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护筒加外护罩结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护筒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钢护筒加外护罩结构。
背景技术
施工水域钻孔灌注桩时,若采用非筑岛围堰法或沉井围堰法进行施工,则在桩孔
水下砼灌注结束后,为确保桩顶砼的标高满足设计要 求,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钢
护筒废弃,不予起拔,另一种是 在桩孔开钻前利用袋装粘土对护筒进行围护,但是,采用前
种方法时钢护筒无法全部回收,浪费太大,后种方法的利用尽管可以保证钢护筒的全部回
收,但施工准备工作量大,竣工后需对河道进行疏浚,且 桩顶砼外观的规则性甚差,枯水期
桩顶裸露部分极不美观,而且施工 成本甚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钢护筒加
外护罩结构。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弥补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
简单,连接紧密,桩顶规则美观,施工费用低,保证了施工质量的钢护筒加外护罩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护筒加外护罩结构,包括吊环、钢筋刃脚、钢护筒、钢筋骨架、水体和
淤泥区;所述吊环设置在整体的左右两侧的顶端,并且与钢护筒通过钢丝绳连接;所述钢筋
刃脚设置在整体的底部,并且规则垂直焊接在一起;所述钢护筒设置在整体中间的左右两
侧,并且垂直位于两个吊环的正下方;所述钢筋骨架设置在钢护筒的外侧,并且与钢筋骨架
焊接连接;所述水体设置在整体的外围;所述淤泥区设置在水体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钢护筒安放完毕后再安放护罩;钢筋骨架是由
钢筋焊成多个直径不等的圆箍并焊接竖向钢筋骨架,并且钢筋骨架为圆台内空心骨架。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钢护筒安放完毕后,再安放护罩,使护罩借助其自
身重量沉人原状土层,然后用粘土将钢护简与护罩之间的环状间隙填实,四周以铁丝固定,
水下砼灌注结束时,可立即起拔钢护筒,待砼初凝后,再起拔护罩,可以保证钢护筒全部回
收,不造成浪费,钢筋骨架是由钢筋焊成多个直径不等的圆箍并焊接竖向钢筋骨架,用铁丝
绑扎其优点是改善结构受力性能,提高工效,节约钢材及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
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环;2、钢筋刃脚;3、钢护筒;4、钢筋骨架;5、水体;6、淤泥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
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护筒加外护罩结构,包括吊环1、钢筋刃脚
2、钢护筒3、钢筋骨架4、水体5和淤泥区6;所述吊环1设置在整体的左右两侧的顶端,并且与
钢护筒3通过钢丝绳连接;所述钢筋刃脚2设置在整体的底部,并且规则垂直焊接在一起;所
述钢护筒3设置在整体中间的左右两侧,并且垂直位于两个吊环1的正下方;所述钢筋骨架4
设置在钢护筒3的外侧,并且与钢筋骨架4焊接连接;所述水体5设置在整体的外围;所述淤
泥区6设置在水体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钢护筒3安放完毕后再安放护罩;钢筋骨架4是
由钢筋焊成多个直径不等的圆箍并焊接竖向钢筋骨架4,并且钢筋骨架4为圆台内空心骨
架。
作为本发明的施工注意事项:钢护筒柴油锤施打,保证钢护筒入土深土,钢护筒制
作验收通过后,在钢护筒顶和钢护筒尖以不同的记号予以区分,同时带线在护筒上用白油
漆将长度刻度表标识其上,施工要求按港口工程技术规范有关篇章执行,钢护筒的倾斜度
偏差不大于1﹪,最后四排钢护筒要求进入岩面,复核河床标高,推算钢护筒理论入土深度
的标高,护筒下沉过程中,及时对河床进行抛投砂袋等措施。
该钢护筒安放完毕后,再安放护罩,使护罩借助其自身重量沉人原状土层,然后用
粘土将钢护简与护罩之间的环状间隙填实,四周以铁丝固定,水下砼灌注结束时,可立即起
拔钢护筒,待砼初凝后,再起拔护罩,可以保证钢护筒全部回收,不造成浪费,钢筋骨架是由
钢筋焊成多个直径不等的圆箍并焊接竖向钢筋骨架,用铁丝绑扎其优点是改善结构受力性
能,提高工效,节约钢材及降低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