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户终端物联的二次供水应急处理系统的使用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供水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户终端物联的二次供水应急处理
系统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人们所称的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
存、加压,通过管道再供用户或自用的形式,因此,二次供水是高层供水的唯一选择方式。二
次供水设施是否按规定建设、设计及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二次供水水质、水压和供水安
全,与人民群众正常稳定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次供水设备,一般设在地上或地下室。有自来水的单位,运用该设备可以调度高
峰用水量,增加水压,能在高峰用水时,满足大面积用水和高楼层用水。没自来水的单位、工
厂或村庄,只需将该设备接通水源电源,即可得到稳定的水量水压,满足用水需要。二次供
水设备由气压罐、水泵及电控系统三部分组成,其超卓利益是,不需缔造水塔,出资小、占地
少,组织活络,建成投产快。选用水气自动调度、自动作业、节能与自来水自动并网,停电后
仍可供水,调试后不需看守。二次供水设备选用气压式供水。运用密封罐体,运用罐内高压
气水压力抵达供水目的。具体作业次第是由水泵将水通过逆止阀压入罐体,使罐内气体遭
到紧缩,压力逐渐增大。当压力抵达指定上限时电接点压力表通过控制柜使泵机自动接连。
设备中的水压高于外界管网压力,自动送水至供水管网。当罐体内水位下降,变频恒压供水
罐内气体膨胀,压力减小到指定的下限方位时,电接点压力表通过控制柜使水泵重新启动。
如此重复,使设备不断供水。当罐内气体缺少时,补气阀可自动补气。
随着二次供水设施的逐渐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二次供水的安全性保障越来
越多得到重视。为了保证二次供水设施的运行安全,将突发事故带来的影响最小化以及保
证用户的用水,二次供水的应急处理无疑是处理这些问题关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科学管理、及时高效的二次供水应急
处理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户终端物联的二次供水应急处理系统的使用方法,
所述的应急处理系统包括:终端报警模块、事故检查模块、事故定性分级模块、应急预案及
措施判断模块、事故处理解决模块;所述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终端报警模块:物业、用户发现二次供水异常后,通过中控平台报警系统,将报
警信号传至管网运行部门的监测中心;
(2)事故检查模块:管网运行部门指派工作人员现场确认是否发生事故,并同时确
认事故具体地点、事故的详细情况及事故可能带来的次生影响;
(3)事故定性分级模块:将事故按照二次供水突发事故等级预警进行分级处理,明
确事故等级;
(4)应急预案及措施判断模块:报告客服热线,根据前一阶段的分级情况与相关负
责人联系,采取对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判断;
(5)事故处理解决模块:根据处理措施判断结果,安排抢险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并
根据处理结果完成事故处理解决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的二次供水突发事故等级按照对应的处理措施具体可分为低级故
障和高级故障;所述的低级故障包括1、2、3级故障,其中1级为水泵组运行故障,2级为水箱
破裂故障,3级为电控柜控制故障;所述的高级故障包括4级和5级故障,其中4级为水质事
故,5级为泵房淹水事故,针对不同的故障级别对应不同的处理措施。
进一步的,所述的低级故障对应的是部门级应急预案,负责人为部门级领导;所述
的高级故障对应的是公司级应急预案,负责人为公司级领导,实行每日负责人值班制,对不
同级别的故障类型按照相关责任人值班,以便对故障反应及时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的应急预案及措施判断模块中根据处理措施判断结果,安排抢险
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并根据处理结果完成事故处理解决方案,所述的相应措施是指短期内
可以修复成功的,快速完成抢修恢复供水,短期内无法修复成功的,快速组建应急供水系
统,待设备修复后,恢复供水。
进一步的,所述的报警系统中包含水质的pH监测预警设备,所述的pH监测预警设
备设置在二次供水总管道阀内,由pH传感器与ZigBee无线通信设备连接,用于实时监测二
次供水的水质pH值在规定范围,当水质pH值超过规定范围时,pH异常信号通过ZigBee无线
通信设备链路发送到管网运行部门的监控主机,所述ZigBee无线通信设备发给管网运行部
门的监控主机的水质pH值异常信号是指文字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质pH值是指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的饮
用水pH值范围6.5-8.5,此范围的水质不会影响人在生活饮用中的身体健康。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控平台报警系统是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独立信号监控报警系
统,是将无线报警器属性的用户终端安装在物业中心和用户家里,用户终端通过无线连接
方式与管网运行部门的监控主机连接;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界面显示管理对无线报警器的功
能属性进行管理和控制,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供水问题警示进行一键选择并报警,将供水
问题警示的描述一键发送至管网运行部门的监控主机,操作简单,一目了然。
进一步的,所述的供水问题是只用户终端预设值的对于供水异常进行的问题描
述,包括:水量不足、水质异常、完全断水、水表异常,所述的用户终端可以通过界面控制系
统设置对于供水问题的描述,描述内容不得超过50字,描述要简洁扼要,使管网运行部门工
作人员能迅速理解并快速做出反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二次供水的应急处理系统可以
在二次供水事故接警后,二次供水管理部门迅速组织人员现场勘查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
最大程度上减少二次供水事故带来的损失同时保证了用户受到较少的影响,能够大大提高
二次供水现场控制终端的安全性和管理水平,对于二次供 水设施的突发事故能够做到及
时高效,科学安全的处理,同时可降低设施的运行管理成本,具有显著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户终端物联的二次供水应急处理系统的使用方法流程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用户终端物联的二次供水应急处理系统的使用方法,所述的应急处理系统包
括:终端报警模块、事故检查模块、事故定性分级模块、应急预案及措施判断模块、事故处理
解决模块;所述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终端报警模块:物业、用户发现二次供水异常后,通过中控平台报警系统,将报
警信号传至管网运行部门的监测中心;
(2)事故检查模块:管网运行部门指派工作人员现场确认是否发生事故,并同时确
认事故具体地点、事故的详细情况及事故可能带来的次生影响;
(3)事故定性分级模块:将事故按照二次供水突发事故等级预警进行分级处理,明
确事故等级;
(4)应急预案及措施判断模块:报告客服热线,根据前一阶段的分级情况与相关负
责人联系,采取对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判断;
(5)事故处理解决模块:根据处理措施判断结果,安排抢险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并
根据处理结果完成事故处理解决方案。
如图1所示,对本发明的二次供水应急处理系统进行试验验证,A小区业主和物业
都使用中控平台报警系统,2015年9月12日上午9:35分,业主王某发现家里水量不足,对家
里水管检查后未见异常,于是使用用户终端预设值的对于供水异常进行的问题描述--水量
不足进行报警,管网运行部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 指派工作人员现场确认,并检查是由于二
次供水水箱破裂导致,于是定级为2级水箱破裂故障,报告客服热线,根据分级情况与部门
负责人联系,采取对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安排抢险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快速完成抢
修,恢复供水,全程反应时间为5min,整个事故处理过程用事85min。
其中,所述的二次供水突发事故等级按照对应的处理措施具体可分为低级故障和
高级故障;所述的低级故障包括1、2、3级故障,其中1级为水泵组运行故障,2级为水箱破裂
故障,3级为电控柜控制故障;所述的高级故障包括4级和5级故障,其中4级为水质事故,5级
为泵房淹水事故,针对不同的故障级别对应不同的处理措施。所述的低级故障对应的是部
门级应急预案,负责人为部门级领导;所述的高级故障对应的是公司级应急预案,负责人为
公司级领导,实行每日负责人值班制,对不同级别的故障类型按照相关责任人值班,以便对
故障反应及时处理。所述的应急预案及措施判断模块中根据处理措施判断结果,安排抢险
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并根据处理结果完成事故处理解决方案,所述的相应措施是指短期内
可以修复成功的,快速完成抢修恢复供水,短期内无法修复成功的,快速组建应急供水系
统,待设备修复后,恢复供水。所述的报警系统中包含水质的pH监测预警设备,所述的pH监
测预警设备设置在二次供水总管道阀内,由pH传感器与ZigBee无线通信设备连接,用于实
时监测二次供水的水质pH值在规定范围,当水质pH值超过规定范围时,pH异常信号通过
ZigBee无线通信设备链路发送到管网运行部门的监控主机,所述ZigBee无线通信设备发给
管网运行部门的监控主机的水质pH值异常信号是指文字报警信息。所述的水质pH值是指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的饮用水pH值范围7.5,此范围的水质不会影响
人在生活饮用中的肌体健康。所述的中控平台报警系统是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独立信号监
控报警系统,是将无线报警器属性的用户终端安装在物业中心和用户家里,用户终端通过
无线连接方式与管网运行部门的监控主机连接;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界面显示管理对无线报
警器的功能属性进行管理和控制,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供水问题警示进行一键选择并报
警,将供水问题警示的描述一键发送至管网运行部门的监控主机,操作简单,一目了然。所
述的供水问题是只用户终端预设值的对于供水异常进行的问题描述,包括:水量不足、水质
异常、完 全断水、水表异常,所述的用户终端可以通过界面控制系统设置对于供水问题的
描述,描述内容不得超过50字,描述要简洁扼要,使管网运行部门工作人员能迅速理解并快
速做出反应。
上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
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
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
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