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存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贮存咖啡豆(包括咖啡豆粉碎后的物质)或豆酱等发酵食品、酵母、漂白剂等物品,并能够排出袋内物品产生的气体的贮存袋。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历来作为贮存咖啡豆或豆酱等发酵食品的贮存袋为了便于气体的排出,在贮存袋上设有供气体排出用的孔洞。
在所装物品为咖啡豆的情况下,只要在贮存袋上设置比咖啡豆颗粒小的气体排出孔即可;但是在所装物品为豆酱的情况下,为了防止豆酱漏出,无论将气体排出孔设在贮存袋的哪个位置都未必合适。于是,在所装物品为豆酱的情况下,就出现了只能在贮存袋的上端设置气体排出孔,必须使贮存袋保持竖立状态进行保管、陈列的问题。
为解决这种问题,本申请人提出了例如日本专利特开平11-1243号公报中所公开的贮存袋。
该公报所公开的贮存袋为这样一种袋子:在贮存因呼吸作用而产生气体的内容物的贮存袋本体的一部分形成通气路,在此通气路的位置设置合成树脂制薄膜层,在上述薄膜层内沿薄膜层的厚度方向存在多个由在薄膜层地熔点不会熔化的材料制成的、外径比薄膜厚度还小的颗粒,上述薄膜层需经过延伸处理。
这种结构的贮存袋所使用的上述薄膜层,大致朝向延伸方向形成微小的空隙以便包围颗粒,在薄膜层的任意部分都存在有贯通薄膜层厚度方向的连接很多空隙的部分。因此,当由于内装物品呼吸而产生气体使贮存袋内部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气体便会从位于上述通气路位置的与薄膜厚度方向相连的多个空隙处排出。通过如此反复,贮存袋便可以保持膨胀到不至于破裂的状态。而薄膜层上形成的微小空隙的大小正好可以保持所装物品不会泄漏,无论是将贮存袋竖立还是平放,都不会使所装物品泄漏,同时还可以排出气体。
但是,上述特开平11-1243号公报公开的贮存袋需要使设置于通气路的位置上的薄膜层中沿薄膜层的厚度方向存在多个由在薄膜层的熔点不会熔化的材料制成的、外径比薄膜厚度还小的颗粒,因此需要准备材料与贮存袋本体的材料不同的其他这种薄膜层,而且必须安装在贮存袋本体的上述通气路的位置上,存在增加了贮存袋本体的成本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必准备上述那样的薄膜层,不需将其安装到贮存袋本体的通气回路的位置上这样的加工,能够用简单的结构排出所装物品产生的气体同时又能够防止所装物品泄漏的贮存袋。
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本发明的要点如下:
1.在通过热密封方式进行密封的贮存袋中,在任意热密封部分事先涂抹好压敏性粘结剂,在隔断的状态下在涂有压敏性粘结剂的部分实施热密封,将该热密封部位的中间作为非热密封部分形成排气用的通气回路。
2.热密封部位形成于压敏性粘结剂的涂抹宽度范围之内。
3.热密封部位跨越压敏性粘着剂涂抹的宽度范围内和范围外形成。
4.在形成有排气用通气回路的热密封部位附近的贮存袋的内面安装有无纺布制罩布等通气性罩布,使贮存袋内部的气体通过通气罩布由通气回路排出。
如果采用上述1~4所述的结构,不必准备像上述以前的例子所叙述的特殊的薄膜层,不需将其安装到贮存袋本体的通气路位置的加工,可以预先在任意的热密封部分涂抹好压敏性粘结剂,并对涂有压敏性粘结剂的部分实施热密封,将该热密封部位的中间作为非热密封部分形成排气用的通气回路,能够用这样简单的结构排出贮存袋所装物品产生的气体同时防止所装物品的泄漏。也就是说,一边按压扩展非热密封部(通气路)一边排出气体,气体排完后通气路便关闭,通过其内面的压敏性粘结剂保持关闭状态,在防止所装物品漏出的同时,还阻止了外部空气进入贮存袋内,从而起到了防止所装物品氧化的作用。而且通过在形成了气体排出用通气路的热密封部位附近的贮存袋的内面安装无纺布制罩布等通气性罩布,可以确实地防止粉末状所装物品的泄漏。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贮存袋的透视图
图2 表示以对合状态将该贮存袋的端部之间热密封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 该贮存袋的背视图
图4 该贮存袋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透视图
图5 表示该贮存袋的通气路打开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透视图
图6 表示该贮存袋的通气路关闭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透视图
图7 本发明第2实施例中的贮存袋的透视图
图8 该贮存袋的背视图
图9 该贮存袋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透视图
图10 本发明第3实施例中的贮存袋的透视图
图11 该贮存袋主要部分的放大背视图
图12 该贮存袋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透视图
图13 本发明第4实施例中的贮存袋的透视图
图14 该贮存袋主要部分的放大背视图
图15 该贮存袋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
在图1~图6中,1是由以防止氧化为目的为获得防渗性而用偏氯乙烯纤维制成的中间被膜层2,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尼龙、聚丙烯等制成的外侧薄膜层3,由聚乙烯制成的内侧薄膜层4等层压结合而成的原材料制成的贮存袋本体。贮存袋本体1将1枚上述构成的原材料弯曲成筒状,并使其端部1a、1b互相对合重叠,通过热密封进行封闭。5为其对合状态的热密封部分。6为与上述对合状态的热密封部分5相正交的贮存袋本体1的一端的热密封部分。7为与上述贮存袋本体1的一端的热密封部分6平行且在向贮存袋本体1中装入物品后封闭的贮存袋本体1的另外一端的热密封部分。
在这种构成的贮存袋中,本实施例在上述端部1a、1b的内面即热密封面上沿对合状态的热密封部5的长度方向事先涂上例如冷密封剂8作为压敏性粘结剂(所谓粘着剂)。这种冷密封剂8的主要成分为天然橡胶乳或合成橡胶丁二烯,在天然橡胶乳的情况下则用芳香族溶剂溶解制成冷密封剂,在合成橡胶丁二烯的情况下则乳化制成水性乳胶。
将这种冷密封剂8在上述端部1a、1b的至少一个的内面上涂成带状,使该冷密封剂8以夹层状态夹在上述端部1a、1b之间每隔适当的间隔进行热密封。此热密封部5形成虚线状,位于相邻的热密封部5之间的非热密封部分便形成了通气路9。在附图所示实施例中,在冷密封剂8的一根带状的涂抹面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上述端部1a、1b之间部分以一列虚线状被热密封。10为在上述端部1a、1b的对合状态的重叠部分安装在贮存袋本体1的内面的长纤维无纺布制罩布。
上述贮存袋本体1的内部可以装入咖啡豆、豆酱等通过呼吸产生气体的物品。
上述结构保管和陈列咖啡豆等在贮存袋中由于呼吸产生气体的内装物品。在这种状态下,由于咖啡豆进行呼吸产生气体而使贮存袋内部的压力逐渐升高,从而使贮存袋膨胀。在贮存袋内部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在存在于上述对合状态的端部1a、1b的热密封部5之间的通气路(非热密封部分)9中,端部1a、1b之间为抵抗冷密封剂8的粘着力而被迫扩张,从而打开通气路9使贮存袋内部的气体被挤压而排出。之后,当贮存袋内部的压力降到一定压力以下时,通气路(非热密封部分)9中端部1a、1b间的膨胀程度就会缩小到原来的状态,通气路9便会在冷密封剂8的粘着力的作用下关闭,从而阻止了外部空气进入贮存袋内,达到了防止所装物品氧化的效果。通过将这个过程不断重复,贮存袋始终都可以保持在不至于破裂的膨胀状态。而且无论贮存袋是在竖立的状态下还是在平放的状态下都不会使所装物品泄漏,同时还能够排出气体。另外,虽然在本实例中在上述端部1a、1b的对合状态的重叠部分、在贮存袋本体1的内面上安装有长纤维无纺布制罩布10,但这是为防止所装物品中包含粉末状等容易漏出的物品漏出而设置的,根据所装物品的大小、种类也可不额外设置上述罩布。还可以用拥有小通气孔的薄膜状罩布来代替这种长纤维无纺布制罩布10。另外,贮存袋内可以容纳的物品除了上述由于呼吸作用产生气体的咖啡豆和豆酱以外,还可以容纳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产生氢气的氯元素系的漂白剂等。
但是,在通过涂抹上述冷密封剂8而形成的通气路(非热密封部)9内面上产生的粘着力,根据在上述端部1a、1b单面上涂抹冷密封剂8或是在上述端部1a、1b双面上涂抹冷密封剂8会有所不同。而且这种粘着力还会根据冷密封剂8的涂抹厚度而不同,在单面涂抹的情况下粘着力的范围为0.001N/25mm~0.3N/25mm、在双面涂抹的情况下则在0.01N/25mm~9.0N/25mm的范围内,理想的粘着力应在0.001N/25mm~0.3N/25mm的范围内。
图7~图9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
如在图7~图9中进行的说明,虽然在上述第1实施例中,上述端部1a、1b之间部分在冷密封剂8的一根带状的涂抹面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被热密封成一列虚线状,但也可以像第2实施例那样将上述端部1a、1b之间部分在冷密封剂8的一根的带状面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热密封成两列虚线状。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两列热密封部5,5之间也存在冷密封剂8,大大增加了通气路(非热密封部)9挤出气体时的粘着力。
图10~图12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
如在图10~图12中进行的说明,虽然在上述2个实施例中热密封部分5都形成于冷密封剂8的涂抹范围之内,但也可以像第3实施例那样将热密封部分5跨越形成在冷密封剂8的涂抹宽度的范围内和范围外。更详细地说,将热密封部分5形成于以对合状态重叠的上述端部1a、1b的端面附近的冷密封剂8的涂抹宽度的端部一侧。
图13~图15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
如在图13~图15中进行的说明,虽然第4实施例如上述第2实施例中一样将热密封部5,5形成二列虚线形状,但在二列热密封部5、5的内部、离以对合状态重叠的上述端部1a、1b向贮存袋本体1弯曲的部分近的一方的热密封部5的部分不涂冷密封剂,而在另一方的热密封部5的部分涂上冷密封剂8。该另一方的热密封部5形成于与离以对合状态重叠的上述端部1a、1b的端面近的冷密封剂8的涂抹宽度的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跨越形成于冷密封剂8的涂抹范围内和范围外。
但是,虽然上述4个实施例中贮存袋本体1都是以对合状态制成的,但对贮存袋本体1的形态并没有做出限定,例如四方密封型、三角片(ガゼツト)型、立式包(スタンドパツク)型等都可以,重要的是在适当的热密封部内面上涂上冷密封剂,只要在冷密封剂的涂抹范围内形成的热密封部的中间形成用于排气的通气路(非热密封部)就可以。
另外,虽然在上述4个实施例中使用了冷密封剂8作为压敏性粘结剂(所谓粘着剂),但也可以使用其他粘着剂。
并且,上述4个实施例中的贮存袋本体1如果从热密封的必要性出发,其内侧的薄膜层可采用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等合成树脂薄膜制成,其薄膜层层压材料不进行特殊限定。
而且,虽然在上述4个实施例中热密封部5呈虚线状,在邻近的热密封部5间形成通气路(非热密封部分)9,但其热密封部的形状不作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