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泥船绞吸头.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941346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541409.3

申请日:

2016.07.05

公开号:

CN106193156A

公开日:

2016.12.0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F 3/92申请日:20160705|||公开

IPC分类号:

E02F3/92; E02F5/28

主分类号:

E02F3/92

申请人:

浙江海洋大学

发明人:

任永华; 谢永和; 龚希武

地址:

316022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长峙岛海大南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代理人:

贾森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挖泥船绞吸头,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挖泥船绞吸头吸泥效率低的问题。本挖泥船绞吸头,包括壳体、吸泥管和具有吸泥通道的铰刀,吸泥通道与吸泥管连通,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用于与驱动装置相连接的驱动套管,所述驱动套管套设在吸泥管外,所述驱动套管与铰刀之间通过若干个锥齿轮传动连接。本挖泥船绞吸头的铰刀由驱动套管和锥齿轮带动,驱动力更大,转速更快,使用稳定性好,能够绞进更多的泥沙,吸泥效率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挖泥船绞吸头,包括壳体(1)、吸泥管(2)和具有吸泥通道(31)的铰刀(3),吸泥
管(2)穿插在壳体(1)内,所述吸泥通道(31)与吸泥管(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
还设有用于与驱动装置相连接的驱动套管(4),所述驱动套管(4)套设在吸泥管(2)外,所述
驱动套管(4)与铰刀(3)之间通过若干个锥齿轮(5)传动连接,各个锥齿轮(5)以驱动套管
(4)的轴线为中心线呈环形阵列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泥船绞吸头,其特征在于,每个锥齿轮(5)上均固定连接有
螺旋杆(6),所述螺旋杆(6)伸出壳体(1)的一端具有螺旋叶片(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挖泥船绞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杆(6)与锥齿轮(5)同轴
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挖泥船绞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挡板
(7),所述挡板(7)是圆锥形的管子,所述挡板(7)直径小的一端和壳体(1)的外壁固连,所述
挡板(7)直径大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螺旋杆(6)位于挡板(7)和铰刀(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挖泥船绞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的斜面长度大于螺
旋杆(6)伸出壳体(1)部分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挖泥船绞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杆(6)相对吸泥管(2)往
铰刀(3)方向呈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挖泥船绞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的锥角是螺旋杆(6)
的轴线和挡板(7)的轴线夹角的2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挖泥船绞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套管(4)与吸泥
管(2)之间还设有锥齿轮支架套管(8),所述锥齿轮(5)安装在锥齿轮支架套管(8)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挖泥船绞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5)的个数为2
~8个。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挖泥船绞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若干块
矩形的挡板(7),若干块所述挡板(7)与螺旋杆(6)一一对应,所述螺旋杆(6)位于相对应的
挡板(7)和铰刀(3)之间,所述挡板(7)和螺旋杆(6)平行设置。

说明书

一种挖泥船绞吸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挖泥船绞吸头。

背景技术

挖泥船的任务是进行水下土石方的施工,具体讲就是:挖深、加宽和清理现有的航
道和港口;开挖新的航道、港口和运河;疏浚码头、船坞、船闸及其他水工建筑物的基槽以及
将挖出的泥沙抛入深海或吹填于陆上洼地造田等,是吹沙填海的利器。

绞吸式挖泥船从船舷或船艉部将吸泥管伸到水下泥层表面,开动舱内的吸泥泵将
河底泥沙抽吸、输送、装卸到运输船舶或直接卸到岸上。

由于河底泥沙层沉积、板结,不易于直接抽吸,往往在吸管口附近安装旋转的绞切
装置将河底泥沙进行切割和搅动达到易于抽吸提高工效的目的。

现有的绞吸挖泥船利用深到水底的绞吸头,绞吸头前端设置有铰刀,铰刀后部设
置有连通吸泥管的吸泥口,铰刀绞动水底的泥沙将其传递给吸泥管,实现对泥沙的采集,但
目前只有铰刀的绞吸头吸泥效率低,吸泥范围小,吸入的水多泥沙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挖泥船绞吸头,本发
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吸泥的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挖泥船绞吸头,包括壳体、吸泥管
和具有吸泥通道的铰刀,吸泥管穿插在壳体内,所述吸泥通道与吸泥管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用于与驱动装置相连接的驱动套管,所述驱动套管套设在吸泥管外,所
述驱动套管与铰刀之间通过若干个锥齿轮传动连接,各个锥齿轮以驱动套管的轴线为中心
线呈环形阵列排列。

本挖泥船的铰吸头工作运行时,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驱动套管带动锥齿轮同步
转动,锥齿轮带动铰刀转动,铰刀绞动水底的泥沙将其传递给吸泥管,实现对泥沙的采集,
铰刀由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锥齿轮进行驱动,驱动力更大,转速更快,使用稳定性好,能够绞
进更多的泥沙,吸泥效率高

在上述的挖泥船绞吸头中,每个锥齿轮上均固定连接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伸出
壳体的一端具有螺旋叶片。

固定连接在锥齿轮上的螺旋杆能随着锥齿轮同步转动,多个螺旋杆相配合形成一
个漏斗状的吸泥口,同时螺旋杆上的螺旋叶片能够将位于铰刀外侧离铰刀较远处的泥沙传
送到铰刀处更有利于铰刀绞进更多的泥沙,提高吸泥的效率。

在上述的挖泥船绞吸头中,所述螺旋杆与锥齿轮同轴设置。螺旋杆与锥齿轮同轴
转动,不易晃动,稳定性好,吸泥效率高。

在上述的挖泥船绞吸头中,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挡板,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挡板,所述
挡板是圆锥形的管子,所述挡板直径小的一端和壳体的外壁固连,所述挡板直径大的一端
为自由端,所述螺旋杆位于挡板和铰刀之间。

在上述的挖泥船绞吸头中,所述挡板的斜面长度大于螺旋杆伸出壳体部分的长
度。

挡板固定在壳体的外壁上且挡板的斜面长度大于螺旋杆伸出壳体部分的长度,从
而使得挡板能够有效防止螺旋叶片将泥沙传递到远离铰刀的地方,使得位于铰刀两侧离铰
刀较远处的泥沙经螺旋杆搅动后只能传送到铰刀处更有利于铰刀绞进更多的泥沙,提高了
吸泥的效率。

在上述的挖泥船绞吸头中,所述螺旋杆相对吸泥管往铰刀方向呈倾斜设置。

螺旋杆呈倾斜设置,搅动过程中对两侧的泥沙具有一个导向作用,使得两侧的泥
沙能够往中间的铰刀方向聚集,更有利于铰刀绞进更多的泥沙,提高了吸泥的效率。

在上述的挖泥船绞吸头中,所述挡板的锥角是螺旋杆的轴线和挡板的轴线夹角的
2倍。

即挡板的母线到挡板轴线的夹角等于螺旋杆的轴线到挡板的轴线夹角,也就是说
螺旋杆的轴线至少和一条挡板的母线平行,这样设计,能够更好的防止螺旋叶片将泥沙传
递到远离铰刀的地方,使得位于铰刀两侧离铰刀较远处的泥沙经螺旋杆搅动后只能传送到
铰刀处更有利于铰刀绞进更多的泥沙,提高了吸泥的效率。

在上述的挖泥船绞吸头中,所述驱动套管与吸泥管之间还设有锥齿轮支架套管,
所述锥齿轮安装在锥齿轮支架套管上。

锥齿轮支架套管位置固定,用于安装锥齿轮。

在上述的挖泥船绞吸头中,所述锥齿轮的个数为2~8个。

在上述的挖泥船绞吸头中,所述壳体上设有若干块矩形的挡板,若干块所述挡板
与螺旋杆一一对应,所述螺旋杆位于相对应的挡板和铰刀之间,所述挡板和螺旋杆平行设
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挖泥船绞吸头具有以下优点:

1、驱动套管驱动铰刀和固定连接在两锥齿轮上的螺旋杆同步转动,螺旋杆上的螺
旋叶片能够将位于铰刀两侧离铰刀较远处的泥沙传送到铰刀处更有利于铰刀绞进更多的
泥沙,提高了吸泥的效率。

2、挡板能够有效防止螺旋叶片将泥沙传递到远离铰刀的地方,使得位于铰刀两侧
离铰刀较远处的泥沙经螺旋杆搅动后只能传送到铰刀处更有利于铰刀绞进更多的泥沙,提
高了吸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挖泥船绞吸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吸泥管;3、铰刀;31、吸泥通道;4、驱动套管;5、锥齿轮;6、螺旋杆;
61、螺旋叶片;7、挡板;8、锥齿轮支架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挖泥船绞吸头,包括壳体1、吸泥管2和后部具有吸泥通道31的铰刀
3,吸泥管2穿插在壳体1内,铰刀3的吸泥通道31与吸泥管2连通,壳体1内还设有用于与驱动
装置相连接的驱动套管4,驱动套管4套设在吸泥管2外,驱动套管4与吸泥管2之间还设有锥
齿轮支架套管8,锥齿轮5安装在锥齿轮支架套管8上,驱动套管4与铰刀3之间通过两个锥齿
轮5传动连接,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驱动套管4带动两锥齿轮5同步转动,两锥齿轮5带动铰
刀3转动,铰刀3绞动水底的泥沙将其传递给吸泥管2,实现对泥沙的采集。

具体地说,两个锥齿轮5上均固定连接有螺旋杆6,螺旋杆6伸出壳体1的一端且具
有螺旋叶片61,所述螺旋杆6与锥齿轮5同轴设置,两螺旋杆6分别位于铰刀3的两侧,壳体1
上还设有挡板7,所述挡板7是圆锥形的管子,所述挡板7直径小的一端和壳体1的外壁固连,
所述挡板7直径大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挡板7的斜面长度大于螺旋杆6伸出壳体1部分的长
度,螺旋杆6位于挡板7和铰刀3之间,所述螺旋杆6相对吸泥管2往铰刀3方向呈倾斜设置。

所述挡板7的锥角是螺旋杆6的轴线和挡板7的轴线夹角的2倍,即螺旋杆6的轴线
至少和挡板7上的一条母线相互平行。

所述挡板7的斜面长度是指经过挡板7上母线的长度。所述挡板7是锥形管,所以挡
板7的母线可以看做挡板7上端面、下端面和侧面组成的圆台的母线。

以直角梯形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
成的几何体叫做圆台,圆台侧面上各个位置的直角梯形的腰称为圆台的母线。

固定连接在两锥齿轮5上的螺旋杆6与铰刀3同步转动,螺旋杆6上的螺旋叶片61能
够将位于铰刀3两侧离铰刀3较远处的泥沙传送到铰刀3处,而挡板7的设计能够有效防止螺
旋叶片61将泥沙传递到远离铰刀3的地方,使得位于铰刀3两侧离铰刀3较远处的泥沙经螺
旋杆6搅动后只能传送到铰刀3处更有利于铰刀3绞进更多的泥沙,更有利于铰刀3绞进更多
的泥沙,提高了吸泥的效率。

所述锥齿轮5的个数可以为2~8个,本实施例中的锥齿轮5的个数为2个,作为进一
步优选,锥齿轮5的个数为4~6个。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中的内容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若干
块矩形的挡板7,若干块所述挡板7与螺旋杆6一一对应,所述螺旋杆6位于相对应的挡板7和
铰刀3之间,所述挡板7和螺旋杆6平行设置,所述挡板7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螺旋杆6的长
度。

作为优选,相邻的两块挡板7之间通过电焊固连,使得若干块所述挡板7成为一个
整体。

即把实施例一中的挡板7由圆锥形的管子改为矩形的板,但是在本发明中所起的
作用都是:防止螺旋叶片61将泥沙传递到远离铰刀3的地方,使得位于铰刀3两侧离铰刀3较
远处的泥沙经螺旋杆6搅动后只能传送到铰刀3处更有利于铰刀3绞进更多的泥沙,更有利
于铰刀3绞进更多的泥沙,提高了吸泥的效率。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
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一种挖泥船绞吸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挖泥船绞吸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挖泥船绞吸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挖泥船绞吸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挖泥船绞吸头.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挖泥船绞吸头,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挖泥船绞吸头吸泥效率低的问题。本挖泥船绞吸头,包括壳体、吸泥管和具有吸泥通道的铰刀,吸泥通道与吸泥管连通,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用于与驱动装置相连接的驱动套管,所述驱动套管套设在吸泥管外,所述驱动套管与铰刀之间通过若干个锥齿轮传动连接。本挖泥船绞吸头的铰刀由驱动套管和锥齿轮带动,驱动力更大,转速更快,使用稳定性好,能够绞进更多的泥沙,吸泥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