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化的钢桥面铺装方法.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940999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4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559391.X

申请日:

2016.07.15

公开号:

CN106192757A

公开日:

2016.12.0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21/00申请日:20160715|||公开

IPC分类号:

E01D21/00; E01D19/12; E01D19/08; C04B26/26; C08L95/00; C08L9/06; C08L53/02; C08L91/00; C08K13/02; C08K5/12; C08K3/06; C08K5/40; C08K5/17

主分类号:

E01D21/00

申请人:

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华; 王民; 郝增恒; 高博; 肖丽; 胡德勇

地址:

401336 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区长电路5号昊晟工业园

优先权:

2016.02.03 CN 2016100756836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代理人:

周韶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钢桥面铺装方法,包括钢桥面板处理、防水粘结层施工、铺装下层施工、钢桥面拼装与接头的处理和铺装上层施工,其中钢桥面板处理、防水粘结层施工、铺装下层施工在厂内完成,而钢桥面拼装与接头的处理和铺装上层施工在施工现场完成,从而使得钢桥面铺装在厂房内自动化、专业化生产,解决了专业设备必须在现场施工的限制和恶劣环境因素不能施工的难题,有效保证了钢桥面铺装的效率和钢桥面铺装质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装配化的钢桥面铺装方法,包括钢桥面板处理、防水粘结层施工、铺装下层施
工、钢桥面拼装与接头的处理和铺装上层施工,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步骤1)钢桥面板处理:钢箱梁节段在工厂内组装完毕后,对钢箱梁节段的顶板进行喷
砂除锈,在喷砂除锈后的钢桥面板表面施工防腐层;
步骤2)防水粘结层施工:在工厂内,对涂防腐漆后的钢桥面板上施工防水粘结层;
步骤3)铺装下层施工:在工厂内进行铺装下层施工,施工时在钢箱梁的接头需要焊接
的位置预留空白地带;
步骤4)钢桥面拼装与接头的处理:桥梁架设现场对钢箱梁节段进行焊接拼装,拼装完
毕后在接头位置铺设防水粘结层和铺装下层;
步骤5)铺装上层施工:接头位置处理完毕后,全桥整幅施工铺装上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白地带的宽度为10~50c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装下层或铺装上层为沥青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或高分子树脂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凝土为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改性
沥青混凝土或环氧沥青混凝土。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装下层厚度为20~50mm,铺装上层厚度
为25~50mm。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装下层为环氧沥青混凝土、浇
注式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铺装下层为浇注式沥青混凝
土,所述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为改性沥青、碎石与矿粉按照质量比为7~10:40~80:15~40拌合
而成,均以重量份计;所述改性沥青为湖沥青掺配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石油沥青的一种
或几种以任意配比组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改性沥青为100份石油沥青、10~
15份丁苯橡胶、8~20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
段共聚物SIS、2~8份增塑剂、0.1~5份稳定剂、2~18份高温降粘剂组成,其中,所述的石油
沥青为道路用直馏70#石油沥青或50#石油沥青;所述的丁苯橡胶为充油丁苯橡胶;所述的
增塑剂为蓖麻油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蓖麻油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比例为1∶4~4∶1;所
述的稳定剂为硫磺和四甲基秋兰姆化二硫,硫磺和四甲基秋兰姆化二硫的比例为1∶3~3∶
1;所述的高温降粘剂为对羟基苯甘氨酸和合成石蜡,对羟基苯甘氨酸和合成石蜡的比例
为:1∶8~8∶1。
9.如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粘结层为丙烯酸树
脂、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环氧沥青或溶剂型粘结剂其中
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粘结层材料为甲基丙烯酸树脂、环
氧沥青或环氧树脂。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粘结层材料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树
脂材料,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以三层施工方式,从下往上依次为:1 ~ 2kg/m2甲基丙烯酸甲
酯树脂(第一层)、1~ 2kg/m2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第二层),0.05 ~ 0.40kg/m2丙烯酸树脂
粘结剂(第三层)。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漆为丙烯酸防腐漆或环氧富锌漆,
用量为0.05 ~ 0.4kg/m2

说明书

一种装配化的钢桥面铺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桥铺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化的钢桥面铺装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钢桥面铺装是在钢箱梁段全部吊装焊接完成后,再进行整体铺装,按照铺
装次序通常为:对钢板进行喷砂除锈处理、涂布防腐层和防水粘结层,铺设铺装层。其中,喷
砂除锈、防腐层和防水粘结层通常都分为小段施工(20~50m为一段),而混凝土铺装层通常
整幅进行施工。铺装完成后,从下往上依次为:箱梁顶板、防腐层、防水粘结层、铺装下层。

钢桥面铺装在国内外都属于难度较大的工程,针对钢桥面铺装进行了较多的科研
项目,现在通常采用特殊材料进行铺装,如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环氧沥青混合料等,但由于
这些材料都需要专用设备和特殊的工艺,加之钢桥面铺装工程小而散,现场实施存在较多
问题。由于现场施工工序多、工种杂,对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文明施工有很高要求,现有施
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铺装材料对铺装环境要求高,在自然环境温度、湿度、风、雨、雪等
不可人为控制情况下,工期不可控、质量缺陷多;(2)现场施工机械化水平低,作业工人多,
总体施工效率不高,且施工工人的素质良莠不齐,影响施工质量;(3)钢桥面在加工车间完
成的喷砂除锈及防腐涂装,在运输、吊装过程中被破坏,均需现场重新喷砂、涂装,直接经济
损失严重;(4)用于钢桥面铺装施工的专用设备国内数量少,铺装层施工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化的钢桥面铺装方
法,该方法使得钢桥面铺装在厂房内自动化、专业化生产,解决了专业设备必须在现场施工
的限制和恶劣环境因素不能施工的难题,有效保证了钢桥面铺装的效率和钢桥面铺装质
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装配化的钢桥面铺装方法,包括钢桥面板处理、防水粘结层施工、铺装下层施
工、钢桥面拼装与接头的处理和铺装上层施工,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步骤1)钢桥面板处理:钢箱梁节段在工厂内组装完毕后,对钢箱梁节段的顶板进
行喷砂除锈,在喷砂除锈后的钢桥面板表面施工防腐层;

步骤2)防水粘结层施工:在工厂内,对涂防腐漆后的钢桥面板上施工防水粘结层;

步骤3)铺装下层施工:在工厂内进行铺装下层施工,施工时在钢箱梁的接头需要
焊接的位置预留空白地带;

步骤4)钢桥面拼装与接头的处理:桥梁架设现场对钢箱梁节段进行焊接拼装,拼
装完毕后在接头位置铺设防水粘结层和铺装下层;

步骤5)铺装上层施工:接头位置处理完毕后,全桥整幅施工铺装上层。

事实上,装配式钢桥面铺装是先将桥面铺装层铺设在钢箱梁节段上,在吊装现场
将钢箱梁节段吊装定位后进行焊接组装。在组装过程中相邻钢箱梁间需要焊接,焊接温度
高达1450℃,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发现,一旦控制不好就容易出现高温破坏铺设完毕的防
水粘结层和铺装层的情形。因而接头的处理对于钢桥面铺装而言至关重要;而且接头位置
需要多次施工,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出现整座桥的质量问题。可以说,对于装配式钢桥面铺
装而言,接头位置能否处理好是后期钢桥面铺装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本发明在钢箱梁接
头位置预留空白地带不进行摊铺,待钢箱梁焊接拼装完毕后,再在接头位置铺设防水粘结
层和铺装层,形成完整的铺装层,从而有效的解决了高温破坏防水粘结层和铺装层的情形,
十分巧妙的解决了高温破坏铺设完毕的防水粘结层和铺装层的技术问题,有效的保证了装
配式钢桥面铺装的质量。

为了避免高温焊接损坏防水粘结层和铺装层,同时减少湿作业,上述空白地带的
宽度优选为10~50cm。

为提高钢桥面铺装层耐久性,铺装下层或铺装上层优选为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
土或高分子树脂材料,所述沥青混凝土为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改性沥青混凝土或环氧沥青
混凝土。

为解决铺装层易开裂的问题,适当降低铺装层厚度以降低铺装表面拉应变,铺装
下层厚度优选为20~50mm,铺装上层厚度优选为25~50mm。

为增强防腐性能,喷砂除锈后的防腐漆优选为丙烯酸防腐漆或环氧富锌漆。

为增强铺装下层与钢板间的粘结力,防水粘结层优选为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
甲酯树脂、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环氧沥青或溶剂型粘结剂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
合。

在施工过程中发明人发现,步骤3)在工厂内采用普通沥青混合料材料生产的铺装
下层,经过长距离运输或者保存数月之后,容易出现变质、老化的现象,从而影响铺装后桥
面的质量(如桥体变形、位移、推移拥包以及抗水损害能力等)。因此铺装下层优选为环氧沥
青混凝土、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进一步优选浇注式沥青混凝土。

为增强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耐久性,其配比优选为改性沥青、碎石与矿粉按照质量
比为7~10:40~80:15~40拌合而成,均以重量份计。具体为将碎石加热至250~350℃,然
后碎石和矿粉干拌5~30s,再加入100~200℃的改性沥青后拌和40~120s而成,其中拌和
后出料温度为160~280℃。

上述改性沥青优选为湖沥青掺配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石油沥青的一种或几种
以任意配比组合。

改性沥青进一步优选为聚合物改性沥青,由石油沥青、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
段共聚物和稳定剂、高温降粘剂等改性而成。

最优选的改性沥青配比为100份石油沥青、10~15份丁苯橡胶、8~20份苯乙烯-丁
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2~8份增塑剂、0.1~
5份稳定剂、2~18份高温降粘剂组成,其中,所述的石油沥青为道路用直馏70#石油沥青或
50#石油沥青;所述的丁苯橡胶为充油丁苯橡胶;所述的增塑剂为蓖麻油和邻苯二甲酸二辛
酯,蓖麻油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比例为1∶4~4∶1;所述的稳定剂为硫磺和四甲基秋兰姆
化二硫,硫磺和四甲基秋兰姆化二硫的比例为1∶3~3∶1;所述的高温降粘剂为对羟基苯甘
氨酸和合成石蜡,对羟基苯甘氨酸和合成石蜡的比例为:1∶8~8∶1。

在施工过程中发明人发现,步骤2)使用普通防水粘结层材料在工厂内生产的防水
粘结层,经过长途运输或者较长时间保存后,容易出现变质、开裂现象,从而造成桥面板与
桥面铺装层有水分残留,在使用过程中受热产生膨胀,导致出现较多的鼓包、开裂、坑槽等
技术问题。因此优选防水粘结层材料为甲基丙烯酸树脂、环氧沥青或环氧树脂。进一步优选
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材料。

最优选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以三层施工方式,从下往上依次为:1~2kg/m2
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第一层)、1~2kg/m2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第二层),0.05~0.40kg/m2
烯酸树脂粘结剂(第三层)。上述防腐漆优选为丙烯酸防腐漆或环氧富锌漆,用量为0.05~
0.4kg/m2

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现了钢桥面铺装在厂房内自动化、专业化生产,有效提高了工程质量,避
免了环境因素对现场施工的影响,利于规划施工时间,缩短了总工期,降低了造价;施工过
程采用流水施工,各施工工序之间实现合理搭接,无交叉影响,利于施工组织计划和劳动生
产率的提高;投入的资源较为均衡,利于原材料的供应;厂房内施工,为现场安全管理、文明
施工和科学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发明通过特定的材料与工艺制备防水粘结层,有效的解决了长途运输或者较长
时间保留出现的变质、开裂,而造成桥面板与桥面铺装层有水分残留,在使用过程中受热产
生膨胀,继而导致出现较多的鼓包、开裂、坑槽等技术问题。本发明在厂房内施工,能够很好
控制厂房内湿度和温度,桥面板与桥面铺装层不会有水分残留,极好的提升了工程质量。

本发明采用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作为铺装层,解决了铺装层在运输过程中的开裂问
题,能够很好的适应钢桥节段在运输过程中的变形,在桥面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开裂病害,
能够获得更好的使用质量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钢桥面铺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
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所用原料均为市售产品。本发明改性沥青
的具体制备方法参见CN 101781469A。

实施例1

一种装配化钢桥面铺装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其中步骤1)、步骤2)、步骤3)为工厂内施工,施工完毕后将箱梁运输至桥梁现场,
安装好后进行步骤4)和步骤5)施工:

步骤1)钢桥面板处理:钢箱梁节段在工厂内组装完毕后,对钢箱梁节段的顶板进
行喷砂除锈,在喷砂除锈后的钢桥面板表面涂丙烯酸防腐漆(用量为0.20kg/m2)。

步骤2)防水粘结层施工:在工厂内,对涂防腐漆后的钢桥面板上施工防水粘结层,
分三层施工,从下往上依次成型第一层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用量为1.5kg/m2)、第二层甲
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用量为1.5kg/m2),第三层丙烯酸树脂粘结剂(用量为0.25kg/m2)。

步骤3)铺装下层施工:在工厂内用浇注式混凝土进行铺装下层施工(厚度为30~
40mm),施工时在钢箱梁的接头需要焊接的位置预留空白地带,空白地带不进行防水粘结层
和铺装下层的施工,且空白地带的宽度为15~25cm左右。其中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以改性沥
青(石油沥青、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稳定剂、高温降粘剂改性而成)、碎石与
矿粉按照质量比为7~10:40~80:15~40拌合而成,均以重量份计。具体为将碎石加热至
250~350℃,然后碎石和矿粉干拌5~30s,再加入100~200℃的改性沥青后拌和40~120s
而成,其中拌和后出料温度为160~280℃。

步骤4)钢桥面拼装与接头的处理:桥梁架设现场对钢箱梁节段进行焊接拼装,拼
装完毕后在接头位置,进行湿接缝位置摊铺,铺设防水粘结层和铺装下层,使沥青混凝土铺
装成为一个整体,拼装示意图如图1。

步骤5)铺装上层铺设:清理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表面,喷洒乳化沥青,使用SMA沥青
混凝土进行铺装上层铺设(厚度为35~40mm)。

采用(“沥青混合料四点弯曲疲劳寿命试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
程》(JTG E20-2011)中T 0739-2011)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试验条件为15℃,加载频率10Hz,
加载应变500εμ,连续偏正弦加载模式,普通沥青混合料AC13的疲劳寿命约为80万次,而本
发明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10约为150万次)。如在工厂内铺设时采用普通沥青混合料和普通
防水粘结层材料,长途运输中在各种条件下容易产生老化现象,运至现场后其使用性能会
有较大程度降低,采用本发明中提出的优选防水粘结层材料和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不
易出现老化现象(普通防水粘结材料,如改性沥青70℃热老化56天后,无法通过《建筑防水
涂料试验方法》(GB/T16777-2008)中低温柔韧性测试;而本发明复合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
防水粘结材料则可通过《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16777-2008)中低温柔韧性测试),
保证了铺装层的耐久性。

实施例2

一种装配化钢桥面铺装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其中步骤1)、步骤2)、步骤3)为工厂内施工,施工完毕后将箱梁运输至桥梁现场,
安装好后进行步骤4)和步骤5)施工:

步骤1)钢桥面板处理:钢箱梁节段在工厂内组装完毕后,对钢箱梁节段的顶板进
行喷砂除锈,在喷砂除锈后的钢桥面板表面涂丙烯酸防腐漆(用量为0.05kg/m2)。

步骤2)防水粘结层施工:在工厂内,对涂防腐漆后的钢桥面板上施工防水粘结层,
分三层施工,从下往上依次成型第一层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用量为1.0kg/m2)、第二层甲
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用量为1.0kg/m2),第三层丙烯酸树脂粘结剂(用量为0.10kg/m2)。

步骤3)铺装下层施工:在工厂内用浇注式混凝土进行铺装下层施工(厚度为20~
30mm),施工时在钢箱梁的接头需要焊接的位置预留空白地带,空白地带不进行防水粘结层
和铺装下层的施工,且空白地带的宽度为10~15cm左右。其中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以改性沥
青、碎石与矿粉按照质量比为7~10:40~80:15~40拌合而成,均以重量份计。具体为将碎
石加热至250~350℃,然后碎石和矿粉干拌5~30s,再加入100~200℃的改性沥青后拌和
40~120s而成,其中拌和后出料温度为160~280℃。改性沥青配比为100份石油沥青、10~
15份丁苯橡胶、8~20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
段共聚物SIS、2~8份增塑剂、0.1~5份稳定剂、2~18份高温降粘剂组成,其中,所述的石油
沥青为道路用直馏70#石油沥青或50#石油沥青;所述的丁苯橡胶为充油丁苯橡胶;所述的
增塑剂为蓖麻油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蓖麻油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比例为1∶4~4∶1;所
述的稳定剂为硫磺和四甲基秋兰姆化二硫,硫磺和四甲基秋兰姆化二硫的比例为1∶3~3∶
1;所述的高温降粘剂为对羟基苯甘氨酸和合成石蜡,对羟基苯甘氨酸和合成石蜡的比例
为:1∶8~8∶1。

步骤4)钢桥面拼装与接头的处理:桥梁架设现场对钢箱梁节段进行焊接拼装,拼
装完毕后在接头位置,进行湿接缝位置摊铺,铺设防水粘结层和铺装下层,使沥青混凝土铺
装成为一个整体。

步骤5)铺装上层铺设:清理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表面,喷洒乳化沥青,使用环氧沥青
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进行铺装上层铺设(厚度为25~50mm)。

实施例3

一种装配化钢桥面铺装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其中步骤1)、步骤2)、步骤3)为工厂内施工,施工完毕后将箱梁运输至桥梁现场,
安装好后进行步骤4)和步骤5)施工:

步骤1)钢桥面板处理:钢箱梁节段在工厂内组装完毕后,对钢箱梁节段的顶板进
行喷砂除锈,在喷砂除锈后的钢桥面板表面涂环氧富锌漆(用量为0.40kg/m2)。

步骤2)防水粘结层施工:在工厂内,对涂防腐漆后的钢桥面板上施工防水粘结层,
分三层施工,从下往上依次成型第一层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用量为2.0kg/m2)、第二层甲
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用量为2.0kg/m2),第三层丙烯酸树脂粘结剂(用量为0.40kg/m2)。

步骤3)铺装下层施工:在工厂内用浇注式混凝土进行铺装下层施工(厚度为35~
50mm),施工时在钢箱梁的接头需要焊接的位置预留空白地带,空白地带不进行防水粘结层
和铺装下层的施工,且空白地带的宽度为25~50cm左右。其中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以改性沥
青(石油沥青、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稳定剂、高温降粘剂改性而成)、碎石与
矿粉按照质量比为7~10:40~80:15~40拌合而成,均以重量份计。具体为将碎石加热至
250~350℃,然后碎石和矿粉干拌5~30s,再加入100~200℃的改性沥青后拌和40~120s
而成,其中拌和后出料温度为160~280℃。

步骤4)钢桥面拼装与接头的处理:桥梁架设现场对钢箱梁节段进行焊接拼装,拼
装完毕后在接头位置,进行湿接缝位置摊铺,铺设防水粘结层和铺装下层,使沥青混凝土铺
装成为一个整体。

步骤5)铺装上层铺设:清理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表面,喷洒乳化沥青,使用环氧沥青
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进行铺装上层铺设(厚度为40~50mm)。

实施例4

一种装配化钢桥面铺装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其中步骤1)、步骤2)、步骤3)为工厂内施工,施工完毕后将箱梁运输至桥梁现场,
安装好后进行步骤4)和步骤5)施工:

步骤1)钢桥面板处理:钢箱梁节段在工厂内组装完毕后,对钢箱梁节段的顶板进
行喷砂除锈,在喷砂除锈后的钢桥面板表面涂环氧富锌漆(用量为0.30kg/m2)。

步骤2)防水粘结层施工:在工厂内,对涂防腐漆后的钢桥面板上施工防水粘结层,
分三层施工,从下往上依次成型第一层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用量为1.8kg/m2)、第二层甲
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用量为1.8kg/m2),第三层丙烯酸树脂粘结剂(用量为0.35kg/m2)。

步骤3)铺装下层施工:在工厂内用浇注式混凝土进行铺装下层施工(厚度为30~
40mm),施工时在钢箱梁的接头需要焊接的位置预留空白地带,空白地带不进行防水粘结层
和铺装下层的施工,且空白地带的宽度为15~25cm左右。其中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以湖沥青
掺配沥青、碎石与矿粉按照质量比为7~10:40~80:15~40拌合而成,均以重量份计。具体
为将碎石加热至250~350℃,然后碎石和矿粉干拌5~30s,再加入100~200℃的湖沥青掺
配沥青后拌和40~120s而成,其中拌和后出料温度为160~280℃。

步骤4)钢桥面拼装与接头的处理:桥梁架设现场对钢箱梁节段进行焊接拼装,拼
装完毕后在接头位置,进行湿接缝位置摊铺,铺设防水粘结层和铺装下层,使沥青混凝土铺
装成为一个整体。

步骤5)铺装上层铺设:清理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表面,喷洒乳化沥青,使用浇注式沥
青混凝土进行铺装上层铺设(厚度为35~40mm)。

实施例5

一种装配化钢桥面铺装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其中步骤1)、步骤2)、步骤3)为工厂内施工,施工完毕后将箱梁运输至桥梁现场,
安装好后进行步骤4)和步骤5)施工:

步骤1)钢桥面板处理:钢箱梁节段在工厂内组装完毕后,对钢箱梁节段的顶板进
行喷砂除锈,在喷砂除锈后的钢桥面板表面涂丙烯酸防腐漆(用量为0.18kg/m2)。

步骤2)防水粘结层施工:在工厂内,对涂防腐漆后的钢桥面板上施工防水粘结层,
分三层施工,从下往上依次成型第一层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用量为1.2kg/m2)、第二层甲
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用量为1.2kg/m2),第三层丙烯酸树脂粘结剂(用量为0.28kg/m2)。

步骤3)铺装下层施工:在工厂内用浇注式混凝土进行铺装下层施工(厚度为30~
40mm),施工时在钢箱梁的接头需要焊接的位置预留空白地带,空白地带不进行防水粘结层
和铺装下层的施工,且空白地带的宽度为25~30cm左右。其中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以石油沥
青、碎石与矿粉按照质量比为7~10:40~80:15~40拌合而成,均以重量份计。具体为将碎
石加热至250~350℃,然后碎石和矿粉干拌5~30s,再加入100~200℃的石油沥青后拌和
40~120s而成,其中拌和后出料温度为160~280℃。

步骤4)钢桥面拼装与接头的处理:桥梁架设现场对钢箱梁节段进行焊接拼装,拼
装完毕后在接头位置,进行湿接缝位置摊铺,铺设防水粘结层和铺装下层,使沥青混凝土铺
装成为一个整体。

步骤5)铺装上层铺设:清理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表面,喷洒乳化沥青,使用浇注式沥
青混凝土进行铺装上层铺设(厚度为35~40mm)。

实施例6

装配化双层环氧沥青钢桥面铺装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其中步骤1)、步骤2)、步骤3)为工厂内施工,施工完毕后将箱梁运输至桥梁现场,
安装好后进行步骤4)和步骤5)施工:

步骤1)钢桥面板处理:钢箱梁节段在工厂内组装完毕后,对钢箱梁节段的顶板进
行喷砂除锈,清洁度Sa2.5级,粗糙度Rz40~80μm;在喷砂除锈后的钢桥面板表面涂环氧富
锌漆(用量为0.30kg/m2)。

步骤2)防水粘结层施工:在工厂内,对涂防腐漆后的钢桥面板上施工防水粘结层,
施工方式为撒布环氧沥青粘结料(用量为0.68L/m2)。

步骤3)铺装下层施工:在工厂内用浇注式混凝土进行铺装下层施工(厚度为40~
50mm),施工时在钢箱梁的接头需要焊接的位置预留空白地带,空白地带不进行防水粘结层
和铺装下层的施工,且空白地带的宽度为15~25cm左右。铺装下层为2.5cm的环氧沥青混凝
土。

步骤4)钢桥面拼装与接头的处理:桥梁架设现场对钢箱梁节段进行焊接拼装,拼
装完毕后在接头位置,进行湿接缝位置摊铺,铺设防水粘结层和铺装下层,使沥青混凝土铺
装成为一个整体。

步骤5)铺装上层铺设:清理环氧沥青混凝土表面,使用环氧沥青混凝土进行3.0cm
铺装上层铺设。

实施例7

装配化双层浇注式+SMA钢桥面铺装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其中步骤1)、步骤2)、步骤3)为工厂内施工,施工完毕后将箱梁运输至桥梁现场,
安装好后进行步骤4)和步骤5)施工:

步骤1)钢桥面板处理:钢箱梁节段在工厂内组装完毕后,对钢箱梁节段的顶板进
行喷砂除锈,清洁度Sa2.5级,粗糙度50~100μm;在喷砂除锈后的钢桥面板表面涂丙烯酸防
腐漆(用量为0.30kg/m2)。

步骤2)防水粘结层施工:在工厂内,对涂防腐漆后的钢桥面板上施工防水粘结层,
分三层施工,从下往上依次成型第一层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用量为1.5kg/m2)、第二层甲
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用量为1.5kg/m2),第三层丙烯酸树脂粘结剂(用量为0.20kg/m2)。

步骤3)铺装下层施工:在工厂内用浇注式混凝土进行铺装下层施工(厚度为40~
50mm),施工时在钢箱梁的接头需要焊接的位置预留空白地带,空白地带不进行防水粘结层
和铺装下层的施工,且空白地带的宽度为15~25cm左右。铺装下层为撒布粒径为5~10mm的
预拌碎石,用量为7~12kg/m2,然后铺装浇筑式沥青混合料GA10。

步骤4)钢桥面拼装与接头的处理:桥梁架设现场对钢箱梁节段进行焊接拼装,拼
装完毕后在接头位置,进行湿接缝位置摊铺,铺设防水粘结层和铺装下层,使沥青混凝土铺
装成为一个整体。

步骤5)铺装上层铺设:清理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表面,喷洒乳化沥青,用量为0.3~
0.5kg/m2,使用SMA10沥青混凝土进行铺装上层铺设(厚度为35~40mm)。

实施例8

装配化双层沥青SMA钢桥面铺装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其中步骤1)、步骤2)、步骤3)为工厂内施工,施工完毕后将箱梁运输至桥梁现场,
安装好后进行步骤4)和步骤5)施工:

步骤1)钢桥面板处理:钢箱梁节段在工厂内组装完毕后,对钢箱梁节段的顶板进
行喷砂除锈,清洁度Sa2.5级,粗糙度50~100μm;在喷砂除锈后的钢桥面板表面涂环氧富锌
漆(用量为0.20kg/m2)。

步骤2)防水粘结层施工:在工厂内,对涂防腐漆后的钢桥面板上施工防水粘结层,
分三层施工,第一层涂布500~600g/m2环氧树脂,撒布1.18~2.36mm的碎石;第二层涂布
200~300g/m2环氧树脂,撒布0.3~0.6mm的碎石;第三层橡胶沥青砂胶,厚度3~5mm,涂布
溶剂型粘结剂200~400k g/m2

步骤3)铺装下层施工:在工厂内用浇注式混凝土进行铺装下层施工(厚度为40~
50mm),施工时在钢箱梁的接头需要焊接的位置预留空白地带,空白地带不进行防水粘结层
和铺装下层的施工,且空白地带的宽度为15~25cm左右。铺装下层为改性沥青混合料SMA,
厚度为30~36mm。

步骤4)钢桥面拼装与接头的处理:桥梁架设现场对钢箱梁节段进行焊接拼装,拼
装完毕后在接头位置,进行湿接缝位置摊铺,铺设防水粘结层和铺装下层,使沥青混凝土铺
装成为一个整体。

步骤5)铺装上层铺设:清理改性沥青混凝土表面,喷洒乳化沥青,用量为0.2~
0.4kg/m2,使用SMA沥青混凝土进行铺装上层铺设(厚度为30~35mm)。

实施例9

装配化浇注式+环氧沥青钢桥面铺装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其中步骤1)、步骤2)、步骤3)为工厂内施工,施工完毕后将箱梁运输至桥梁现场,
安装好后进行步骤4)和步骤5)施工:

步骤1)钢桥面板处理:钢箱梁节段在工厂内组装完毕后,对钢箱梁节段的顶板进
行喷砂除锈,清洁度Sa2.5级,粗糙度50~100μm;在喷砂除锈后的钢桥面板表面涂环氧富锌
漆(用量为0.30kg/m2)。

步骤2)防水粘结层施工:在工厂内,对涂防腐漆后的钢桥面板上施工防水粘结层,
防水粘结层为环氧粘结剂(用量为0.35~0.45kg/m2)。

步骤3)铺装下层施工:在工厂内用浇注式混凝土进行铺装下层施工(厚度为40~
50mm),施工时在钢箱梁的接头需要焊接的位置预留空白地带,空白地带不进行防水粘结层
和铺装下层的施工,且空白地带的宽度为15~25cm左右。铺装下层为环氧沥青混凝土EA10,
厚度为30mm左右。

步骤4)钢桥面拼装与接头的处理:桥梁架设现场对钢箱梁节段进行焊接拼装,拼
装完毕后在接头位置,进行湿接缝位置摊铺,铺设防水粘结层和铺装下层,使沥青混凝土铺
装成为一个整体。

步骤5)铺装上层铺设:清理环氧沥青混凝土表面,喷洒环氧粘结剂,用量为0.35~
0.45kg/m2,使用环氧沥青混凝土EA10进行铺装上层铺设(厚度为25~30mm)。

参照上述实施例1,按照以下参数运行实施例10-14。


防腐层
防水粘结层
铺装下层
铺装上层
实施例10
环氧富锌漆
环氧沥青
环氧沥青混凝土
环氧沥青混凝土
实施例11
环氧富锌漆
两层环氧树脂撒碎石
SMA
SMA
实施例12
环氧富锌漆
环氧沥青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
环氧沥青混凝土
实施例13
丙烯酸防腐漆
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
高分子树脂材料
实施例14
环氧富锌漆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
沥青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

本发明通过特定的材料与工艺制备防水粘结层,有效的解决了长途运输或者较长
时间保留出现的变质、开裂,而造成桥面板与桥面铺装层有水分残留,在使用过程中受热产
生膨胀,继而导致出现较多的鼓包、开裂、坑槽等技术问题。本发明在厂房内施工,能够很好
控制厂房内湿度和温度,桥面板与桥面铺装层不会有水分残留,极好的提升了工程质量。

本发明在厂房内自动化、专业化生产,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装配式工程技术表
现在建筑构配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机械化、组织管理信息化,既带来了生产效率的大幅
提高,又节约了劳动生产力,同时保证了施工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另外,装配化铺装相对于
传统铺装工艺(等待梁段拼装完成后,对桥面板整体进行铺装)具有时间上的优势。它可以
与桥梁前期建设同时平行施工,节约了施工时间;最后,其需要工人手动直接参与生产的环
节少了,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作业带来的质量波动。

综上,装配式钢桥面铺装可明显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极大缩短桥
面铺装的施工周期,技术优势明显。

一种装配化的钢桥面铺装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装配化的钢桥面铺装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装配化的钢桥面铺装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装配化的钢桥面铺装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装配化的钢桥面铺装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钢桥面铺装方法,包括钢桥面板处理、防水粘结层施工、铺装下层施工、钢桥面拼装与接头的处理和铺装上层施工,其中钢桥面板处理、防水粘结层施工、铺装下层施工在厂内完成,而钢桥面拼装与接头的处理和铺装上层施工在施工现场完成,从而使得钢桥面铺装在厂房内自动化、专业化生产,解决了专业设备必须在现场施工的限制和恶劣环境因素不能施工的难题,有效保证了钢桥面铺装的效率和钢桥面铺装质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