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盖防渗密封装置.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93881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58172.X

申请日:

2002.12.25

公开号:

CN1510313A

公开日:

2004.07.0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F04D29/42

主分类号:

F04D29/42

申请人:

天津渤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化工厂;

发明人:

张广民; 郑贵泉; 王洪波

地址:

300480天津市汉沽区天津化工厂科协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学苑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李俊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泵盖防渗密封装置目的在于泵盖在陶瓷层开裂后泵能继续使用。特征是在钢壳1和陶瓷层3间衬有石墨层2。钢壳1、石墨层2和陶瓷层3形成的密封面4与泵壳密封面宽度相同。石墨层2和陶瓷层3形成的密封面5与轴封密封面宽度相同。这种结构即使陶瓷层3在由于温度急变而开裂后,介质也不会渗到钢壳1或经密封面4、5渗漏到泵外。使泵能够继续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泵盖防渗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钢壳(1)与陶瓷层(3)间衬 有石墨层(2),三者间相互紧密结合在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泵盖防渗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石墨层(2) 和陶瓷层(3)形成了密封面(4)、(5)。

说明书


泵盖防渗密封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泵盖防渗密封装置用于输送高温腐蚀性介质的陶瓷泵。

    背景技术:

    现有陶瓷泵在高温腐蚀介质中应用时,常发生陶瓷层由于受温度急变的作用而开裂现象,至使泵的部件损坏、介质泄漏。由于现有泵的结构为钢壳体内衬一层陶瓷层。一旦陶瓷层开裂、介质渗漏,泵就无法继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泵盖防渗密封装置,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泵盖结构。使泵盖陶瓷层开裂后泵仍能继续使用。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在泵盖的钢壳1内首先衬一层石墨层2,在石墨层2上衬陶瓷层3,三者间相互紧密结合在一起。泵壳密封面与钢壳1、石墨层2和陶瓷层3形成的密封面4宽度相同。轴封装置密封面与石墨层2和陶瓷层3形或的密封面5宽度相同。本发明的优点是:在陶瓷层3一旦由于温度急变而开裂后,由于石墨层2及两个密封面4、5石墨部分的阻碍,介质不会渗透过石墨层2而腐蚀钢壳1或出现介质渗漏出泵外地现象。泵仍可继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泵盖防渗密封装置主视图

    最佳实施例:

    本发明泵盖防渗密封装置是由钢壳1、石墨层2和陶瓷层3组成。钢壳1和陶瓷层3之间加衬了石墨层2,三者相互紧密结合在一起。泵盖防渗密封装置的密封面4、5含盖了石墨层2和陶瓷层3,且与泵壳密封面和轴封密封面宽度相同。这种结构使介质在陶瓷层3开裂后,介质渗透不到钢壳1或由密封面4、5渗漏到泵外。使泵能够继续使用。

泵盖防渗密封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泵盖防渗密封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泵盖防渗密封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泵盖防渗密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盖防渗密封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泵盖防渗密封装置目的在于泵盖在陶瓷层开裂后泵能继续使用。特征是在钢壳1和陶瓷层3间衬有石墨层2。钢壳1、石墨层2和陶瓷层3形成的密封面4与泵壳密封面宽度相同。石墨层2和陶瓷层3形成的密封面5与轴封密封面宽度相同。这种结构即使陶瓷层3在由于温度急变而开裂后,介质也不会渗到钢壳1或经密封面4、5渗漏到泵外。使泵能够继续使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