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横带式提手的纸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产品纸箱,具体地说涉及到具有带式提手的纸箱。
背景技术
产品纸箱,例如提供饮料与食品的瓶子与罐头所用的这类纸箱,常设有把手或带式提手便于其搬运。
用带式提手提举纸箱及其内盛物将使此包装的重量集中于提手、提手所连接到的纸板的某些区域(一般由于取向关系应为顶板)以及纸箱的其他部分。重量的集中产生了可导致提手与纸箱的各个纸板(特别是顶板)发生变形与破损的应力。尽管通过采用多层纸箱材料和/或采用高厚度的纸箱材料有时能解决变形、破损或是撕裂的问题,但这类措施会加大纸箱成本。显然应知,最好能有这样的带式提手,它不易撕裂、不需增强或加厚纸板、不会削弱纸箱结构的整体性,还能节约所用纸箱材料的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解决上述的一或多个问题。简单地说,本发明在其一个方面涉及的纸箱具有顶板、底板和第一与第二相对侧板。在顶板与侧板中形成有带式提手,它横向通过在两侧板之间地顶板。此提手与侧板整体形成并用连接板连接顶板。连接板折叠起使提手与顶板分开而便于抓持。负荷从提手直接分配给侧板且通过提手的尺寸与定位和在提手与侧板的连接处设置的划痕线以促使其分布到整个侧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带式提手是形成于侧板与顶板和底板中,且横向穿过在顶板与底板之间的侧板延伸。提拿此纸箱时是以侧板面向上。负荷从提手传送给与其相连的顶板与底板。
这种带式提手也适用于装盛长颈瓶的纸箱。这时的提手是形成于侧板和顶板中。提拿纸箱时,长颈瓶按水平而非按垂直取向。
通过阅读本说明书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后附权利要求书,同时通过参考附图,将能更清楚地理解和正确地认识本发明的上述的和其他的方面、目的、特征与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由单一坯料形成,具有横向带式提手的被组装的产品纸箱的优选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示出图1的横向带式提手的坯料;
图3示出了用于另一实施例的类似于图2的横向带式提手纸箱的坯料;
图4是具有由类似于图1中单一坯料形成的横向带式提手的被组装的产品纸箱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5示出图4的横向带式提手的坯料;
图6示出了用于又一实施例的类似于图4的横向带式提手纸箱的坯料;
图7示出具有脆性板的横向带式提手纸箱的另一种坯料;和
图8示出了用于再一实施例的类似于图7的横向带式提手纸箱的坯料。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在下面的整个描述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将板定名为“顶板”或“侧板”是为了解释本发明时便于参考附图。应用这类术语并非也无意对这些板附加限制。
参看图1与2,纸箱10由侧板12、14,端板13、15、16、18,顶板20与底板22形成。纸箱10装配有横向而非纵向的带式提手24。横向提手24定向成通过将手指伸到端板13/16和15/18之间而不是在侧板12与14间延伸,得以由手抓住此提手。如图所示,纸箱10装有12个饮料瓶A,本例中形成12件的包装。在此实施例中,包装于纸箱内的罐头或其他产品是以其纵向轴线平行于提手的横向设置的。当由横向带式提手24提起时,提手24所提供的提升力便导引到侧板12与14而不是像传统的纵向带式提手导引到顶板20或端板13/16与15/18或纸箱的角上。于是这种提升力便分布到宽广的区域上而不需加大纸箱材料的厚度来容纳负荷或防止撕裂。许多关键性的切口与折叠让提手24升高到足以插入用户的手,以将其抓住而提拿纸箱。
图2示出了用来形成纸箱10的坯料26。坯料26最好由通过折叠线28和30分成端板与中央板的单件材料形成。顶板20分成中央顶板20与端部。类似地,侧板12与14分成中央板部与端板部13、15与16、18。顶板20沿折叠线32连接侧板12同时沿折叠线34连接侧板14。侧板14沿折叠线36连接底板22a而底板22b则沿折线38连接侧板12。
坯料26可以由断续切割线40、42沿侧板和相连的端板划痕,得以从这些板部除去材料而形成罐头的分配器。底板22包含着形成小三角板44、46的划痕线。它们可略微弯折以便改变否则将完全成为方形的角的形状。这样的弯折提供了侧板14的截去顶端的角部。底板22也可包含界定出可除去的板48与50的划痕线。
板14具有截去顶端的角部从而能赋予板14八边形构型。坯料在板14的各个角部都存在有切口,但是板14的端部则由沿折叠线连接着板20与22的连接板与板20和22的相邻端部连接,且通过划痕线与板14的端板16、18连接。这样就能在构制此纸箱时将端板简洁地折叠。此八边形板要比方角形板更美观悦目,因而可以用作展示板。八边形的角部也常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并非总是确切的正方形的架子空间。
横向提手带24的主带部限定于顶板20中的两个切口之间。提手翼片52、54沿划痕线连接提手24,以增加带的厚度从而在组装好的纸箱中形成更舒适的手孔。整个提手组件穿过顶板20延伸到侧板12与14上。这样,此提手组件是通过折叠线32与34延伸的,并沿折叠线56终止于板12处。折叠线56的中央部分具有弯向板12的端部。这样就使得折叠线56呈凹形或倒“C”字构型,此“C”字形的端部终止于或邻近顶部与底部的切割线58与60。切割线58倾斜向下朝着折叠线32延伸,然后水平地行进到板20。类似地,切割线60倾斜向上通过板12到折叠线32,然后水平地通过板20。为了防止撕裂和为了将提升力直接导引到板20与22的大部分之上,切割线58与60的端部最好呈J形,J形的背部相互相对使J形的端部在板12上彼此远离弯曲。也可以采用异于J形的形状,只要这种形状能弯离应力区以防撕裂并允许力分布到此板的大部分上即可。切割线58与60最好不是完整的切割线而是锯齿形的,以便于纸箱装配好后容易分开。
在板20的顶端手孔切口与板20中切割线58的水平部分之间存在有连接板62。板62是由垂直折叠线与水平切割线限定。当沿折叠线折叠时,主提手部24可以从板20的平面上提。这样就产生可允许手插入的空间来提升纸箱。类似地,沿提手24的底部可将第二连接板64折叠连接,以与连接板62的操作一致。板64沿板20中的切割线60的水平部延伸。
板14与20绕提手一致地操作,形成引导应力的垂直折叠线以及切割线的镜像,垂直折叠线66于是为垂直折叠线56的镜像,且用来将提升力导向到板14的大部分之上以防提升纸箱时将板撕裂。垂直折叠线66的顶端终止于或邻近于顶部切割线68而其底端终止于或邻近底部切割线70。折叠线56、66最好能与相关的角边缘32、34分开一定距离,以在纸箱装有例如带肩部B的罐头之类的产品A时,可使纸箱覆盖到肩部上的这部分在提升纸箱时可以符合肩部的斜坡形状。由于这一特点,具有肩部的罐头或其他制品就不会妨碍应力被折叠线56、66导引的方式。分割线68是切割线58的镜像,而切割线70是切割线60的镜像。与切割线68相关联的顶部连接板72是连接板62的镜像,而与切割线70相关联的连接板74则是连接板64的镜像。当坯料26组配成纸箱时,提手24产生的提升力便沿板12与14并通过底板22分布。
顶板20也包含与三角板44和46类似并起到类似功能的三角板76与78。此外,这些三角板在某种程度上在发货时补偿了变形的罐头或对纸箱的损伤。它们考虑了纸箱略为膨胀或隆起而不损害结构的整体性。此外,将提手沿横向固定时,此提升力便导引到大部分纸材料内而不直接指向纸箱的任何切口、折叠线、角或薄弱点处。这种提升力被导引成使得它们布散开以便被大部分材料承载而不依赖于特殊的结构特征来提供所需的强度。
参看图3,其中以形成纸箱的坯料形式示出了横向带式提手的另一实施例。
图3示出能形成类似于图4所示纸箱210的纸箱的坯料126。坯料126类似于上述的坯料26和将于后面讨论的坯料226。坯料26形成了可以装制品(罐头)A12包装量的纸箱,该制品A平行于提手带24设置,而坯料126则形成6包装量的纸箱,其中的制品如罐头设置于坯料126形成的包装箱内,制品的顶部或者底部抵靠中央顶板120。坯料126由折叠线128与130分成端板与中央板。顶板120由折叠线128、130分成中央顶板120与端部116和118。侧板112与114则分成中央板部与端板部。顶板120沿折叠线132与侧板112连接还沿折叠线134与侧板114连接。底板122a沿折叠线138与侧板112连接同时沿折叠线136与底板翼片122b连接。
侧板122包含有的形成小三角板144、146的划痕线,这些小三角板弯折以改变不然将成为精确的方形角的形状。类似地,侧板112包含有形成小三角板176与178的划痕线。
板120具有截去顶端的角部以便给出八边形构型。在此坯料中在板120的各个角存在有切口,但板120的端部则通过沿折叠线与板112和114连接的连接板与板120和122的相邻端部连接,同时通过划痕线与板120的端板116、118连接。
横向提手带124的主带部限定于顶板120中的两个切口之间。提手翼片152、154沿划痕线可折叠地连接提手124,以增加带的厚度,从而在组装好的纸箱中形成更舒适的手孔。整个提手组件延伸过顶板120到侧板112与114上。这样,此提手组件穿过折叠线132与134延伸,并沿折叠线156终止于板112处。折叠线156的垂直中央部分的端部弯向侧板112。这样就使得折叠线156呈凹形或倒“C”字构型,“C”字形的端部终止于或邻近顶部与底部的切割线158与160。切割线158倾斜向下朝着折叠线132延伸然后水平地行进到板120。类似地,切割线160倾斜向上通过板112到折叠线132然后水平地通过板120。为了防止撕裂和将提升力直接导引到板112的大部分材料之上,切割线158与160的端部最好呈J形,该J形的背部相互相对以便J形端部在板112上相互远离的弯曲。
在板120的顶端手孔切口与板120中切割线158的水平部分之间存在有连接板162。板162由垂直折叠线与水平切割线限定。当沿折叠线折叠时,主提手部124可以从板120的平面向上提出来。这样就产生可允许手插入的空间来提升纸箱。类似地,沿提手124的底部可将第二连接板164可折叠地连接,以与连接板162的操作一致。板164沿板120中的切割线160的水平部延伸。
板112与114绕提手一致地操作,形成引导应力的垂直折叠线以及切割线的镜像。垂直折叠线166于是为垂直折叠线156的镜像,且用来将提升力导向到板114的大部分材料之上,以防提升纸箱时将板撕裂。折叠线166的顶端终止于或邻近于顶部切割线168而其底端终止于或邻近底部切割线170。切割线168是切割线158的镜像,而切割线170是切割线160的镜像。与切割线168相关的顶部连接板172是连接板162的镜像,而与切割线170相关的连接板174则是连接板164的镜像。当坯料126组装成纸箱时,提手124所产生的提升力便沿板112与114分布且通过底板122而不通过端板116、118。
将提手沿横向固定,此提升力被引导到大部分材料内而不直接指向纸箱的任何切口、折叠线、角或薄弱点处。这种提升力被导引成使得它们分布开,被大部分材料承载而不依赖于诸如角部之类的特殊的结构特征来提供所需的强度。
参看图4,在其所示出的横向提手组件中,提手带224形成于在组装好的纸箱中定向为纸箱210的侧板214而不是此纸箱的顶板部分之中。如上所述,将板定名为“侧板”或“顶板”或其他名称的板只是为了便于讨论而不是用来不恰当地限制本发明。图4所示的纸箱210的定向根据的是图5坯料中所示的分配特征的定位情形。图5示出用来形成纸箱210的坯料226。坯料226最好由单件材料形成,由折叠线228与230分成端板与中央板。顶板220分成中央顶板220与端部216和218。侧板212与214则分成中央板部与端板部。顶板120沿折叠线232与侧板212连接,同时沿折叠线234与侧板214连接。侧板214沿折线236连接底板222a,而底板222b沿垂直折叠线238与侧板212连接。
横向提手带224具有限定于侧板214两切口间的主带部。提手翼片252、254沿划痕线与提手224连接以加大此带的厚度,以便用于在组装好的纸箱中形成更舒适的手孔。整个提手组件穿过侧板214伸展到顶板220和底板222上。于是此提手组件穿过折叠线234和236延伸。此提手组件沿着终止于或接近于顶部与底部切割线258与260的折叠线256终止于板220上。切割线258通过板220沿水平延伸向折叠线234,然后水平地到达板224。切割线259开始于切割线258的终止处而继续水平地朝向主提手部,但定位于比切割线258更邻近提手,在切割线258与259之间形成一间断处。类似地,切割线260沿水平经过板220朝向折叠线234,然后水平地延伸到板214上。切割线261开始于切割线260的终止处,继续水平地朝向主提手部但定位于比切割线260更接近此提手处,在切割线260与261之间形成一间断处。为了防止撕裂和将提升力进一步导入板220与222的大部分之上,切割线258与260的端部最好是J形,该J形的背部相对以使该J形的端部相互远离的弯曲。
在切割线258和259之间存在一个连接板262,相连的连接板263在切割线259和在板214中的顶部手孔切口之间延伸。板262和263是由垂直折叠线和水平切割线限定。在沿折叠线折叠时,主要的提手部分224可以从该板214的平面中向上提出来。这样产生了插入手的空间以便提起该纸箱。类似地,沿提手224的底部部分,连接板264和265被可折叠地连接以便与连接板262和263一致地操作。连接板264存在切割线260和261之间,相连的板265在切割线261和板214中的底部手孔切口之间延伸。
板214与220绕提手一致地操作,形成引导应力的垂直折叠线以及切割线的镜像。垂直折叠线266于是为垂直折叠线256的镜像,且用来将提升力导向到板222的大部分上以防提升纸箱时将板撕裂。垂直折叠线266的顶端终止于或邻近于顶部切割线268而其底端终止于或邻近底部切割线270。如同上述图1与2中折叠线56、66的情形,折叠线256与266最好能与相关的角边缘234、236分开一定距离,以在纸箱装有例如带肩部B的罐头之类的产品A时,可使纸箱覆盖到肩部上的这部分在提升纸箱时可以符合肩部的斜坡形状。由于这一特点,具有肩部的罐头或其他制品就不会妨碍应力被折叠线256、266导引的方式。切割线268是切割线258的镜像,切割线269是切割线259的镜像,而切割线270是切割线260的镜像,切割线271是切割线261的镜像。与切割线268相关联的顶部连接板272是连接板262的镜像而连接板273是连接板263的镜像,与切割线270相关联的连接板274是连接板264的镜像,而连接板275则是连接板265的镜像。当坯料226组配成纸箱时,提手224产生的提升力便沿板220与222分布。
参看图6,其中示出了12个瓶子包装量的横向带式提手纸箱的另一种坯料326。此横向带式提手与图2与5的坯料中所示提手类似,除了垂直折叠线是直的以外。横向提手带324的主带部确定在顶板320中两个切口之间。提手翼片352、354沿划线与提手324连接。整个提手组件延伸过顶板320,到侧板312与314上,从而延伸通过折线332与334。该提手组件沿折叠线356终止于侧板312上同时沿折叠线366终止于侧板314处。折叠线366终止于或者邻近顶部和底部切割线358和360。折叠线356与366最好与相关的角边缘分开一定距离,以便当此纸箱装载带肩部的瓶子之类制品(在瓶子情形,这种肩部低于罐头的肩部)时,纸箱的覆盖此肩部的部分在纸箱被提起时能符合此种肩部的斜坡。由于这一特点,有肩部的瓶子或其他制品就不会妨碍被折叠线356、366导引应力的方式。切割线358倾斜向下朝折叠线332延伸一段短的距离,然后沿水平行进到板320上。类似地,切割线360则倾斜向上朝垂直折叠线332通过板312延伸一段短的距离,然后水平地通过板320。切割线358与360的端部最好呈J形,以便在板312中J形的背部相向而端部相互远离地弯曲。
在板320的顶端手孔切口与板320中切割线358的水平部分之间存在有连接板362。板362由垂直折叠线和水平切割线限定。当沿折叠线折叠时,提手324可以从顶板320的平面向上提出来。这样就可产生允许手插入的空间来提升纸箱。类似地,沿提手的底部可将第二连接板364折叠连接,以与连接板362的操作相一致。板364沿板320中的切割线360的水平部延伸。
板314与320绕提手一致操作,形成引导应力的垂直折叠线以及切割线的镜像。垂直折叠线366于是为垂直折叠线356的镜像。垂直折叠线366的顶端终止于或邻近于顶部切割线368,而其底端终止于或邻近底部切割线370。切割线368通过此提手的横向轴线与切割线358互为镜像,同时通过纵轴线与切割线370互为镜像,而切割线370则与切割线360互为镜像。同切割线368相关的顶部连接板372与连接板362互为镜像;而同切割线370相连的连接板374与连接板364互为镜像。当坯料326装配成纸箱,通过提手提升时产生的力便沿板312与314且通过底板322分布开。
图7还示出了12包装量的瓶子包装箱用的横向提手,此横向带式提手是形成于侧板中,以便这些瓶子以平放而不是以竖立形式提拿。这种提手不像图2坯料中的提手那样对称,而是以其左侧类似于图2中提手的左侧,其右侧则有不同的构型,此右侧不具有垂直折叠线而是使此提手带与板直接连接。侧板具有垂直折叠线,将侧板分为两部分,以便一部分在组装好的纸箱中完全垂直,而另一部分随瓶子的轮廓向内倾斜。垂直折叠线沿提手的中央部分并不存在,以便当坯料折叠成箱时就自动形成了可让手插入的空间,或要是当提手的横向部分按照板的轮廓时,则会沿坯料左部上的垂直折叠线形成可将手插入的空间。
图7示出了用来形成纸箱的坯料426。坯料426最好由单一材料件被水平折叠线428与430分成端板与中央板形成。顶板420于是被折叠线428、430分成中央顶板420与端部416和418。侧板412a、412b与414a、414b则分成中央板部和分成端板部。顶板420沿折叠线432与侧板412a连接。板412a沿折叠线433与板412b连接,而板412b沿折叠线438与底板422连接。侧板414b沿折叠线436连接底板422和板414a。顶部翼片439沿折线441连接到板414a。
上述坯料在底板422的端部翼片418与侧板412a和412b相会合的各角处存在有切口。板422的端部则通过沿折叠线连接到各相应板上的连接带与板412b和414b的相邻端部连接,这样就能在装配纸箱过程中简洁地折叠端板。
装配过程中首先折叠侧板,最后折叠端板,以便连接带能简洁地折叠于它们之间。侧板414设有划痕线442以形成具有撕裂孔口通道的板。装好的纸箱以底板422着地而以瓶子立放于底板422上。侧板412b与414b大致垂直于底板。侧板412a与414a在其顶部按照瓶颈比瓶肩窄的长颈瓶411的轮廓向内弯曲。顶部翼片439折叠到顶板420上并粘牢定位。顶板420中存在有切口来接纳顶部翼片439,以节省材料而不牺牲结构的整体性。板420与439可以包括切口440与脆性板441以便容纳瓶顶通过它们伸出。
横向提手带424的主带部限定于侧板412a、412b的两切口之间。提手翼片452、454沿划痕线与提手424连接,以增大带厚提供舒适感。提手组件从板412b伸过顶板412a到达顶板420上。这样,此手柄组件便延伸通过折叠线432与434,但折叠线433并不与提手相交,从而能让提手弯折出供握持用。提手组件沿着具有中央部且以端部弯向板420的折叠线456而终止于板420。这样的折叠线456便具有凹形或倒“C”构型,“C”的端部终止于或邻近顶部和底部切割线458与460。折叠线456最好与其相关的角边缘432分开一定距离,以便在纸箱装载有带底缘的瓶子之类制品时,覆盖到此底缘上的纸箱的这部分在提拿纸箱时能符合底缘的斜坡形状。由于这一特点,罐头或其它具有底缘的制品就不会妨碍折叠线456导引应力的方式。切割线458倾斜向下延伸到折叠线432然后沿水平方向进到板412a上。类似地,切割线460倾斜向上通过板432到达折叠线432,然后水平地通过板412a。为了防止撕裂和为了进一步将提升力导引到板420的大部分上,切割线458与460的端部最好是J形且使J形的背部相对以便使J形的端部在板420中相互远离地弯曲。
在板412的顶部手孔切口与板部412的切割线458的水平部之间存在连接板462。板462由垂直折叠线和水平切割线限定。当沿这些折叠线折叠时,主提手部424可以从板412的平面中向上提出,这样就可产生让手插入的空间来提升纸箱。类似地,沿手柄424的底部可将第二连接板464折叠连接以与连接板462相一致地操作。板464沿板412中切割线460的水平部分延伸。当坯料426组装成纸箱后,提手424产生的提升力便沿板412b与420散开。当携带时这种纸箱可以从其侧部提拿而让瓶子水平地而非垂直地放置。
图8示出用来形成用于6包装量的产品如1升瓶的包装纸箱的坯料526。顶板520沿折叠线532与侧板512连接同时沿折叠线534与侧板514连接。侧板514沿折叠线536与底板522a连接,而底板522b则沿折叠线538与侧板512连接。
横向提手带524的主带部确定在顶板520的两个切口之间。整个提手组件于是通过顶板520延伸到侧板512和514上,且穿过折叠线532和534延伸。切割线558沿水平延伸且略略朝下到折叠线532然后进到板520。类似地,切割线560水平地延伸并稍朝上通过板512到达折线532上,然后水平地通过板520。为了防止撕裂同时为了将提井力进一步导引到大部分板512上,切割线558与560的端部最好呈J形而在板512中J形的背部相向,其端部相互远离地弯曲。
在板520的顶部手孔切口与板520的切割线558的一部分之间存在一连接板562。板562被垂直折叠线与水平切割线限定。当沿折叠线折叠时,可以从板520的平面内将主提手部524向上提出。这样便可产生让手插入的空间来提拿纸箱。类似地,可沿提手524的底部将第二连接板564折叠连接以与连接板562相一致地操作。板564沿板520的切割线560的一部分延伸。切割线568是切割线558通过提手的横轴线的镜像,而切割线570则是切割线560的镜像。与切割线568相关的顶部连接板572为连接板562的镜像,而与切割线570相关的连接板574为连接板564的镜像。当坯料526组成纸箱后,由提手524产生的提升力便沿板512与514且通过底板522a与522b散布。
图8示出用于无端板的卷绕形纸箱的坯料。顶板520包含有用于容纳瓶颈的孔口576。各个孔口576最好为圆形的且带有相邻的脆性板,该脆性板可弄破以扩展这种孔口而用于较大的瓶颈。如图所示,共有六个孔口。侧板512包含几排锯齿状部分578,形成了用于够到纸箱中内盛物的拉片。底板22a、522b包括划痕板580,当直立时,该划痕板接合瓶子的底部,以防止移动。该底板还包括锁定片。
如上述各实施例所示出的,纸箱的提手24、124、224、324、424与524的带部,在它相对于所通过的板的长度与宽度横向定向时,可比它按纵向定向时形成得较宽些。较宽的提手要比较窄的较为结实,因而能比较窄的提手以较薄的材料制成。类似地,形成连接纸盒的T形连接的提手的端部可比沿纵向定向的提手有较大的宽度。在各实施例中应力所被引导的侧板通常为了分配应力而提供最大的邻接面。一般,这种侧板不具有粘合到另一块板上的接合部,而要是存在这样的接合部,此承受应力的侧板便含有充分大的相邻表面区来充分地分配应力。
至此可知,已然提供了横向带式提手的纸箱和用于形成这种纸箱的坯料。通过将这种带式提手沿横向而不是沿纵向定位,可使此包装箱的提升力与重量分布到侧板的较宽面积上。这种纸箱具有中央板、沿左折叠线与中央板可折叠连接的左板、沿右折叠线与中央板可折叠连接的右板,以及由中央板、左板与右板形成的带式提手。此提手沿横向通过左板与右板之间的中央板。连接到提手和中央板的连接板将提手连接到中央板,所述连接板一般是四或八块连接板的偶数组,用来相对于提手的纵轴线与横轴线对称地配置。它们可折叠地连接到提手与中央板上,并可从中央板折叠出而将提手定位于较中央板为高的位置。此提手沿左与右折叠线折叠。在一实施例中,此提手的左端部具有开口朝向左板的凹形弯曲部,同时此提手的右端部则具有开口朝向右板的凹形弯曲部。在另一实施例中,此提手的左端部具有朝左板开口的凹形弯曲部而右端部则与右板形成整体。各实施例的提手的左与右端板将负荷分别均匀地分配到左与右板。这种左-中央-右板的组合可以是侧板-顶板-侧板或顶板-侧板-底板的形式。
产品包装纸盒的坯料包括的中央板具有沿其左边缘的左折叠线和沿其右边缘的右折叠线。左板可沿此左折叠线可折叠地连接此中央板,右板可沿此右折叠线可折叠地连接此中央板。由此中央板、左板与右板形成带式提手,而此提手沿横向通过左板与右板间的中央板延伸。在优选实施例中,至少有四个连接板可折叠地连接到提手与中央板上,同时将提手连接到中央板上。这些连接板围绕提手的纵轴线与横纵线对称定位。此提手则可沿左与右折叠线折叠。在一实施例中,提手的左端部具有朝左板开口的凹弯曲部,而提手的右端部具有朝右板开口的凹弯曲部。在另一实施例中,此提手的左端部具有朝左板开口的凹弯曲部,而提手的右端部则与右板成整体。
尽管本发明业已参考了具体优选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显然本发明的某些方面是不受所示例子的特殊细节限制,应认识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是可以提出其他的改进与用途的。例如这种纸箱可以由坯料用不同于所述的步骤组装,同时,虽然单件式坯料较为理想,但也可采用多件式坯料。为此应该认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精神与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将涵盖所有这类的改进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