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杆.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942116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9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838806.7

申请日:

2016.09.21

公开号:

CN106194045A

公开日:

2016.12.0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17/00申请日:20160921|||公开

IPC分类号:

E21B17/00; E21B17/042

主分类号:

E21B17/00

申请人:

库尔勒施得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斌; 白彦明; 秦世宽; 熊志飚; 徐万友; 马京权; 但婷; 周俊; 陈达

地址:

841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库尔勒市石化大道19号上华城A座3楼丰源社区办公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代理人:

周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杆,包括外筒及套接于所述外筒的内筒,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同心,所述外筒的内壁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防止所述内筒上下移动的限位装置;借助限位装置实现对整个内筒进行限位,当出现油气上窜、溢流关井、高压压井时,可以有效的防止内筒因此上窜或下移而导致井内复杂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油气井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钻杆,其特征为:包括外筒及套接于所述外筒的内筒(20),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
(20)同心,所述外筒的内壁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防止所述内筒(20)上下移动的限位装置
(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杆,其特征为:所述限位装置(10)包括沿所述外筒的轴向分
布的上限位块(11)和下限位块(12),在竖直平面上所述上限位块(11)位于所述下限位块
(12)的上方,所述内筒(20)的外壁沿其轴向固定有上凸块(21)及下凸块(22),在竖直平面
上所述上凸块(21)位于所述下凸块(22)的上方,所述上凸块(21)的上表面抵接所述上限位
块(11)的下表面,所述下凸块(22)的下表面抵接所述下限位块(12)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杆,其特征为:所述上限位块(11)的下表面固定有防止所述
内筒(20)沿垂直于所述内筒(20)的中心轴的长度方向的方向移动的上横限位块(111),所
述上横限位块(111)抵接所述上凸块(21)的外侧面,所述下限位块(12)的上表面固定有防
止所述内筒(20)沿垂直于所述内筒(20)的中心轴的长度方向的方向移动的下横限位块
(121),所述下横限位块(121)抵接所述下凸块(22)的外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杆,其特征为:所述上限位块(11)与所述下限位块(12)与所
述外筒的内壁接触的外侧面均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筒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上限位
块(11)与所述下限位块(12)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的配合均与所述外筒的内壁构
成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杆,其特征为:所述上横限位块(111)的外壁呈台阶型设置,
所述下横限位块(121)的内壁呈台阶型设置,所述上横限位块(111)中口径较小的端部的外
壁与所述下横限位块(121)中口径较大的端部的内壁抵接,和/或,所述上横限位块(111)的
内壁呈台阶型设置,所述下横限位块(121)的外壁呈台阶型设置,所述上横限位块(111)中
口径较大的端部的内壁与所述下横限位块(121)中口径较小的端部的外壁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杆,其特征为:所述上横限位块(111)与所述下横限位块
(121)之间相互抵接的侧壁分别开设有构成螺纹连接的上螺纹及下螺纹,所述上横限位块
(111)与所述下横限位块(121)通过所述上螺纹与所述下螺纹的配合构成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杆,其特征为:所述上限位块(11)与所述上横限位块(111)
呈一体化设置,所述下限位块(12)与所述下横限位块(121)呈一体化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杆,其特征为:所述上限位块(11)、所述上凸块(21)、所述上
横限位块(111)、所述下限位块(12)、所述下凸块(22)及所述下横限位块(121)均呈环形设
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杆,其特征为:所述上限位块(11)的上表面及所述下限位块
(12)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呈棱柱形设置的槽。

说明书

钻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气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钻杆。

背景技术

油气井在进行油气生产时油气层中的岩屑泥砂会被带出地层、进入到井筒内;随
着油气生产在不断进行,井下堆积的泥砂就愈来愈多而会挡住割缝管的油气流通道、油气
产量就会变得愈来愈少,掩埋产层,因长时间生产井内压力降低,用正常循环无法将井内沉
砂带出井筒,用氮气(一种隋性气体)来进行冲(清)砂作业由于气体的流动性非常好、在高
流速下带(清)砂能力强这就会大大缩短修井时间让油气井尽早的恢复生产能力。氮气比重
非常低平衡地层压力能力弱井内的天然气就容易上窜,易燃易爆的天然气在上窜中控制不
好就极易造成关井高压—失控--作火等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杆,可以有效的防止内
筒因此上窜或下移而导致井内复杂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油气井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钻杆,包括外筒及套接于所述外筒的内筒,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同心,所述外
筒的内壁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防止所述内筒上下移动的限位装置。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沿所述外筒的轴向分布的上限位块和下限位
块,在竖直平面上所述上限位块位于所述下限位块的上方,所述内筒的外壁沿其轴向固定
有上凸块及下凸块,在竖直平面上所述上凸块位于所述下凸块的上方,所述上凸块的上表
面抵接所述上限位块的下表面,所述下凸块的下表面抵接所述下限位块的上表面。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限位块的下表面固定有防止所述内筒沿垂直于内筒的中心
轴的长度方向的方向移动的上横限位块,所述上横限位块抵接所述上凸块的外侧面,所述
下限位块的上表面固定有防止所述内筒沿垂直于内筒的中心轴的长度方向的方向移动的
下横限位块,所述下横限位块抵接所述下凸块的外侧面。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限位块与所述下限位块与所述外筒的内壁接触的外侧面均
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筒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上限位块与所述下限位块通过所述外
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的配合均与所述外筒的内壁构成螺纹连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横限位块的外壁呈台阶型设置,所述下横限位块的内壁呈
台阶型设置,所述上横限位块中口径较小的端部的外壁与所述下横限位块中口径较大的端
部的内壁抵接,和/或,所述上横限位块的内壁呈台阶型设置,所述下横限位块的外壁呈台
阶型设置,所述上横限位块中口径较大的端部的内壁与所述下横限位块中口径较小的端部
的外壁抵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横限位块与所述下横限位块之间相互抵接的侧壁分别开设
有构成螺纹连接的上螺纹及下螺纹,所述上横限位块与所述下横限位块通过所述上螺纹与
所述下螺纹的配合构成螺纹连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限位块与所述上横限位块呈一体化设置,所述下限位块与
所述下横限位块呈一体化设置。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限位块、所述上凸块、所述上横限位块、所述下限位块、所述
下凸块及所述下横限位块均呈环形设置。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限位块的上表面及所述下限位块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呈棱柱
形设置的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借助限位装置实现对整个内筒进行限
位,当出现油气上窜、溢流关井、高压压井时,可以有效的防止内筒因此上窜或下移而导致
井内复杂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油气井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钻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的放大图。

图中:10、限位装置;11、上限位块;111、上横限位块;12、下限位块;121、下横限位
块;20、内筒;21、上凸块;22、下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
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横向”与“横向方向”均指垂直于外筒的中心轴的长度方向的方
向。

根据图1至图3所示,一种钻杆,包括外筒及套接于外筒的内筒20,外筒与内筒20同
心,为防止在内筒20在外筒内上下窜动,故在本实施例中,进行以下设置,外筒的内壁可拆
卸式固定连接有防止内筒20上下移动的限位装置10,通过限位装置10实现对整个内筒20进
行限位,当出现油气上窜、溢流关井、高压压井时,可以有效的防止内筒20因此上窜或下移
而导致井内复杂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油气井的安全性。

针对限位装置10,可以进行以下设置:该限位装置10包括沿外筒的轴向分布的上
限位块11和下限位块12,在竖直平面上上限位块11位于下限位块12的上方,内筒20的外壁
沿其轴向固定有上凸块21及下凸块22,在竖直平面上上凸块21位于下凸块22的上方,上凸
块21的上表面抵接上限位块11的下表面,下凸块22的下表面抵接下限位块12的上表面;因
为上凸块21的上表面抵接上限位块11的下表面,而上限位块11与外筒的内壁构成可拆卸式
固定连接,故上限位块11可以有效的防止上凸块21朝向上限位块11的方向移动,因为上凸
块21与内筒20固定,故上限位块11可有效的防止内筒20朝向上限位块11移动,因为在竖直
平面上上限位块11位于下限位块12的上方,故也可以防止内筒20上移;此外,因为下凸块22
的下表面抵接下限位块12的下表面,而下限位块12与外筒的内壁也构成可拆卸式固定连
接,故下限位块12可以有效的防止下凸块22朝向下限位块12的方向移动,因为下凸块22与
内筒20固定,故下限位块12可有效的防止内筒20朝向下限位块12移动,因为在竖直平面上
下限位块12位于下限位块12的下方,故也可以防止内筒20下移。

而且,针对上限位块11与上凸块21,在本实施例中,上限位块11与上凸块21均呈环
形设置,这样,有助于增大上限位块11与下限位块12的接触面积,借此,当内筒20收到向上
的力时,上限位块11与上凸块21之间的应力不集中,有助于延长上限位块11与上凸块21的
使用寿命,通过这样的设置,也使得上限位块11可以完全的对内筒20的上窜进行限位,进一
步提高了安全性;针对下限位块12与下凸块22,在本实施例中,下限位块12与下凸块22均呈
环形设置,这样,有助于增大下限位块12与下限位块12的接触面积,借此,当内筒20收到向
下的力时,下限位块12与下凸块22之间的应力不集中,有助于延长下限位块12与下凸块22
的使用寿命,通过这样的设置,也使得下限位块12可以完全的对内筒20的下窜进行限位,进
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而且,为了防止在出现油气上窜、溢流关井、高压压井时内筒20受力沿垂直于内筒
20的中心轴的长度方向的方向移动而导致内筒20变形,故在本实施例中,上限位块11的下
表面固定有防止内筒20沿垂直于内筒20的中心轴的长度方向的方向移动的上横限位块
111,上横限位块111抵接上凸块21的外侧面,下限位块12的上表面固定有防止内筒20沿垂
直于内筒20的中心轴的长度方向的方向移动的下横限位块121,下横限位块121抵接下凸块
22的外侧面;借助上横限位块111可以有效的防止上凸块21沿垂直于内筒20的中心轴的长
度方向的方向移动,从而也就可以防止内筒20沿垂直于内筒20的中心轴的长度方向的方向
移动;同理,借助下横限位块121可以有效的防止下凸块22沿垂直于内筒20的中心轴的长度
方向的方向移动,从而也就可以防止内筒20沿垂直于内筒20的中心轴的长度方向的方向移
动;从而,有效的防止了内筒20沿横向方向移动,也就避免了内筒20与外筒发生剧烈碰撞,
避免了内筒20与外筒因剧烈碰撞而变形,延长了内筒20与外筒的使用寿命。

而且,针对上横限位块111及下横限位块121,还可进一步设置,上横限位块111与
下横限位块121抵接外筒的内壁,这样,上凸块21挤压上横限位块111的压力可以传递至外
筒,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上横限位块111与上限位块11之间的连接强度,有效的防止了因
上凸块21对上横限位块111的挤压力过大而导致上横限位块111与上限位块11之间的破裂,
延长了上横限位块111与上限位块11二者的使用寿命;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上横限位块111
与上横凸块均呈环形设置,这样,只要内筒20的移动方向垂直于其中心轴的长度方向,上限
位块11都可以对其移动进行限位。

而且,针对外筒内壁与上限位块11及下限位块12之间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可进
行以下设置,上限位块11与下限位块12与外筒的内壁接触的外侧面均开设有外螺纹,外筒
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上限位块11与下限位块12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均与外筒的内
壁构成螺纹连接;这样,可以快速的将上限位块11和下限位块12自外筒上拆卸或安装,十分
的方便。

此外,针对上限位块11及下限位块12,在本实施例中,还可进行以下设置,上横限
位块111的外壁呈台阶型设置,下横限位块121的内壁呈台阶型设置,上横限位块111中口径
较小的端部的外壁与下横限位块121中口径较大的端部的内壁抵接,和/或,上横限位块111
的内壁呈台阶型设置,下横限位块121的外壁呈台阶型设置,上横限位块111中口径较大的
端部的内壁与下横限位块121中口径较小的端部的外壁抵接。这样,使得上限位块11与下限
位块12连接,增强了上限位块11与下限位块12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也就使得上限位块11
与下限位块12可以相互配合且连成一体以组成新的限位块,这也就意味着,通过上凸块21
与下凸块22,内筒20的各个段位分别夹持于各个限位块,构成限位块的上限位块11与下限
位块12可以提高对内筒20的限位效果,因为这样做,上限位块11对上凸块21进行限位时,下
限位块12可以分担上限位块11所受的挤压力,从而提高了上限位块11的稳定性,也就进一
步防止了内筒20的上窜;同理,下限位块12对下凸块22进行限位时,下限位块12可以分担下
限位块12所受的挤压力,从而提高了下限位块12的稳定性,也就进一步防止了内筒20的下
窜。

为了增强上限位块11与下限位块12之间的连接强度,故在本实施例中,在以上陈
述基础上,进行以下设置,上横限位块111与下横限位块121之间相互抵接的侧壁分别开设
有构成螺纹连接的上螺纹及下螺纹,上横限位块111与下横限位块121通过上螺纹与下螺纹
的配合构成螺纹连接。通过上横限位块111与下横限位块121之间的螺纹连接,就可以大大
的增强上限位块11与下限位块12之间的连接强度,借此,进一步防止了内筒20的上下窜。

而且,上限位块11与上横限位块111呈一体化设置,下限位块12与下横限位块121
呈一体化设置,这样有助于增强上限位块11与上横限位块111以及下限位块12与下横限位
块121的连接强度。

在安装该钻杆时,用户首先需要先将下限位块12旋进外筒的内壁上至合适的位
置,然后将内筒20套进外筒中,使得内筒20与外筒同心且下凸块22与下限位块12适配抵接,
然后再将上限位块11旋进外筒,使得上限位块11与上凸起适配抵接,从而完成上限位块11
与下限位块12的安装工作;反之,若先将上限位块11旋出外筒,然后抽出内筒20,再将下限
位块12旋出,就可很方便的将拆卸上限位块11与下限位块12,十分快捷方便。这样,就可以
很方便的将内筒20抽出,有助于对内筒20进行维修或更换;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内筒20与
外筒之间还需放置用于流通辅助液体的管道,故在本实施例中,上限位块11与下限位块12
若呈环状设置,则上限位块11与下限位块12均应开设供管道穿过的孔,若上限位块11与下
限位块12均为不连续的小凸块,则凸块上也均开设供管道穿过的孔或凸块之间有放置管道
穿过的间隙。

为使得上限位块11与下限位块12旋进或旋出外筒的动作更加的方便,故在本实施
例中,在下限位块12的上表面及上限位块11的上表面均开设有连接件,在旋进旋出时,用户
只需利用连接杆与连接件连接,然后就可以很好的转动上限位块11或下限位块12,在本实
施例中,连接件优选设为槽型结构,即连接件为开设在上限位块11的上表面及下限位块12
的上表面的槽,且该连接件与连接杆的接触不能为球面接触,故在本实施例中,优先连接件
呈棱柱形设置,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连接件的形状。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钻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钻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钻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钻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杆.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杆,包括外筒及套接于所述外筒的内筒,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同心,所述外筒的内壁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防止所述内筒上下移动的限位装置;借助限位装置实现对整个内筒进行限位,当出现油气上窜、溢流关井、高压压井时,可以有效的防止内筒因此上窜或下移而导致井内复杂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油气井的安全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