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型轻质叠合楼板及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943550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7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640873.8

申请日:

2016.08.08

公开号:

CN106223520A

公开日:

2016.12.1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5/40申请日:20160808|||公开

IPC分类号:

E04B5/40; C04B28/06

主分类号:

E04B5/40

申请人:

四川三阳钢结构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思福

地址:

618508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经济开发区金山工业园区红玉路中段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7

代理人:

李华;温黎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型轻质叠合楼板及制作方法。该叠合楼板包括矩形的框模,所述框模由底板和边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模内固定有若干桁架,所述桁架包括若干主筋以及与主筋固定的螺旋状支架条;所述框模内填充有填充料。具有构件重量轻,强度高,安装运输便捷,与钢结构主体连接可靠,跨度大,可节省主体结构用钢量等优点。同时,板材宽度方向确定,长度任意截取,具备模数化特征,便于施工组织设计及工业化、流水线生产作业,材料回收循环使用,达到绿色建材标准,节能减排效果极佳。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薄型轻质叠合楼板,包括矩形的框模,所述框模由底板和边框组成,其特征在
于:所述框模内固定有若干桁架,所述桁架包括若干主筋以及与主筋固定的螺旋状支架条;
所述框模内填充有填充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轻质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模用0.5~1.0mm
厚度镀锌钢板或彩钢板制成板宽600mm、肋距200mm、高度60mm的钢板框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型轻质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设置在框模内
的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轻质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模内设置有若干
纵向的T形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于桁架间的间隙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轻质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模两侧为可以相
互咬合的凹凸接口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轻质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模底板上设置有
等距的凸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轻质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料为轻集料混
凝土;或者填充料为岩棉、玻璃棉、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薄型轻质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集料混凝土由水
泥、陶粒、粉煤灰混合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薄型轻质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集料混凝土为硫
铝酸盐轻质混凝土,由复合快硬硫铝酸盐水泥30~60份、植物秸秆20~50份、胶粉3份、碳酸
锂0.1~0.3份、水40~50份混合而成。
10.一种制作薄型轻质叠合楼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作框模;
步骤2.制作桁架;
步骤3.将桁架装配进框模;
步骤4.制备填充料;
步骤5.将填充料填充进框模进行浇筑;
步骤6.养护;
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料为硫铝酸盐轻质混凝土,由复合快硬硫铝酸盐水泥30~60份、
植物秸秆20~50份、胶粉3份、碳酸锂0.1~0.3份、水40~50份混合而成;所述复合快硬硫铝
酸盐水泥的碱度pH值为10~12,初凝时间≤10min;将秸秆粉碎成20~30mm长度的秸秆纤
维,测量含水率,将复合快硬硫铝酸盐水泥30~60份、植物秸秆20~50份、胶粉3份,加入40
~50份拌和水,搅拌3~5分钟,然后加入适量氧化钙搅拌2~3分钟后,快速加入硼酸等促凝
剂搅拌2~3分钟后即可出料浇筑。

说明书

一种薄型轻质叠合楼板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合楼板以及该楼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
基本理念,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
作若干意见》已于2016年2月6日公开,其中明确规划:力争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
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

目前,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已逐渐走向市场,但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生产需要制
作模具,无法大规模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另外,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重
量太重,运输受限,导致工厂与施工场地间的距离限制在300公里范围内,无法大面积推广
使用。另外,其生产周期较长,占用较多场地及工厂车间,增加生产成本,上述缺点制约了预
制混凝土叠合楼板的发展。

钢结构建筑因其符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求,其构件自重轻,施工速度快,抗震性
能高,材料绿色环保,可回收循环利用等诸多优点,被广泛认可。但其维护结构不能配套,严
重制约着钢结构装配建筑的发展。研制和钢结构体系融合的叠合楼板轻质薄板显得十分必
要和紧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型轻质叠合楼板及其制作方法,该叠合楼板十分轻
薄,便于运输装配。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薄型轻质叠合楼板,包 括矩形
的框模,所述框模由底板和边框组成,所述框模内固定有若干桁架,所述桁架包括若干主筋
以及与主筋固定的螺旋状支架条;所述框模内填充有填充料。本发明的基本思路是,设计一
种韧性较强的钢板模框及钢筋骨架组合,在骨架组合空隙内填充刚性强度较高的轻质混凝
土,形成一个相互衔接、韧性与刚性互相支、能适应大跨度、重荷载的叠合楼板轻质薄板,通
过轻质薄板钢板模框与钢梁的翼缘栓接,使得楼板与钢梁形成一个整体,让楼板支撑钢梁
承受侧向剪切力。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桁架沿框模纵向设置;桁架上的主筋纵向设置且相互平行。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框模用0.5~1.0mm厚度镀锌钢板或彩钢板制成板宽600mm、肋
距200mm、高度60mm的钢板框模。

作为一种改进,包括横向设置在框模内的加强筋。加强筋与桁架上的主筋连接,相
互支撑制约,形成网格状骨架。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框模内设置有若干纵向的T形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于桁架
间的间隙中。加强板具备承重性能并将底板牢牢锚固在轻集料混凝土内,共同承受荷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框模两侧为可以相互咬合的凹凸接口条。两块叠合楼板拼接
的时候,两边的凹凸接口条可相互咬合,让数张叠合楼板可快速拼接成为一个整体,提高施
工速度。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框模底板上设置有等距的凸点。以增大底板与填充料层的结
合面,更好的形成一个整体。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填充料为轻集料混凝土;或者填充料为岩棉、玻璃棉、聚氨酯
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轻集料混凝土质量轻,强度高。岩 棉、玻璃棉、聚氨酯作为填充料
时,可以做轻质隔墙板或保温板使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轻集料混凝土由水泥、陶粒、粉煤灰混合而成。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轻集料混凝土为硫铝酸盐轻质混凝土,由复合快硬
硫铝酸盐水泥30~60份、植物秸秆20~50份、胶粉3份、碳酸锂0.1~0.3份、水40~50份混合
而成。

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作上述叠合楼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作框模;

步骤2.制作桁架;

步骤3.将桁架装配进框模;

步骤4.制备填充料;

步骤5.将填充料填充进框模进行浇筑;

步骤6.养护;

所述填充料为硫铝酸盐轻质混凝土,由复合快硬硫铝酸盐水泥30~60份、植物秸
秆20~50份、胶粉3份、碳酸锂0.1~0.3份、水40~50份混合而成;所述复合快硬硫铝酸盐水
泥的碱度pH值为10~12,初凝时间≤10min;将秸秆粉碎成20~30mm长度的秸秆纤维,测量
含水率,将复合快硬硫铝酸盐水泥30~60份、植物秸秆20~50份、胶粉3份,加入40~50份拌
和水,搅拌3~5分钟,然后加入适量氧化钙搅拌2~3分钟后,快速加入硼酸等促凝剂搅拌2
~3分钟后即可出料浇筑。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以叠合楼板轻质薄板为技术基础,形成轻钢集成房屋维
护材料体系,解决制约轻钢集成房屋发展瓶颈的维护材料配套问题,同时降低成本价格。过
去几十年建筑业的大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作出了巨
大贡献。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以手工作业为主、以现场砌浇筑的砖石、混凝土结构为主的
传统粗放式建筑业生产方式存在突出问题:一是建筑业消耗了大量能源、资源;二是建筑业
劳动生产率低;三是我国建筑寿命短、抗震性能差;四是我国建筑业环境污染严重。2008年5
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受伤。2013年4月20
日四川雅安庐山发生7级地震,宝兴县房屋几乎全部受损。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
7.1级地震,灾区重建仍然走先搭帐篷、再建彩钢板房、然后才建永久性建筑的老路。由于高
原寒冷,加之现场砌浇筑,重建速度缓慢。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
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
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
质量,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建筑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装配式建筑采用系统化设计、模
块化拆分、工厂制造、现场装配的方式建造房屋,能更好地实现建造质量、施工工期、人工用
量和成本方面的控制。由于施工技术手段的改变,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建造方式下的人工作
业误差、保证建筑质量,减少现场施工产生的能耗和污染,还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
效率。这无疑是解决当下产业转型、提质增效、“用工荒”等问题的有效手段,也符合新型城
镇化的发展要求。本发明叠合楼板轻质薄板为钢结构建筑提供维护材料的系统性解决方
案,提高钢结构建筑的舒适度,让钢结构建筑成为绿色、安全、舒适、价廉的装配式集成房
屋,有力推动现代建筑新向绿色化、工厂化、智能化、艺术化方向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框模、2主筋、3支架条、4加强筋、5加强板、6填充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矩形的框模1,所述框模1由底板和边框组成,所述框
模1内固定有若干桁架,所述桁架包括若干主筋2以及与主筋2固定的螺旋状支架条3;所述
框模1内填充有填充料6。桁架沿框模1纵向设置;桁架上的主筋2纵向设置且相互平行。还包
括横向设置在框模1内的加强筋4。加强筋4与桁架上的主筋2连接,相互支撑制约,形成网格
状骨架。框模1内设置有若干纵向的T形加强板5,所述加强板5设置于桁架间的间隙中。框模
1两侧为可以相互咬合的凹凸接口条。框模底板上设置有等距的凸点。

填充料6可以是轻集料混凝土;也可以为岩棉、玻璃棉、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
组合。轻集料混凝土质量轻,强度高。岩棉、玻璃棉、聚氨酯作为填充料时,可以做轻质隔墙
板或保温板使用。轻集料混凝土由水泥、陶粒、粉煤灰混合而成。具体的,轻集料混凝土为硫
铝酸盐轻质混凝土,由复合快硬硫铝酸盐水泥30~60份、植物秸秆20~50份、胶粉3份、碳酸
锂0.1~0.3份、水40~50份混合而成。

上述叠合楼板的制作方法如下。

步骤1.制作框模:将厚度为0.5~1.0mm镀锌钢板或彩钢板,由冷弯成型设备轧制
成宽度600mm高度60mm肋距200mm的钢板模框,长度根据需要截取,其宽度方向上在左、右边
框轧制有相嵌接的凹凸接口条,便于两块板拼接时校准及密缝。板的中部间隔200mm处设置
经咬合而成的T型加强板,该加强板具备承重性能并将底板牢牢锚固在轻集料混凝土内,共
同承受荷载。底板带有等距凸点,以增大底板与混凝土层的结合面,更好的形成一个整体。

步骤2.制作桁架:选用φ5~φ8mm热轧光圆钢筋,通过冷弯设备连续弯曲成直径
80~120mm的类似弹簧状的支架条,其长度根据所需板长配置,主筋采用φ8mm以上带肋热
轧钢筋焊接在螺旋体直径方向支架条的外侧边缘,左右各一支,顶部主筋在叠合板二次浇
注时配置亦可。

步骤3.将桁架装配进框模:将制作好的3个钢筋桁架植入钢板模框,桁架与桁架的
中心距为200mm。横向位置配置适当数量的φ8mm以上热轧带肋钢筋作为加强筋与三道桁架
上的主筋连接为网格状骨架整体,这样就制作好了钢筋桁架网格骨架,将装配好的模框输
送至浇筑平台等待浇筑。

步骤4.制备填充料;填充料可以是轻集料混凝土;也可以为岩棉、玻璃棉、聚氨酯
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一下列举两种轻集料混凝土,一种是由陶粒、粉煤灰、水泥配置的,制备方法是按
浇筑要求配的各组分的陶粒、粉煤灰、水泥置入搅拌机内搅拌3~5分钟,充分拌和均匀,然
后加入适量拌和水进行拌和,搅拌约5~10分钟后即可出料浇筑。

第二种是硫铝酸盐轻质混凝土,其中复合快硬硫铝酸盐水泥30~60份、植物秸秆
20~50份、胶粉3份、碳酸锂0.1~0.3份、水40~50份; 所述复合快硬硫铝酸盐水泥的碱度
pH值为10~12,初凝时间≤10min。秸秆粉碎成20~30mm长度的秸秆纤维,测量含水率。将复
合快硬硫铝酸盐水泥30~60份、植物秸秆20~50份、胶粉3份、配比组分加入搅拌机内,加入
40~50份拌和水,搅拌3~5分钟,然后加入适量氧化钙搅拌2~3分钟后,快速加入硼酸等促
凝剂搅拌2~3分钟后即可出料浇筑。

步骤5.将填充料填充进框模进行浇筑;将制作好的钢板模框置入浇筑平台,将搅
拌好的轻集料混凝土注入钢板模框内,开启振动模式,震动1分钟左右,再次浇筑直到填满
模框。

步骤6.养护:将浇筑完成的模板输送到养护区进项常规保湿养护2-3天后即可入
库为成品。

楼板跨度在2米范围内有承重梁支撑,则用增加轻质薄板中钢板模框的钢板厚度
加以解决,无需配制钢筋桁架,此时功能相当于钢楼承板。同样地,在农村底层建筑中,按所
需墙体厚度用该轻质薄板浇注成型的板材可以当承重墙使用。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
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
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薄型轻质叠合楼板及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薄型轻质叠合楼板及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薄型轻质叠合楼板及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薄型轻质叠合楼板及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薄型轻质叠合楼板及制作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型轻质叠合楼板及制作方法。该叠合楼板包括矩形的框模,所述框模由底板和边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模内固定有若干桁架,所述桁架包括若干主筋以及与主筋固定的螺旋状支架条;所述框模内填充有填充料。具有构件重量轻,强度高,安装运输便捷,与钢结构主体连接可靠,跨度大,可节省主体结构用钢量等优点。同时,板材宽度方向确定,长度任意截取,具备模数化特征,便于施工组织设计及工业化、流水线生产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