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及雨水收集处理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941372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3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619621.7

申请日:

2016.07.27

公开号:

CN106193184A

公开日:

2016.12.0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3B 3/02申请日:20160727|||公开

IPC分类号:

E03B3/02; E03B7/07

主分类号:

E03B3/02

申请人:

天津海泰市政绿化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津一

地址:

300191 天津市南开区华苑产业区华天道科馨别墅8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知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7

代理人:

蔡伦;吴焕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引水系统、雨水渗透单元、雨水储蓄单元、雨水处理单元和雨水回收单元;所述引水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槽、引水管道、引水池和送水管道;所述雨水收集槽通过引水管道连接所述引水池,所述引水池通过送水管道连通雨水渗透单元;所述雨水渗透单元设置于海绵城市绿地;所述雨水渗透单元将手机的雨水送至地下雨水储蓄单元;雨水处理单元对雨水进行多次过滤,经过杀菌后的雨水由雨水回收单元送至需要用水的地方,本发明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将雨水再用于灌溉、冲厕、冲洗车辆以及用于补充景观水,节约自来水,减少水处理的成本,有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包括引水系
统、雨水渗透单元、雨水储蓄单元、雨水处理单元和雨水回收单元;
所述引水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槽、引水管道、引水池和送水管道;所述雨水收集槽通过引
水管道连接所述引水池,所述引水池通过送水管道连通雨水渗透单元;所述雨水渗透单元
设置于海绵城市绿地;
所述雨水渗透单元由上至下包括绿地植被层、绿地植被土壤层和砾石层;所述砾石层
内布置穿孔管;
所述雨水储蓄单元包括第一储水池和第二储水池,所述第一储水池和第二储水池之间
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雨水处理单元包括第一收集器和第二收集器,所述第一收集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
雨水储蓄单元,所述连接管之间设置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二收集器与第一收集器之间布
置第二过滤装置;
所述雨水回收单元与所述第二收集器连通,在所述雨水回收单元与所述第二收集器之
间设置杀菌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槽至少收集建
筑屋顶、停车场积水、城市路面积水、地面径流雨水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管水平布置在
所述砾石称中,所述穿孔管与所述第一储水池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单元周边路面
铺设透水材料,用于将路面雨水引入所述透水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周边铺设的透水材
料高于所示所述绿地渗透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水池与第二
储水池在地下呈水平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水池与第二
储水池在地下呈上下叠放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回收单元内布
置水泵和输送水管,所述输送水管通过水泵输送第二收集器中的雨水。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进行雨水收集处
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雨水收集槽将海绵城市不同地方的雨水进行汇集,经过所述引水管道引
至引水池;
步骤二,将引水池中的雨水经送水管道送至城市绿地的渗水单元;
步骤三,渗水单元将雨水渗透至地下雨水储蓄单元,所述与雨水储蓄单元储存雨水;
步骤四,所述雨水储蓄单元的雨水经过管道送至雨水处理单元,对雨水进行过滤;
步骤五,经过步骤四处理后的雨水送至杀菌池进行杀菌,经杀菌后的雨水送至雨水回
收单元,将雨水送至需要用水的地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雨水过滤为多次过滤。

说明书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及雨水收集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及
雨水收集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养海绵一样的城市,在雨季能够将城市内降雨雨水进行收
集、蓄水以及净化,当需要水资源的时候,将已经储蓄的水资源进行释放加以利用。

我国大多城市中有50%缺水甚至严重缺水,利用水资源特别是雨水资源是有效解
决城市水资源匮乏的重要途径。对雨水资源重新利用,首先需要对雨水资源采集及储蓄,雨
水储蓄工程能够有效对雨水的再利用,解决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然而,目前雨水储蓄的系统多采用在城市绿化使建立下凹式绿地,是地面高于绿
地,在绿地内设计雨水滞留设施。通过城市规划内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绿地、防护
绿地、成产绿地、风林绿地和道路绿地等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是城市绿地、草坪多消纳雨
水。但是,在这些规划均为对城市雨水储蓄的解决,其导致的是雨水储蓄后对雨水进行再次
排放,没有体现雨水可以再次利用的价值。随着城市的发展,地球水资源的紧张,节约用水
刻不容缓,对城市绿地雨污水进行有效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并
没有合理的城市规划对雨污水进行利用的完整系统。当大量降雨时采用泵等方式进行排水
或这种传统的方式导致排水不能及时,并且对水资源造成浪费。

因此,本发明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将雨水再用于灌溉、冲厕、冲洗车辆、消
防用水以及用于补充景观水,节约自来水,减少水处理的成本,有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引水系
统、雨水渗透单元、雨水储蓄单元、雨水处理单元和雨水回收单元;

所述引水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槽、引水管道、引水池和送水管道;所述雨水收集槽通
过引水管道连接所述引水池,所述引水池通过送水管道连通雨水渗透单元;所述雨水渗透
单元设置于海绵城市绿地;

所述雨水渗透单元由上至下包括绿地植被层、绿地植被土壤层和砾石层;所述砾
石层内布置穿孔管;

所述雨水储蓄单元包括第一储水池和第二储水池,所述第一储水池和第二储水池
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雨水处理单元包括第一收集器和第二收集器,所述第一收集器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雨水储蓄单元,所述连接管之间设置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二收集器与第一收集器之
间布置第二过滤装置;

所述雨水回收单元与所述第二收集器连通,在所述雨水回收单元与所述第二收集
器之间设置杀菌池。

在一个方面,所述雨水收集槽至少收集建筑屋顶、停车场积水、城市路面积水、地
面径流雨水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方面,所述穿孔管水平布置在所述砾石称中,所述穿孔管与所述第一储水
池连通。

在一个方面,所述渗透单元周边路面铺设透水材料,用于将路面雨水引入所述透
水单元。

在一个方面,所述路面周边铺设的透水材料高于所示所述绿地渗透单元。

在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储水池与第二储水池在地下呈水平布置。

在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储水池与第二储水池在地下呈上下叠放布置。

在一个方面,所述雨水回收单元内布置水泵和输送水管,所述输送水管通过水泵
输送第二收集器中的雨水。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雨水收集槽将海绵城市不同地方的雨水进行汇集,经过所述引水管
道引至引水池;

步骤二,将引水池中的雨水经送水管道送至城市绿地的渗水单元;

步骤三,渗水单元将雨水渗透至地下雨水储蓄单元,所述与雨水储蓄单元储存雨
水;

步骤四,所述雨水储蓄单元的雨水经过管道送至雨水处理单元,对雨水进行过滤;

步骤五,经过步骤四处理后的雨水送至杀菌池进行杀菌,经杀菌后的雨水送至雨
水回收单元,将雨水送至需要用水的地方。

在另一个方面,所述步骤四中雨水过滤为多次过滤。。

本发明海绵城市绿地雨污水再利用系统将雨水再用于灌溉、冲厕、冲洗车辆、消防
用水以及用于补充景观水,节约自来水,减少水处理的成本,有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应当
理解,前述大体的描述和后续详尽的描述均为示例性说明和解释,并不应当用作对本发明
所要求保护内容的限制。

附图说明

参考随附的附图,本发明更多的目的、功能和优点将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如下
描述得以阐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雨水收集处理系统雨渗透单元局部图;

图3是本发明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储水单元局部图;

图4是本发明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的雨水处理单元局部图;

图5是本发明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引水系统布局图;

图6是本发明利用雨水收集处理系统进行雨水收集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示范性实施例,本发明的目的和功能以及用于实现这些目的和功能的方
法将得以阐明。然而,本发明并不受限于以下所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来
对其加以实现。说明书的实质仅仅是帮助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综合理解本发明的具体细节。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
或类似的部件,或者相同或类似的步骤。

如图1所示本发明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图,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处
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引水系统(在下文中结合图5详细说明)、雨水渗透单元10、雨水储蓄
单元20、雨水处理单元30和雨水回收单元。雨水渗透单元10以海绵城市绿地为单元建设在
海绵城市,表面种植城市绿化植被。所述雨水渗透单元底部通过管道连接地下雨水储蓄单
元20。优选地,所述连接管道为水平布置的穿孔管,用于将渗透单元的雨水渗透至管道内,
然后经管道输送至雨水储蓄系统,具体地穿孔管布置在下文中详细阐释。

所述雨水储蓄单元20包括第一储水池21和第二储水池22,所述第一储水池21和第
二储水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二储水池下部设置与雨水处理单元连通的管道。

雨水处理单元30包括第一收集器31和第二收集器32,所述第一收集器31通过管道
连接所述雨水储蓄单元20,连接管道之间设置第一过滤装置33;所述第二收集器32与第一
收集器31之间布置第二过滤装置34。其中第一过滤装置33用于将雨水的沙石和残枝败叶等
大块装的渣子进行过滤;第二过滤装置34进行第二次细化过滤,使进入第二收集器32中的
雨水更加清洁。

雨水回收单元40与第二收集器32连通,在所述雨水回收单元40与所述第二收集器
之间设置杀菌池。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雨水回收单元与第二收集器之间增加雨水进一
步过滤的过滤装置。本实施例中,对雨水进行两次过滤能够满足对大块渣子的过滤,对于不
同的城市,根据地质结构,可以考虑增加过滤装置。

如图2所示本发明雨水收集处理系统雨渗透单元局部图,雨水渗透单元由上至下
包括绿地植被层11、绿地植被土壤层12和砾石层13;砾石层内布置穿孔管14,穿孔管与所述
第一储水池21连通。

优选地,穿孔管12水平布置,使渗透进入穿孔管14内的雨水更加充足。在穿孔管14
端部以及穿孔管整个管道向下竖直布置连通雨水储蓄单元的管道,使渗透入穿孔14内的雨
水顺利进入到雨水储蓄单元中的第一储水池21。

优选地,渗透单元10周边路面铺设透水材料,用于将路面雨水引入所述透水单元,
所述路面周边铺设的透水材料高于所示所述绿地渗透单元。

如图3所示本发明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储水单元局部图,雨水储蓄单元包括第一
储蓄池21和第二储蓄池22,第一储蓄池21和第二储蓄池22之间设置雨水流通管道23。其中,
本实施例中,第一储蓄池内设置竖直隔板211,第二储蓄池22中设置竖直隔板221,雨水通过
缝隙竖直隔板211和竖直隔板221上的横向缝隙流动,防止雨水产生的压强太大对管道和储
蓄池的损坏,同时可以防止雨水流速太对使雨水处理单元的过滤装置达不到有效过滤。优
选地,竖直隔板211和竖直隔板221各设置一个,其中竖直隔板211的横向缝隙低于竖直隔板
221的横向缝隙。更优选地,竖直隔板211和竖直隔板221各设置两个,其中第一竖直隔板211
和竖直隔板221的横向缝隙低于第二竖直隔板211和竖直隔板221的横向缝隙,更优选第二
竖直隔板211的横向缝隙低于第一竖直隔板221的横向缝隙。本实施例中,第一储水池21与
第二储水池22在地下呈水平布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储水池21与第二储水池22在地
下可以呈上下叠放布置。

如图4所示本发明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的雨水处理单元局部图,雨水处理单元包括
第一收集器31和第二收集器32,第一收集器31通过管道331连接雨水储蓄单元,连接管道
331之间设置第一过滤装置33;第二收集器32与第一收集器31之间通过管道341连通,在所
述管道上布置第二过滤装置34。雨水处理单元的第二收集器32通过管道与雨水回收单元40
连通,在所述雨水回收单元40与所述第二收集器之间设置杀菌池(图中未示出)。通过杀菌
池将需要回收的雨水进行杀菌,在雨水回收单元底部设置用于将雨水抽至需要用水地方的
水泵41,水泵41连接输送水管42,输送水管42通过水泵41输送第二收集器中的雨水至需要
用水的地方。

下面结合图5说明本发明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引水系统的布局图,如图5所示图2
是本发明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引水系统50布局图;

引水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槽、引水管道、引水池54和送水管道55;所述雨水收集槽设
置城市建筑屋顶、停车场、城市路面、城市地表中一个或多个区域,本实施例图5以城市建筑
屋顶51、停车场52个城市路面53为例进行说明,城市屋顶51的雨水收集槽将雨水收集经引
水管道511送至引水池54,同样地,停车场52的雨水收集槽将雨水收集经引水管道521送至
引水池54;城市路面53的雨水收集槽将雨水收集经引水管道531送至引水池54。引水池54中
的雨水经过送水管道55送至海绵城市绿地的雨水渗透单元10之后,进行后续的雨水收集和
处理。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下文中将说明本发明雨水收集处理系统进行雨水收集
处理的方法。

如图6所示本发明利用雨水收集处理系统进行雨水收集处理的流程图,本发明雨
水收集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雨水引流:通过雨水收集槽将海绵城市不同地方的雨水进行汇集,经过所
述引水管道引至引水池;

步骤2,雨水收集:将引水池中的雨水经送水管道送至城市绿地的渗水单元;

步骤3,雨水储存:渗水单元将雨水渗透至地下雨水储蓄单元,所述与雨水储蓄单
元储存雨水;

步骤4,雨水处理:所述雨水储蓄单元的雨水经过管道送至雨水处理单元,对雨水
进行过滤;

步骤5,雨水回收:经过步骤四处理后的雨水送至杀菌池进行杀菌,经杀菌后的雨
水送至雨水回收单元,将雨水送至需要用水的地方。

本发明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将雨水再用于灌溉、冲厕、冲洗车辆、消防用水
以及用于补充景观水。通过本发明雨污水再利用可以有效节约自来水,减少水处理的成本,
有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结合这里披露的本发明的说明和实践,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
都是易于想到和理解的。说明和实施例仅被认为是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主旨均
由权利要求所限定。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及雨水收集处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及雨水收集处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及雨水收集处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及雨水收集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及雨水收集处理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引水系统、雨水渗透单元、雨水储蓄单元、雨水处理单元和雨水回收单元;所述引水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槽、引水管道、引水池和送水管道;所述雨水收集槽通过引水管道连接所述引水池,所述引水池通过送水管道连通雨水渗透单元;所述雨水渗透单元设置于海绵城市绿地;所述雨水渗透单元将手机的雨水送至地下雨水储蓄单元;雨水处理单元对雨水进行多次过滤,经过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