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沙漏斗 本发明涉及用于排除河水中泥沙的设施,是一种排沙漏斗。
目前,对于利用多泥沙河水进行灌溉或引水发电来说,灌溉或引水发电所用的渠道都严重遭受泥沙危害。以往的厢型沉沙池可以排除河水泥沙中的30%左右的悬移质泥沙,但是排沙耗水量超过总引水量的30%,而且造价高、管理复杂。原苏联沙拉克霍夫提出了漏斗室排沙设施,该排沙设施的结构如图1、2和3所示,由进水涵洞2、漏斗室11、溢流堰5、回水道5、排沙底孔7构成,其溢流堰5为全周边溢流的,当带有泥沙的河水从进水涵洞2沿边缘进入漏斗室11后,在漏斗室11边壁的作用下,形成螺旋流,使河水中的泥沙向漏斗室11中央集中,并从排沙底孔7排出,而清水沿漏斗室11顶部全周边溢流到回水道5内流出;尽管其排沙和节水效果都比较好,但是,当流量大,即要求环流室也大时,造成泥沙至排沙底孔7周围呈一环状淤积,因此,其单室处理流量不能超过3立方米/秒,当处理较大流量时必须修建漏斗群,其造价昂贵、管理不便、耗水量大。
本发明人在进行大量的模型试验并分析研究后,认为其不能处理大于3立方米/秒流量的原因,首先是全周边溢流所造成。当处理大流量的带泥沙河水时,要求漏斗室也要相应增大,但是,当河水一进入漏斗室11就外溢,水流所具有的能量不能在漏斗室11内形成较强的螺旋流,即沿漏斗室11边壁产生的强迫涡向中心影响范围小,即漏斗室11的周边强迫涡不能与中心排沙底孔由重力作用产生地重力涡相耦合,强迫涡与重力涡之间形成环状低流速带,泥沙至此呈一环状淤积,从而导致不能处理大于3立方米/秒流量的带泥沙河水。
在继续进行了大量模型试验后,提出了本发明的目的:即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设计一种处理带泥沙河水量大、造价低、管理方便、耗水量小的排沙漏斗。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该排沙漏斗包括进水涵洞、漏斗室、溢流堰、回水道、排沙底孔,而溢流堰为部分周边溢流的;溢流堰为90度至180度圆心角的;漏斗室的边壁上设有调流墩;调流墩呈直立的墩形,调流墩最好为直线与圆弧组合而成的;在漏斗室的壁上设有调流悬板,调流悬板最好为水平放置的90度至180度圆心角的扇形形状的;进水涵洞接在引水渠道上;排水渠道接在回水道上;排沙廊道接在排沙底孔上。
附图1为原苏联沙拉克霍夫提出了漏斗室排沙设施的俯视图,附图2为附图1的I`-I`向剖视图,附图3为附图1的II`-II`向剖视图;
附图4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俯视图,附图5为附图4的I-I向剖视图,附图6为附图4的II-II向剖视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引水渠,2为进水涵洞,3为调流悬板,4为调流墩,5为溢流堰,6为回水道,7为排沙底孔,8为排沙廊道,9为排水渠,10为接河道,11为漏斗室。
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4、5和6所示,该最佳实施例包括进水涵洞2、漏斗室11、溢流堰5、回水道6、排沙底孔7,而溢流堰5为部分周边溢流的,经过模型试验,不但可以处理小于3立方米/秒流量的带泥沙河水,而且还可以处理大于3立方米/秒流量的带泥沙河水。
在模型试验时,漏斗室11内产生的螺旋流不稳定,容易在漏斗室11内产生泥沙淤积现象,造成排沙效果不稳定了,为了稳定螺旋流,并增加排沙效果,如附图4、5和6所示,在漏斗室11的壁上设有调流墩4,并且最好将调流墩4设在离漏斗室11进水口不远的漏斗室11边壁上,调流墩4最好呈直立的墩形,其墩形最好为直线与圆弧组合而成的;为了进一步稳定螺旋流和增加排沙效果,如附图4、5和6所示,在漏斗室11的壁上设有调流悬板3,并且调流悬板3为水平放置的90度至180度圆心角的扇形形状的;在设调流墩4和调流悬板3后,在模型试验时,漏斗室11内的螺旋流非常强,对大于1毫米的粗颗粒推移质泥沙可以100%排除,对大于0.05毫米的细颗粒悬移质泥沙可以排除90%以上,排沙耗水量不超过总引水量的5%,其中的排沙效果与处理流量能力两项主要技术指标居国际领先。
本发明既可建成移动式的,也可建成非移动式的;移动式的排沙漏斗最好采用钢结构的;非移动式的排沙漏斗各部分最佳结构如下:
一、进水涵洞:矩形断面,钢筋混凝土结构;进水涵洞2接在引水渠1上,含泥沙河水在河流上游经引水渠1节制闸和进水闸的调节下,首先进入进水涵洞2,形成有压流。
二、漏斗室:漏斗形,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或浆砌卵石结构,主要由径向坡度的底板,圆弧挡水边墙和圆弧溢流边墙组成;含泥沙河水由进水涵洞2进入漏斗室11,在漏斗室11圆形边墙、调流墩4和调流悬板3的固体边界综合作用下,作近似于圆周的曲线运动,中心产成空气漏斗,形成典型的三维水流,运动中的泥沙渐渐沉降,并向排沙底孔运动,而清水则溢过溢流堰5。
三、调流悬板和调流墩:调流悬板3为圆心角为90度至180度扇形,水平放置,调流墩4为直线与园弧组合而成,垂直放置。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
四、溢流堰:圆心角为90度至180度所对应的园弧段漏斗边墙,为混凝土或浆砌石结构;含泥沙河水在三维水流的作用下使水沙分离后,清水由园弧形溢流堰5溢入回水槽6后经排水渠9送回原引水渠道,完成引清水的作用。
五、排沙底孔:孔径为环状多级可调式钢结构;含泥沙河水在三维水流的作用下使水沙分离后,泥沙随少量排沙水进入排沙底孔7。
六、排沙廊道:U形断面为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圆形断面为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由排沙底孔7进入排沙廊道8的泥沙随排沙水输送至下游河道10,完成排沙的作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一、漏斗室处理流量范围不限(仅受漏斗室大小限制);
二、处理泥沙粒径范围:大于0.05毫米的各级泥沙;
三、排沙率:(90~100)%;
四、排沙耗水量占总引水量的5%以下。
具备上述四项技术指标的排沙设施目前国内外都没有,其工程造价是曲线型沉沙池的一半,是厢型沉沙池的四分之一,其节约的排沙水量可达总引水量的(20~30)%。处理10立方米/秒含沙水,每年就可节省排沙水2000万立方米~3000万立方米,可以增灌2.5~3.5万亩地,相当于修建一座中型水库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