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攀爬式运梁跨车及基于其的隧道口桥梁运架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938989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7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85038.7

申请日:

2015.08.10

公开号:

CN105155417A

公开日:

2015.12.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21/00申请日:20150810|||公开

IPC分类号:

E01D21/00

主分类号:

E01D21/00

申请人:

石家庄铁道大学

发明人:

刘嘉武; 张耀辉; 王海林; 徐光兴; 陈士通; 赵存宝; 孙志星

地址:

050043河北省石家庄市北二环东路1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0

代理人:

杨瑞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攀爬式运梁跨车,其包括前车装置、后车装置以及安装在前车装置和后车装置之间的主梁,主梁上设置有用于起吊箱梁的吊具,前车装置包括位于最前方的第一轮组和紧邻所述第一轮组的第二轮组,第一轮组包括左侧支撑轮组和右侧支撑轮组,第二轮组包括左侧支撑轮组和右侧支撑轮组,左侧支撑轮组和右侧支撑轮组通过提升机构和主梁固定连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攀爬式运梁跨车的隧道口桥梁运架方法,在运梁跨车越过箱梁退出的过程中,是通过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的交替支撑来实现的。通过上述设备和方法,实现高铁250km/h隧道口架梁时箱梁的运架分作,提高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攀爬式运梁跨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前车装置(1)、后车装置(2)以及安装在所述前车装置(1)和后车装置(2)之间的主梁(3),所述主梁(3)上设置有用于起吊箱梁(100)的吊具(4),所述的前车装置(1)包括位于最前方的第一轮组(5)和紧邻所述第一轮组(5)的第二轮组(6),所述第一轮组(5)包括左侧支撑轮组(7)和右侧支撑轮组(8),所述第二轮组(6)包括左侧支撑轮组(7)和右侧支撑轮组(8),所述的左侧支撑轮组(7)和右侧支撑轮组(8)通过提升机构(9)和所述主梁(3)固定连接。

2.
  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爬式运梁跨车的隧道口桥梁运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由所述的攀爬式运梁跨车将箱梁(100)运送到隧道中的隧道口处;
(2)在箱梁(100)下方安放运梁轨道台车(101),通过前车装置(1)和后车装置(2)升降将箱梁(100)放置在运梁轨道台车(101)上,解除吊具(4);
(3)通过提升机构(9)提升第二轮组(6)至箱梁(100)顶面标高以上,运梁跨车整机后移使第二轮组(6)支撑于箱梁(100)的梁面上;
(4)通过提升机构(9)提升第一轮组(5)至箱梁(100)顶面标高以上,运梁跨车整机后移使第一轮组(5)支撑于箱梁(100)的梁面上;
(5)运梁跨车整机后移至第二轮组(6)离开箱梁(100),下落第二轮组(6);
(6)第二轮组(6)落地后运梁跨车整机继续后移,直至第一轮组(5)离开箱梁(100),下落第一轮组(5),运梁跨车返回;
(7)由运梁轨道台车(101)给位于隧道口处的架桥机喂梁;
(8)由所述架桥机完成箱梁(100)架设。

说明书

一种攀爬式运梁跨车及基于其的隧道口桥梁运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运送设备和桥梁运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攀爬式运梁跨车及基于其的隧道口桥梁运架方法。
背景技术
高铁箱梁架设包括运梁和架梁两项作业内容。目前有两种作业方法,一种是由运梁车运梁,架桥机架梁的作业方法,称作运架分作式;另一种是用一种设备(运架一体机)既承担运梁又承担架梁的作业方法,称作运架一体式。如
在没有隧道干扰的情况下,运架分作式的效率远高于运架一体式(主要原因是运架分作式有较长时段的平行作业),但是对于时速250km的高铁,如果必须过隧道架梁就会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比如,运梁过隧非常困难,目前还没有既可运梁通过时速250km的隧道又可为一般架桥机喂梁的运梁车;一般架桥机过隧道耗时太长(3-5天或5-7天);除了定点起吊架桥机之外几乎都不能紧邻隧道口架梁。就是由于这些问题没有很好解决而不得不用运架一体机取而代之,虽然问题都解决了,但作业效率也降低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攀爬式运梁跨车及基于其的隧道口桥梁运架方法,通过上述设备和方法,实现运架分作,提高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攀爬式运梁跨车,其关键技术在于:其包括前车装置、后车装置以及安装在所述前车装置和后车装置之间的主梁,所述主梁上设置有用于起吊固定箱梁的吊具,所述的前车装置包括位于最前方的第一轮组和紧邻所述第一轮组的第二轮组,所述第一轮组包括左侧支撑轮组和右侧支撑轮组,所述第二轮组包括左侧支撑轮组和右侧支撑轮组,所述的左侧支撑轮组和右侧支撑轮组通过提升机构和所述主梁固定连接。
一种基于攀爬式运梁跨车的隧道口桥梁运架方法,其关键技术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由上述的攀爬式运梁跨车将箱梁运送到隧道中的隧道口处;
(2)在箱梁下方安放运梁轨道台车,通过前车装置和后车装置升降将箱梁放置在运梁轨道台车上,解除吊具;
(3)通过提升机构提升第二轮组至箱梁顶面标高以上,运梁跨车整机后移使第二轮组支撑于箱梁的梁面上;
(4)通过提升机构提升第一轮组至箱梁顶面标高以上,运梁跨车整机后移使第一轮组支撑于箱梁的梁面上;
(5)运梁跨车整机后移至第二轮组离开箱梁,下落第二轮组;
(6)第二轮组落地后运梁跨车整机继续后移,直至第一轮组离开箱梁,下落第一轮组,运梁跨车返回;
(7)由运梁轨道台车给位于隧道口处的架桥机喂梁;
(8)由所述架桥机完成箱梁架设。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所提供的攀爬式运梁跨车能够在完成运梁后,将箱梁卸装在运梁轨道台车上,然后通过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交替提升支撑攀爬,越过所运箱梁完成卸梁返回,将隧道口空间腾出,然后通过运梁轨道台车给架桥机喂梁,进而完成架梁作业。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攀爬式运梁跨车能够在250km/h的高铁隧道中实现运架分作,即能够保证运梁的效率,又能够方便给架桥机喂梁,大大提高了通过250km/h高铁隧道的桥梁架设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攀爬式运梁跨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攀爬式运梁跨车的第二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攀爬式运梁跨车的第一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箱梁运架过程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箱梁运架过程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箱梁运架过程状态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箱梁运架过程状态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箱梁运架过程状态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箱梁运架过程状态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箱梁运架过程状态七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车装置、2后车装置、3主梁、4吊具、5第一轮组、6第二轮组、7左侧支撑轮组、8右侧支撑轮组、9提升机构;
100箱梁、101运梁轨道台车、102隧道、103架桥机、104支墩、105后小车吊具、106前小车吊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0和具体实施例对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的一种攀爬式运梁跨车,其包括前车装置1、后车装置2以及安装在所述前车装置1和后车装置2之间的主梁3,所述前车装置1和后车装置2为动力系统,还包括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的前车装置1和后车装置2均包括行走轮组和设置在行走轮组上的平衡油缸系统和支撑油缸系统等液压系统,所述主梁3上设置有用于起吊固定箱梁100的吊具4。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前车装置1包括位于最前方的第一轮组5和紧邻所述第一轮组5的第二轮组6,所述第一轮组5包括左侧支撑轮组7和右侧支撑轮组8,所述第二轮组6包括左侧支撑轮组7和右侧支撑轮组8,所述的左侧支撑轮组7和右侧支撑轮组8通过提升机构9和连接销与所述主梁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轮组5和第二轮组6能够通过提升机构9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并且其中,左侧支撑轮组7和右侧支撑轮组8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间能够供运梁轨道台车101驶入驶出,在前进的时候也能跨过运梁轨道台车101行进。
参见附图4-10所示,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攀爬式运梁跨车的隧道口桥梁运架方法,其在隧道中运梁以及在隧道口处将箱梁换装和架设的具体步骤如下:
(1)参见附图4,由所述的攀爬式运梁跨车将箱梁100运送到隧道中的隧道口处,在隧道口提前布置好运梁轨道台车101,由于攀爬式运梁跨车的前车装置1的左侧支撑轮组7和右侧支撑轮组8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能够跨过运梁轨道台车101。
(2)参见附图5,在箱梁100下方安放运梁轨道台车101,通过前车装置1和后车装置2升降将箱梁100放置在运梁轨道台车101,解除吊具4;前车装置1和后车装置2的行走轮组上都设置有平衡油缸,能够调整轮组的高低,实现一定幅度的升降,通过行走轮组的升降,将箱梁100放置在运梁轨道台车101上。
(3)参见附图5,通过提升机构9提升第二轮组6至箱梁100顶面标高以上,运梁跨车整机后移使第二轮组6支撑于箱梁100的梁面上,此时整个运梁跨车可以通过后车装置2和前车装置1的第二轮组6支撑。
(4)参见附图6,通过提升机构9提升第一轮组6至箱梁100顶面标高以上,运梁跨车整机后移使第一轮组5支撑于箱梁100的梁面上,此时前车装置1整体位于箱梁100的顶面上。
(5)参见附图7,运梁跨车整机后移至第二轮组6离开箱梁100,此时前车装置1通过第一轮组5支撑,然后下落第二轮组6。
(6)参见附图7,第二轮组6落地后运梁跨车整机继续后移,直至第一轮组5离开箱梁100,下落第一轮组5,运梁跨车返回。在运梁跨车越过箱梁100退出的过程中,是通过第一轮组6和第二轮组5的交替支撑来实现的。
(7)参见附图8,由运梁轨道台车101给位于隧道口处的架桥机103喂梁,运梁轨道台车101驮箱梁100沿轨道前行至架桥机103的第一吊位置,通过安装在架桥机103的桥机主梁上的前小车吊具106吊起箱梁100的前端,参见附图9,前小车吊具106与运梁轨道台车101同步前行至第二吊位置,通过安装在架桥机103的桥机主梁上的后小车吊具105吊起箱梁100的后端,然后吊梁前行。
(8)参见附图10,到达位置后将箱梁落置在桥墩104上,落梁就位,完成一孔梁架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一种攀爬式运梁跨车及基于其的隧道口桥梁运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攀爬式运梁跨车及基于其的隧道口桥梁运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攀爬式运梁跨车及基于其的隧道口桥梁运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攀爬式运梁跨车及基于其的隧道口桥梁运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攀爬式运梁跨车及基于其的隧道口桥梁运架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攀爬式运梁跨车,其包括前车装置、后车装置以及安装在前车装置和后车装置之间的主梁,主梁上设置有用于起吊箱梁的吊具,前车装置包括位于最前方的第一轮组和紧邻所述第一轮组的第二轮组,第一轮组包括左侧支撑轮组和右侧支撑轮组,第二轮组包括左侧支撑轮组和右侧支撑轮组,左侧支撑轮组和右侧支撑轮组通过提升机构和主梁固定连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攀爬式运梁跨车的隧道口桥梁运架方法,在运梁跨车越过箱梁退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