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重功能的楼梯系统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具用品领域,特别是一种多重功能的楼梯系统。
背景技术
尽管现在的房价不断上涨,而同时人们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是越来越高的,
如何利用传统观念上习惯性忽略的楼梯拉高自己生活的格调,其实是一件性价比极高的事
情。
而家具是人们常用的生活用品,而沙发和床是家居休息所必须的,吧台具有酒柜、
食品柜、储物柜等用途,也是现代生活用品,三种家具品占地面积大;现在,大多数人以购买
中小房为主,放置家具的空间有限,为了在有限的空间摆设必要的家具,同时又能兼顾时尚
和前卫。于是,设计了各种折叠和多功能的家具,如:折叠床、折叠沙发等,但它们并不能完
全隐藏起来,而且还是各自独立的家具,折叠后就靠在墙边,既不美观也影响人们的活动和
安全。家具的实用性、安全性和美观是人们的追求,尤其是年轻人、学生都向往格调较高的
生活。把床隐藏起来和一物多用,能最大地节省空间,为家居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重功能的楼梯系统。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重功能的楼梯系统,包括沿地面斜向上延伸的楼梯;所述楼梯的下倾斜壁
与地面形成的三角空间内设有隔离柜和床架,在所述楼梯的宽度方向上,所述隔离柜和床
架的宽度不大于楼梯宽度;
所述隔离柜是由后侧板、上侧板、底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组成的开口向外的柜体
结构,所述后侧板竖直设置,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支撑固定在所述上侧板的两侧,所述
上侧板倾斜固定在所述后侧板的上端,且其倾斜面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倾斜面与地面间的
倾斜角度都与所述楼梯一致;
所述床架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后侧板的后侧面,其另一端向远离所述隔离柜的
一侧水平延伸。
优选的,还包括侧柜板,所述侧柜板的一侧固定在左侧板和/或右侧板,其另一侧
沿着所述床架的边缘向后延伸。
优选的,所述隔离柜的柜体结构被隔板分成上部柜体和下部柜体,对应所述上部
柜体的后侧板设有连通所述隔离柜前后两侧空间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上部柜体内设有酒架组件,所述酒架组件是由若干酒架隔板交叉固
定组成的镂长通孔结构。
优选的,还包括吧台,所述吧台是由吧台面、前侧面、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组成的
开口向后的柜体结构,所述吧台设置在所述隔离柜的外侧,并与所述床架具有一致的延伸
方向。
优选的,所述吧台的柜体结构内设有床架组件和支撑架体,所述床架组件包括可
放置床垫的吧台床架和带动所述吧台床架收缩及展开的驱动机构;所述吧台床架可完全竖
直收纳在所述柜体结构内,并可向后展开到水平位置;
定义所述吧台床架用于放置床垫的端面为前端壁,与所述前端壁相对的为所述吧
台床架的后端壁;所述支撑架体是包括若干隔板的框体结构,所述隔板垂直固定在所述吧
台床架的后端壁,当所述吧台床架垂直收纳在所述柜体结构内时,所述支撑架体转变为开
口向后的储物腔;当所述吧台床架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隔板与放置吧台的地面接触为所
述吧台床架提供向上的支撑力。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体包括的若干隔板分别为左侧隔板、右侧隔板和下部隔板,所
述左侧隔板和右侧隔板的上端面分别固定在所述吧台面的下端面,所述下部隔板在所述床
架完全竖直收纳到所述柜体结构内时平行于所述吧台面。
优选的,所述左侧隔板和右侧隔板均为直角梯形结构。
优选的,还包括吧台侧门,所述吧台侧门的宽度大于所述左侧板的宽度,其一个竖
直侧边铰接在所述左侧板或右侧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隔离柜并未固定在地面上,无需使用床架时,向后推动隔离柜
直到其上侧板与楼梯的下倾斜壁贴合,床架完全收纳在楼梯的下倾斜壁、后侧板的后侧壁
与地面形成的三角空间内,将隔离柜的柜体结构作储物之用;人需要在床架上休息时,向前
拖动隔离柜,使其带着床架来到宽阔的空间方便人躺倒床垫上即可,在人躺下后,可借助外
力稍微向内推动隔离柜,回到其上侧板与楼梯的下倾斜壁贴合或即将贴合的位置即可,是
人能在更为安静的三角空间内休息,促进睡眠。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内侧观察本发明中隔离柜与床架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结构图;
图2是从外侧观察本发明中隔离柜与床架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结构图;
图3是离柜、床架和吧台与楼梯之间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吧台床架收纳在吧台内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吧台床架完全展开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下倾斜壁00,隔离柜1,上部柜体101,下部柜体102,后侧板11,上侧板12,底
侧板13,左侧板14,右侧板15;
床架2,侧柜板3,隔板4;酒架组件5,酒架隔板50;
吧台6,吧台面61,前侧面62,左侧板63,右侧板64,底板65;床架组件7,吧台床架
70,驱动机构71,前端壁701,后端壁702;支撑架体8,隔板80,左侧隔板801,右侧隔板802,下
部隔板803;吧台侧门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多重功能的楼梯系统,包括沿地面斜向上延伸的楼梯;所述
楼梯的下倾斜壁00与地面形成的三角空间内设有隔离柜1和床架2,在所述楼梯的宽度方向
上,所述隔离柜1和床架2的宽度不大于楼梯宽度;
所述隔离柜1是由后侧板11、上侧板12、底侧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组成的开
口向外的柜体结构,所述后侧板11竖直设置,所述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分别支撑固定在所
述上侧板12的两侧,所述上侧板12倾斜固定在所述后侧板11的上端,且其倾斜面的延伸方
向以及所述倾斜面与地面间的倾斜角度都与所述楼梯一致;
所述床架2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后侧板11的后侧面,其另一端向远离所述隔离
柜1的一侧水平延伸。
隔离柜1并未固定在地面上,无需使用床架20时,向后推动隔离柜1直到其上侧板
12与楼梯的下倾斜壁00贴合,床架2完全收纳在楼梯的下倾斜壁00、后侧板11的后侧壁与地
面形成的三角空间内,将隔离柜1的柜体结构作储物之用;人需要在床架2上休息时,向前拖
动隔离柜1,使其带着床架20来到宽阔的空间方便人躺倒床垫上即可,在人躺下后,可借助
外力稍微向内推动隔离柜1,回到其上侧板12与楼梯的下倾斜壁00贴合或即将贴合的位置
即可,是人能在更为安静的三角空间内休息,促进睡眠。
还包括侧柜板3,所述侧柜板3的一侧固定在左侧板14和/或右侧板15,其另一侧沿
着所述床架2的边缘向后延伸。
通过侧柜板3将床架2的上方空间与楼梯外侧隔离,避免床架2上的用品被弄脏等
问题的出现。
所述隔离柜1的柜体结构被隔板4分成上部柜体101和下部柜体102,对应所述上部
柜体101的后侧板11设有连通所述隔离柜1前后两侧空间的通孔。
在人躺下后并借助外力稍微向内推动隔离柜1,回到其上侧板12与楼梯的下倾斜
壁00贴合或即将贴合的位置进行休息时,则光线和更多的新鲜空气透过对应于上部柜体
101的后侧板11上的通孔进入上述休息空间内,提高人的睡眠质量。
所述上部柜体101内设有酒架组件5,所述酒架组件5是由若干酒架隔板50交叉固
定组成的镂长通孔结构。
通过酒架组件5将上部柜体101改造成酒架,可放置平日收藏的红酒等,优化生活
环境,提高自身品味。
如图1、图3及图4所示,还包括吧台6,所述吧台6是由吧台面61、前侧面62、左侧板
63、右侧板64和底板65组成的开口向后的柜体结构,所述吧台6设置在所述隔离柜1的外侧,
并与所述床架2具有一致的延伸方向。
在隔离柜1的外侧设置吧台6,吧台6与床架2并排放置,进一步改造利用楼梯的下
倾斜壁00与地面形成的三角空间,提升生活的格调。
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吧台6的柜体结构内设有床架组件7和支撑架体8,所述床架
组件7包括可放置床垫的吧台床架70和带动所述吧台床架70收缩及展开的驱动机构71;所
述吧台床架70可完全竖直收纳在所述柜体结构内,并可向后展开到水平位置;
定义所述吧台床架70用于放置床垫的端面为前端壁701,与所述前端壁701相对的
为所述吧台床架70的后端壁702;所述支撑架体8是包括若干隔板80的框体结构,所述隔板
80垂直固定在所述吧台床架70的后端壁702,当所述吧台床架70垂直收纳在所述柜体结构
内时,所述支撑架体8转变为开口向后的储物腔;当所述吧台床架70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
隔板80与放置吧台的地面接触为所述吧台床架70提供向上的支撑力。
不需要使用吧台床架70放置床垫休息时,通过驱动机构71将吧台床架70竖直收纳
在吧台6的柜体结构内,吧台6的后面为操作空间,操作人员在此操作空间内作业(如调酒、
简单烹饪等),作业时需要用到随手取用的物品(如酒杯、食材等)可放置在吧台床架70后端
壁702上的支撑架体8(此时为储物腔),操作完成后的成品通过吧台面呈现给吧台外面的
人;需要使用吧台床架70放置床垫休息时,通过驱动结构21将吧台床架70以后端壁702底面
从竖直位置逐渐往下放到水平位置稳定,此时后端壁702上支撑架体8的下端面与地面接
触,为吧台床架70提供向上的支撑力,强化吧台床架70的稳定性,提高使用时的舒适度。
所述支撑架体8包括的若干隔板80分别为左侧隔板801、右侧隔板802和下部隔板
803,所述左侧隔板801和右侧隔板802的上端面分别固定在所述吧台面61的下端面,所述下
部隔板803在所述吧台床架70完全竖直收纳到所述柜体结构内时平行于所述吧台面61。
本实施例中的下部隔板803在所述吧台床架70完全竖直收纳到所述柜体结构内时
平行于所述吧台面61,此时所述支撑架体8转变成的储物腔由左侧隔板801、后侧隔板802和
下部隔板803的内侧壁组成,物品放置在平行于吧台面61的下部隔板803上。
相对于左侧隔板801和右侧隔板802仅通过侧端面与吧台床架70的后端壁702固
定,本实施例中将两者的上端面分别固定在所述吧台面61的下端面,增多了固定点,从而提
高支撑架体8安装的稳定性。
所述左侧隔板801和右侧隔板802均为直角梯形结构。
直角梯形结构的左侧隔板801和右侧隔板802将上端的直角侧面分别固定在所述
吧台面61的下端面,另一直角侧面固定在吧台床架70的后端壁702,直角梯形结构的腰侧面
顺着吧台床架70向下倾斜,使用直角梯形结构,进一步增多了左侧隔板801和右侧隔板802
的固定点,从而提高支撑架体8安装的稳定性。
还包括吧台侧门9,所述吧台侧门9的宽度大于所述左侧板63的宽度,其一个竖直
侧边铰接在所述左侧板63或右侧板64上。
通过吧台侧门9将吧台6后面的操作空间与前端空间隔开,避免不同空间内活动产
生干扰。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
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