北向右车道上的所有直线行驶、左转弯、右转弯和回头车辆进入立交桥地上层;其次各设一座单行车道第二引线桥,引领东、西、南、北向右干道上右转弯车辆进入立交桥地上层;再次设一座单行车道第三引线桥,引领东、西、南、北向右干道上左转弯车辆进入立交桥地上层;然后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