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桥头跳车问题的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940901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572742.0

申请日:

2016.07.21

公开号:

CN106192649A

公开日:

2016.12.0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C 3/04申请日:20160721|||公开

IPC分类号:

E01C3/04; E02D3/00; E02D3/12

主分类号:

E01C3/04

申请人:

桂林理工大学

发明人:

肖桂元; 李子农; 陈学军; 叶子明; 李知翰; 白汉营

地址: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建干路1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桥头跳车问题的施工方法。设置一种连接结构,包括CFG桩、填土结构、水泥土灌浆处理区和土工网;依次经过填土结构下方的原始路基整平振压、填土结构下方铺设CFG桩、从底层开始由下至上铺设土工网上和填土结构、水泥土灌浆固化等步骤,完成整个施工过程。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能够大幅减少公路建设管理部门对于桥头处理的养护费用,有效减小桥头跳车问题,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施工质量高,使得桥台与原始路基之间的沉降差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提升路面的使用年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处理桥头跳车问题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设置一种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位于桥台与原始路基之间;该连接结构包括CFG桩、
填土结构、水泥土灌浆处理区和土工网;CFG桩位于最下层,它有效加固了原始路基,用于减
少原始路基的沉降;填土结构位于CFG桩之上,填土结构由土工网分隔并平行分层由填料填
筑,每层土工网与填土结构各层填料锁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平面,用于有效降低和控制该
连接结构的变形,而填土结构各层填筑完毕后压实,能够降低该连接结构的沉降;水泥土灌
浆处理区位于填土结构的上部,呈楔形,一端与桥台后面的桥涵台背连接,另一端与原始路
基相连,水泥土灌浆处理区靠桥涵台背一侧的处理长度为桥涵台背长度的1/2~2/3,深入原
始路基的长度为10~20m;
所述水泥土灌浆处理区的土中水泥掺入质量比为9~13%;
所述土工网规格为材厚1.25mm、高度10cm或15cm,土工网焊距40cm或47cm,土工网强度
指标:拉伸强度25MPa,拉伸模量650MPa,焊缝常温剥离强度100Ncm,低温脆化温度50
℃;
(2)对桥涵台背与原始路基的过渡区域之间,填土结构下方的原始路基,进行整平振
压;
(3)在填土结构下方铺设CFG桩;
(4)从底层开始由下至上先铺设一层土工网,在土工网上部对填土结构进行铺料,填土
结构的一端固定到桥涵台背,另一端固定到原始路基,铺料采用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式,
先用机械填充至虚填厚度,再用人工填充死角,然后整平并压实,铺设完毕一层;
(5)由下至上重复步骤(4),直至铺设至水泥土灌浆处理区,进行水泥土灌浆固化,即完
成施工。

说明书

一种处理桥头跳车问题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路桥过渡段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处理桥头跳车问题的施工方
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针对桥头跳车问题,常用的施工方法是在路桥过渡段设置桥台搭板,
或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如挤密砂桩、CFG桩以及管桩等方法。从工程实践效果上来看,使用桥
台搭板,在搭板的末端与路基交界处的路面容易产生差异沉降和横向裂缝,容易产生“二次
跳车”问题;采用其他单一地基加固处理方法时,填筑高度过大,或路基与桥台沉降时间不
同,因此不能很好解决桥台与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因此,对于新施工方法的需求迫在眉
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桥头跳车问题的施工方
法。

具体步骤为:

(1)设置一种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位于桥台与原始路基之间;该连接结构包括CFG桩、
填土结构、水泥土灌浆处理区和土工网;CFG桩位于最下层,它有效加固了原始路基,用于减
少原始路基的沉降;填土结构位于CFG桩之上,填土结构由土工网分隔并平行分层由填料填
筑,每层土工网与填土结构各层填料锁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平面,用于有效降低和控制该
连接结构的变形,而填土结构各层填筑完毕后压实,能够降低该连接结构的沉降;水泥土灌
浆处理区位于填土结构的上部,呈楔形,一端与桥台后面的桥涵台背连接,另一端与原始路
基相连,水泥土灌浆处理区靠桥涵台背一侧的处理长度为桥涵台背长度的1/2~2/3,深入原
始路基的长度为10~20m。

所述水泥土灌浆处理区的土中水泥掺入质量比为9~13%。

所述土工网规格为材厚1.25mm、高度10cm或15cm,土工网焊距40cm或47cm,土工网
强度指标:拉伸强度≥25MPa,拉伸模量≥650MPa,焊缝常温剥离强度≥100Ncm,低温脆化温
度≤50℃。

(2)对桥涵台背与原始路基的过渡区域之间,填土结构下方的原始路基,进行整平
振压。

(3)在填土结构下方铺设CFG桩。

(4)从底层开始由下至上先铺设一层土工网,在土工网上部对填土结构进行铺料,
填土结构的一端固定到桥涵台背,另一端固定到原始路基,铺料采用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
方式,先用机械填充至虚填厚度,再用人工填充死角,然后整平并压实,铺设完毕一层。

(5)由下至上重复步骤(4),直至铺设至水泥土灌浆处理区,进行水泥土灌浆固化,
即完成施工。

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能够大幅减少公路建设管理部门对于桥头处理的养护费
用,有效减小桥头跳车问题,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施工质量高,使得桥台与原始路
基之间的沉降差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提升路面的使用年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原始路基; 2-CFG桩;3-桥涵台背;4-填土结构;5-水泥土灌浆处理
区;6-土工网;7-桥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设置一种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该连接结构位于桥台7与原始路基1之间;该连接结
构包括CFG桩2、填土结构4、水泥土灌浆处理区5和土工网6;CFG桩2位于最下层,它有效加固
了原始路基1,用于减少原始路基1的沉降;填土结构4位于CFG桩2之上,填土结构4由土工网
6分隔并平行分层由填料填筑,每层土工网6与填土结构4各层填料锁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
平面,用于有效降低和控制该连接结构的变形,而填土结构4各层填筑完毕后压实,能够降
低该连接结构的沉降;水泥土灌浆处理区5位于填土结构4的上部,呈楔形,一端与桥台7后
面的桥涵台背3连接,另一端与原始路基1相连,水泥土灌浆处理区5靠桥涵台背3一侧的处
理长度为桥涵台背3长度的2/3,深入原始路基1的长度为15m。

所述水泥土灌浆处理区5的土中水泥掺入质量比为11%。

所述土工网6规格为材厚1.25mm、高度15cm,土工网6焊距47cm,土工网6强度指标:
拉伸强度为25MPa,拉伸模量为650MPa,焊缝常温剥离强度为100Ncm,低温脆化温度为50℃。

(2)对桥涵台背3与原始路基1的过渡区域之间,填土结构4下方的原始路基1,进行
整平振压。

(3)在填土结构4下方铺设CFG桩2。

(4)从底层开始由下至上先铺设一层土工网6,在土工网6上部对填土结构4进行铺
料,填土结构4的一端固定到桥涵台背3,另一端固定到原始路基1,铺料采用人工和机械相
结合的方式,先用机械填充至虚填厚度,再用人工填充死角,然后整平并压实,铺设完毕一
层。

(5)由下至上重复步骤(4),直至铺设至水泥土灌浆处理区5,进行水泥土灌浆固
化,即完成施工。

一种处理桥头跳车问题的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处理桥头跳车问题的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处理桥头跳车问题的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处理桥头跳车问题的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处理桥头跳车问题的施工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桥头跳车问题的施工方法。设置一种连接结构,包括CFG桩、填土结构、水泥土灌浆处理区和土工网;依次经过填土结构下方的原始路基整平振压、填土结构下方铺设CFG桩、从底层开始由下至上铺设土工网上和填土结构、水泥土灌浆固化等步骤,完成整个施工过程。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能够大幅减少公路建设管理部门对于桥头处理的养护费用,有效减小桥头跳车问题,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施工质量高,使得桥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