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10276404.3
2014.06.19
CN104727671A
2015.06.24
实审
审中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B 85/10申请日:20140619|||公开
E05B85/10(2014.01)I
E05B85/1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郑基焕
韩国首尔
10-2013-0159677 2013.12.19 KR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4
程伟; 王锦阳
安装在滑动车门上的车门外把手,其可以包括有握把组件以及锁定连杆;所述握把组件向车辆前面滑动,并且当向前滑动时解锁滑动车门的锁挡;当车门门闩随着滑动车门的关闭而被锁定时,所述锁定连杆通过移动至握把组件的前面来阻止握把组件的向前滑动。
1. 一种安装在滑动车门上的车门外把手,包括有: 握把组件,所述握把组件向车辆前面滑动,并且当向前滑动时解 锁滑动车门的锁挡;以及 锁定连杆,当车门门闩随着滑动车门的关闭而被锁定时,所述锁 定连杆通过移动至握把组件前面来阻止所述握把组件向前滑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在滑动车门上的车门外把手,其中 当协同车门门闩拉动握把组件时,所述握把组件解锁被锁定的车门门 闩。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在滑动车门上的车门外把手,进一 步还包括有: 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具有连接至握把组件从而随着握把组件 的前/后移动而移动的一端,以及当车门门闩被锁定时与所述锁定连杆 发生接触从而阻止握把组件移动的另一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在滑动车门上的车门外把手,其中 所述连杆组件包括有: 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具有支撑在车门内从而能够前/后移动的前端 及后端; 接触连杆,所述接触连杆固定在所述支撑轴的前端与后端之间, 并且具有与握把组件连接的上端及与锁定连杆接触的下端;以及 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固定至车门,在接触连杆的前侧,并且 将接触连杆压回。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在滑动车门上的车门外把手,其中 所述锁定连杆的一端通过铰链销联接至车门,以便锁定连杆在连杆组 件下大体垂直地旋动,并且当锁定连杆向上旋动时,所述锁定连杆的 另一端位于接触连杆的前面。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在滑动车门上的车门外把手,其中 设置在铰链销上的扭转弹簧向上地对锁定连杆施加旋转力。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在滑动车门上的车门外把手,其中 在车门门闩被锁定时能向上/向下移动的连接连杆被设置在锁定连杆的 一端及车门门闩之间,所述连接连杆具有联接至所述锁定连杆一端的 上端和联接至车门门闩的下端。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在滑动车门上的车门外把手,其中 所述锁定连杆的另一端形成为弧形形状,其中所述锁定连杆的另一端 的顶部与接触连杆接触,并且狭槽沿着弧形形成在所述锁定连杆的另 一端的底部,其中 当车门门闩处于解锁状态时,连接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狭槽的下端 接触,从而阻止锁定连杆的向上移动,并且 当车门门闩处于锁定状态时,连接连杆的所述一端与所述狭槽的 下端分离,从而允许锁定连杆旋动。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在滑动车门上的车门外把手,其中 所述铰链销联接至所述锁定连杆,以使得锁定连杆的轴向方向为车辆 的前-后方向,并且锁定连杆的另一端面向车辆的内侧。 10.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在滑动车门上的车门外把手,其 中支撑轴的后端及锁挡通过连线连接,由此当支撑轴向前移动时,连 线被拉动从而锁挡解锁。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在滑动车门上的车门外把手,其 中当车门门闩被锁定时向上旋动的凸轮被设置在车门门闩内,并且连 接连杆的下端旋动地联接至凸轮的一端。 12.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在滑动车门上的车门外把手,其 中支撑轴为旋转轴,当所述握把组件被拉动时,接触连杆的上端在车 门外旋动,并且车门门闩具有一端与所述接触连杆上端连接的门闩连 线,由此当所述门闩连线被拉动时车门门闩解锁。 13.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在滑动车门上的车门外把手,进 一步还包括有: 设置在所述锁定连杆一端及所述车门门闩之间的连接连杆,所述 连接连杆具有联接至锁定连杆一端的上端和联接至车门门闩的下端, 其中连接连杆能够在车门门闩被锁定时向上/向下移动。
车门外把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外把手,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车 门外把手,其可以在滑动车门打开状态下向前滑动,但不会在滑动车 门关闭状态下向前移动。 背景技术 当车辆的滑动车门被打开时,其沿着车辆外侧形成的轨道而被移 动至车辆的后面。所述车门装备有锁挡(hold-open lock)及车门门闩;所 述锁挡用于在车门打开时阻止不顾乘客本意的向前滑动,所述车门门 闩锁定至车身以防止在车门关闭状态下的向后滑动。 由于车门门闩和锁挡在车门完全打开或者完全关闭的状态下被设 为自动动作,车门外把手被用在车门外侧以解锁它们。当车门外把手 被乘客拉动时,车门外把手与车门门闩及锁挡连接从而选择性地解锁 它们。 另一方面,既然滑动车门向车辆的前面或后面滑动,车门外把手 就具有了为了乘客能轻松解锁并向前/向后滑动车门的结构。为此,就 目前而言,一种双向车门外把手被提了出来,所述双向车门外把手使 得在车门外把手被拉动时解锁车门门闩,并当滑动车门向前滑动时解 锁锁挡成为可能。于是,乘客可以通过拉动车门外把手并向后移动车 门而顺利地打开关闭状态的滑动车门,并通过向前滑动车门外把手并 向前移动车门而轻松地关闭全开状态的滑动车门。 作为参考,题目为“用于安装有滑动车门的车辆的外把手”的专 利文献KR10-2012-0046650A,具有把手握把(所述把手握把可以向前 /向后滑动,能够被向外拉动并通过拉动而解锁)的相关结构在上述相 关技术中被提出。 然而,即使是在上述相关技术的构造中,阻止车门外把手在车门 锁定状态下的向前滑动也是不可能的,因此由于对如何解锁车门存在 误解,乘客并不试图向外拉动车门外把手,而是为了打开关闭的车门 而向前滑动它;因此,发现如何打开车门变得不是那么容易。 另一方面,在相关技术中,当车门外把手被拉动时解锁关闭着的 车门的车门门闩被披露在了题目为“用于车辆的车门门闩装置”的专 利文献KR10-2010-0002626A中,同时通过在滑动车门全开状态下拉动 车门内把手而解锁的锁挡则被披露在了题目为“汽车的滑动车门锁挡 装置”的专利文献KR10-0821006B1中。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 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 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车门外把手,所述车门外把手包括有限位 器,所述限位器为了阻止车门外把手进一步地在车门关闭状态下的向 前移动,而在车门关闭状态时插入到车门外把手的运动轨迹中。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安装在滑动车门上的车门外把手, 其可以包括有握把组件及锁定连杆;所述握把组件向车辆前向滑动, 并在向前滑动时解锁滑动车门的锁挡;在车门门闩在滑动车门关闭状 态下而被锁定时,所述锁定连杆通过向握把组件前面移动而阻止握把 组件的向前滑动。当与车门门闩协同拉动握把组件时,所述握把组件 解锁锁定状态的车门门闩。 所述车门外把手可以进一步包括有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具有 与握把组件连接从而随着握把组件的前/后移动而移动的一端,以及与 锁定连杆接触从而当车门门闩被锁定时阻止握把组件移动的另一端。 所述连杆组件可以包括有支撑轴,接触连杆和弹性元件;所述支 撑轴具有被支撑的前端及后端,从而在车门内可前/后移动;所述接触 连杆固定在支撑轴前端和后端之间,并且具有与握把组件连接的上端 和与锁定连杆接触的下端;所述弹性元件固定至车门,在接触连杆的 前侧,并且将接触连杆压回。 锁定连杆的一端可以通过铰链销联接至车门,以便锁定连杆在连 杆组件下大体垂直地旋动,并且当锁定连杆向上旋动时,锁定连杆的 另一端定位在接触连杆之前。向上地对锁定连杆施加旋转力的扭转弹 簧可以设置在铰链轴上。 能够在车门门闩被锁定时向上/向下移动的连接连杆可以被设置在 锁定连杆的另一端和车门门闩之间,所述连接连杆具有联接至锁定连 杆另一端的上端和联接至车门门闩的下端。 锁定连杆的另一端可以形成为弧形形状,其中锁定连杆的另一端 的顶部可以与接触连杆接触,并且狭槽可以沿着弧形形成在锁定连杆 另一端的底部,其中当车门门闩解锁时,连接连杆的一端可以与狭槽 的下端接触,由此阻止锁定连杆的向上运动,并且当车门门闩被锁定 时,连接连杆的一端可以从狭槽的下端分开,从而允许锁定连杆旋动。 铰链轴可以与锁定连杆联接以使得轴向方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 并且锁定连杆的另一端可以面向车辆内侧。支撑轴的后端通过连线与 锁挡连接,以便当支撑轴向前移动时,连线可以被拉动并且锁挡可以 被解锁。在车门门闩锁定时向上旋动的凸轮可以设置在车门门闩内, 并且连接连杆的下端可以可旋动地联接至凸轮的末端。 支撑轴可以为旋转轴,当握把组件被拉动时,接触连杆的上端在 车门外旋动,并且车门门闩具有一端与接触连杆的上端连接的门闩连 线,以便当门闩连线被拉动时,车门门闩可以被解锁。 根据本发明的车门外把手,由于车门外把手不能在车门关闭状态 下向前移动,使得乘客不再困惑如何打开车门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 车辆的商销性。 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些 原理的具体描述,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 为具体地变得清楚或得以阐明。 附图说明 接下来将参照由所附附图显示的本发明的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来 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及其它特征,这些附图在下文中仅以显示的 方式给出,因而对本发明是非限定性的,在这些附图中: 图1中的1A是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车门外把手构造的 视图; 图1中的1B是1A的局部放大图。 图2是显示了当车门门闩未锁定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锁定 连杆的视图; 图3是显示了当车门门闩锁定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凸轮旋 动的视图; 图4是显示了当车门门闩锁定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锁定连 杆的视图; 应当了解,所附附图不是必须按比例地显示了如本文所公开的本 发明的各种优选特征的略微简化的画法,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 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适用于本发明的相同或等同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的实例被 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发明将与示例性实施方式相结合进 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 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而 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 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式。 图1中的1A及1B阐示了根据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的车门外把手 构造,可安装在滑动车门上的根据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的车门外把手 包括有:握把组件100及锁定连杆130。所述握把组件100向车辆前方 滑动,并且当向前滑动时解锁滑动车门的锁挡;当车门门闩200在滑 动车门关闭状态下被锁定时,所述锁定连杆130由于移动至握把组件 100的前面从而阻止握把组件100的向前滑动。 具体来说,握把组件100包括乘客可在车门300外操作以打开/关 闭车门300的控制杆,握把组件100的前端及后端联接至车门300,孔 洞(例如椭圆形孔)形成在与握把组件100联接的车门300内,以便 握把组件100能够滑动,并且握把组件100能够沿着椭圆形孔向前滑 动。进一步地,握把组件100的后端插入到椭圆形孔内,并且接着相 对于车门300向后或上下弯曲,从而防止握把组件100的后端从车门 300脱离并且使得握把组件100能够绕后端旋动。除上述方式外,握把 组件100还可以采取其他各种方式联接至车门300。握把组件100和车 门300的联接结构与相关技术相同或类似。 于是,由于握把组件100可以在车门300外侧被拉动并向前滑动, 当它向前滑动时,其解锁了滑动车门的锁挡,并且当它与车门门闩200 协同被拉动时,其解锁了锁定状态的车门门闩200。 关于所述车门外把手的详细描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车门外把 手进一步包括有连杆组件110,所述连杆组件110一端连接至车门300 内的握把组件或握把100,以便连杆组件随着握把组件或握把100的向 前/向后移动而移动,同时连杆组件110的另一端与锁定连杆130发生 接触使得当车门门闩200锁定时阻止连杆组件110的移动。 由于连杆组件110与车门300内的锁定连杆130在例如车门300 的外侧板与内侧板之间发生接触,锁定连杆130不会为了阻止连杆组 件110的向前移动而伸出至车门300外,由此车门的外观可以平滑。 详细来说,连杆组件110可以包括有支撑轴111,接触连杆112, 以及弹性元件113;所述支撑轴111具有支撑在车门内从而可前/后移 动的前端及后端;所述接触连杆112固定在支撑轴111的前端与后端 之间,并且具有与握把组件100的前端连接的上端和与锁定连杆130 接触的下端;所述弹性元件113固定至车门300,在接触连杆112前面, 并且将接触连杆112压回或紧邻接触连杆112。 连杆组件110设置在握把组件100的前面部分,支撑轴111为旋 转轴,当握把100被拉动时,接触连杆112的上端在车门外旋动,并 且车门门闩200具有一端与所述接触连杆112上端连接的门闩连线 220,以便当门闩连线220被拉动时解锁车门门闩200。当门闩连线220 被拉动时,被解锁的车门门闩200的结构与相关技术类似。 车门形成有支撑前凸310,所述支撑前凸310具有形成在车门前- 后方向上的孔洞,并对应于支撑轴111的前端及后端以固定支撑轴 111,并且所述弹性元件113设置在与支撑轴111前端联接的支撑前凸 310与接触连杆112之间并将支撑轴111压回。于是,握把组件100 可以由乘客施压而向前移动,并且当乘客的施压解除时,所述握把组 件可以复位。接触连杆112可以形成为面板形状以确保与弹性元件113 的有效接触面积。 进一步地,弹性元件113可以为螺旋弹簧,并且可以起到扭转弹 簧的作用,所述扭转弹簧两端向外延长,其中后端由接触连杆112的 下端支撑,前端由车门支撑,并且压按接触连杆112以向外的旋动接 触连杆112的下端。于是,接触连杆112的上端由弹性元件113的压 按而向车门内旋动,由此握把100能够在被拉动后复位。 如图2所示,另一方面,锁定连杆130的一端可以由铰链销133 联接到车门300以便锁定连杆130可以在连杆组件110之下垂直或大 体上垂直地旋动,并且所述锁定连杆130的另一端可以在锁定连杆130 向上旋动时位于接触连杆112的前面。由于一端是旋动地联接到车门 300,锁定连杆130的重量可以部分的由车门300支撑,因此在锁定连 杆130向上旋动时,足以支撑锁定连杆130全部重量的力就不再需要 了。于是,使减小用于旋动锁定连杆130的压按元件的尺寸成为可能, 从而压按元件的空间及重量都得到了减小,由此可以有助于在车门内 安装电气装置并改善车辆的燃油效率。 关于压按元件的描述,所述压按元件为安装在铰链销133上的扭 转弹簧132,并且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旋转力给锁定连杆130,由此扭转 弹簧使得锁定连杆130能够快速地向上旋动。 在车门门闩200被锁定时可向上/向下移动的连接连杆150具有联 接至锁定连杆130一端的上端及联接至车门门闩200的下端,并且所 述连接连杆150设置在锁定连杆130的一端与车门门闩200之间,为 此,如图3所示,当车门门闩200被锁定时向上旋动的凸轮210可以 设置在车门门闩200内,并且连接连杆150的下端可以可旋动地联接 至凸轮210的末端。 即,如上所述,当门闩连线220被拉动时,车门门闩200解锁车 门,这时与门闩连线220连接的连杆被旋动。被旋动的连杆与凸轮210 连接在一起从而共同旋动。于是,当车门门闩200被解锁时,凸轮210 和连接连杆150向下旋动,由此连接连杆150阻止锁定连杆130的向 上旋动,由此连杆组件110可以自由地向前移动。 然而,当车门门闩200处于锁定状态时,与门闩连线220连接的 连杆在与门闩连线220拉动方向的相反方向上旋动,如图3所示,凸 轮210向上旋动,并且如图4所示,使得锁定连杆130能够向上旋动。 锁定连杆通过扭转弹簧132向上旋动,由此阻止了连杆组件110的向 前移动。 在锁定连杆130的具体形状中,锁定连杆130的另一端形成为弧 形形状,其中另一端的顶部可以与接触连杆112接触,并且狭槽131 可以沿着弧形形成在另一端的底部。于是,如图4所示,随着车门门 闩200的解锁,连接连杆150的一端阻止锁定连杆130的向上移动, 与狭槽131的下端接触,并且当车门门闩被锁定时与狭槽131的下端 分离,由此锁定连杆130可以自由的旋动。因此,锁定连杆130可以 在接触连杆112的下端的前面由于弹性元件113而快速移动,并且与 接触连杆112的下端接触,由此所述锁定连杆130可以阻止连杆组件 110的移动。 另一方面,铰链销133可以联接至锁定连杆130,以使得其纵向方 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并且锁定连杆130的另一端可以被布置为面向 车门300的内侧。锁定连杆130可以由铰链轴133支撑以对抗当锁定 连杆130的另一端的上部与接触连杆112的下端发生接触时产生的向 前挤压力。于是,锁定连杆130可以不用设置在铰链销133上的扭转 弹簧132的弹力而抵抗由乘客施加的向前挤压力。固定前凸320可以 设置在位于铰链销133的两端的车门300上,从而在前-后方向上固定 铰链销133至车门300。 另一方面,支撑轴111的后端与锁挡通过连线连接,由此当支撑 轴111向前移动时,连线被拉动并且锁挡被解锁。由连线拉动的锁挡 的解锁与相关技术类似,详细描述不再赘述。 为了方便解释和精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上(upper)”或“下 (lower)”,“前(front)”或“后(rear)”,“里(inside)”或“外(outside)” 等被用于参考图中所显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具体实施方 式的特征。 前面对本发明具体示例性实施方式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 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旨在成为穷举的,也并不旨在把本发明限 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 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式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 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 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及其不同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发明的范 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形式所限定。
《车门外把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门外把手.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安装在滑动车门上的车门外把手,其可以包括有握把组件以及锁定连杆;所述握把组件向车辆前面滑动,并且当向前滑动时解锁滑动车门的锁挡;当车门门闩随着滑动车门的关闭而被锁定时,所述锁定连杆通过移动至握把组件的前面来阻止握把组件的向前滑动。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