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剪切对焊工序的石油套管用钢材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材,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剪切对焊工序的石油套管用钢材。
背景技术
石油套管是用于支撑油、气井井壁的钢管,以保证钻井过程进行和完井后整个油井的正常运行。每一口井根据不同的钻井深度和地质情况,要使用几层套管。套管下井后要采用水泥固井,它与油管、钻杆不同,不可以重复使用,属于一次性消耗材料。所以,套管的消耗量占全部油井管的70%以上。套管按使用情况可分为:导管、表层套管、技术套管和油层套管。
石油套管是维持油井运行的生命线。由于地质条件不同,井下受力状态复杂,拉、压、弯、扭应力综合作用于管体,这对套管本身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旦套管本身由于某种原因而损坏,可能导致整口井的减产,甚至报废。
剪切对焊工序中,不仅仅需要钢材满足自身强度、韧性等的需求,而且还需妈祖焊接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合金材料不能同时满足高强度、韧性和低成本的问题,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适用于剪切对焊工序的石油套管用钢材。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剪切对焊工序的石油套管用钢材,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成份组成:C 0.3%~0.5%,Mn 0.7%~0.9%,Cr 0.6%~0.8%,Cu 0.3~0.4%,Ti 0.2%~0.3%,N 0.2%~0.3%, S≤0.02%,P≤0.03%,余量为Fe。
进一步,所述C 0.3%~0.4%,Mn 0.8%~0.9%,Cr 0.6%~0.7%,Cu 0.3~0.4%,Ti 0.2%,N 0.3%, S≤0.02%,P≤0.03%,余量为Fe。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地设置方式,所述C 0.3%,Mn 0.9%,Cr 0.6%,Cu 0.3%,Ti 0.2%,N 0.3%。
作为另一种优选设置方式,所述C 0.4%,Mn 0.8%,Cr 0.7%,Cu 0.4%,Ti 0.3%,N 0.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磨性、便于焊接等优点;
2、本发明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一种适用于剪切对焊工序的石油套管用钢材,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成份组成:C 0.3%~0.5%,Mn 0.7%~0.9%,Cr 0.6%~0.8%,Cu 0.3~0.4%,Ti 0.2%~0.3%,N 0.2%~0.3%, S≤0.02%,P≤0.03%,余量为Fe。本发明的具体组成成份如表1所示。
表1
![]()
本发明根据上述比例,采用下述具体制备方法:
步骤一、将生铁投入炉中熔化作为铁基质,经过脱硫、脱氧、脱磷处理,处理后使生铁中硫含量低于0.02%、磷含量低于0.03%;
步骤二、将Mn 、Ti加入到铁基质中混合均匀后,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持1~2h后,再加入C、Cr、Cu、N,混合均匀,在750~800℃条件下保温10~15min后,以5~10℃/min的升温速度增加到1100~1200℃,保温2~3h后,再在800~850℃条件下恒温浇铸;
步骤三、浇铸完成后以5~10℃/min的降温速度降低到400~450℃,然后快速冷却到200℃以下;该快速冷却的降温速度大于100℃/min;
步骤四,冷却后的放入800~850℃的炉火中保温1~2h,最后经过淬火、回火后制成成品。
本实施例中脱硫、脱氧、脱磷处理,以及淬火、回火处理工序均是现有技术,因此不再赘述。
根据上述组成成份和比例的物质组成的钢材,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
通过上述表2的试验数据可知,本发明通过对组分进行合理的优选,并优化配比的设置,能有效提高综合力学性能,尤其在低生产成本的条件下,有效满足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高硬度,且有效满足焊接需求。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